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送入口中。
秦王看后,立即毫不犹豫夹起一筷子,鲜嫩细滑的鸭肉被牙齿碾碎,浓浓的肉汁,又或是鸭皮充满舌尖儿,简直太好吃了!以至于他都无法分辨。
其他人也都差不多。秦王也好,蓝玉也罢,他们都不是食素生物,只拣肉吃,什么饼与葱丝,是碰也不碰。
只有太子,学着朱桂的样子,用饼卷着尝了尝,味道的确不错。心中想着,却也是闷头吃了起来。
朱允通瞪着眼睛看着他二叔与舅姥爷,口水都要流下来了,他也想只吃肉,不吃面饼。
“看你馋的,这个给你,再给我来一份!”
秦王不地道。他吃光了肉,却不想吃面饼与葱丝。正好看到了大侄子朱允通。只见他把没了肉的盘子推给允通,还一幅“疼孩子”的臭不要脸的德性。
不用吃面饼,秦王得意大笑:“不!一份不够。再来三份。怪不得老头子天天都吃,原来味道真心不错。”
看看为吃而忘形的秦王,连老头子都叫上了。再看看一个人吃两份饼的儿子。
太子觉得,真必须早点儿打发秦王离京。他绝不是替儿子出气,他绝对是担心秦王与老十三呆久了,会变混。
然而在老子为儿子担心的时候,朱允通却是适应了面饼的吃法。两份面饼,一片儿也不剩后,他又看向秦王:“二叔,你的饼还吃么?”
太子的手明显一哆嗦,不由心想:你爹我本以为你受了你二叔欺负,还想赶你二叔出京。你倒好,饭桶上了?真鸡儿给老子丢人。
儿子太丢人。太子不得不放下了筷子。不知不觉吃光了一份,脸上泛着光,他已经好久没认真吃顿饭了。开口点评。
“鸭肉还算勉强,仅能说是入味,用来果腹还行,要说能赚多少钱。十三弟,只怕不行。”
这可真是捧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厨子了。
自己父亲这么没品,就是朱允通也看不过眼撇了撇嘴:“父王,你不是吃得挺高兴吗?怎么说赚不到钱?”
“你懂什么!”
这儿子竟然这么容易便被收买了?两份面饼?
太子拿出本事教训道:“就一道菜,哪怕是山珍海味,吃几次也腻了,你当那些达官显贵能愿意天天来吗?穷人有几个能每天吃得起肉的,这饭馆高不成低不就,开业几天,或许因为新鲜,能吸引不少人。可过一个月半个月的,就会冷清下来,过三五个月,至多一年半载,就会赔钱!”
这是太子知道的,也是商人们送钱给大青巾们向太子,向大明未来的天子洗脑的地方:我们不赚钱的。大明商人苦啊!这商税能不能再降降,没有就再好不过了。
然而事实上是,比如只说茶。历史上茶叶每年带给英国国库330万镑的收入,也就是2000……3000万两白银,整整是大明税收的十倍。
中国人做生意的手段不比英国人差,但是中国的统治者就是信了大青巾们茶税的几百两的邪。
所以不光是太子信,秦王也信,这是一个阶层被忽悠瘸了。他疑惑地看着朱桂:“老十三,太子哥说的对吗?”
这时候朱桂也消灭了一份烤鸭,练功的他,饭量大增。而这些受系统解析的食材,其实已经是药膳了。
不过就像太子说的,什么东西吃多了都会腻的,作为修炼需要药膳,天天吃,朱桂也是会吃腻。但是要说不赚钱,我信了你的邪!
后世那么多的烤鸭店养活了多少人。
又创了多少的税?
