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回包围相结合的战术,将参战部队分为南北两个集团向昌都地区挺进。12 日,
解放军进占芒康,藏军第九代本起义,19 日解放军逼进昌都,并截断了藏军退路。
藏军原认为“雪山恶水胜过10 万大军,没有两个月的时间解放军是到不了昌都的”。
不料,神兵天降,解放军10 天之内就飞来了。20 日,防守昌都地区藏军总司令
带领的4 个代本和总署机关共2700余人停止抵抗。到24 日,昌都战役胜利结束。
此役,历时18 天,大小战斗20 余次,共歼藏军6 个代本全部、3 个代本一部,
争取了1 个代本起义,计5700 余人,占领了藏东地区政治、经济中心昌都,打开
了进藏门户,促进了西藏爱国力量的发展,为和平解放西藏和继续进军创造了有利
条件。
1951 年春,西藏地方当局响应中央人民政府和平解放西藏的号召,派出以阿
沛·阿旺晋美为首席全权代表的和谈代表到达北京,同李维汉为首席全权代表的中
央人民政府代表进行谈判。经过20 多天的友好协商,于5 月23日,双方达成了《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根据协议规定,中
央军委毛泽东主席于5 月25 日发布《进军西藏训令》。
《训令》指出,人民解放军为了保证协议的实现和巩固国防的需要,决定派出
必要的兵力进驻西藏。《训令》对进军、补给、修筑公路、机场等都作了部署。西
南军区、西北军区进藏部队坚决执行训令,经过必要准备后,于8 月至9 月先后出
发。第18 军统率机关及所属一部,由昌都经丁青、边坝、沙丁、太昭等地,于10
月26 日进抵拉萨,相继进驻日喀则、江孜等地;第14军一部及西北军区部队先后
由新疆之于阗、青海之香日得出发,先后进抵察隅、阿里、改则等地区。在进军途
中,各部队战胜了重重困难,翻越雀儿山、昆仑山等10 余座大山,渡过金沙江、
澜沧江等多条急流,穿过了漫长的原始森林和高原沼泽。部队所到之处,严格执行
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尊重西藏人民的风俗习惯,受到了西藏人民的热烈欢迎。12
月20 日,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张经武一行及西藏地方政府谈判代表团与进藏部队在
拉萨举行大会,庆祝西藏和平解放。从此,西藏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和羁绊,实
现了中国大陆领土和主权的统一。
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促进了西藏的和平解放,粉碎了帝国主义侵略西藏和西
藏上层反动势力企图使“西藏独立”的迷梦,保证了国家领土的完整和统一。这是
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重大胜利。从此,西藏进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人民解放军第15兵团发起海南岛战役
海南岛又名琼崖,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海峡宽11—27 海里,全岛面积3。3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0 万,是中国第二大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海南岛沿岸多
天然良港,可停泊中型以下舰船;岸滩大部为沙质,木帆船可随处靠岸,对登陆作
战较为有利。岛上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过23 年斗争的琼崖纵队,拥有3 个总
队共10 个团约2 万余人。到1950 年初,琼崖纵队解放了占全岛面积三分之二的
地区,成为接应解放军登陆作战的重要力量。
1949 年12 月中旬,广西战役结束后,中南大陆业已全部解放。盘踞在海南
岛的国民党军为薛岳部5 个军;海军1 个舰队,舰船约50 艘;空军4 个大队,飞
机45 架;加上从陆上逃来的残部,总兵力约10 万人,薛岳任总司令。薛岳依仗
海空军优势,组织了环岛立体防御体系,用他本人的别名命名为“伯陵防线”,并
吹嘘这条防线“固若金汤”,企图凭借海峡天险,阻止解放军渡海登陆。
中央军委为早日解放海南岛,在广西战役结束时即指示第四野战军“以第43
军及第40 军准备攻琼崖”。以后又提出“争取于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
遵照中央军委指示,1949 年12 月下旬,人民解放军第40、第43军等部共10 万
余人,组成渡海作战兵团,和岛上琼崖纵队,统由第15 兵团司令员邓华、政治委
员赖传珠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指挥。根据中央军委关于慎重从事,充分准备的
指示,渡海部队采取了“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方针,
力求全歼国民党守军。
为争取时间,积累作战经验,1950 年3 月5 日至10 日,登陆兵团组织2 个
加强营,利用夜暗及有利的风向、潮汐,分别在岛上国民党军守备薄弱的琼西北白
马井、琼东北赤水港偷渡登陆。3 月26 日至3 月31 日,又组织2 个加强团,在
琼北玉包港、北湾港偷渡登陆成功。一个月内,人民解放军2 批4 支先遣偷渡部队
相继登陆成功,突破了所谓“固若金汤”的环岛立体防线,从而鼓舞了渡海作战兵
团广大指战员的胜利信心。4 月10 日,渡海作战兵团指挥所决定,兵团主力分成
第一、第二梯队向琼北实施强行登陆。以40军6 个团和43 军2 个团为第一梯队,
