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无限旅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的无限旅程- 第4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顶点阅读网址:

第1048章 金銮殿内新景象() 
“阿莎啊,你既然有了孩子,那就跟以前不一样了,最近就别出海了,而且……”

    前边的话说的阿莎心里美滋滋的,但是李南接下来说道“你怀孕的时候别折腾,孩子降生了也好好教他们,千万别给我弄出一群小海盗来。”

    “海盗有什么不好?”阿莎辩解道“我就是要生一群小海盗,到时候让他们把欧洲那些国家都打下来!”

    “呃,好!有志气。”李南笑着赞道。

    第二个带来好消息的是帝国的财政大臣,也是在场所有人中知识最为丰富的卡琳娜,众人回来之时乘坐的蒸汽火车就是她的功劳。

    原本这次去异域远洋,卡琳娜是不愿意去的,她更喜欢把自己关在自己那座跟研究所没有区别的寝殿中,去钻研天文、星象、工业等等的科学技术。

    李南在茅山隐居了两年后,感觉跟自己的老婆们有些疏离,所以才带着她们一起出去玩玩,散散心。

    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就在船上的这些日子,这个里海海盗王巴博斯的亲女儿,也即将成为母亲了。

    对于帝国的皇帝来说,哪怕再多一些子女也没有任何问题,成为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后,不管是李南自己,还是百官和万千国民,都真心的希望皇帝陛下能够多子多孙,继续让国家更为强大。

    李南带着众多老婆回到帝都之后,暂时哪里都不想去了,只想好好的陪陪她们,陪陪自己的几个儿女。

    可惜他皇帝的独特身份,也不允许其整日沉溺于私事之中,否则不会皇帝宠爱一位嫔妃,温存个几天,就有白居易这样的诗人,写出‘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诗句了。

    安享了几天天伦之乐后,李南就只好临朝处理政务了。

    虽然为了摆脱这种局面,李南组建了内阁,不过这个国家国民的凝聚力,各种政见的大方向,以及对待其他国家的态度,还是要他这个皇帝亲自决断。

    当然了,李南现在的日子还是比那些事必躬亲的皇帝好多了,既不用像《史记》中描写秦始皇的那样,“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也不需要像雍正皇帝那样,在位十三年,呕心沥血,披肝沥胆,为了工作不分白天黑夜,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因为这样长年累月的工作强度,最终活活被累死在了任上,继位仅13年便已去世。而且如此的勤勤恳恳,处理政事,死后居然还落了个“暴君”的名声,被人罗列十大罪状。

    在最新一次的大朝会上,帝国的百官云集,不仅内阁大臣,以及各部的官吏悉数到达,就连很多行省的太守都赶了过来。

    帝国的太守就相当于后世管理一省的最高长官,如今帝国的疆域越发的辽阔,到了现在已经拥有了数十个行省和太守,而且这个数字随着对外战争的胜利,还会继续增加下去。

    一般来说,因为各地的太守距离较远,不可能每月都来参加大朝会,所以他们大约半年左右会回到帝都聆听一次圣喻,当然也会有监督部门负责考核他们的政绩和声誉,审核他们在任时的所作所为等一干事宜。

    李南来自后世,并不喜欢古代这种自己高高在上,底下人诚惶诚恐立于两边的议事模式,因此这次众臣来到金銮殿后,都被里面的布置惊吓到了。

    在这个商议帝国大事的宽广大殿内,多出了四排桌椅,而李南所坐的龙椅也被搬下了高台,居于中间的位置。

    简单的说来,这其实就是后世开会常用的会议室的标准配备,所不同的是李南的位置还是比其他人高了一些,不过就算是这样,也挺让文武百官们难以接受的了。

    见到众人呆呆的站在桌椅前不敢就坐,李南只好无奈的命令道“就是个桌椅而已,全都坐下吧!”

    有了皇帝陛下的旨意,这些臣子们才有些战战兢兢的坐下,不过大多数人都只坐了半个屁股,身体笔直,看起来比站着还要累。

    这些大臣们受到了多年的传统思想教育,有些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扳过来的,李南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让他们适应,只能开个头,然后慢慢来了。

    经过李南的强制命令之后,大殿内的所有官员这才全部坐了下来。

    里圈的两排会议桌旁,坐满了帝国各部的高官,外侧的两派则是各行省的太守,李南坐在中间的龙椅上跟诸位臣子们商议政事。

    今天的事情比较多,按照重要程度来说的话,首先要商议的就是南海五个行省的太守人选。

    因为这五个行省都位于海外,所以在忠诚度上有着很高的要求,李南的追随者大多各司其职,抽不出来,所以只能由官吏的审查监督部门,按照各省太守的副职官员的表现和政绩,提出人选,再由君臣们共同讨论。

