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家哥哥,祸事了!”见了面立刻就是这么一句,张大象的心又吊起来了,再一问好多了,他也接到李诚的消息。得,赶紧去吧。尉迟宝琪生怕去的太早,被李诚当典型了,赶紧献计献策,还是找上多几个人去才稳妥。
张大象觉得他说的对,于是就继续串联。就这么着,天黑之前,把大家都联系上了,大家的想法非常一致,然后一起去的李家。到了李家门口,看门的杜海一脸的嫌弃:“怎么才来啊,郎君都睡一觉起来了。”这么一说,大家放心多了,还能睡的着觉是好事。看
见李诚,正在炕头上发呆,身边连个丫鬟都没有跟着伺候。李崇真上前笑嘻嘻的拱手:“哥哥,家里的丫鬟呢,怎么这么不懂事啊?跟前一个人都没有,不如小弟送几个丫鬟来,保证懂规矩,会伺候人。”
李诚抬头,有气无力的看一眼众人:“没被你们气死,就已经烧高香了,哪敢要人伺候?”
“哥哥,这个,我等都做错了什么啊?”房遗爱比较直接,大声反问。
李诚扫他一眼,幽幽叹息道:“是啊,你们都没做错,就是我错了,为了给你们擦屁股,我一大早被陛下叫进宫,骂了半个时辰,回来洗了半个时辰的头,闻一下还都是口水味道。”
这一下大家都安静了,呆呆的看着李诚,不知道说啥才好。事情闹到陛下跟前,那就不好玩了。搞不好,大家回去都要挨揍啊。“
这个,哥哥,能说的仔细一点么?”张大象最为沉稳理性,问到点子上了。
李诚长吁短叹道:“你们啊,我都不知道该说啥才好了。我怎么吩咐的?长安周边的大豆,不要购买太多,以免导致价格上涨。不说价格上涨带来的危害,单说我们榨油的成本提高了,还挣个屁的钱啊。你们的脑子呢?”
“是这样啊,这事情不怪我们,大家商议一番,各自回去行动,出手买豆子。不料,一个人买的不多,十二个人一起买,那就多了。再有,程处弼,你给我站出来。”尉迟宝琪赶紧解释,顺便黑一下程处弼。
李诚一听这话,眼睛盯着程处弼,这孙子平时在跟前大献殷勤,马屁飞舞。今天居然躲在后面,不科学啊。他一定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比如偷看厨娘洗澡之类的。
呸呸,想歪了!没事别老想着开车!
“哥哥诶,都怪我,那日回家高兴过头,多喝了几倍。跟两个兄长提了一嘴,不料这事情被阿娘知道了,回头就告诉了娘家崔氏的一个掌柜。”程处弼站了出来,小心翼翼的解释。李
诚听着倒吸一口凉气,我说怎么闹这么大呢。原来是这些士族的手笔。不然就凭这几个烂番薯臭鸟蛋,折腾不出这么大的动静来。
“怎么,崔氏也要榨油?”李诚不动声色的问一句,程处弼摇摇头:“非也,那个阿娘跟掌柜说了,跟着倒腾一阵就出手,看看谁是最后的倒霉蛋。事情闹这么大,是因为一些胡商的本钱也加入进来了。”“
哥哥,柴令武,杜荷,这两厮鸟,最近跟胡商搭上了线,拿他们的钱,跟着囤大豆。”房遗爱站出来爆料。“哥哥,郑家、崔家在长安周边的庄子里,都囤了不少大豆。”这是屈突铨的爆料。一帮人,你一言我一语,大概意思弄明白了。主
要还是李诚太出名,他让人收大豆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就有点失控了。mmp,绕一大圈回来,罪魁祸首还是自己,李诚超级不爽。“
不说这些,期货是怎么回事?你们长本事了啊!”李诚赶紧掐死这个话题,转移火力。
“期货?什么东西?”李思文问一句,李诚道:“就是你们收了今年还没收的新豆子。”
“这个啊,不怪小弟。小弟去洛阳收大豆,当地郑家一个买青苗的商人找到小弟,说可以把新产的大豆,提前卖给小弟。小弟寻思着,就是交一成定金的事情,回头油坊还是要用豆子的,就订了两万石。”李思文这么一解释,事情就清楚了。
李诚还没说话,不料李思文还有下文:“回到长安,豆子价格涨了一倍,小弟很吃惊。恰逢家里的掌柜来请示,豆子价格上涨,不如卖掉挣一笔。小弟寻思,哥哥要榨油,就没答应。告诉他,真有人要买的话,就把新大豆的契约卖了去。”
“好了,你不要解释了。”李诚一摆手,知道事情的根源了。这孙子把新大豆的契约卖掉了,肯定是这样的。
李诚一脸的严肃,挨个盯着看过去,淡淡道:“统计出来没有,你们到底收了多少豆子?”