第63章 被打傻了吗()
“腻?”朱桂想笑,等对方吃腻了,钱他也赚到了,只不过这不是朱桂的目的。“太子兄长说的没错,什么吃多了都会腻。不过我这家饭馆达官贵人从来都不是我的目标,因为我的定位就是亲民廉价美食。”
朱桂看的明白,虽然老朱、蓝玉这样人身上都有几十的暗能,远超普通人,但是老朱蓝玉才有多少。而他,不过建了一个御道,便每天可得一点暗能。
普通人虽然仅仅有一点暗能,彰示着他们在这世界上的存在,但是那是因为他们仅仅是工具,是因为他们吃不好,穿不好。
说白了,也就是说他们从生物上的人,到社会性质的人,从一出生,就被限制死了。没有自我的发展,自然也就不会有暗能生成。
“廉价?能多便宜?”
“一只20文,半只10文,另外正式开业之后,会有鱼汤和咸菜赠送,对了,面饼管饱,吃多少随便加!”
“你疯了!”
太子与秦王几乎是异口同声,全都不敢置信。这时代的肉有多贵,一个饼1文,一只烤鸭才收20文,也就是20个饼。然而20个饼,根本不可能养大一只鸭子。就是老朱,也仅仅一天吃一只。正在这时候,外面响起了爽朗的笑声。
“外甥,听说你开饭馆了,舅舅来捧场了。”
朱桂往门口看去,是郭老舍。
郭家是为王前驱的存在,在残酷的战争岁月里,郭部许多将领先后战死,幸存者如邵荣、赵继祖等人等人也在至正二十二年被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处死,其姓名功绩与其遗骨一起,湮没于历史的荒野之中。
到郭天爵一死,朱元璋便以郭子兴的亲信、部将和爱婿的身份,成为郭氏眷属的保护人。
而郭老舍能活下来,是因为他母亲,也是郭惠妃的母亲。郭子兴有两位张姓夫人,其侧室小张夫人,育有一女,是郭子兴最小的女儿。当初郭子兴与妻子商议,要为朱元璋择配,是小张夫人说:“方今天下大乱,正当收揽豪杰,一起成就功业。我观此人举止异常,我不收之,一旦为他人所亲,谁与我共成事业?”提醒了郭子兴,才决定将好友马公之女许给朱元璋,使之成为自己的养婿,有了这样一层关系,朱元璋自然不会跳槽了。而反过来,朱元璋也由此成为主公之婿,上升之阶亦顺畅了。
郭子兴一死,小女儿也成了老朱的惠妃,老朱与郭老舍也就成了亲郎舅。
当然了,也是郭老舍会做。他从未表现出对权力的争夺。相反,他还一直帮忙压制自己的亲外甥们。
就连朱桂犯了那么大的错,他也没有帮忙求情。
现在朱桂做起了生意,他反而亲近了过来。
“有什么好酒好菜,都给我们拿上来,放心,一定按价格付钱,你的规矩我懂!”郭老舍笑呵呵说道。
他吃了饭,送了钱,也就离开了。似乎他就是为送钱来的。
太子与他客气了两句,但也是毫无营养的话。
其他人都客气一句,便甩开腮帮子,一是肉确实好吃,二是他们面对郭家,确实没多少好说的。郭老舍说白了,就是老朱展示自己仁义一面的一面旗帜罢了。
埋头吃,自然是吃的很多。
朱桂很体贴,让伙计给他们添饭。而蓝玉更加不会跟朱桂客气,烙出的饼子,蓝玉一个足足吃了一斗!
烤鸭没了不说,就连咸菜和一大盆汤都没了,就这样,蓝玉还意犹未尽呢!
他拍着鼓鼓的肚皮,笑呵呵道:“十三皇子的饭馆好,价格便宜,量给的也足,烙饼好吃,我以后一定常来!”
他擦了擦嘴巴上的油,乐颠颠又道:“不光我要来,还要招呼其他兄弟,一起捧场!”
这是记恨砸场子的?
