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集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军史集要-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才能在任何情况下过得硬。(7 )依靠军事训练学会打仗的
本领,是我军经常性的重要任务,也是最实际的战斗准备。连队政治工作要大力保
证军事训练任务的完成。(8 )增强官兵团结,做到尊干爱兵,工作干劲就大,战
斗意志就高,部队就能够巩固。(9 )条例、条令是连队工作的准则,认真执行条
例、条令,就能使连队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10)搞好物质文化生活,保证干部、
战士有坚强的体质,是提高连队战斗力不可缺少的因素。(11)创造四好连队的过
程,就是培养和提高连队干部的过程。(12)领导机关的一切工作都必须落脚于连
队,扎根于基层。领导机关的工作要通过连队这面镜子来检验。
    这12  条经验,虽然仍把林彪提出的“四个第一”置于首条,但它在整体上包
含了人民解放军连队建设的历史经验,所阐述的方针、原则和方法基本上是正确的,
也是系统而具体的。从1963  年至1965  年,这12  条经验对全军开展四好连队运
动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但从1965  年开始,全军创建五好个人和四好连队运动受到了“左”的干扰。
1964  年底,林彪强调一切工作都要突出政治,片面突出政治思想好,军事训练从
此不再是连队的中心工作。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两个阶级、两条道路、
两条路线的斗争演变为是否政治思想好的核心内容,学习毛主席著作也充满浓厚的
个人崇拜和实用主义色彩。政治工作的方式也采用斗私批修、灵魂深处爆发革命、
大批判、大辩论等“左”的一套。军事训练除“天天练”1 小时外其余时间完全没
有保证。而且,形式主义、锦标主义和庸俗化等不正之风,逐渐在评比中占据了主
导地位。据统计,从1965  年到1970  年,全军评出的四好连队占参评连队总数的
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69  年竟达到71%。这个运动发展到第十个年头,即走
向了它的终点,随着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这一运动遂告结束。
    五好战士、四好连队运动是群众性比学赶帮竞赛活动的产物,这其中也包含有
中央军委和各级党委及首长、机关的领导,广大基层指战员的辛勤工作。要求战士
做到五个方面好,连队做到四个方面好,是有利于促进军队建设特别是基层建设的。
广大干部战士响应中央军委的号召,争创四好连队、争当五好战士的积极性应予肯
定。而且在开展五好战士、四好连队运动的初期,也确实激发了广大干部战士的荣
誉感和上进心,使许多连队出现了生龙活虎的局面。但是,由于“左”的错误影响
及林彪一伙的干扰、利用,使“政治思想好”包含了“左”的东西,有以一好去代
替其他兰好的倾向,从而歪曲了政治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同时,由于繁琐
的评比活动,不仅占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也助长了部队的形式主义、锦标
主义,弄虚作假的现象也滋长起来,败坏了军队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在全国人民
中的崇高声誉,给部队的建设带来了危害。
                         《毛泽东军事文选》出版
    1960  年3 月,总政治部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
以中国革命主要是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武装斗争、军队建设为中
心,以毛泽东著作为主要内容,在全军加强理论教育。7 月19日,总政治部又批转
了济南军区《关于组织青年学习毛泽东著作的报告》,要求各级领导积极组织士兵
学习毛泽东著作。从此,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群众运动在全军逐步开展起来。10  月
1 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正式发行,总政治部立即发出《关于宣传和学习(毛
泽东选集)第四卷的通知》,要求全军官兵把学习毛泽东著作的运动推向高潮。
    为了帮助干部战士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编辑,总参谋部出版部于1961  年出版了《毛泽东军事文选》。从1963年起,外文
出版社相继出版了英、俄、德、法、日、朝等13  种外文译本。文选从《毛泽东选
集》第1 、2 、3 、4 卷中选出1928—1949  年间毛泽东撰写的军事著作29  篇,
按时间顺序编排,文末附有注释,共编为一卷,约21  万字。
    文选收入的军事著述,特别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战争的战
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
《论联合政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
针》、《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篇,比较集中地阐明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关于人民军队、人民战争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思想,也反映了他丰富
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毛泽东提出,建立一支人民的军队是进行革命的武装斗争的首
要问题。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他系统地提出了把以农民为主体
的军队,建设成为在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执行无产阶级政治任务、同人民群众保
持紧密联系、具有严格纪律和优良军政素质的新型人民军队的理论、方针和政策。
毛泽东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出发,精辟地阐发了在战争问题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观点。他指出,在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要用革
