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以为,打着替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可以收获更多的民心,他相信残明******很多官员也会认可大清此举,甚至有人提出联合大清,消灭流寇都有可能。只要有大臣这么想,那朝堂上的争论不可避免。北伐的决定,肯定不是那些迂腐的大臣想出来的,只能是曹越。
曹越对大清有刻骨的仇恨,这一点多尔衮完全能理解。但多尔衮没想到残明小*朝廷最终采取的策略是这样,现在也能在这种情况下率军北伐,还想利用流寇牵制大清军队,保南方暂时的平安。
这时范文程继续说道:“摄政王,曹越率军北伐,对我大清来说虽然是个非常不好的消息。但从这一点上看,曹越并没完全掌握残明小*朝廷,不然他们也不要担心我大清军队倾全力南攻。他们希望我大清军队与李自成、张献忠部死拼,消耗力量,说明残明小*朝廷还非常弱,没能力独立面对我大清军队攻击,所以曹越才会在仓促间北伐,逼迫摄政王放缓对李自成残部的攻击,调豫亲王的人马回师救援北京。他们需要时间恢复元气,所以想给流寇以东山再起的机会,只要流寇没被完全消灭,那我大清与其的战争会持续,残明只要守住黄河和长江这两条天险,就可以无忧,继续整固后方。”
听了范文程所说,多尔衮霍然站起身来,背着双手在大殿里来回踱步,稍一会,他停下了脚步,转头很严肃地问范文程:“先生是说,我们不能抽调豫亲王的人马回援北京,而是要令其继续消灭李自成部?曹越率军北伐只是做做样子,目的是想逼迫我大军从陕西撤军,给李自成争取到喘息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卷土重来?他的军队战斗力还不强,我们只要严阵以待,他很快就会退兵?”
范文程点点头,道:“主子,奴才觉得应该如此。我们只要派重兵守住运河上的几座坚城及济南府和天津卫,不让明军攻占这几个通往北京的门户,那一切都无忧。另,我们可以派人到南京游说朝中大臣,告诉他们我大清准备与大明联合,共抗流寇,替崇祯皇帝报仇。让他们阻止曹越北伐,并想办法夺取曹越手中的兵权。只要曹越失了兵权,那摄政王就再也不要担心残明的威胁。湖北的左良玉,我们更要加紧争取,只要左良玉造反,那残明小*朝廷肯定自顾不暇,曹越不得不退兵那是肯定的。还有,如果大同的残兵想趁此机会南逃与曹越会合,我们也任其而去,这样可以消除北京附近的隐患。”
“先生一言,让本王茅塞顿开!曹越还真的挺有谋略,竟然想到不能让流寇覆灭,让李自成继续牵制我大清军队,为残明争取时间稳固后方,哼,本王不会让他得逞的,”多尔衮听了,紧皱的眉头也舒展了开来,心情顿时愉悦,“那本王就依先生建议,不抽调豫亲王的人马回援。只令北京一带的大军驰援济南府和天津卫,对大同的包围也松开一道口子,给曹变蛟南逃的机会。”
“摄政王英明!”(。)
第七十二章 这仗要如何打()
下了决定,多尔衮似乎心情好了一点,但还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他,让他忧心忡忡。
那就是粮食。
因为连年的征战,北方五省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北直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粮食极度短缺。
山西的粮食,去年时候大半被曹越搜刮到大同去了,大同的粮食倒是富足,再坚持半来年都不成问题。其他地方,包括北直隶地粮食都很紧张。崇祯皇帝没死之前,也曾为粮食担忧。百姓手中虽然还有一定的存粮,但崇祯皇帝时候国库里没有银子,身为大明皇帝又不可能派军队去百姓家里抢粮食。李自成进北京后,也为粮食问题担心过,但他执行“杀富济贫”的政策,也不抢掠百姓,北京的官绅被他勒索了几千万两银子,只不过他败的太快,那些银子没来得及买粮食,就从北京败退了。
现在,轮到多尔衮为这个问题担心了,几十万军队需要的军粮,不是那么容易筹集的。原本建奴可以通过抢掠满足军需,但多尔衮为了得天下,改变抢掠的策略,体恤民情起来,对百姓“秋毫无犯”。而北京的官绅已经被李自成榨干了油水,多尔衮筹集不到多少银子,拿不出很多银两买粮食。
以前,建奴采取以战养战的策略,打到哪里抢到哪里,现在改变了策略,对于后勤军需如何满足,多尔衮有点一筹莫展。他只能寄希望于范文程,希望这个谋臣为自己出主意。
“主子,如今也没更好的办法,只能从朝鲜征集了,北五省因为战乱的缘故,即使采取抢掠,也没办法得到更多的粮食,而我们要想得到北五省百姓的支持,就不能采取抢掠的措施。朝鲜距离北京近,走海路时间更短。去年收成还不错,加大对朝鲜的征粮力度吧。”范文程提了个建议后,再又想到了另外一点,低声说道:“我们还可以想办法从江南买粮食。江南富足。如今江南的士绅痛恨流寇,对我大清有好感的不在少数。只要我大清继续采取怀柔政策,不烧杀抢掠,能得到更多士绅百姓的认可。只要我们愿意花钱,应该能从江南买到粮食。”
