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讲。小官家他好好的,做的面面俱到,哪有问题。你想多了。”
当时高方平这么呵斥赵金奴,且以太师身份罚她去杭州找赵佶尽孝道,以避开京师这个泥潭。否则有良心的人最是冲动,她长成了却年轻冲动,高方平不想她有事。她真算是高方平一手带大的人。
赵金奴当然没乱讲,高方平比她早三年就知道了。大魔王教出来的弟子,当然是魔王。
其实赵桓这个时候主要是想有存在感,想有点权力,欺师灭祖倒是不会。
见高方平辞职那么坚决,毕竟是他的师傅,所以赵桓当时是真心多次挽留。说是“没相公在,朕这心理总是不踏实”。
高方平觉得他或许在说真心话,但也仅仅是现在真心而已。将来权利**的增加,太后又不在了,仅仅是赵金奴的亲情,是绝对压不住他的。
于是高方平远赴杭州前,写信给赵桓:“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代人做一代事。臣高方平这半生有过诸多错误,做的不完美,但是及格了。我对大宋的服役已经完成,不要在要求我。”
“相公欲往何处,会留京吗?”赵桓当时很难过的语气写信。
“不会留京,和老官家一起习惯了,没他在还真不习惯,臣要去杭州和他搓麻将斗蟋蟀。”高方平如此回复后,自此举家离京,去杭州赵佶处蹭吃蹭喝……
那些年,赵佶变为了个大滑稽、老顽童。
高俅老了,不陪赵佶了。于是高方平和赵佶斗蟋蟀玩乐,自是不在话下。
后来李清照也移居杭州,作为红颜知己她从不要求,却喜欢摸摸跟着高方平走。
什么叫大宋最强纨绔呢?
在杭州时期高方平性情大变,那才叫纨绔,比当初的花花太岁还蛋疼。整天带着富安这个忠心耿耿的老流氓,到处招摇过市,打架斗殴是常有的事,神经兮兮,疯疯癫癫。
赵明诚那群文青党和高方平群殴过几次了。被打的满头大包。写文章也骂不过高方平。人家高方平说了,小赵他文笔不行,见识有限。看似辞藻华丽,实际不接地气,有个卵的用处。
当年的花花太岁是高俅撑腰,杭州那些年,则是太上皇撑腰。
杭州知州几次来客气的说:“老相爷您悠着些啊,别闪了您的腰,也别让小的们难做,现在的天下,是会追责的。”
然而每次遇到这事,老顽童赵佶便跳出来说:“你不想混了啊,小高是朕的人,一生都是。来啊,给朕把知州乱棍打出去。”
那些年,杭州知州最是难做。就因为遇到高方平这个老纨绔,以及赵佶这个老顽童,谁都没办法。
最后赵桓看不下去了,亲自来杭州,以关心的名誉,实则是暗示“两个老不休,别在让朝廷难做”。
赵佶骂他:“傻子,你一辈子都是傻子,你根本不明白缘故。”
或许两个老不死真有原因,然而也真把赵桓气的脸红一阵白一阵。
大器晚成的赵桓,这个时期的行事作风,让高方平看到了李世民的痕迹。
妈的既然是李世民,小官家他如何能容忍大纨绔和老顽童祸害吏治。然后一锅端了,此番连赵佶也哭瞎。
此后,赵佶和高方平一起被捉去京城。赵桓说了“父皇,老相公,你们要闹事没问题,在京城好歹还可以让朕照顾你们,妥妥的”。
就此后,京城多了两只过街老鼠,除了不能随便离京外,照样谁也拿他们两个没办法。
时任宰相的李纲叹息道:“大宋欠他们两个,就容他们那样吧,别管了。”
