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话有些不对头,假使我们不是最有活力的市场,怎么可能吸引这么多的外资?”有人对陈明洛的说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而且态度相当不满。
陈明洛摇头道,“资本是逐利的,他们在哪里聚集,就说明哪里的漏洞比较多,你以为的最有活力的市场,实际上在人家的眼中就等同于不设防的金矿。正是由于风险和回报的极其不对称,才促使外国资本蜂拥而来,这不是我们的优势,而是一种暂时无法避免的悲哀。”
他的话里面的意思是很明显的,人家为什么来投资?还不是因为你们这里人傻钱多好骗钱啊?难道说是因为对方是国际主义战士,想要为中国人民服务来了?那简直就是狗屎一般的说法
资本的潮流汹涌冲向亚洲不设防的滩堤,当然,很多是带有目的的恶意资本。对大多数人来说,亚洲是个充满机会和诱惑的活力四射的地方,就像一个美丽动人而性感十足的少女刚刚撩开了她美丽的裙纱。
富于理想主义色彩的投资者甚至可以超越现实地想象着,只要在亚洲随便哪个地方的荒山野岭种棵树,不久就可以结出满树的金果子来。
那么,充满诱惑力的亚洲特别是东南亚是如何被当成被推上热炉进行烘烤的山芋呢?
其实在陈明洛看来,这更像是一场有预谋的捧杀。
果然,马上就有人对陈明洛的说法表示了鄙夷,“你说的不对,即便是外国的专家学者,现在也认为美国正在衰落,而亚洲正在崛起,二十一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且更有可能是中国人的世纪。”
美国人当中,确实有不少学者在唱响中国,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就是保罗肯尼迪,这个保罗肯尼迪是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历史学教授。
学历史的往往都喜欢从故纸堆里面找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故事,比如说曹雪芹是不是某个大将军的孙子,曹操最喜欢的女人是小乔等等,但是此人却有些不同,他喜欢预言未来。
保罗肯尼迪出版过一本轰动一时的书,这本书在中国也曾经风靡一时,书名叫做《大国的兴衰》,他认为美国正在衰落,而亚洲正在崛起,二十一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且更有可能是中国人的世纪。
其他一些学者,比如戴维卡雷斯和沃尔特罗索米德也是他的支持者,这两人跟风认为美国正在走向衰退和没落,正如当年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一样,美国的神话故事快说完了,下面该换人说故事了。
另一个学者莱斯特索洛也认为美国快玩完了,他是另外一所名校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但他认为取美国而代之的全文字不是亚洲,而是欧洲,其主要依据是欧洲建立了欧洲经济体,而亚洲还没有。
但保罗肯尼迪说,亚洲现在虽然还没有建立经济体,但是快要有了,所以取代美国的肯定是中国无疑。
纽约大学历史学教授唐纳德怀特,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结论也是认为美国将衰落,而必有替代美国的国家出现。
总而言之,这些学者们都认为,美国要玩完了。
还有一本书也是美国人写的,叫作《亚洲大趋势》,此书在中国成为畅销书,许多中国人读得热血沸腾,对前程和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从这方面来看,中美教育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中国的历史学家往往在翻故纸堆,找过去的文物考证什么的,而美国的历史学家往往在预测未来。而在中国,预测未来的事情是神汉巫婆们干的。”陈明洛提到这些的时候,笑了笑道。
“哈哈——”他这话倒是引起了共鸣,大家都认为国内的历史学家们是闲的蛋疼,你考证曹操的初恋情人有什么意义呢,难道说能够拉动GDP增加两个百分点不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另外一个保罗?”陈明洛问道,“保罗克鲁格曼?”