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中国革命战争要依托反动统治比较
薄弱的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他系统地提出了以人民
军队为骨干,以武装斗争为中心,进行最广泛的人民战争的理论和原则。毛泽东强
调采用客观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研究和指导战争。对战争的正确指挥,有赖于熟识
敌我双方各方面情况,找出其行动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从游击
战的十六字诀到十大军事原则,毛泽东制定了一整套立足于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
备敌人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毛泽东军事文选》的出版发行,对推动全军深入
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起了积极作用。
    此后又有两个版本问世,一是1982  年版的《毛泽东军事文集》(1 卷内部本),
由军事科学院编辑,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二是1993  年版的《毛泽东军事文集》
(6 卷本),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与军事科学院共同编辑,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
             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取得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胜利
    1962  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中国西藏、新疆边防部队,为促使中印边
界问题求得公平合理的解决,进行的反侵略正义战争。
    这次自卫反击作战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10  月20  日开始,到28  日结束。中国边防部队在各族人民的大
力支援下,以排除万难、一往无前的大无畏英雄气概,首先在东段歼灭了入侵到非
法的“麦克马洪”以北克节朗地区的印军第七旅和其他印军一部,收复了克节朗以
南、达旺河以北、不丹以东、达旺以西的被占中国领土。驻昌都、林芝、山南地区
的中国边防部队,在击退了印军进攻后,拔除了呷灵公、林卡、拉木多等地的入侵
印军据点,夺回了易古通、哥里西娘等地。在西段,中国边防部队清除了印军在中
国边境地区设置的37  个据点。10  月2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停止冲突,
重开谈判,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但印度政府当天就予以拒绝,同时
继续向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增加兵力。至11  月中旬,印军在中印边境地区共部署
了22  个师部、9 个旅以及大量炮兵、装甲兵等部队总兵力由2。2 万人增至3 万人。
在进攻准备就绪之后,再次发起猛烈进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反击,开始了第
二阶段作战。
    第二阶段自11  月16  日开始,到20  日结束。其间,中国边防部队对中印边
界东段的西山口、邦迪拉和瓦弄等地区的印军实施反击,先后拔除敌据点多处,一
直将印军追击到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附近。在西藏边防部队对东段入侵印军进行反
击的同时,新疆边防部队也在西段班公洛地区进行反击,至20  日上午,将侵入班
公洛地区未及撤逃的印军全部清除。
    经过两个阶段的反击作战,中国边防部队共歼灭印军2 个整旅和3 个旅的大部,
毙、伤、俘印军旅长以下官兵8700  余人,取得了自卫反击作战的重大胜利。11  
月21  日,中国政府从维护中印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保障世界和平的一贯立场出
发,郑重发表声明,宣布从22  日0 时起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全线主动停火;
从12  月1 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将从1959  年11  月7 日的实际控制线后撤20  公
里。我国政府还主动把缴获的武器弹药和其它军用物资交还印方,释放和遣返了全
部被俘的印度军事人员。
    在这次自卫反击作战中,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英勇顽强,前仆后继,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其中被国防部
授予荣誉称号的有“阳廷安班”;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有吴元明、罗光燮、王
忠殿、陈代富、张映鑫、庞国兴、周天喜、萧明生、司马义·买买提等。这些英雄
模范的事迹曾在全国军民中广为传颂。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维护了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沉重打击了尼赫
鲁的霸权主义和扩张政策,再一次表明了社会主义中国坚持反对侵略、保卫和平和
自卫的原则立场,提高了国威、军威。同时,参战部队也经受了锻炼和考验,取得
了在高原严寒和高山丛林地区作战的经验。
                    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伟大号召
    雷锋是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962  年8 月15 
日因公殉职。雷锋生前努力实践自己的誓言,坚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
民服务之中,充分体现了革命战士的高贵品质和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是全党全
国全军的一代楷模。雷锋去世后,全国迅即掀起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学习雷锋运动,
并持续下去。“雷锋精神”已成为新中国所提倡的共产主义精神的代名词。
    雷锋1940  年生于湖南长沙县,不到7 岁就失去了亲人,不得不给地主放猪,
受尽了折磨。在他濒临死亡的时候,家乡解放了。人民政府给他医治伤病并负责他