13 日前集结完毕,待风向、潮汐有利时起渡;以43 军主力为第二梯队,在第一
梯队登陆成功后迅速起渡登陆,协同第一梯队歼灭岛上的国民党守军。
4 月16 日傍晚,我渡海作战部队登陆主力第一梯队第40 军6 个团、第43
军2 个团,乘350 只木帆船分左右两路从正面强渡海峡。航渡中,我船多次遭敌舰
艇拦击。我火力船火炮和步兵武器猛烈开火,掩护登陆船队前进,在琼崖纵队和偷
渡的先遣部队全力接应下,于17 日凌晨在临高角至花场港地段登陆,至19 日,
先后夺占了临高、美台、加来、福山等要点。20 日,薛岳速调6 个师分别由海口、
嘉积增援澄迈,向威胁其正面的第43 军登陆部队反击。人民解放军第15 兵团将
计就计,趁薛岳主力部队围攻43 军登陆部队之机,即令第43 军登陆部队在澄迈
地区顽强抗击,吸引国民党援军;令第40 军7 个团由美台、加来折向澄迈急进。
21 日,国民党军在飞机、火炮支援下,向第43 军阵地连续猛烈攻击,均被击退。
当日,第40 军冒着国民党军飞机的轰炸、扫射,赶到澄迈地区。22 日,第40
军协同第43 军,内外夹击,重创国民党军第62、第32 军等部,使薛岳部署的环
岛防御体系的核心阵地——琼北守备区土崩瓦解。此时,薛岳见大势已去,为避免
全军覆没的命运,于22 日下令全线向南撤退。22 日傍晚,薛岳、陈济棠等广东
和海南岛国民党军政要员乘飞机逃往台湾。23 日,第40、第43 军各一部解放海
口市。
24 日凌晨,渡海作战兵团的第二梯队于海口市以西的天尾港(今新海港)沿
岸顺利登陆。此后,渡海作战转为解放海南岛全岛的追击战。
24 日下午,渡海作战兵团指挥所获悉薛岳残部已分路南撤,即令部队分为东、
西、中三路迅猛追击。东路追击部队于30 日攻占琼南榆林、三亚;中、西两路部
队于5 月1 日占领琼西的八所、北黎,至此,海南岛宣告解放。在解放全岛的追击
战中,根据地政府在部队经过的县城和圩镇,设立了供应站、救护站,为追击部队
补充给养,抢救伤病员,还及时提供情报,派人充当向导。五指山区的黎族、苗族
同胞,成群结队,翻山越岭,赶着水牛,挑着装有米、菜、禽、畜等慰问品,慰问
亲人解放军。
海南岛战役历时57 天,粉碎了国民党陆海空军的立体防御,解放了全岛。这
次战役,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5 个师9 个团,计3。3 万余人,其中俘虏2。4 万
余人;缴获火炮418 门、飞机4 架、坦克和装甲车7 辆、汽车140 辆等;击落飞机
2 架,击沉军舰1 艘、击伤舰艇5 艘。海南岛之战,人民解放军以木船为主要航渡
工具,采取偷渡和强渡相结合的手段,渡海登陆打小歼灭战,积小胜为大胜,并适
时进行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取得重大胜利。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和世界
现代战争史上,都是一个奇迹。
西南军区部队参加修筑成渝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在执行战斗队、工作队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国家
经济建设。1952 年7 月1 日成渝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就是人民解放军积极支援地
方经济建设的一个典范。
四川,人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土地肥沃,有着良好的经济发展条件,
但交通因山高水急却极为不便,严重影响了西南工业的发展,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了
许多困难。
早在清末,四川人民就曾集资2000 多万两白银,计划修筑一条从成都到汉口
的川汉铁路,以沟通四川与中原的联系。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统治者利用
四川人民渴望发展交通兴修铁路心切,多次搜刮人民财富。1936年,以宋子文为首
的川黔铁路公司,以5600 万银元的贷款,把成渝铁路的筑路权出卖给法国。1945
年蒋介石向四川人民发出“保票”,信誓旦旦地说:
“两年内保证成渝铁路通车”。然而,直到四川解放,地图上的成渝铁路还是
一条虚线。
西南解放以后,人民政府立即开始制订修筑成渝铁路的计划。1950 年6 月15
日(四川解放仅半年)正式开工。当时全国的财政经济情况还没有好转,各方面困
难很多,不但缺乏筑路经验,缺乏技术人员,缺乏工程材料,甚至劳力也有问题。
面对种种困难,西南军区领导机关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部署。
在劳力的来源和组织上,从人民解放军抽调28000 名指战员,作为筑路的开路
先锋和主力。此外,在成渝沿线动员了8。4 万名农民和失业人员,由各地方政府和
党委负责人亲自带领参加筑路。为了解决筑路所需的枕木问题,四川人民掀起了献
木运动。而修筑成渝铁路所需的钢轨和配件,绝大部分是在重庆的数百家国营和私
营钢铁厂生产。在中国铁路建筑史上,完全用本国的器材修路,这还是第一次。成
渝铁路不仅在劳力组织上创造了新经验,而且在技术标准和工程规格上,也完全达
到了铁路所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1952 年6 月中旬,全长505 公里的成渝铁路全部完工。它是我国铁道史上修
建最快、工程最好、用费最少的铁路。毛泽东亲笔题词表示祝贺:“庆贺成渝铁路
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成渝铁路的通车,对发展西南交通,沟通城乡物资
交流,发展西南地区经济,都起了重要作用。
人民解放军各军种、兵种、公安部队成立
