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帝国-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尔衮虽然知道这些降臣的归路已经断了,他们只有死心塌地为大清效忠一条路,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明军大部不战而溃的时候,有一支明军却勇敢突入大清皇帝的御帐,另外一支人马长途奔袭盛京,他不可能不怀疑内部有奸细提供方便,这些降臣为自己留条后路做出这样的事也不一定。

    但大战正在进行,内部不能起乱,更不能下手清除这些降臣,不然汉八旗会哗变,最终蒙古八旗和女真八旗也会受影响,战线大乱都有可能,因此现在只能小心行事,不能公开对那些降臣做什么,最多暗地里提防,及调查这些人有没有与明军勾结。

    多铎心机比起多尔衮那是浅了很多,想不到这么多,他一向看不起投降的汉人,数次提议,为了避免麻烦和后患,将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李永芳、佟养性、张存仁等人清除掉,多尔衮只得耐心劝自己这个弟弟,让他不要着急,一切从长考虑。

    这天午后,兄弟两人在为处理这些降臣争辩了几句后,继续讨论起如何安排才能攻破松山。

    正讨论激烈的时候,有快马送来盛京的急报。急报是由候在帐外的亲兵头目送进来的,多尔衮漫不经心地打了开来。不过一看之下,他就愣住了。

    “十四哥,怎么了?”多铎马上发现了多尔衮的异常,赶紧问询。

    多尔衮的脸色变了几变,最终颓然坐下,将那份急报扔到多铎面前,悲叹道:“大清的天塌了!”

    多铎赶紧拿起急报看了起来,才看了两眼,他的脸色也变得煞白。

    “怎么会这样,天哪……”

第十九章 清军退兵了() 
(明天开始,更新改为一天两章,分别是中午十二点和晚上七点左右!)

    很快,肃亲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济格、饶余贝勒阿巴泰,还有刚林、希福、索尼、拜音图等满清国内的重臣猛将都被紧急宣召到多尔衮的大帐。

    此时多尔衮和多铎已经戴起了孝,进帐的诸人看到后大惊,忙问询情况。

    “皇上驾崩了,”多尔衮“痛哭流涕”地说道:“盛京传来消息,皇上因为劳累过度,咯血而亡。今日召诸位来,就是通报此事,再商量后续安排。”

    多尔衮抹去了脸上的眼泪,再面色阴沉地告诉了其他人另外一件严重的事:“诸位,本王也告诉你们另外一件不幸的事,明军偷袭盛京得手,毁了盛京城,城内的男丁大部被杀,皇宫及诸位的房舍也基本被毁,我们的家人也基本上被明军屠杀,盛京城几乎成为一片废墟。”

    “啊?!”

    “天哪!”

    “怎么会这样?”

    多尔衮宣布的几条噩耗让如晴天霹雳一样,把所有人都炸懵了。大帐内,顿时响起一片惊叹,继尔变成哀嚎和愤怒,差点把大帐掀翻,大男人的哭喊咆哮声太过于恐怖。

    多尔衮怒喝了几声,才把声音压下去,待众人安静下来后,这才把自己的意思说明:“诸位,国之不幸,竟然让南明蛮子占了空子,得了便宜。盛京被毁,皇上驾崩,这是大清的不幸。只不过事情已经发生,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此善后。今日本王召诸位来,就是想问问诸位,接下来如何处断?”

    “那还用说,一定要为皇阿玛报仇,”嚎啕大叫了一阵的豪格,愤然站出来,怒瞪着多尔衮道:“睿亲王,请你马上宣布,倾全力攻打松山和锦州,一定要将松山和锦州攻下,毁其城,尽屠城中人,为皇阿玛报仇。”

    一听豪格这样说,多尔衮和多铎对望了一眼,兄弟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一丝鄙夷。豪格果然是没脑子,如果松山和锦州这么容易攻下来,哪里还有现在这样的悲剧发生?

