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的利益?”冷祈兰眨巴着眼睛,“比如?”
“这取决于那位四哥的命运。”朱桂神秘道。
说着,他转过身,看着这世界无月的夜色。他没有解释,只是心中在想。
如果太子按照命运真死了,那么朱棣会成为永乐大帝吗?
如果真的成了,是不是就是命运?
……我想看一看。
……
另一边,姚广孝一如历史上一样投靠了朱棣,而那个锦衣卫也确实是朱棣派出来的。
当年朱桂离开南京,就藩北平。出于疼儿子的心,朱元璋没少让锦衣卫帮他。
而朱棣也没有辜负老朱的期望。不仅北方守土有功,锦衣卫他也使用的很好。
姚广孝正与朱棣对奕。
落下一子后,姚广孝问:“王爷为什么会想到派出锦衣卫监视十三皇子的?”
与朱桂交过手。打心底,他是不想与朱桂硬怼的。但是他不久前才说送燕王朱棣一顶“白”帽子,这么逼格满满的话。
“不要招惹十三皇子。”这样的话,怎么听怎么怂。
他加入燕王麾下,预言两件事。一、太子必死。二、送燕王一顶“白”帽子。一样都没有实现。
说的多,只会降低他在燕王心中的地位。
“没什么,我只是有些关心我这十三弟。你知道他从没领过军,打过仗。而且交趾那地方自楚国开始,便是有名的鬼国。”
朱棣的表现一如往常……兄友弟恭。这也是老朱的家训。
在京的皇子,没人可以不被锦衣卫监视,朱棣也不例外。
所以朱棣到底是不是关心弟弟?至少从他与姚广孝的对话上来看……是的。
“殿下也信鬼神之说?”姚广孝问道。
朱棣笑而不答,只看着姚广孝,态度很明显……不信的话,也不会收他这个大和尚了。
“阿弥陀佛!楚人迷信鬼神,在他们眼里,鬼神没有本质的区别,更何况山鬼这一形象不是鬼而是美丽多情的山中女神,是一位与二湘一样同属楚国人敬仰的山川之神。屈大夫《九歌》说的明白。水、火、金、木、士、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此则山河之颂,江海之赋,皆宜在《九歌》。”
姚广孝很精明,他从始至终都没有表现出修为的事。现在见朱棣对朱桂感兴趣,他就更不会表现出来了。不怕被打啊!
修行界从来都是达者为先。不要说打了,打杀了也无怨。
不过他毕竟是儒释道三家的名家。不说修行秘史,儒家的典故也是掂手即来。
用屈原的九歌作解任谁也不能说他错了。
朱棣当然也读过《九歌》。特别是其中的《河伯》、《山鬼》并没有了赞美神的话和歌舞娱神的内容。可以说是真正的妖邪了。
不过这个答案显然不是朱棣想要的,所以他进一步逼问道:“那么大师,世上无神吗?”
朱棣这么表明了态度,姚广孝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是他知道他必须说点儿干货了。
是,他可以依然用儒家的解释“不知生,焉问死”。但是问题是,姚广孝是新加入的。他如果一直用儒学作答,除了他学识不凡之外,对他立足燕王府,并没有好处。
而他也绝不想当一个饱读诗书的儒学士。更何况他师兄已经几乎成神的事实,更是让他不甘心。
“王爷确实想知道?”姚广孝吊朱棣的胃口。
朱棣点了点头。
姚广孝说:“殿下也知,我说与殿下的话不是人应该知道的。”
这一回他没有再吊胃口,直言道:“刘基师兄借扶龙之功,已然在地府为神。太子的事,也是从师兄处听来的。”
“咦?你与刘伯温刘大人是师兄弟?”
“是。”
“为何不一早说起?”
“贫僧是以自身才学货与殿下,不是师兄之名。”姚广孝双手合什道。
朱棣理解的点了点头。有才华的人想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没什么不好,特别是对上位者来说,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没想到刘大人有此机缘。可这样一来,太子怎么会……太医不是说服过药,身体已经康复了吗?”
“阿弥陀佛。神通不敌天数。阎王叫人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经。”姚广孝宣了声佛号。
“可恶!什么都是神说了算,那我们做的事,还有什么意义?”朱棣突然有些烦躁起来。
他知道刘基是太子那边的人。刘基成了神,岂不是说太子那边多了个“神”站台?
这对一个有称皇野心的皇子而言,打击是致命的。
第194章 借鉴()
“阿弥陀佛,殿下不必焦急,神是神,人是人。历代皇者都是这么做的。殿下只要让世人相信这点。那么不仅鬼神进不来,就是朝廷命官也有王朝气运庇护。”
姚广孝可不是来打击朱棣的,他是来与刘基比才华的,所以朱棣是肯定不能,也不应该退缩的。
“哦?大师怎么说?”