众人听了之后,大多数都有些茫然,显然是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的。
陈明洛看了之后,就不由得摇了摇头,心说这些人的素质也就是如此而已啊。
过了好半天,才有人惊呼道,“这个名字,好像最近听说过一点儿。”
保罗克鲁格曼,是个彻底的美国衰退论亚洲复兴论的反对者。
九四年底,保罗克鲁格曼就在著名的《外交》杂志上发表了《东亚奇迹的神话》,与亚洲奇迹论、亚太世纪论者唱起了对台戏,猛烈抨击一些人别有用心,不怀好意,此文使得克鲁格曼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一举成名,而这位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当年还不足四十岁,端的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克鲁格曼的观念很明确,他认为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全球武林盟主的地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人可以撼动,亚洲想赶上美国可不是只要顺手搭上一个梯子就可以攀到美国的肩膀那么容易。”陈明洛见大家对这人都不熟悉,便解释道,“历史学家不是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往往研究历史变化规律,以过去、今天来演绎明天,而经济学家往往是从经济的最基本层面着手,他研究的是经济运行的规律。克鲁格曼认为,亚洲,特别是东南亚经济增长和当年的苏联一样,靠的是投入的增长,这种增长很难维持很久,发展到一定时期就会停止,一旦投入衰竭,则经济翻船,经济崩溃。而美国靠的是质量推动,靠的是科技的力量,靠的是高科技人才,以及管理的力量,品牌的力量,这是很难撼动的。就目前亚洲科技发展水平而言,再过五十年都不可能赶上美国。”
“何以见得他说的话就一定是正确呢?”有人不以为然地反对道。
正文 第四百七十九章 何必杞人忧天
第四百七十九章何必杞人忧天
“何以见得他说的话就一定是正确的呢?”有人不以为然地反对道。
这话说得也比较实在,毕竟现在情势未明,谁也不能说两个保罗之中,究竟哪个保罗的说法是正确的,各执一词,相互对立的理论都是有自己的依据的。
陈明洛当然清楚谁说的是正确的,只是这种事情确实无法明说的。
“打个比分,两户人家,中国和美国,同时种一亩地,正常情况下假设亩产八百斤,中国拼命买肥料施肥,买农药杀虫,天天精心照顾,结果亩产1000斤,而美国依靠高科技,在种田方法、管理上先进,几乎不去照料,结果亩产900斤,看起来似乎是中国的增幅大于美国,但是算下来中国还不合算,美国虽然亩产少,但赚钱,中国亩产高,但却是亏本的。”陈明洛说道,“其实这个道理也是很简单的,因为中国买肥料和买农药不知道花费了多少钱,更加耗费了大量时间,而美国则利用这段儿时间来做生意,日进斗金,也没花什么肥料和农药钱,比较一下,孰优孰劣自然一目了然。”
陈明洛举的这个例子应该说是很直观的,只是大部分人都不太认可。
陈明洛对此也并没有什么想法,毕竟别人的脑袋里面怎么想,那是别人的事情,如果大家都像自己这么清醒的话,自己赚钱的速度可就要受到很大的影响了。
其实,国内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而主导经济政策的人不是看不到问题,就是外行指导内行儿,制订出来的经济政策当然是有问题的,长期这么搞下去,中国自然是不断亏本,投入越多亏的越多,赔本赚吆喝,而美国则不断赚钱,中国的财富怎么可能赶上美国呢?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克鲁格曼很清楚地看出,东亚奇迹被人为夸大了,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东亚奇迹,一切都是虚幻的,很多数字都是不真实的,里面存在许多水分和泡沫,只要你愿意挤,挤出来的水分甚至可以用来灌溉农田了。
