《黑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黑领- 第2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纽约城市化进程引起的上述弊端迫使纽约市不得不调整城市发展战略,从城市化向城郊化方面转移。

纽约实施城郊化战略,实际上就是城市化向广阔的郊区城镇扩散发展。

第一阶段是城市居住功能郊区化,也就是把居民住宅迁移到城市郊区。

四十年代以前,人们工作生活主要集中在纽约市中心。随着纽约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居住环境严重恶化,原住在纽约市内的中产阶级越来越愿意在纽约郊区购房或建房,公路的发展使公交汽车和小汽车成为人们出行的便利工具,从而使他们有条件能够住到郊外。本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是纽约实行城郊化的**阶段,大量居民由市中心移往郊区。

第二阶段是城市商业功能和产业功能郊区化,就是在纽约郊区城镇建立大型购物中心等商业网点,以及将工厂企业搬到郊区。

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纽约市郊区城镇建起了许多大型购物中心,人们不必再为购买生活用品而往返于纽约市中心商业区。统计资料显示,美国目前的郊区商业区已经超过1。5万个,郊区商业区的零售额也已超过整个社会零售总额的半数。

从七十年代开始,纽约郊区城镇与市中心之间存在的土地差价也使许多企业纷纷向郊区城镇迁移,新兴产业在纽约郊区城镇兴起,大规模的工业园和商业服务网点落户郊区,具有完善城市功能的中心区域在纽约郊区城镇逐步形成。

这一变化给纽约郊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原来往返于市区与郊区之间的工作生活方式大为改变,郊区城镇成为许多中产阶级人士主要的生活工作空间。

由于人口大规模迁往郊区城镇,纽约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第三阶段就是建立边缘城镇,在纽约市周边郊区基础上形成的具备居住、购物、娱乐等城市功能的新城镇。

纽约周边的边缘城镇解决了传统城市面临的噪音、交通、住房、大气污染等方面的问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空间。

总的看来,这些边缘城镇大都有高速公路相通,距纽约只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基础设施齐全完善,除拥有足够的停车设施及大型商场外,还有影院、饭店、俱乐部、运动场等娱乐设施,自然绿化程度也很高,大多数居民居住在由绿色草坪环绕的别墅型住宅中。

“美国的经验是明摆着放在那里的,也是可以直接拿过来借鉴的,可惜国内大部分城市,都没有这方面的中长期规划,大家更热衷于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喜欢建设密集型城市,这么做的后果,当然是可以预料的。”陈明洛对父亲说道。

“这种情况是比较严重的——”陈通达皱着眉头表示道,“之前我去参加了一个市长交流团,到了十几个城市参观过,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最严重的问题主要是交通,其次就是对于环境的影响,环境恶化非常严重。”

陈通达去看过的几个城市中,南方兼而有之,但是问题是相似的,这也使他更加坚信,没有规划的城市建设,那是行不通的,除了资源浪费之外,各方面的弊端都很多。

“政府的监管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陈明洛对陈通达说道,“假如老爸你能够在明阳再干上一任,将政策延续下来,渡过城市化最艰难的一段儿时间,等一切走上正规,那么之后的问题就小多了。”

陈通达点了点头道,“希望如此,我如今正在积极改造城市道路和公共设施,这方面规划好了,新建项目就不可能那么随意了。”

陈明洛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老爸陈通达的观点。

事实上,从经验上来看,纽约能够较为成功地从城市化向城郊化过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得益于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尽管美国实施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程度很小,但是美国政府在促进城市化进程方面却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

美国政府推行大规模援助公路建设的政策,公路网尤其中高速公路网对美国城市化向城郊化过渡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些公路将使工厂、商店、居住区分散化,最终给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变革。各州及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公路修筑。高速公路网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减少了运输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使郊区趋于与城市同等的地位。

人员、商店及企业都可以迁移到高速公路附近,建立起城市郊区城镇。高速公路成为使纽约市区与卫星城镇相连的交通枢纽,在高速路两旁新建起几十个集居住、购物、娱乐于一体的小城镇。

如今陈通达也是打的这个主意,希望可以通过自己在任内把城市规划给制度化下来,即便是以后自己不在明阳了,也能够继续影响明阳市的城市发展。

因为谈得比较投机,父子俩在城市规划这个问题上讨论了许久,直到戴萱回来之后,这才作罢。

正文 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速之客

第五百五十二章不速之客

“你们父子到了一起,就是聊那些郁闷的东西——”戴萱说道。

“也不能说是郁闷的东西,这叫作经营城市。”陈明洛回答道。

经营城市这个说法,早就有人提出来过,但是具体如何来经营,说法可就大相径庭了。

陈通达和陈明洛父子俩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就是明阳市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健康的有效的,不能是粗放的无序的没有后劲儿的,要达到这一目的,确实需要城市的领导人付出比较大的代价来进行规划。

很显然,如果像现在大多数城市的领导人那样,搞一些比较浮夸的无用的但是可以彰显政绩的形象工程,自然是简单得很,说白了,这种东西只要花钱就能捡起来,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对于城市本身而言也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只是一堆钢筋水泥的建筑物而已。