    现在倾全力攻打松山和锦州,不要说取得胜利,大清国可能就此败亡都不一定。

    同样孔武有力,但和豪格一样没太多头脑的阿济格,表达了和豪格相似的意见,要求与明军决一死战,为皇太极报仇。见豪格和阿济格这样说,其他人迟疑间不敢站出来发表另外的意见。

    见此,多尔衮苦笑了一下,示意多铎站出来说一下意见。

    多铎会意,马上站了出来,“诸位,本王不同意肃亲王和武英郡王的想法。”

    “说说你的意见!”多尔衮面无表情地对多铎说道。

    多铎清清喉咙,大声说道:“诸位,盛京被毁,皇上驾崩,留守盛京几万旗人大部被明军杀死,大清国这次是元气大伤。各位不知道,盛京被毁的消息已经传出去,周围有暴乱的迹象,许多部落蠢蠢欲动,想趁机落井下石。盛京是我大清的根本,残存下来的那些人,特别是皇后及皇上的子女一定要保护好,不然局势一旦失去控制,蒙古人和朝鲜人都有可能趁火打劫,我们残存的家人就会遭受灭顶之灾,到了那时候,大清国可就真的完了。”

    “那你意下如何?”豪格压住心里的怒气,不客气地反问多铎。

    因上前大战,所领的正蓝旗遭遇大败,自己也受伤了,豪格深受打击,在其他人面前底气再没以前足,不然今天多铎这样反驳他,他定会大怒,强硬地坚持己见,甚至对不同意见的人动粗。

    “本王觉得,如今最要紧的几件事,就是稳固后方,重建盛京,安抚旗人,避免被邻近部落趁火打劫,”多铎说着,看了眼脸有赞色露出来的多尔衮,再用更坚定的声音说道:“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要尽快拥立新皇,以稳定局势。”

    多铎最后这几句话,似一声惊雷一样,把原本愤怒的豪格和阿济格都惊醒。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按理说他是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人,但真实情况却是一样。当初奴尔哈赤死前,指定多尔衮继承皇位,但那时候皇太极势大,最后皇位被皇太极夺走了。多尔衮当然不会就此罢休,他一直在寻找机会,皇太极死了,对于他来说,重新夺取皇位的好时机又来到了。

    而豪格并不是皇太极的嫡生子,平时又不得皇太极喜爱,几乎没有可能继承皇位。

    不过豪格肯定有夺位的想法,对于他来说,现在也是争夺皇位的最好时候,多铎所说要尽快拥立新皇的话让他惊醒,因此没有坚持己见,要倾全力攻打松山和锦州,为皇太极报仇。争夺皇位才是眼下的重中之重,一旦错过机会,那就再也不可能问鼎九五之尊了。

    多尔衮马上认同了多铎的意见:“豫亲王所言有理,松山和锦州不可能一下子攻下来,盛京重建,拥立新皇才是我大清最迫切的事。本王觉得,我们应该马上从松山和锦州撤军,回师盛京!”

    刚才兄弟两人已经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决定中止松锦战役,从松山和锦州撤军。

    对于雄才大略的多尔衮来说,虽然这样撤军有些可惜,松山和锦州指日可待攻下,但攻下松山和锦州与争夺皇位相比,那是争夺皇位重要的多。还有,盛京被毁,大清国的后方一塌糊涂,要是消息传出去,大清军队也会军心涣散,其他部落可能趁机发难,蒙古人说不定借此机会脱离掌握。

    如果再战,军需粮草的后续供应也很成问题。

    因此,如今最重要的事,就是尽快撤军,稳定大清国内局势,拥立新君。对于多尔衮来说,将皇位夺到手,那比什么都重要。

    皇位旁落,可能永远就夺不回来了,打仗以后有的是机会。

    各怀心思的众人,也很快就达成了协议,决定马上从松山和锦州撤军。

    ------------------

    曹变蛟在计划再次率军出城偷袭城外的清军时候,发现了情况不对,清军有撤退的迹象。

    清军在撤退前,展开了一次佯攻性质的攻城,攻城的都是汉八旗和蒙古八旗,遭到城头的守军大量杀伤后,也就停止了攻击。这情景与平时不太一样,好几天没发动大规模攻城的清军不应该这样匆匆展开行动,又匆匆结束攻城的,指挥人马击退了清军攻击的曹变蛟心里产生了疑惑。