“也只能如此了!”多尔衮听了。点头表示认可,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那这些事就交给先生去负责,特别是从江南采购粮食的事。”
“主子请放心,奴才一定想尽办法筹集粮食,让主子不要再为此事担心!”其实范文程已经派员与南方的商人接触,有人愿意卖粮食到北方。只不过曹越率军北伐这一临时变故,让一切充满了变数。
在多尔衮着急地召范文程商量对策的时候,曹越所领的北伐军已经进入山东境内。
大明近卫军改编的细节,并未对外宣布。大明近卫军十个近卫师的编制,朝中很多人知道,担具体的兵员数量只有不多的人知道,建奴没办法打探到这些情况,更不要说现在大明近卫军的装备情况。对于军中机密事,曹越对外严加保密,连几位被夺了兵权,委以五军都督职务的将领,高杰、黄得功、刘良佐也不知晓。孙传庭虽然位居首辅职,但军中情况。他也不是很清楚,所有一切都是曹越掌握。
曹越严格保密的目的,就是想打建奴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极度震惊。
但有一点曹越却是故意将情况透露出去的。那就是这次北伐动用的兵力情况,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震慑建奴,逼迫多尔衮从陕西撤军。当然,他也为这次北伐做好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大军北进并不是虚张声势。而是准备收复失去,至少济南府、顺德府一线是要收复,天津卫也要夺回来。
建奴不是迁都北京了吗?他就要让建奴处境尴尬,让他们呆在北京不得安生。
济南攻下,运河上的聊城、德州等地及天津卫重新夺回,几天时间大军就可以抵达北京城下,而且从南方的军需可以通过运河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不要担心后勤供应不上。
此战曹越并不求能真的收复北京,他希望建奴和流寇还能再相互残杀一番,有一点范文程没料错,他要为现在的大明朝廷争取恢复元气的时间。虽然说南京有一套六部班子,新的皇帝拥立后,这套班子可以很快投入使用,没经历战乱的南方,也可以提供充足的赋税及人丁。但大明朝廷能掌握的军队数量实在太少了,曹越现在能指挥人马只有不到三十万,这其中还包括红娘子的人马。他需要时间招募兵员,训练军队,生产火器。南方的生产经营情况也要进一步发展,朝廷的赋税收入也要提高,总的一句话,要想让偏安南方的大明朝廷有足够的实力,至少需要几年的恢复发展时间。
曹越希望,这次北伐能达到这个目的。
曹越誓师北伐是在崇祯十七年四月底,随后他率军沿运河北上。在他率军离开南京之前,曹杰已经先一步返回第一近卫师的驻地青州。
曹越准备攻取的第一个目标地是运河上的聊城。
聊城和青州位于济南府的左右两翼,攻取聊城后,就可以从两翼对济南发动攻击。只要攻取了聊城和济南,那山东大部也就重新回到了大明朝廷的掌控之中。
在率军北伐的时候,曹越将信息传报给大同的曹变蛟,要其部也策应攻击,控制建奴大军。
大同城内,现在还有近三万兵马,粮食、弹药还没到紧张的地步。这三万精兵,是任何人都不敢小视的力量,必要时候,可以给建奴以巨大的打击。
如何攻打聊城,这是曹越现在最需要考虑的。他知道,如果北伐军攻打聊城,多尔衮一定会派人马增援。他要做的不只是攻破聊城,而且还要给予增援的建奴大军以极大的杀伤,震慑多尔衮,令其心寒,中止与流寇之间的争斗,急调大军回师北京。
因此他对攻打聊城之战必须做出周密的布署,决不能出差错。
在大军抵达济宁之际,曹越召集了随行的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及其他高级将领,商讨攻打聊城之策。(。)
第七十三章 曹越的决定()
一副巨大的军用地图在曹越的大帐内挂了起来,这是北五省的详图。
与以前的地图大为不同的是,曹越所用这副地图,图例更为精细,比例尺也挺是讲究,通过地图可以大概了解真实的地形及距离等情况。
地图上,标示有我军几个近卫师的动向,还有建奴大军的布防。
因为有了特卫营这支特别的军队,建奴大军的布防情况,曹越已经基本打探到。
聊城是运河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因此建奴在此派驻了两万左右的人马,其中有女真八旗五千人,蒙古八旗五千人,汉军等其他仆从军一万人。还有近五千没被曹越当一回事的原大明降军。
济南府建奴也只派驻了两万左右的镇军,女真八旗只有两千人,其他都是仆从人马。从兵力布防上,也能看出来多尔衮对聊城的重视程度。
在军事会议开始之前,曹越也将敌我双方的形势做了一个详细的说明,把军情通报后,他再对众将说道:“聊城是山东境内一座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关城。它扼守大运河,此城的得失关系运河航道能否畅通。多尔衮也知道聊城的重要性,他在小小的聊城驻扎了好几万军队,还有……”