听蓝玉这么说,太子父子俩的脸色都不自然了。
一个饼,至少值一文钱,一只鸭就不说了,还要油盐调料,锅碗瓢盆,还要请厨师伙计,还有店面装修……全都加起来,朱允通算都不用算,要都是蓝玉舅姥爷这样的军汉,能把饭馆吃关门了。
“父王,十三叔会不会赔死啊!”朱允通小心提醒太子。
但是他朱允通都看的出,朱标又怎么会看不出。
作为大明的管家,这帮子军汉们多么能吃,他又怎么会不知道。
单是为了养他们,大明便吃穷了。这也是朱元璋搞出卫所制的原因。
朱标觉得蓝玉做的过了,他不得不提醒朱桂道:“十三弟,我算了一下,如果加饭不加钱,你赚不到的。或者说,你有别的办法?”
他觉得朱桂肯定另有打算,不会干赔本的买卖。自己这帮兄弟,包括他父皇,都是这样的人。
朱桂却伟光正,装了一波逼道:“兄长,大明的百姓太苦了。蒙元近百年的收刮下,百姓困苦无依,到处都是低矮的土坯房,昏暗肮脏,小孩子一个个黑瘦黑瘦的,连衣服都没有,光屁股到处跑。”
其实鸭子这玩意儿,真心用不了多少成本。就像后世,菜市场一只鸭,50元。然而买一只烤好的鸭,15元,甚至扫扫二维码,免费送你吃。
二十一世纪的养鸭法,都如此强大,更不用说系统给出的营养餐直达鸭胃,不仅拥有鸭子成长的营养,更有着镇定的作用。
按照能量守恒,运动越少,能量消耗越少,越容易长肉。就像养猪,吃了睡,睡了吃,长的就是快。
当然,这是朱桂的商业机密,朱桂就没有告诉太子的必要了。他们的关系还没那么好。
而且为了保密,制鸭食与填鸭的都是朱桂手下那帮子工匠的家人。
这时代,没有多少敢出卖主家的工人。皇帝的儿子,更是没人敢了。
“十三弟,我说真的!”朱标的表情更怪了。
朱标心说:我关心你,你却跟我瞎比比,说无私奉献。父皇以一国之力都养不了这帮子大肚汉,你这是逞什么能?
朱标甚至忍不住地去想,自己的十三弟,是不是让父皇一脚踹傻了?
仔细想一想,还真有这样的可能。因为自打朱桂醒来,他所干的事没一件是正常的。完完全全不像个王爷会干的。不!正常人都不会干!
第64章 刘伯温失踪了()
做人,本就是要占领道义的至高点。更何况朱桂确实有法子,哪怕说的伟光正了一些,不要脸了一点儿,但绝对是真话。
但是,太子却是愈发的不信了。
话不投机半句多。更何况明知不可能,还要听其瞎比比,太子没这么闲。
太子一行人离开,朱允通忍不住问:“父王,十三叔会不会是在收买人心?”
“允通。”
“是,父王。”
“以后少看些勾心斗角的书。这样的收买人心,就是你皇爷爷也收买不起。”
太子朱标叹了口气,他今天听多了自家十三弟的说法。朱标甚至希望朱桂是在收在人心。
当然,他是不信朱桂可以赢利的。他甚至怀疑朱桂撑不了多久。
“唉!老十三,今天的一切,我会如实上报父皇的。希望父皇可以看到你的心,恢复你的王爵。”
大人的世界是利益的世界。朱标明白朱桂是与皇位无缘的,因为朱桂是老十三,他前面的哥哥们实在是太多了。
既然不是为了皇位,那么只有一个了,他的王爵。
人,总是有一个目的。
至于朱桂说的让大明百姓吃好穿好……哈?我信你瞎咧咧。
连年征战,中原凋敝,水利工程荒废,百姓一年所得,甚至不够支付朝廷的税收,大家纷纷逃亡。中原必须休养生息了。
休养生息是黄老之说,每当天下疲惫,几乎每个人都挣扎在生死线上。便是使用黄老之说的时候。
看看百姓们衣不蔽体,吃的更糟糕,比牲畜都不如。他这太子也是心痛的,必须休养生息,绝对不能再压榨了。
可话又说回来,不压榨百姓,哪里有钱养兵?