    就在曹变蛟心里疑惑,并准备再组织一次袭营的时候,军士来报,说清军撤退了。

    曹变蛟赶紧冲上城头,果然看到清军在撤退。黑夜中,到处都是火光闪动,一片喧闹。

    曹变蛟久经战事,虽然他想着这可能是建奴的圈套,诱使城内守军出击,但潜意思里他感觉事情可能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因此也没过多考虑,马上提兵出城追杀。

    闹出很大动静的是殿后的汉八旗,也就是“三顺王”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的人马。

    傍晚时分他们接到多尔衮的攻城命令,要他们攻城,三人指挥着麾下的人马硬着头皮攻了一通,损失不少人马退下后,发现情况不对,女真人撤退了。这一发现不要紧,感觉被抛弃的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等人,怕被城内的明军全歼,立即下令拔营撤退。

    汉八旗军纪远没女真八旗那么严明,虽然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等人一再下令不得闹出大的动静,但慌乱之下的撤退,怎么可能不闹出大的乱子来?

    曹变蛟趁势的出击,正撤退的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所领的汉八旗,顿时陷入混乱。

    接到曹变蛟报告的洪承畴,也趁机指挥其他人马杀出城,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所部全线溃败,损失惨重,最终逃脱升天的只有三分之一人马,被歼被俘的足有数万人。

    前几天因为几大总兵未战先逃遭遇惨败后,洪承畴心理负担很大,他深怕就这样被困死在松山城,几次想突围而走却没能如愿,没想到今天仓促间打了一个在胜仗,这是做梦都没想到过的事。

    洪承畴弄不清楚清军为何仓促间撤退,在战斗结束后,召集手下诸将讨论军情的时候,将此疑问说了出来。曹变蛟、王廷恩、夏承德等将领及巡抚邱民仰也全然不知情,但他们都清楚,定是满清内部出现异变才会出现这样情况,不然清这不会突然间全线撤退。

    正在诸人不得其解的时候,一名参将匆匆进屋,大声禀报:“督师大人,我们抓获了孔有德的副将,审讯后得知,竟然有一支大明军队长途奔袭盛京得手,毁了盛京城,奴酋皇太极得知消息后,竟然被气的吐血而亡。建奴怕后方起大乱,不得不退兵了。”

    一听此消息,无论是洪承畴还是曹变蛟都心神大震。

    “太好了,不知是何人率军偷袭盛京并得手,本督一定重赏,”洪承畴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很失态地大笑,“哈哈,建奴也有今日,哈哈,太好了。”

    “此真是大明幸事!”松山巡抚邱民仰也很感慨地说道:“真不知何将,有此胆量,敢孤军深入建奴腹地,攻击其都城得手,还将盛京毁了,难怪皇太极要气死。”

    一直在担心曹越安慰的曹变蛟,闻听此消息后,顿时一副眉开眼笑的样子,他大着胆说道:“督师大人,如果末将所料不错的话,偷袭盛京的大明军队,定是末将的堂弟,也就是末将的副将曹越所为。当日反击建奴攻击时候,曹副将与末将一道攻入建奴大营,但后来不知所踪。曹副将所领之兵马,全是末将伯父曹大将军所遗之兵,骑射水平完全不逊于建奴,不可能全军覆灭于建奴之手。后来他们不知所踪,一定是冲出建奴重围,偷袭盛京去了。”

    “有这个可能!”洪承畴听了后也点头表示认同,“相信再过几日,真相就可大白。本督马上发塘报于朝廷,将松山大捷的消息告诉陛下,让陛下少些担心。”

    “理应如此,只是,督师大人,此消息没经证实,万一有差错,那……”

    “这个你别担心,本督自有分寸!”