的生活,还免费供他上学。这使雷锋感到是共产党、新中国救了自己的命。从此,
无论是做工还是参军,他都无私献身,以报答新社会给他的养育之恩。
    1958  年,雷锋应招到了鞍山钢铁公司。1960  年,雷锋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
军,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在解放军这个大熔炉里,雷锋通过政治学习,参
加部队生活,共产主义思想又得到升华。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
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我要以黄继光、董存瑞、方志敏……等同志为榜样,
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永远忠于党、忠实于人民革命事业的人”。在连队中,
他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担任了班长,还兼任连队俱乐部的学习委员,热心帮大家买
书、读书,为大家读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他还担任部队驻地附近小学的少年
先锋队辅导员。对他来说,事情越多越好,为人民作工作,他有无限的热情和精力。
出差时,他帮列车员打扫卫生,自己掏钱为丢失车票的人购票,还向遭受水灾的地
方和家庭困难的战友家里寄钱,而他平时十分节俭。他在日记中写道:“有些人看
我平时舍不得花一个钱,说我是傻子。其实他们是不知道我要把这些钱攒起来,做
一点有益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事情。如果说这就是傻子,我甘愿做傻子,革命需
要这样的傻子,建设祖国也需要这样的傻子,我就是长了一个心眼:
    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雷锋在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
投弹不及格时,他勤学苦练,后来达到“优秀”水平。
    由于雷锋以共产主义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十分出色,他先后
当过治水模范、先进生产者、红旗手、五好战士、模范团员,还当选为抚顺市人民
代表,1960  年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1961 
年1 月,解放军工程兵政治部曾发出学习雷锋的通报。
    1962  年8 月15  日,雷锋在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1963  年1 月7 日,国
防部授予雷锋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称号。1 月21  日,沈阳部队领导机关举行
了隆重的命名大会。同一天,“雷锋烈士生平事迹展览馆”揭幕。中国人民解放军
总参谋长罗瑞卿为展览馆题词:“伟大的战士——雷锋同志永垂不朽”,中共中央
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的题词是“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1963  年2 月7 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并
刊载了雷锋日记摘抄。8 日,《解放军报》发表了题为《伟大的战士》的通讯,详
细地介绍了学习毛泽东著作先进典型雷锋的模范事迹。9 日,总政治部发出关于开
展宣传和学习雷锋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雷锋的生平事迹是对广大干部战士进行
革命精神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活教材,是加强部队思想建设,推动创造四好
连队、五好战士运动的强大思想动力;全军干部战士要学习雷锋爱憎分明、永不忘
本的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工作态度,
艰苦朴素、克勤克俭、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德,以“钉子精神”努力学习
毛主席著作,以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思想行动的“方向盘”的学习精神。各部队普
遍展开了学习和宣传雷锋先进思想和光辉事迹的活动。
    雷锋事迹和学雷锋活动引起了中共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63  年3 月5 日,
《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随后,刘少奇、周恩来、
朱德、陈云、邓小平、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亲笔题词,高度赞扬了雷锋同志
的共产主义精神和高贵品质。刘少奇题词是:“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
义精神。”周恩来题词是:“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
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朱德题词是:
“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邓小平题词是:“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
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全军广大指战员热烈响应向雷锋同志
学习的号召,迅即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广大指战员以雷锋为榜样,积极学习,
努力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主义觉悟大大提高,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公
而忘私,舍己为人,甘当革命的“螺丝钉”,乐为他人作奉献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一代共产主义战士迅速成长。雷锋式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如雨后春笋,大量涌
现。
    从1963  年到1966  年,由国防部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