姚广孝说:“前宋时,仙人与宋约定。王朝气运可以庇护镇压鬼神。宋宣之于天下,果然可以。”
“后蒙古人一统,仙、人约定被破坏。世人只知蒙古大汗,不知人皇鬼神。”
“明代元而起,殿下当再续仙、人之约。”
姚广孝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在定义概念。以人心念力起王朝气运。
其实气运一词,本就是定义出来的。其无形无味,自天地生便是暗能的力量。只是人心念力定义了它,它才有形有色有名。现在姚广孝做不过是再定义,从其中引导出守护的力量。
暗能领域占90%以上,可以说现世有的,它都能有。现世没有的,它一样可以有。
刘基不是做了神吗?那么姚广孝一点儿也不介意为孙悟空带上紧箍咒。
不如此,又怎么展现他的手段高明。
不过他能找到这个方法,到底是他学识惊人,还是真的是历史在慢慢走回它的大势?
只能看下去了。
人与神的权力交结,一直在延续。
如果说姚广孝做是大势,是命运。那么修士们无疑是逆天命的存在了。
“我很好奇,你炼气多长时间了?”
第二天早晨,看到朱桂吞吐灵气,如霞似雾,冷祈兰被打击到了。
天地灵气淡薄。
什么叫“淡薄”?
打熬吞吐一年,凝聚一丝。这就是“淡薄”。
但是朱桂那如霞似雾是个什么鬼?天地灵气什么时候这么浓郁了?怕不是只有上古时代,才有这景象吧?
如果不是他们一起采集朝霞之气,冷祈兰甚至都要怀疑朱桂是不是得了什么洞天福地了。
“这个我不能告诉你!”朱桂断然拒绝回答。
这可是关乎着系统的秘密,他怎么可能让别人知道,自己从接触炼气,到有现在的实力,便没有被天地灵气发过愁。只要有暗能,多少灵气都有。
所以正常修士的苦修,他其实是没有经历过的。
冷祈兰见朱桂没有说的意思,眼珠子一转,便打到了李惠宁的头上。
出征是一件很繁琐的事。如果是后世,起兵灭国,单是一个参谋部便有上百人。后勤物资供应几万人到几十万不等。
而朱桂就凄惨多了。生病了都没人看他,也就知道他没什么人缘。
好在朱桂穿越后,东折腾西折腾,还折腾几个人手出来。
比如李惠宁与李景隆便是主动来帮忙的……老师有事,弟子服其劳。已经是这世界定义的“人”的标准之一。
“小姑娘要不要跟我学练气?”她是故意的。
“你所说的‘气’,都能做些什么?”只不过李惠宁还没出声,李景隆便先开口问道。
“强身健体,美容养颜,祛病延寿……功能倒是挺多的。”说完这话,冷祈兰突然扭过头来,直视着李惠宁,反问道,“你拜的师父,难道什么都没有跟你说么?”
这可真的是挑事了。
李惠宁没有回答,李景隆也缩了缩脑袋。
学了这么久的气,依然是一无所获,要说心中不急,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再急,也不能质疑师父教的不好。
子不言父过,弟子不言师惰。同样是这时代的定义。
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们可不就是没有办法回答吗?
就在他们都不出声的时候,冷祈兰的声音再次传来:“对了,你们的师父是哪个?说来听听,兴许我是认识的。”
“我们师父,你见过的。”李景隆点了点头说道。
“我见过?”冷祈兰一愣。
“他们的师父是我。”朱桂提醒道。
“什么?是你?”冷祈兰惊了。
朱桂是十三皇子,所以他的年龄不是什么秘密。
通过对李惠宁的观察,她看出了李惠宁有修行,只是并没有入门。冷祈兰怀疑过她是朱桂的师妹,又或是师姐,唯一没怀疑的就是朱桂是他们的师父。
朱桂才多大。这么早就收徒?
“她真的是你的学生?”冷祈兰很惊讶。
“是的。”朱桂点头。
为什么?
冷祈兰没有问出来,她在思考。
首先,朱桂不是什么山门,所以传功传法弟子什么的,应该不是。也就是说他传艺,是他自愿的,那他为什么传艺呢?他们又是什么关系?
不是她爱胡思乱想,而是这个时代注定了“收女弟子”总是会有关系的。传男不传女的思想,还是很有市场的。
很快她的表情恢复了平静,心中暗自告诫自己:他们也许是亲戚。这真是太好了。可以从亲人身上入手,博好感。
“你们想不想看看气的运用?”
追男技巧。一、讨好男人,不如讨好他的家人。
这一点,是冷祈兰在澡堂学会的。
那一年,她去过一次公共澡堂。在里面她见到了一年轻女子给一妇人搓背。妇人夸她手脚好,然后……然后她们竟然真就成了婆媳了。
洗一次澡,当娘的就把儿子“嫁”了。这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
现在的冷祈兰便有复制的打算。不拿他们当外人。而且没有学会实在是太好了,随意耍一耍手段,便会惊为天人。
其实冷祈兰就没有想过,她嫁不出去,或许正是因为她的手段“惊”了人。
“可以吗?”李惠宁与李景隆都想看。
要知道,在自己没有修出气感前,能看到气的手段,也是鞭笞他们的唯一动力了。至今没有放弃,就是因为它的神奇与神秘啊!
