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参政治部 编
说明
土地革命战争(1927。8—1937。7)
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制定
中央革命根据的创建其他革命根据她的创建
古田会议决议人民军队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召开
党中央颁发《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
红军作战理论的形成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
邓小平主编《红星报》中央苏区红军第四次反“围剿”
其他苏区反“围剿”作战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成立
红军召开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
长征 中国革命的伟大壮举遵义会议 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
南方八省红军坚持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党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订
红军发起东征战役红军发起西征战役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西路军转战甘西北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红军南下准备对“讨逆军”作战毛泽东撰写《中国革命故争的战略问题》
抗日战争(1937。7—1945。9)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杭日前线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全国抗战的战略总方针确定
八路军平型关首战告捷全国军民士气大振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故争的故略方针
八路军挺进敌后开展华北抗日游击战争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新四军开辟华中敌后战场开展敌后杭日游击战争东江、珠江地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
海南岛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建设
山西抗日决死队协同八路军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冀中回民支队奋勇抗日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
新四军皖南突围黄桥决战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
新四军苏南反顽战斗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辛奋战
全军开展大生产运动全军开展整风运动
实行精兵简政,准备抗日反攻全军学习贯彻《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
全军开展尊干爱兵运动全军开展大练兵运动
八路军新四军对日军发起全面反攻中共七大召开解放区军民向日军发起全面大反攻
中国人民抗日故争取得完全胜利
全国解放战争(1945。9—1949。9)
国共两党进行重庆谈判晋冀鲁豫军区部队进行上党战役
各战略区编组野战军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中原突围 全国解放战争开始华中野战军苏中七战七捷
中央军委发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指示全军开展学习王克勤运动
东北民主联军进行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西北野战兵团陕北三战三捷
华东野战军进行孟良崮战役粉碎敌人重点进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转入战略进攻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发表晋察冀军区部队解放石家庄
全军进行新式整军运动十大军事原则的提出
华东野战军攻克济南城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部队发起辽沈战役
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发起淮海战役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发起平津战役
全军部队进行整编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迁入北平
国共两党北平和平谈判百万雄师渡长江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军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胜利进军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949。10—1956。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解放军接受检阅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组成
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人民解放军进行大规模剿匪作战
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舟山群岛舟山群岛第一野战军向新疆进军
人民解放军第18 军进军西藏人民解放军第15 兵团发起海南岛战役
西南军区部队参加修筑成渝铁路人民解放军各军种、兵种、公安部队成立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抗美援朝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成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颁布三大条令(草案)全军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各级人民武装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组织暂行条例》颁布全军进行精简整编
全军开展大规模文化教育运动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上甘岭战役重大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军民联防粉碎国民党军对东南沿海的进犯
中国军事顾问团协助越南人民军打败法国侵略者三军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全军干部实行薪金制
全军实行军衔制度《解放军报》出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9—1966。5)
建立健全军队院校在干部中普及中等和高等教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成立
人民解放军组织体制改变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回国
福建前线部队炮击金门驻藏部队同西藏人民共同平息地方上层反动集团武装叛乱
全军开展五好战士和四好连队运动《毛泽东军事文选》出版
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取得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胜利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伟大号召
人民解放军参加天津地区抗洪救灾国防部授予某部“硬骨头六连”光荣称号
全军开展“比武”活动总政治部编辑出版《毛主席语录》
击落入侵中国领空的美国军用飞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全军改换帽徽、领章和着装人民解放军援助越南人民进行杭美救国故争
南海舰队“八六海战”取得重大胜利毛泽东发出五七指示
“文化大革命”(1966。5—1976。10)
人民解放军院校参加“文化大革命”第二炮兵领导机构成立
人民解放军奉命执行“三支两军”任务江青、康生等制造“二月逆流”
中国边防部队进行珍宝岛自卫还击作故林彪擅自发布“紧急指示”,调动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
全军进行长途野营拉练林彪反党集团反革命武装政变阴谋彻底破产全军开展批林整风运动
海军南海舰队进行西沙自卫反击作战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人民军队进行全面整顿叶剑英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人民解放军参加唐山抗震救灾全军庆祝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10—)
全军开展揭批“四人帮”邓小平任中央军委主席
中央军委颁发《关于办好军队院校的决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
平反冤假错案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进行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人民解放军参加抗洪救灾人民解放军在华北某地举行军事演习和盛大阅兵
一箭多星试验成功军队参加植树造林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组建人民解放军援建引滦入津工程
云南、广西边防部队反击入侵越军全军体制改革和精简整编百万大裁军
人民解放军陆军军整编为集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成立
预备役部队正式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序列培养军地两用人才
人民解放军某部参加大兴安岭扑火救灾中央军委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
中央军委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暂行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正式颁行
人民解放军奉命在首都部分地区实行戒严江泽民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中央军委对新时期军事战略的重大决策县(市、区)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