赵桓无比郁闷,然而如同李世民头疼魏征那样,这个偏偏李纲骂不得。
赵桓真的不想得罪谁,但也不想再放任那两老王八蛋了。朕这边励精图治,调兵遣将,谋划统一天下战略。你们两个老不死的则整天乱搞,没心没肺的,都不知道和谁学的。
那些年,太后娘娘在的时候还好些,然而有天,身体不好的她真的不在了。
这个时期赵桓就猥琐了,再没那么好说话。把赵佶和高方两个一起捉进皇城,宣布他们只能在皇城纨绔。赵桓逼宫似的说了:“朕和皇家欠你们两个,然而开封府不欠,不许在外面祸害了。进出要请假,还不一定批准。”
妈蛋这次又哭瞎了,范围缩小到了皇城……
那些年,偶尔有天高方平说想回成都看看,赵佶也说要一起去青城山烧香。却是出行时候被皇家侍卫围了个严实。赵桓说了“这两老流氓仇人不是一般的多,要保护好他们,不能让他们和民接触”。
虽然是保护,实则也是近乎软禁。
为此,时已中年的赵金奴提着棍子冲进书房,一边落泪,一边追打赵桓责问:“你有没有良心,竟敢忤逆父亲,薄待老相爷。”
赵桓一边逃跑一边求饶说:“小妹你想多啦,朕那是保护他们。”
照样被头打破了。
惹毛了后,赵金奴也被捉了,从此她的待遇和赵佶高方平一样,不许离开皇城,进出要请假。尤其不许殴打皇帝。
是的就像英国有“不许在白金汉宫用弓箭射击英王”的法律一样,现在诉棍势力抬头,大宋也有这个条文了,妈的简直废话。然而老常和赵鼎说“不是废话,律法是神圣的”。
赵金奴就此圆满了。
赵桓知道她心思,她这辈子不想嫁人,她的偶像是高方平。不过高方平早就不纳女人入门了。也好,就让赵金奴跟着赵佶尽孝道,跟着高方平发花痴好了……
当年高方平拉走了所有的仇恨。
彼时李纲也因一些过激政策被罢相,其后赵鼎上台。就此,当年高方平的一些变法被否定。
高方平懂的,现在仗打完了,欧洲大陆上都已经有三十万大宋驻军,分布在几十个军事基地。于这种时候的国家和人们,便有了新的需求。
所谓新的需求就是“法制和谐”。不是说李纲没才能了被罢相,乃是雄才大略的赵桓于这个时期,需要赵鼎,而不是李纲。
于是赵明诚他们又蹦出来了,胡市也被放了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否定高方平,骂名越来越多。
以至于许多官员赶潮流上书,要求赵桓问责高方平的过失。
犹如李世民收拾山东氏族一般,根基早就稳固了的赵桓第一次显露獠牙,为此狠狠杀了一批人,以保护高方平的名节。
他当然会保护高方平,但是他不想杀人。那是被赵金奴逼的没办法啊,分明有了“严禁在皇城殴打皇帝”的规定,但赵鼎上台之后,赵金奴又提着擀面杖打进皇帝寝宫去了。
时已半头白发的老美人赵金奴,哭着责问:“你们有没有良心!高俅老年痴呆了,当年梁红玉身为第三批朝入作战少年军,战死的时候她只是个孩子,她也真的是高方平的孩子。高方平唯一的儿子高圆圆从军,也战死了,为此气死了国夫人梁希玟。他的二夫人梁红英,因梁红玉事件刺激,多年来精神一直不正常,犹如个孩子,全靠老相爷他年复一年的哄着才能安详入睡。他一生最爱的女人不能与之结合。他的一家,还能牺牲吗?他的一生,还有什么可牺牲的?狗日的棒槌赵桓你告诉老娘!回答老娘!”