    帝国由于建立的时间并不算长,李南这个声望正隆的皇帝还健在,因此叛乱牟逆之事绝对没有。

    而且有着官员的审核部门,以及反贪污、内务部、帝国情报局等多个机构的交叉监管,还真没有官吏敢做出什么太大的恶事。

    尤其是李南对贪污受贿者,一经发现就永世不用的零容忍态度,所以这方面各级官吏的名声还算不错。

    这次审查部门提出的几个人选,在任上的表现都很不错,每个人的其他情况也都没有问题,所以此时商议的还算顺利。

    在商议太守人选的时候,李南并没有太多发言,而是在静静倾听,最后才给出了同意的答复。

    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帝国各部按照标准的流程正常的运作起来,这样继续下去的话,形成了习惯,以后也就不必他这个皇帝多费心力了,只需要掌握大事的决断权就可以。

    交通部门汇报的事情很多,除了藏地的公路建设,还有贯穿帝国全境的火车,打算将牛马大象等牲畜撤下,换上蒸汽机车,以及各地车站储煤和改建的事情。

    对于这件事,李南考虑了一番,对宗泽说道“此事不可太急,因为现在研发出的蒸汽火车只是第一代的产品,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朕相信在帝国工业部门的大匠们,很快就能大幅度的对其进行改造,所以暂时少量更换一批火车车头,其余的先等等再说。”

    。

第1049章 治理黄河和国债() 
    李南说的很有道理,众臣颔首表示赞同,因此全国的火车更换车头计划就暂时延缓。

    宗泽现在负责的交通部门,其实管辖的事物很多,不只是帝国各地的道路修建运输,还有其他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重要的就是水利。

    长江和黄河都是养育了华夏人民的江河,其中长江还好,算是让人省心,可是黄河就不同了。

    黄河水患一直都是北宋政府非常棘手的问题。从汉代起,黄河在几次比较大的泛滥和改道后,经过治理后,在以后近800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相对温缓的局面。

    而到了北宋时期,据不完全统计,黄河及其支流共泛溢154次,平均每年约0。92次。仅黄河主干长时间大范围泛滥甚至改道有近80次,范围波及到淮河和御河流域的许多地区,对北宋的经济、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如今帝国接受了全部的宋国疆域,自然也将这条频繁制造灾难的黄河收入怀中,也要继续治理这条大河。

    宋代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科学技术尚不发达,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还不够强大,人类给自然界造成的破坏,还不足以让自然在相对短的周期里对人类进行报复。

    而当汉朝以后享受了八百年的平静之后,这种对自然无节制地破坏性开发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达到了极限的时候,它就会以灾害的形式对人类进行报复,而北宋恰恰处在这一阶段。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宋朝有些倒霉的恰巧承担了前人和先辈们种下的恶果。

    从春秋战国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再到五代十国,军阀割据的斗争造成的影响,带来了两方面的后果。其一,是导致了黄河周围地区植被与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引起了灾害频繁发生。其二,它又再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自然所带来的伤害,自然灾害极有可能在“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原则的指导下,被述史者轻描淡写地一笔代过。即使有所记载,也早已被无情的战火所吞噬。

    宗泽是宋国的旧臣,因此为了治理黄河的水患,他从原宋国的工部,调集了大量保存完好的相关资料。

    经过宗泽和交通部其他官吏的研究,发现目前黄河的水患,主要有几个方面。

    首先黄河流域的受灾面积广,水灾爆发次数频繁,而且几乎涵盖了黄河中下游河南、山东,北至河北中部海河流域,南到淮河流域江苏、安徽的许多地区。

    其次就是黄河的改道和分流频繁,单单在北宋时期,黄河造成改道的决溢就有七次。

    每一次的黄河改道,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比如宋朝熙宁十年爆发的最严重的一次改道,共计造成了三十八万户流离失所,三十万顷良田被淹没,四十五个州县受灾。

    还有一点就是受灾地点集中,河北地区尤罹重患。造成这种原因,也是因为当年河北路与辽国接壤,两国都不会关心这段地区,而且黄河下游还成为了北宋政府对辽采取消极防守的屏障。

    宗泽对李南和其他人介绍了这么多,一是让大家知道黄河水患非常严重,二是希望帝国皇帝和群臣都能重视此事,尽快的调集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加大力度治理黄河。

    李南回忆着关于后世如何治理黄河的办法,可惜一般人都不会对这方面了解太多,所以考虑了半响,也没有什么好主意。

    帝国现在的财政状况并不算太好,估计还要三五年才能缓和过来,国内的赋税除了要支持各大军团的军资之外,其他都放在藏地,以及国内的学校和道路建设上。

    见到皇帝陛下为了钱而发愁,财政大臣卡琳娜建议道:“如今帝国百姓的赋税太低了,臣认为可以稍稍上调一些。”

    “不行!”对于调整赋税之事,李南当即表示了反对。

    帝国建立了没有多少年,如今对外还有战争,而国内的百姓来自各个国家和种族,稳定安乐了并没有多久,目前还没有达到调整赋税的程度。

    “学校的建设不能停,藏地的道路修建上也不能缓。”

    李南犹豫了一下,对财政大臣卡琳娜和内政大臣提利昂说道:“你们拟定个章程,咱们发行一批国债,先把治理黄河的钱凑出来。”

    “国债?”听到皇帝说出的新名词,在场的众多臣子都露出了疑惑之色。

    “嗯。”李南知道大家都不知道国债的意思,因此解释道:“国债,又称国家公债。这是用帝国的信用为基础,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出售国债向百姓们筹集资金,会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

    众臣消化了一下李南所说的国债,当他们理解了之后,商业能源大臣阿舒尔不禁说道:“由帝国发行国债,这会不会让百姓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啊?”