第二十章 惊天之喜() 
紫禁城,皇极门,朝会正在进行。

    历史学家曾言,崇祯皇帝是明朝所有皇帝中最勤政的一个,没有之一,他自登基到走投无路在煤山上吊死中间这十几年当皇帝间,从未缺席一天早朝,连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没他勤政。

    天刚擦亮,百官排着长队在内侍引领下缓缓进入皇极门,百官进内的时候,崇祯皇帝已经坐在龙椅上了,木然地看着殿下进来的诸臣。百官三呼万岁、三跪九叩之后各自退到班列中,等待皇帝发声。

    每个人心情都很沉重,辽东建奴围困松山锦州,朝廷无力救援;中原流贼肆虐,天下连续大旱,赤地千里。真是国难当头,大明政权摇摇欲坠,这种时候,朝中之人没有人会心情轻松的。特别是面对一脸苦大仇深的皇帝时候更是如此,所有人恨不得把脑袋缩到脖子中去,以免被皇帝看到,叫出班列问询对策。

    崇祯皇帝的眉头皱紧,这段时间他心情非常不好,每天看到的朝奏,几乎没有一个好消息。心忧天下的崇祯,怎么可能会有好心情。

    可是百官一个个都萎萎缩缩,连眼光都不愿意和他触碰,更没有人站出来奏对,崇视皇帝很生气。

    最终他还是忍住怒气,问站在班列前面的兵部尚书陈新甲:“陈爱卿,松山战况如何了?”

    见被点名,陈新甲赶紧出列奏道:“启奏万岁,松山依然被建奴围困,臣……臣已经安排援军出关,只是……京营、蓟州、宣府、密云、大同各镇的军队被抽调一空,臣只凑到不足一万的援军。”

    “荒唐,这么少的援军,如何能解松山之围,”崇祯不由的大怒,“朕令你马上抽调更多的援军,以解松山之围,不然朕严惩不怠!”

    陈新甲被吓了一大跳,只能跪地叩地,再不敢多说一句话。

    这时候,殿外远远传来一名太监的喝喊:“报,松山塘报……”

    接着声音越来越清晰,这名太监的声音虽然透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但殿内的大臣们却是神情木然,从松山传回来的,都是让人沮丧的消息,谁都不愿意听到形势危机,需要大量援军的消息。

    传报的小太监直接奔到御阶之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将手中的塘报高高兴起。站在边上的秉笔太监王承恩赶紧接过塘报,呈到崇祯的御案前。崇祯皇帝微微叹了口气,他也清楚传回来的塘报肯定是让人心忧的消息,但还是当着众大臣的面拆开了塘报,面无表情地起来。

    但看了没几行,他就神情突变,整个人从龙椅上猛然站起来,嘴角开始抽搐,身体剧烈颤抖起来。

    崇祯的这副样子,顿时触动了殿下诸臣,许多大臣在猜测,是不是松山失守了,皇帝才这般激动?

    “好,太好了!”崇祯已经满脸通红,他用力地将塘报拍在御案上,语无伦次地说道:“太好,真是太好了,哈哈哈,太好了!”

    一看皇帝如此失态,众臣无不吃惊,缩着脖子的那些人都伸长了脑袋,想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让皇帝竟然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举止失常。

    “松山洪爱卿传来捷报,说一部大明军队趁乱突出松山,偷袭盛京并得手,将盛京城尽毁,奴酋皇太极闻听消息后,气的吐血身亡。建奴只能从松山和锦州撤兵,趁建奴撤兵混乱之际,洪爱卿和曹变蛟总兵趁机率军追杀,共歼灭建奴五万余人,松山和锦州之围顿解。哈哈哈!”

    崇祯皇帝的心情大好,再次当着众臣的面,失态地大笑起来。

    崇祯皇帝的这番话,就像一枚重磅炸弹引爆一样,激起千层浪,群臣顿时哗然。

    “万岁,我大明竟然有此猛将,竟然孤军深入建奴腹地,攻陷盛京?”

    “陛下,是何人有如此胆魄?”

    “陛下,我大明自从辽东有战事以来,还从未取得过如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