这就是赵桓被逼得狠杀了一批反高方平的人的缘故。
其实也就是因为这些,早年时候铁腕公正、眼睛揉不得沙子的李纲能说出“大宋欠他”的话来。也是因为这些,让高方平性情大变。
杀了一波诉棍,看似是赵桓在维护“大宋天相高方平的名节”,其实么,了解小魔王的只有大魔王,所谓诉棍越多,其实皇权就越弱,只有高方平知道,赵桓这是在稳固皇家权威,同时为他所挑选的大宋接班人做铺垫。
诉棍党栽了之后,赵桓亲至江西张叔夜老家,请时已八十几岁的张叔夜说话。
前宰相张叔夜言道:“不想妄评高方平的是非功过的。但不说不行了,在人格和节操上他不能被侮辱。他代表了一个时代,不是最辉煌、却是最艰苦黑暗的时代,没有他,整个民族会在更黑暗的环境里走不出来。”
前宰相李纲言道:“激情燃烧的岁月,激情燃烧的伟大领袖,高方平于民族崛起大业中的功绩,永不可磨灭!”
前宰相赵鼎言道:“那些年,高方平犹如一条进了山的疯狗,多次践踏大宋律,其行事作风相当猥琐,过河拆桥之举多不可数。所幸人品道德上没有大亏欠,乃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阴险人物。我赵鼎坚持认为他应该被否定。”
一代文宗李清照言道:“那个我喜欢了一生的男人,他放弃了我,但我不怪他。遥想当年之鲜衣怒马、意气风发,这一切彷如昨日,犹在眼前。我活在幻想里、活在多年以前。”
皇帝赵桓言道:“一代人做一代事,他有错但无罪。为纪念民族崛起战争以来所牺牲烈士们的荣耀,他圆满了。”
顺道一提,高方平晚年并不孤单,有个女儿的,乃是辽国宝玑娘生的。宝玑老想让女儿来认爹,无奈时局不对。后来赵桓把辽国一统了,高方平也不在位了,没了后顾之忧,于是高方平晚年有两个女儿,其中一个是赵金奴。
赵佶说“朕家大业大儿女多,不需要你荣德了,你去做小高的女儿吧”。
没有什么原因,赵佶一生都护着高方平,因为他是个昏君老顽童。
赵金奴哭瞎了,老娘从娃娃时候就想做他夫人的,你们全都瞎搞乱搞,老都老了,说我是他女儿?
最后一提:许多年后赵桓死了,赵金奴死了,高方平死了,李清照死了,梁红英死了,小朵死了,贾晓红死了,富安也死了。然而高俅虽然有点痴呆,却仍旧活着,赵佶也活着,那个出家当和尚、怂恿赵佶退位的段和誉也活着。
三个相当变态的老不死,成为了大宋首批百岁老人。
彼时的人们,翻开历史书看到的内容是:高方平收服了燕云,但仅此而已。他践踏过太多东西,且错误用兵,葬送了十万汉娃于高丽战场,维持战争,只为了他的权利稳固。真正统一天下的人,是赵桓大帝……
(全书完)
后言、完本那些事
写着写着,一年多时间,三百万字的历程,就此结束了。
最后一章,小宝脑子犯浑的想有个悲情性结局,却又害怕被大家骂死。于是折中下,以我自己都觉得诡异的一笔带过方式侧写,就有了这个结局。
算是有轻松,有感动,也有沉重吧,且勉强符合权利过度逻辑。
小宝夜观天象,不造反的话,其实这就是大魔王的最荣耀结局,荣耀需要牺牲来承托,我自己觉得这结局像那么回事。
下面说说完整性。
结尾有些仓促是真的,但小宝也不觉得这是阑尾。大魔王醒觉后、夹前人所没有的威望拜相,就基本完成了这本书的主线。
原计划有描写后续战争打算,可惜小宝写战争很费力,加上我前期自己作死,情节失控导致订阅追读过快下滑。那么掐指一算,后续场面写完,若还要把他和赵桓的师徒政治细写的话,至少还需要一百万字。
在成绩下滑厉害的时候,我觉得没这必要了,心态不好的时候难说又写成臭脚布,坑了最后一群支持小宝的朋友。
于是配合猪肉平登顶拜相,加上这最后一章大纲似侧写。倒也相对平顺。