江泽民提出抓好“一个根本”,搞好“四个教育”人民解放军向武器装备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人民解放军三军东南沿海军事演习全军印发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加强军队建设的题词和英模画像
《中央军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军队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进驻香港
后记
说明
江泽民主席指出,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历史,多姿多采的当代中国生
活画卷,蕴含着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丰富精神资源。中国人民解放军从1927
年南昌起义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70 年的光辉历程。建军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
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中
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安全与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了不朽
的功勋。在人民军队成长、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重
大事件,构成了我军前进历程的基本脉络,蕴含了我军建设、作战的宝贵经验。这
本《军史集要》,旨在通过阐述这些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勾画出人民军队70 年
艰难曲折复杂斗争的光辉历程,使人们永远铭记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深入了解创
业奋斗的艰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觉保持和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
我军70 年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曾经激励我
们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今天,我们学习人民军队的光荣历
史,就要牢记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履行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宗旨,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严守铁的纪律,加强军队内外团结,坚
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主席关于军队建设的重
要论述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周围,艰苦奋
斗,励精图治,把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为改革开放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编者1997 年6 月
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人民军队的诞生
1927 年,蒋介石、汪精卫背叛了孙中山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先后叛变革命,疯狂地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陈独
秀放弃了党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因而没有能够有效地防止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
致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惨遭失败。中国共产党人在惨痛的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到了
一条真理:“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
完成任何革命任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于是,中国共产党高举武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派的旗帜,走上了独立领导、组织革命军队和革命战争的道路。主要有:
南昌起义
1927 年7 月,中共中央准备集合我党掌握的武装,联合武汉国民政府第二方
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南下广东,支援农民起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尔
后,举行新的北伐。我党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的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
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相互勾结,在第二方面军中“清党”,
随即向党中央建议,在南昌举行起义,单独打到广东去。中共中央批准了他们的建
议,组织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这次起义。参加起义的部队:国民
政府第二方面军之第11 军第24 师、第10 师一部,第4 军第25 师之第73、75
团,第20 军;第五方面军之第3 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警察武装等部共2 万
余人。当时,在南昌附近,敌人的兵力只有第五方面军警备团,第3 、9 军各一部
和第6 军的第53 团,共3000 余人。我党在南昌起义的部队占绝对优势。
中共前委原定于7 月30 日夜举行起义,此时,张国焘以“中央代表”的身份
以没有绝对把握和必须得到张发奎的同意为由,竭力阻止起义。前委排除了他的阻
挠,确定于8 月1 日举行起义。
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起义部队于8 月1 日2 时对
南昌守敌发起进攻,至天亮全部肃清敌人。此时,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率部
向南昌反扑。前委按照中央原定计划,率部南进,先攻占广东的东江地区以发展力
量,待接受外援,再攻取广州。8 月3 日至5 日,起义军撤离南昌,沿抚河南进。
这时,国民党驻守广东的敌军企图堵击我军。我军乘胜占领瑞金,并集中主力猛攻
会昌,虽歼敌大部,但我军也伤亡1700 余人。
起义军一个月的转战,减员近万人。9 月28 日,起义军主力在广东汤坑(今
丰顺)东南的白石同敌东路军遭遇,经与敌激战后,退出战斗,余部1200余人转移
到海陆丰地区。朱德、陈毅率领的起义部队,在给敌以重大杀伤后,同由潮、汕撤
出之部队会合,转移到闽南、赣南等地区。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转战到粤北,保
存了南昌起义军近800 人的骨干,于1928 年4 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
农革命军胜利会师。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
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其意义和影响是巨大的。1933 年7 月11 日,中华苏维埃共
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作出决议,规定“八一”这一光荣的日子为我军建军节。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党的“八七会议”后,为加强对秋收起义的领导,中共中央派临时政治局候补
委员毛泽东等到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并指定毛泽东为
中共中央特派员,彭公达任省委书记。1927 年8 月中旬,毛泽东和省委委员一致
主张举行秋收暴动,直接打出共产党的旗帜。决定集中力量组织以长沙为中心,包
括湘潭、醴陵、安源、浏阳、平江、岳阳、宁乡的起义,毛泽东被派到湘赣边界担
任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领导这次起义。
9 月初,毛泽东先后到达安源和铜鼓,向这些地区的党组织和军事负责人传达
了“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央以及湖南省委关于秋收起义的指示,研究制订了起义的
行动计划,前委将边界革命武装共5000 余人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 军第1 师,原国
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团长卢德铭任总指挥,副团长余洒度任师长,
下辖3 个团。前委计划:在当地农民暴动的配合下,第1 团夺取平江,第2 团夺取
萍乡、醴陵,第3 团夺取浏阳,完成任务后,三路一齐向长沙推进,夺取长沙。
9 月9 日,湖南省委组织的群众开始破坏长沙至岳阳、长沙至株洲的铁路。11
日,第1 团由修水出发,进攻平江之敌,当主力进到金坪时,突遭敌背后的袭击,
2 个营被打散,收容后向第3 团靠拢;第3 团由铜鼓出发,接连攻占浏阳东北的白
沙镇、东门市。14 日,敌反扑,东门市得而复失,被迫撤至上坪;第2 团由安源
出击,克萍乡之老关,占醴陵县城。后敌一部向醴陵反扑,我2 团转攻进占浏阳,
因遭敌突袭,损失大部。
鉴于三路部队受挫,毛泽东于9 月17 日下午命令各路起义军向浏阳东南文家
市集结。19 日晚,毛泽东召开前委会,决定放弃会攻长沙,迅速脱离平、浏地区,
沿罗霄山脉南移,寻求立足之地。9 月20 日,起义部队从文家市出发,24 日在
萍乡以东的芦溪遭敌袭击,总指挥卢德铭不幸牺牲。29 日,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
县三湾村。这时的部队人数不足一千,组织很不健全,思想非常混乱。为了适应革
命斗争的需要,前委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顿和改编(即“三湾改编”):第一,资
遣了一部分不愿留队的人员,将部队缩编为1 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1 军第1 师第
1 团;第二,在部队中建立党的组织,做到连有支部(即支部建在连上),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