    “没关系的,我们发行的这期国债定为五年,就叫黄河国债。同时让各家的报纸将这笔钱的用处说明白,告诉国民们这期债券自愿购买,朕相信手中有闲钱的百姓会喜欢这种稳定投资的。”

    虽然还是有很多臣子感觉以国家名义发行债券,还是对帝国的声望有些不好的影响,但既然李南心意已决,大家也不便多说什么。

    出售国债之后,治理黄河的钱款也就出来了,李南对宗泽嘱咐道:“你们治理黄河,不能再像以前的各朝各代一样,单纯的去封堵,还要考虑其他的治理手段。

    例如要在黄河的沿岸种草种树,退耕还林、还牧,让土石不下坡,清水长流;其次要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以减少入河泥沙。”

    冥思苦想了好半天,李南最后补充道:“黄河的上中游,也要修建一些水库,这样既可以利用水库蓄水,使用水力,还可以治沙与防洪,调节黄河的径流,而下游就只能加固大堤,确保堤岸万无一失了。”

    如果说宗泽以前只是感激李南的知遇之恩的话,那么现在听到这番言语,他真的感觉皇帝陛下真的是天纵之才,竟然连治理水力方面,也能提出这么多高瞻远瞩的好办法。

第1050章 大军攻向景洪城() 
    夜幕降临之后,帝国军的战象火炮阵地突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红点,湄公河对岸的景陇金殿国防守阵地上立时林木沙石横飞。

    在帝国军不计消耗的炮火覆盖下,一颗颗炮弹好像烟花般在敌军的阵地上爆开,看起来璀璨美丽,可实际上那却是死神的召唤。

    这场中南半岛最后的大战役,自从拉下序幕之后,已经持续了半个月之久,段家父子面对大举来袭的帝国军队,采取了全民抵抗的策略,顽强的防守着每一寸土地。

    也不知道段家兄弟给景陇金殿国的人怎样洗脑了,总之这些还使用弓箭和刀枪等冷兵器的士兵们,还真是悍不畏死,在战争初期给与了帝国两大军团迎头痛击。

    幸好张书夜和岳飞都不是泛泛之辈,他们采取的步步紧逼,稳扎稳打的蚕食战术,将景陇军的冲天的攻势打了回去。

    如今的段家兄弟收到前线的战报后,也是坐立不安,矛盾不已。

    段家兄弟二人也清楚,虽然己方有四十万军队和万头战象,士兵的数量是帝国军两大军团的双倍,但想要击败装备了先进火器的帝国军,基本上没有什么可能。

    景陇金殿国位置极其尴尬,当蒲甘国被帝国和平拿下之后,在整个中南半岛上就剩下了他们一国,而东西南北四面八方都是帝国的领土,真可谓是逃无可逃,退无可退。

    段正明和段正淳都是帝国通缉了很久的要犯,可以说景陇金殿国要是被帝国攻下,那别人还有一线生机,而两人只有死路一条,因此他们才会如此的命令士卒顽强抵抗,希望能将帝国军击退。

    “轰轰轰”一连串的爆炸声响起,而让段家兄弟惊讶的是这声音距离景洪城太近了。

    段正淳愤怒的冲身边的傣族将领质问道:“你不是说张书夜的军团还被拦截在湄公河对岸么?这边怎么会有炮声?”

    “这。。。我也不知道啊?”傣族将领望着炮声传来的方向,同样一脸茫然。

    “报!”就在此时,一名丢盔弃甲,身上还有伤的士兵飞速跑了过来,见到段正淳后,连忙悲戚的说道:“圣上,负责防守澜沧江的帕雅真率领他本族的军队向帝国军投降了,如今敌军已经渡过了澜沧江,正在向景洪城逼近!”

    “什么?帕雅真投降了?”这个消息震惊了段正淳和段正明兄弟二人。

    此时虽然初听起来让他们非常惊讶,其实当他们仔细思索之后,发现这也是必然之事。

    帕雅真一直都是名义上的景陇金殿国国主,只不过这是段家兄弟生怕暴露了自己,会引来帝国军的攻击,所以才用他来迷惑中华帝国。

    作为一个景陇金殿国表面上的傀儡国主,帕雅真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傣族诸部的首领,可以说他跟段家兄弟掌控的白族之间,算是一种合作关系。

    以往景陇金殿国四面攻伐,占据了蒲甘国和真腊国大量领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