曹越将指挥棒移到附近的大名府,“大名府同样有建奴重兵镇守,据我们所得情报,大名府一带共有建奴两万五千人。此地距离聊城也不过一百多里地,这两万五千人马可以随时救援聊城。还有济南府也有近两万建奴驻军,如果我们攻打聊城,济南府的建奴说不定也会增援。敌我的军情就通报如下,聊城之战要如何打,各位就畅所欲言吧。”
“大都督,末将觉得,凭我们大明近卫军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攻下聊城易如反掌,”高杰先一步站出来。表示了自己的意见,“大都督亲领的人马有八万余,即使大名府和济南府的建奴增援,我们在兵力也不处于弱势。曹杰将军的第一近卫师。也准备往济南攻击,济南府的守军不敢倾全力支援聊城。末将觉得,只要我们行动迅速,一定能很快就将聊城攻下。攻下聊城后,建奴一定会想办法将其夺回。我们可以在聊城城下,大量杀伤建奴。攻取了聊城后,我们两路人马,就可以合军攻打济南府。济南府守军更弱,攻下不是难事。如此,整个山东都将重归大明治下。”
“大都督,末将有不同看法!”黄得功也马上站了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末将觉得,我军不一定要迅速将聊城攻下,可以以聊城为目标。围点打援。建奴一定不会坐视聊城失守,会派援军增援,不只大名府、济南府的人马会救援,顺德府、太原府甚至北京的建奴也会救援。无论如何,建奴都不会让我大明军队轻松攻取聊城,不然的话对士气的影响非常多,那些归降建奴的原大明将领,说不定又会起反意。而我大军可以利用聊城作为围点,消灭来援之敌,这样不必劳师远征。就能将建奴的有生力量消灭,待建奴不敢再派兵救援聊城后,再将聊城攻下。”
黄得功顿了顿后,再道:“这种战略。建奴曾多次采取,松山之战我多路援军曾被建奴以这样的方式消灭。要不是大都督出奇兵攻破盛京,松山之战可能我大明军队以惨败收场。而我们现在可以以同样的方式还敬建奴。凭我大明近卫军的实力,只要建奴敢救援,定能将其击败。如果救援聊城的建奴都被击败,那对建奴的士气打击将是巨大的。说不定。大名府、济南府的守军就会溃乱,我大明军队能轻松攻取。”
见黄得功反对他的意见,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高杰马上站出来反驳,说应该尽快攻取聊城,再顺势攻破德州、沧州,将更多运河上的城池攻下,继续北进,争取在建奴大军来不及回援之前,攻到北京城下。
而已经大概猜测到曹越目的的黄得功,却不认可高杰的速战速决办法,两人马上展开了争辩。
刘良佐这个老滑头,见黄得功和高杰争论激烈,曹越又是一副看戏的样子,很知趣地没有站出来表示意见。但很快,又有其他将领站出来对黄得功或者高杰表示支持,或者发表自己的意见。
不过总的来说,诸将的观点不外乎就两种意见,一种就是高杰所说,尽快攻下聊城,再趁势北上,攻打德州、沧州、天津卫,再取北京;另外一种就是和黄得功所说差不多,以聊城为围点,歼灭救援的建奴大军,极大地杀伤建奴主力,逼迫建奴大军从陕西撤军。
争论了一番后,诸将也都住了嘴,所有人眼睛都看向曹越,等着这位年轻的大军主帅定夺。
“各将说的都有道理,”曹越看再没人发表意见后,也清清喉咙说了自己的看法:“但本都督还是赞同黄将军所提建议,以聊城为目标,围点打援,消灭建奴的有生力量。”
“如今建奴大军数量远胜我大明军队,北五省基本被其掌握。我军虽然装备精良,但弹药方面非常考验后勤的运输能力。在聊城打,我军有就近补给的便利。我军大量资金短缺堆积在淮安和徐州,无论是淮安还是徐州到聊城只有几百里,运河畅通,我们的后勤运送很方便,弹药军需可以很快补充。有了弹药,我大明近卫军的战力才能完全发挥。但要是继续往北,到了北京一带,那我军的后勤补给线就会拉长,差不多有一千余里,如果中间出现意外,那十几万大军,说不定就会到弹尽粮绝的地步。”
曹越说着,看了看有点激动的黄得功,又看看脸涨红的高杰,继续说道:“本都督也认为,要攻破聊城并不是难事,连带攻取德州、沧州也不难,从海路北上的水师大军也很快可以抵达天津卫。但刚才本都督所说这些,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还有,如果我们围聊城而不攻下,建奴大军救援聊城,那北京的防御就会变得空虚,这时候说不动形势又有变化,姜镶兄弟、王承胤之辈说不定再次变成墙头草,反叛建奴也有可能。而大同的我大明数万精锐,也可能会闻风而动。聊城到北京,再到大同,战线非常长,建奴主力大军又在陕西与流寇作战,那时候,建奴就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说不定他们支持不住,就会退回关外!”(。)
第七十四章 以逸待劳()
(感谢龙魂17书友的月票,时光新人、战斗大宝宝书友的打赏)
曹越的一番分析,虽然没有将所有将领都说的心服口服,但他们同样拿不出更充足的理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