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
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建国伊始,人民解放军在强大的步兵部队的基础上,不仅
使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通信兵等兵种部队得到较大的发展,而且成立
了空军、海军和公安部队。
一、人民空军的诞生
早在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已经着手筹建人民空军。1946年3
月1 日,中共中央在吉林通化就创办了第一所航空学校。1949 年1 月8 日,中共
中央政治局在《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中提出,1949年及1950 年,
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1949 年7 月26 日,中央军委决定,以第14
兵团和原军委航空局为基础,组建空军领导机关。10 月25 日,中央军委任命刘
亚楼为司令员,萧华为政治委员。11 月11 日,中央军委电告各军区、各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现已成立。当时的空军领率机关,下设司令部、政治
部、训练部、工程部、后勤部、干部部等6 个部门。嗣后,各军区空军领导机关相
继成立,11 月11 日成为空军成立日。
1950 年8 月,根据中央军委的要求,空军拟定了《建设人民空军的四年(1950
—1953)计划大纲》。主要目标是“扩大己建立的7 所航校的培训规模,组建航空
兵部队97 个团,装备飞机4507 架,组成1 个空军陆战旅,修建11个飞机修理厂
和107 个机场”。人民空军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战斗中迅速成长起来。
各军区空军由军委空军和大军区实施双重领导。1952 年3 月29 日,中央军
委作出决定:各战略区的空军与各大军区为作战指挥关系,与军委空军为建制领导
关系。空军的领导机关体制,随着空军多次的精简整编不断有所调整。
二、人民海军的建立
解放战争后期,为了迎接全国的解放,创建海军的问题提到了中共中央的议事
日程。1949 年1 月8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争取尽快组建“保卫沿海沿江的海
军”。4 月23 日,华东军区和第三野战军遵照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成
立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的指示,在江苏泰州成立了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构,组建
了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9 月21 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
和一个强大的海军。”12 月,为统一管理指挥各地人民海军及现有舰艇,调第12
兵团司令员萧劲光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领导机构。1950 年4 月14 日,以第
12 兵团机关和四野后勤二分部各一部为基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正式成
立,萧劲光任司令员。同年9 月9 日,海军青岛基地成立。12 月3 日,在广州成
立了中南军区海军领导机构。在此前后,全国其他沿海地区也陆续成立组建了一些
海军部队,使海军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一个新军种。
海军领导机构初建时,海军机关只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和卫生部4 个部。
组建海军各机构的人员主要是从人民解放军陆军中选调的,这是人民海军组织基础
的一个重要特点。到1955 年止,先后拨归海军的有四野1 个兵团,二野、三野的
5 个军部和直属队(第10 军、11 军、30 军、15 军、44 军)以及各野战军
的11 个师级单位和28 个团级单位。为了加强海军各级领导力量,中央军委还从
各野战军选调了一批文化程度较高,年轻精干的中高级军政干部。
1949 年4 月,第一支海军部队建立后,即着手组建各兵种。以后,随着海军
装备的更新和发展,各兵种部队的规模和编制不断扩大、调整,其结构日趋合理。
到90 年代,海军已发展成为一支兵种齐全、常规和尖端武器兼备、具有立体攻防
能力的海上作战部队。
三、铁道兵的建立与转制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民主联军即在东北组建了武装护路部队,不久
改为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这是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前身。解放战争开始后,迫切
要求建立一支铁道保障部队。1948 年7 月5 日,在护路军的基础上,组建了人民
解放军铁道纵队,下辖4 个支队,总兵力1。8 万人。1949 年5 月16 日,中央军
委命令,将东北铁道纵队改编为铁道兵团,隶属中央军委建制,并将(北)平保
(定)筑路工程总队、华北军区铁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