“好!我准备一下。”
冷祈兰要表演,朱桂微眯着眼睛,也停下了采气。
虽然他的气储存量远远没有达到上限,但是练气不是数据,不是上限多少,便可以一口气升到多少的。这是一个水磨功夫。
而冷祈兰要表演的,却是可以拿来借鉴的修行知识。
他山可以攻玉。朱桂可还有系统在。
第195章 想法()
似乎是察觉到了朱桂的动作变化,冷祈兰没有立即从李惠宁他们那儿打听什么,而是做起了准备。
末法时代施法不是件开心的事。
当然,施展出法术,这是很开心的事。只不过用尽体中法力的空虚感,可就让人开心不起来了。
所以,除非必要,没人会用法术表演。以大明目前的状态,基本上修士使用不超过自身法力30%的量是安全的;50%就要亮黄灯了。
使用超过80%……90%,依功法而异,基本上可以告别修士的生涯的。
失去的气想补回来,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运用虹吸现象。真如此,灵草灵药也就不会那么抢手了。
至于100%。听说过马上、风吗?
基本上与那个差不多,修士身上的气与精华就再也留不住,有如轮胎漏气一样,不漏个一干二净,只剩一层皮,是不会停下的。
所以一个正常的修士在施法前,多数会行气一个小周天,不是热身,而是为了了解自己有多少的真元法力,并精打细算可以施展的法术,优先30%完成,力保50大关。
冷祈兰现在就是这样。她是既要出彩,又要不伤了自己。这份精打细算,是必须的。
“姐,她这是?”冷祈兰要准备之后才可以施法,李景隆有些不解。
“嘘!不要说话。应该是热身吧。”李惠宁不肯定道。
李景隆不出声,他等着。等啊等的……
“姐,我们见过师父出手,那是说出手就出手。”他又开口了。
李惠宁看了他一眼,他又闭上嘴。
但是不一会儿,他又说:“我们也见识过柯道长出手,也没准备这么长时间。”
“说完了没有?”冷祈兰没好气地问道。
朱桂可以忍,但是柯奇,那是个卖女儿的竞争对手,她可忍不了。
“这个,施法需要准备这么久吗?”李景隆不耐烦,也不看好冷祈兰了。施个法,准备这么久,当然是差评了。
面对冷祈兰此刻投过来的眼神,李景隆的眼中没有多少的尊重。
冷祈兰瞪着李景隆,又看了下朱桂,老脸一红,解释给朱桂听:“修士每天施法是有个限量的。我准备是查看一下自己还有多少法力,可以施展什么法术。柯道长直接施法,事实上也是事先准备过了的。”
冷祈兰是女修,她的身上常年固化着净身咒。身为修士,她又喜欢随水看世界,所以水法,也是他常用的。
除此之外,玄光术,与人聊个天儿,顺便装个逼什么的。
但是现在问题来了,这三套法术她可以施展哪套装一波逼?
净身咒。脱衣服比身体干净吗?只朱桂一个,她倒是不介意,但问题是这里还有外人。
水法分身术倒是可以。但是同样的原因,这里除了朱桂外,还有李景隆这个男人在。
要知道为了契合水法。水分身是不穿衣服的。嗯……也是为了省法力。
一开始是为了更好的契合,后来就是为了省法力,不再幻化衣服了。
这突然施展,万一衣服没幻化出来,岂不是丢死个人了。
同样的道理。玄光术上,她也没少出妖蛾子。怎么现身可以更美,可以更勾引人,很是花了番心思。
时至今日,原版她也会,但是不保证不会万一,不会出漏子。
“今天的天气,真的不错呢!”对于冷祈兰的尴尬,朱桂四十度看天。
修行至今,他完全不知道一个正常修士调济龙虎,使体内真元与外界灵气保持一个微妙平衡的痛苦。
所以这时候他需要做的,就是最好什么都不说,不做。
当然,冷祈兰也要反思。她的常用法术,第一个是美,第二个是玩,第三个是装逼。没有任何保护自己,又或是攻击法术。
也就是她宅的厉害,不是用水分身,便是用玄光术。不然真怀疑她还会不会想嫁人。
要知道修士多数不丑,而大明又新立,有的是勋贵们在“收集”好东西。
最出名的是朱棣当上皇帝,向朝鲜要太监、宫女。
其实,还是在元朝的时候,朝鲜就被迫向中国朝廷进献美女,明朝初年仍是如此。原因只有一个,好用,以及“美”。
虽然后世人都说韩国那是整容业发达的缘故,都是人造美女,但是一水之隔的朝鲜可没整容的能力,那些纯天然的朝鲜的女子,很多都有着曼妙的身材和精致的脸庞。
不然元、明的皇帝又不瞎,又怎么会一再要。
按理说当时的朝鲜进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