正因为如此,形象工程也被称之为白痴工程,但凡是一个想要往上爬却没有什么好路子的领导,都会选择这个简单的途径,即便是市政上没有钱也不要紧,就是欠债也可以搞的,最后自己受益了,拍拍屁股到别处去上任,一堆烂摊子完全可以扔给继任者。

“这种事情并不少见,以前有个贫困县,前任县委书记从实际情况出发,好不容易给争取来一个国家贫困县的指标,每年能够得到不少扶贫款,对老百姓的生活大有裨益。”陈明洛想起了一些事情,就顺口说了出来,“结果新上任的这个一心要出政绩,拼命拉来了一些投资项目,当年就脱贫了,GDP大涨,两年之后政绩积攒够了,拍屁股走人,人家高升了,结果当地的经济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是恶化了,留下了一地的骂名。”

“这种人是有的,而且为数不少,国内的升迁评判体制,对上不对下,当然是会出问题的。”陈通达回答道。

两个人聊了一阵子,家里的饭已经好了,就坐到了一块儿,准备开吃。

这时候家里的电话又响了起来,陈通达接起来一听,表情立刻变得凝重起来,“什么时候的事情,组织抢救了吗?嗯,我马上就到现场。嗯,当然要向喻书记汇报。”

放下电话之后,陈通达叹了口气道,“唉,市一中一个班搞联欢活动,聚餐的时候集体食物中毒了,我得过去看看情况。”

“唉,怎么又发生这种事情?”戴萱闻言,也是感到有些郁闷。

自从陈通达当了这个市长之后,事情就没有断过,经常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发生,弄得人焦头烂额,类似这种集体食物中毒的事件,就遇到过两次了,好在都没有出什么大事儿,这一次的情况,却是不知道究竟如何了。

陈通达才喝了两口热汤,正经饭还没有吃呢,又穿上了外套,打电话招呼司机过来,开车载他去现场。

这个当口儿上,陈明洛就拿了一个荷叶饼,将肉丝青菜什么的填了进去,又找来一个保鲜袋装了进去,接着有找了个保温杯,往里面倒了些紫菜蛋花汤,对老爸陈通达说道,“带着去车上吃吧,还不知道忙到什么时候呢。”

陈通达点头应了一声,在陈明洛帮助下披上了大衣,拿着菜饼子和保温杯出了家门,此时司机已经将车子开了过来,他回头打了个招呼,就上车了。

车子在雪地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痕迹,出了市委大院。

结果陈明洛在家里跟老妈戴萱聊了两个多小时,还没有见到老爸陈通达回来,不由得感到有些诧异,按说这样的事情,有个副市长关心一下就可以了,市长过去也就是晃上一圈儿,意思到了就是了。

可是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不见老爸回来呢?

“我来打个电话问一问情况——”陈明洛对老妈戴萱说道。

他抓起了电话,拨通了老爸陈通达的手机,结果得到的提示是对方没有开机,这就让陈明洛感到有些纳闷儿了。

虽然说很多人在办公的时候,尤其是开会的时候,都会将手机关闭,以免影响大局,但是陈通达作为明阳市长,肯定是不需要这么做的,除非是参加省里面的会议什么的,或者是省里面领导下到地市里面召见他们,这才有可能关机的。

如今这情况,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陈明洛觉得古怪,就打电话给司机,这一次倒是立刻就通了。

“李哥,我爸现在干什么呢,怎么联系不上他?”陈明洛问道。

“陈市长正在开会,余省长来了——”司机小李回答道,“已经开了半个多小时会了,到现在还没有出来,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情况?”

“哦,喻书记又没有参加会议?”陈明洛听到省长余同文居然来了明阳,不由得感到有些诧异,这元旦期间,他怎么有空儿往明阳跑呢?

“只是市政府序列的干部们在开会,喻书记他们并不知道消息。”司机小李回答道。

“好的,谢谢你了,李哥。”陈明洛挂了电话,不由自主地摸了摸下巴,心里面就犯起了嘀咕。

新任省长余同文,这个人是水利部下来的干部,陈明洛是摸过他的底的,知道这人是个工程狂人,在水利部任上搞了很多豆腐渣工程,此时虽然还没有案发,但是毕竟是屁股底下坐着一堆火山的,一旦爆发,他就是麻烦缠身。

因为这个原因,陈明洛对于余同文这人就比较鄙夷一些。

只不过,正如领导喜欢任用有把柄的下属一样,做下属的也喜欢抓着当领导的把柄,所以陈明洛对于与同为在西岭做省长,还是乐观其成的,毕竟这样的人物易于应付,要是换了一个比较难缠的领导,那就要麻烦一些了,还得另外想辄。

但是他总是有一种感觉,这一次余同文突然出现在明阳,似乎是有些善者不来o来者不善的味道,否则的话,大过节的至于往这边儿跑吗?