感谢一直以来支持小宝的熊猫军团们,小宝有过许多错漏的情节失控,大家还是原谅了我。感谢大家,么么哒。
偷懒休息一阵子后,应该会在十一月开新书。会尽量的总结本书不足之处,和老朋友们再续前缘。
新书题材仍旧是历史,仍旧写北宋。
那是北宋最璀璨时期,精英辈出却一团乱麻,一连数任皇帝励精图治,寻求民族的崛起和繁荣,但是前路艰辛,政争甚至党争严重。故事点从王安石大魔王切入,以他那个神经病天才儿子说开去。
王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就是怂恿他老爸干掉富弼文彦博的那货。那么新一任大魔王穿越成王后,就会开始调教北宋之旅啦。
最后一次求月票,此番乃是双倍的买卖,也是小宝于本书中的“最后一次”。
鞠躬,敬礼,大家国庆节快乐。
再谈完本
今天完本后,在书评区和书友群看了大家的发言,每一条小宝都看了。
有骂的也有理解的,有叹息的。额,小宝都接受。
于是小宝赶紧的,开个单章再来说明一下。
最后的终章,小宝写的过于玄乎、也太匆忙,这是小宝的错,表达上不够清晰,兴许会有一些书友理解偏差。
先说说“虎头娃”战死。
将军难免阵前亡,设定中的虎头娃是个热血女将军,敢打仗。
主要是结局仓促模糊,没细写。其实逻辑是:她若不想上战场,大魔王不会逼她去。但以她的品质和心态,其他娃娃也是娃娃,其他人去了,那么她一定会上场的。
既然上了战场就是前线,所有战士都面临马革裹尸的可能,这是烈士的可贵之处。小虎头的归宿就是战场。
小宝本着文青心态,在书中早就定调“大魔王将来背负骂名”,于是依照政治逻辑,和大魔王亲近的人将来会一定程度失意。
这就是小虎头战死的意义,将来的事一切和她无关,她永久位列英雄纪念碑成为传奇,不能被任何人抹黑。
人么,总有生老病死,梁希玟不是细写的人物,她若死在大魔王后,会更艰难。所以本着母性,小宝处理她的逻辑就是身体不好,思儿病逝了。严格来说这个逻辑不算太悲剧。
大魔王的亲儿子和梁红玉同理。既然定下了大魔王拉仇恨励精图治的逻辑,儿子是不能死在大魔王之后的,否则结果不会好。和虎头娃一样,他位列英雄纪念碑是最好的结局。
其他人的儿子,他们也是儿子。为国捐躯众里,高圆圆只是沧海一粟。小宝尽量用最缓和的方式写了。
梁红英……好吧她很可怜,主要小宝当心以她的性格,她清醒的话会杀倒一片人闹事,小宝的要表达的:其实她不是“疯了”,而是精神少许时常,像个小孩子思维。但她陪着大魔王走到了最后。
在说说大魔王的结局。
这也是小宝的错,写的不够详细明确,看起来有点像是“鸟尽弓藏”。
此点上,将来会有个外篇,交代一下大魔王和赵桓的师徒恩怨。
其实小宝想表达的是:赵桓想学李世民,且他已经做到了最好,他和他爹赵佶,始终是护大魔王的。
但作为帝王他需要权利,需要平衡。年轻人他意气风发要上进。
逻辑是:赵桓要想一定程度消除大魔王的影响力和威望,当然没人敢杀大魔王,所以只能是政治方式,启用大魔王的对头,譬如赵鼎,常维,赵明诚,胡市这类人后来的崛起。
这些人麻烦的在于:他们不是坏人。他们只是不同意大魔王这个人。
既然不是坏人,大魔王执政时候,当然要守住道德不害死他们,但必然把他们压制得死死的,套用国家不欠他们官位的逻辑。
为此呢,在价值观已经不统一,有矛盾的情况下,又打压了他们。所以这就是“大魔王会背负骂名”的缘故。
于是逻辑上来说,大魔王身边的人,必须在大魔王之前死去,且都要有“好归宿”。
所以小宝本着这个逻辑,让老高“少许痴呆”,让虎头娃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