更不用说蒙元未灭,还是要动用大军。哪怕是开始了卫所制,犒赏三军,还是要上百万贯。
这么大的开销,愁死个人!
一个国家都做不到的事,他凭什么做的到?既然是做不到,却还要做,必然有其目的。
按照常理,朱标猜出了朱桂的“真正目的”,只能写下这份奏折给老朱。
朱标甚至忍不住道:“老十三,你就这么信不过我这兄长吗?”
至于朱桂说的什么住宅房,朱标更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
同时,得了太子的奏折。朱元璋把朱桂叫进宫里,直接训道:“小王八羔子!你是不是闲的蛋疼。又给你太子哥找麻烦?”
“哈?父皇,我找什么麻烦了?”朱桂有些懵逼。他们不是吃好,喝好吗?找什么麻烦?难道是自己揍了蓝玉,太子告状了?
“小王八羔子,你还不承认是吧!你小子,二十文,烤鸭吃到饱。怎么,你就这么不喜欢钱?让人吃穷了你,丢你老子我的面是吧?”
随着老朱的叫骂,朱桂是听明白了。当然不是说老朱骂自己王八羔子,他自己是王八的明白。这种明白是早明白了。已经习惯了的说。
“父皇,我开这个饭馆,一是解决乡亲们的困难,二是给大家伙提供便利。尤其是军中的兄弟,很多人还是光棍汉,军中的伙食也不算好,大家过来敞开了吃,我最多亏几文钱,却让大家伙吃得高兴,多好的事情!再说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大肚汉,薄利多销,总能赚点辛苦钱,而油水这东西吃多了,人也就不再那么能吃了。回头我准备增加送餐业务,还能多招募一些跑腿的,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踏实!”
骂归骂,朱桂还是实话实说。他不可能骗老朱说亏钱。因为老朱是有锦衣卫的,这时候按照他们的“常识”说了。以后锦衣卫查出来,老朱是绝对不会承认,不赚钱是自己蠢的。到时候,还要朱桂解释,反而更麻烦。
“赚钱?好,里面还有老子的股份,记好了,月底,老子要见利钱。”
“是,父皇。月底一定送进来。”朱桂同意道。
“你,你……”
朱桂答应,老朱却是更生气了。因为“常识”,朱桂是亏定的,他却还要交钱。这是干什么?赌气吗?
老朱此时的心态不是皇帝,而是中国千百年来的老农思想:
一、他想让朱桂认错。
二、他绝对不允许儿子丢人。他是大明的皇帝,皇帝的儿子却破产了,这实在是太丢人了。
“涨价,必须涨价!”朱元璋下了命令。
比起儿子低头,他还是先处理了有可能的丢人。
“涨价?涨多少?父皇,军中与大人们的俸禄可不多,涨的多了。他们也买不起。”
其实朱桂也不想卖这么便宜,这可是肉,也没人会与利润过不去。然而大明的国情摆在这了。就那么点工资,鸭子卖贵了,得有人买的起啊!
就算是有钱的吃货,面对老朱的锦衣卫,他们也不敢天天来吃。
所以薄利多销什么的,根本就是老朱逼的。
面对“买不起”三个字,老朱窘了。自己开的工资是个什么水平,他又岂会不知。不知道也就不会有太监而聂的一番真心话了。
他是皇帝,但他也变不出钱来。
“每一份涨五文。”朱元璋的声音小了。
“是,父皇。”涨的五文是朱元璋的面子,朱桂不会不给。
老朱招朱桂进宫,本来很生气,因为这个儿子太皮,老怼他太子哥哥。
然而真的召来,一训。问题的源头竟然是出在自己身上,是自己的工资开低了。
老朱自己一琢磨也就明白了,不是儿子不想卖高,而是价高了,没人买的起。就像老朱自己,一天最多一只鸭,因为吃的多了,太贵了。
是的,这就是一个无解的命题。因为工资开的低,所以鸭子不能卖贵,卖的贵了,买不起。老朱的官相当一部分还要靠着家里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