陈明洛自然是很清楚这一点的,实际上东南亚国家靠增加投入而不是靠提高效益的外延式增长不会持久,相反,如果长期这么搞下去,倒可能酿成悲剧甚至是惨剧,就像是这一次东南亚金融风暴中的泰国和韩国那样,被美国人挤兑得要死要活。
白胖子对于陈明洛的解释倒是非常重视,作为一个在经济领域有比较重要地位的人物,他国安第十七局的任务就是以搜集紧急情报和策划一些暗中行动为主的,对于陈明洛有别于主流的说法,自然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在白胖子看来,虽然这个保罗克鲁格曼是个乌鸦嘴,但有时候乌鸦才是吉祥鸟,最可怕的不是乌鸦的鸣叫,而是你不去听乌鸦的鸣叫。
事实上,克鲁格曼这个乌鸦嘴一叫唤,就引起世界舆论大哗,许多亚洲学者都表示极度愤慨,认为这是一种大国沙文主义,而约翰奈斯比特也认为克鲁格曼的观点靠不住,因为当年美国的发迹也是靠投入增长的,当然,一战、二战狂发战争财除外,只是到了现在,美国才依靠高科技发展,这话说得似乎也有些道理。
东南亚国家经济奇迹,究竟是一颗飘忽而过的流星呢,还是永恒不落的太阳?这一点大家的心里面都是比较没把握的。
只是发生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很多人才有所反省,原来美国人确实是一条隐藏在黑幕中的毒蛇,一旦机会来了,就会毫不犹豫地突出红红的毒信子来,狠狠地来上一家伙。
如今的东南亚各国,什么四小龙四小虎的,都是遍体鳞伤,唯一好过了的就是那些美国的财团们。
“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两个保罗的观念都应该拿来好好分析一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陈明洛对白胖子说道。
“这话比较实在,我也不赞同某人所说就是真理什么的,那才不靠谱儿。”白胖子点头赞同道。
其实白胖子的心里面很清楚,如今的国人确实是有点儿过度自信了。
国外是个什么情况,很多人其实并不是很清楚,仅仅是从报纸杂志和电视上所了解到的,当然不可能是真相,事实上,这里面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也可以说大家所了解到的真相仅仅是希望你知道的真相而已,更多的东西都是懵懂的。
正是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所以大部分老百姓都宁肯相信中国比美国强大了,实际上,在金融风暴席卷而来的时候,倒霉的绝对不仅仅是美国人,受灾最严重的也绝对不会是美国人,生活质量下降最多的,也不会是美国人。
美国人,有无数的方法可以转嫁危机,将损失摊薄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各国头上。
陈明洛跟他们说了一阵子,就没有什么兴趣了,转而拿起了酒瓶跟白胖子对吹。
这些人虽然在陈明洛面前比较放肆,但是面对白胖子这个局长的时候,还是比较谨慎的,反倒是陈明洛一点儿心理负担都没有,跟白胖子勾肩搭背称兄唤弟的比较放得开。
这一顿酒就喝了有两个多钟头,等到陈明洛回酒店的时候,就已经是过了下午…多了。
小睡了一会儿之后,杨吉儿就回来了。
“怎么整个人搞得醉醺醺的?”杨吉儿有些诧异地问道。
陈明洛平时并不怎么喝酒,即使是喝酒也很少会变成这个样子的,这让杨吉儿感到有些不解,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心情不好,所以喝多了。”陈明洛揉了揉额角,向杨吉儿解释道。
啤酒虽然酒精度数不高,但是喝多了一样比较伤人,陈明洛只觉得这阵子有点儿头痛,喉咙里面也有些干渴的感觉,抓过桌子上的茶壶来,也不用杯子,就那么灌了几口,感觉凉爽了下来。
O杨吉儿走到陈明洛身边儿,侧着身子坐了下来,然后用手帮忙揉他的肩膀,一边儿有些好奇地问道,“你也会心情不好?真是少见啊”