尤其让人警惕的,就是之前毫无半点儿预兆,余同文就杀上门了,这事儿怎么琢磨都觉得有些问题。

陈明洛考虑了一阵子,就觉得需要找人沟通一下,想了想,他就拨通了市委书记喻远帆家的电话。

“喂,请问你找谁?”电话中传来一个很悦耳的声音。

“你猜猜我找谁——”陈明洛一听,顿时就乐了,没想到喻梓岚居然也在家里。

自己走的时候比较匆忙,倒是没有来得及跟她们打招呼,没想到喻梓岚居然也回明阳了,这倒是让他觉得有点儿意外。

他跟喻梓岚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暧昧的男女朋友,而且还是关系比较深入的合作者,两个人之间合作的元明粉生产项目,如今已经是年入过亿元的大项目,因为这事儿,不光是喻梓岚本人受益了,喻远帆在喻氏家族中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因为如此种种,所以喻远帆对于陈通达和陈明洛父子一向是礼敬有加,毕竟两家的子女是合作伙伴儿的关系,而且是赚大钱的合作伙伴儿,这一层关系不容有失。

喻梓岚刚才没有留神儿,此时自然就听出了陈明洛的声音,顿时有些埋怨地表示道,“还说呢,你回明阳也不知道捎上我,害得我自己开车跑了回来,这会儿正补觉呢,就被你的电话给吵醒了。嗯,你找我有什么事儿?”

陈明洛倒是想直接说我找你爸爸有事儿的,不过要是这么说的话,肯定是对喻梓岚打击太大了,于是就跟她聊了一阵子,约定明天一块儿吃午饭,然后才问起了喻远帆是否在家,“喻书记要是在家的话,你喊他接一下电话,我有事情请教他。”

“就知道你是有事儿,哼——”喻梓岚很不高兴地哼了一声,然后就喊道,“老爸,你的电话”

喻远帆正躺在客厅的沙报纸,听见女儿的声音之后就说道,“问一下是谁的电话,不要紧的话,就说我不在。”

难得有个休息的时间,喻远帆这也是不想自找麻烦的,尤其是这个时候打过来的电话,一般都是有事儿要办的,他对这些事情也是比较头疼,能推就推掉了。

“陈明洛的电话——”喻梓岚回答道。

“哦,那我来接吧。”喻远帆一听说是陈明洛的电话,立刻就站了起来,对女儿说道。

别人倒也罢了,陈明洛可是马虎不得的,现在就连喻远帆也知道了,人家陈明洛现在也是副厅级专家了,而且还是洪总理亲封的,真可谓是少年得志啊,这么厉害的年轻人,又是自己家的大金主,怎么能怠慢了呢?

喻远帆接过了电话,就笑着对陈明洛说道,“哈哈,明洛,我正想着请你过家里来吃顿饭呢,怎么,这么晚有什么事儿要说吗?”

“喻伯伯,余省长来了明阳,这事儿您知道吗?”陈明洛倒是没有废话,直接就向他询问道。

“有这种事情?我怎么不知道呢?”喻远帆听了,也是一惊,显然是对此一无所知。

正文 第五百五十三章 找人一块儿扛

第五百五十三章找人一块儿扛

“喻伯伯,余省长来了明阳,这事儿您知道吗?”陈明洛倒是没有废话,直接就向他询问道。

“有这种事情?我怎么不知道呢?”喻远帆听了,也是一惊,显然是对此一无所知。

喻远帆当然会觉得很意外,省长到了自己的地盘儿上,自己居然都一无所知,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情况呢?

往小处说,可能是自己的消息渠道太迟钝,往大处说,那就是省长对自己有意见了。

对于新任省长余同文,喻远帆也不是很了解,只是知道对方在水利部干过一阵子,是以出政绩而闻名的,在他的手里面出过很多比较有影响力的工程,大概这一次来到西岭出任省长,也是仕途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经历,以后会提拔到哪里,还真的很不好说。

而私底下也有小道消息传出来,说是五号首长对余同文青眼有加,认为他是年轻的省部级干部中比较有魄力而且有能力的代表性人物,今后的发展不可限量。

对于这样一个年轻且强势的新任省长,喻远帆自然也是要着力搞好关系的,否则的话,并不利于开展工作,也不利于自己的仕途。

如今陈明洛忽然打电话过来,说是余同文已经到了明阳,喻远帆就觉得这事儿有点儿奇怪,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怎么陈明洛就先知道了呢?

“今天出现的市一中联欢聚餐食物中毒事件,市政府那边儿正在紧急应对,我父亲过去已经快两个小时还没有回来,打了一个电话也没有人接,问司机才知道市政府的领导们都被余省长叫去开会了。”陈明洛简明扼要地解释了自己获取信息的渠道。

“哦,原来是这样——”喻远帆听了之后,就有些沉吟起来。

陈明洛晚上突然给他打电话,显然是说有些问题,只是他也没有想到,省长余同文居然来了明阳,而且还召集了市政府那边儿的干部们召开紧急会议,从陈明洛所描述的情况来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