陈明洛一直以来都表现的异常强大,似乎任何困难都无法将他击倒,尤其是在杨吉儿面前的时候,她似乎觉得陈明洛没有应付不下来的事情,在他的面前,一切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没想到今天居然也能够看到他软弱的一面,这让杨吉儿感到非常好奇,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嗯,众人皆醉我独醒,这种滋味儿不是很好,所以我也得喝点儿,争取让自己跟大家等同起来。”陈明洛回答道。
“效果怎么样?”杨吉儿一猜,就知道今天陈明洛出去跟人喝酒肯定不是很痛苦,于是就笑着问道。
“显然这个目的没有达到,人没醉,头先痛起来了。”陈明洛回答道。
说实话,今天跟白胖子的那群手下们见面,陈明洛觉得比较失望,他们的能力和见识都不足以支撑起他们的职务,有这么一群人来搞经济情报,陈明洛很难相信会有什么成就。
如今的世界,是美国人一手遮天,人家是规则的制定者,中国人只能是在人家划定的圈子里面转悠,根本就没有什么出头之日,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够得到改变,终究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别的不说,只要是在合适的时候,搞上几次金融危机,中国人奋斗几十年的财富就被转移到美国人的口袋里面去了。
陈明洛对于懵懵懂懂的这些伪专家们感到非常失望,心情自然比较低落。
“规则就像是一个金字塔,底层的大多数人受制于规则,中间的少数人利用规则,而只有顶层的个别人是制定规则的。”陈明洛对杨吉儿说道,“如今的我们,怎么也做不到最顶尖的那个别人,自然也不愿意做那底层的大多数人,所以也只能是利用规则来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润,除此之外真的没有什么太好的选择。”
杨吉儿将身子靠在陈明洛的背后,双手环抱着他说道,“国家大事,我们无能为力,就算是姥爷当上了副总理,一样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只要是自己过得好,比什么都强,何必忧国忧民为别人操心呢?你看那些世家大族们,哪一个不是趁这机会正好,一个个捞得脑满肠肥?何苦呢,何必呢?”
“说的也是,我是杞人忧天了——”陈明洛回转过头来,埋在杨吉儿的胸前沟壑里面,嘟囔着说道,“人生如同赛场,上半场按学历、权力、职位、业绩、薪金,比上升,下半场按血压、血脂、血糖、尿酸、胆固醇,比下降。我们这样的人,已经在上半场中胜出了,而且是遥遥领先,现在所要做的,也就是比好下半场了。”
杨吉儿被陈明洛的脑袋拱来拱去,胸前一阵发痒,忍不住抱住陈明洛的脑袋,不让他乱动,“你要比的还很多呢,要不要跟别人比谁的女人多一些?”
“那”陈明洛顺口回答道,然后就觉得不妥了,看着杨吉儿的黑脸,立刻否认道,“胡扯呢”
正文 第四百八十章 意料之外的突破
第四百八十章意料之外的突破
陈明洛在京城呆了两天,还没有来得及四处逛逛,就接到了柳如烟的电话。
柳如烟这一阵子在京城的发展也比较顺心,演艺事业蒸蒸日上不说,因为陈明洛帮忙的缘故,也有了自己的经纪公司,挂靠在明宇集团旗下,办起事情来方便了许多。
听说陈明洛跟杨吉儿来了京城,柳如烟就表示要请他们一块儿喝酒唱歌,然后再吃个饭什么的,明天大家一块儿去爬香山看红叶。
“香山红叶就算了,现在也并不是最好的时节,我们去潭柘寺逛逛,以前一直没有去过,却是不能错过。”陈明洛想了一下之后就说道。
“那也没有问题,就这么说定了。”柳如烟自然没有什么意见,她只是想要请陈明洛和杨吉儿一块儿出来玩儿而已,至于到哪里去玩儿,其实是没有什么分别的。
别的不说,陈明洛是自己的恩人贵人,杨吉儿则是桑副总理的外孙女儿,这两位都是自己要用心对待的人物,虽然说听起来有些势利了,可是人活在世上,有几个有实力的朋友总是好的,至少自己身在娱乐圈儿中,是非也比较多,有了他们的帮助,心里面也会踏实一些。
“柳如烟也在哦——”杨吉儿听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