尉迟宝琪算学最好,账目在他手里,所以他站出来拱手道:“回哥哥的话,算上各道还没运来的豆子,目前我们手里的豆子,一共是五百万石。周边各道大豆,都在手里。”
“这么多?十万贯的本钱够用?”李诚大吃一惊,五百万石是个什么概念?大豆的均价,每石大豆均价才二十文钱啊?“
用不完呢,还有一万贯没花出去。”尉迟宝琪笑着解释,李诚这一下对大豆的价格有了个清醒的认识。也对铜钱的购买力有了清醒的认识,之前还是太乱来了。
“如此,事情这么办,派人出去通知,所有大豆,五天之内必须送到长安。错过这一波行情,就没有大钱可赚了。长安这边,各位兄弟回去之后,先把手头的大豆全部抛出去,五天之内必须全部抛出。记住,一次不要抛出太多,多少一些人头来做这个事情。尽快把本钱收回来再说。五日后,如此这般。”
接下来连着五天,首先是李世民宣布,再次放出五万石大豆,平抑物价。然
并卵,内府囤积的五万石大豆,以三十文钱一石的价格对外抛售,一个上午不到就淹没在挥舞铜钱的各路商人手里。大豆价格停留在三十文钱一石,也就是一天的功夫,次日再次涨价,达到三十五文一石,长安城的商人已经疯掉了。
到处都是商人,在挥舞铜钱,要采购大豆。这个景象,真是太吓人了。好
在李诚开始出货,大豆价格爬到五十文一石,还有继续上涨的意思。这
时候意识唐朝的商人们,还没有危机意识,或者说多数人的贪念在作祟。约定的五日时间之后的下午,一支车队来到长安,一千多辆大车是什么概念,总之就是一眼看不到头。
然后李世民紧急召集各位宰相,宣布“内府紧急从周边各道采购大豆二百万石,明日起对外发售,价格每石三十文。”
轰的一声,朝廷上下都炸了窝。龙椅上的李世民,一脸的冷笑,看着下面的臣子们的嘴脸。心里忍不住的快意,爽!没法不爽,李诚卖给他的价格,每石才十五文钱,真是贴运费。散
朝,大豆价格开始跳水!
大豆风潮走向了另外一个高潮,李世民从中获利巨大的同时,牢记李诚的一句话:商业的问题,要用商业手段来解决。有人要作死,就让他尝尝朝廷做买卖的手段。
第一百三十二章 善后()
五天的时间能干多少事情,玩过期货的人都知道,别说五天了,五分钟就能让一个身家千万的人破产。所以,五天的时间,足够李世民找够人头,然后把李诚囤积在城外各家农庄的二百万石大豆,以人头分散的五天期货方式卖出去。这些人操着外地的口音,收一成定金!李
世民需要一个借口来插手市场,否则就是与民争利,要被人喷死。现在这个借口有了。
就算是一成的定金,李世民也赚的盆满钵满。更何况,唐朝的商人哪里晓得,商界还有这种坑人的手段。就算是最老练的掌柜,五天后交货的大豆,价格按市场价格八折,数量也不是很大,只要一成定金,看着眼前大豆的价格,毫不犹豫的交定金签合约。
大豆交货的日期到了,长安城里想死的商人和掌柜无数。
李世民这个皇帝,在李诚的协助下,一手操纵了这长大豆战争,赚到手的钱是十万贯。这
个时代的商人最重的就是一个“信”字,因为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如果没有信誉做支撑,生意你都做不成。所以,就算市面上大豆的价格从五十文一石,跌到二十文一石,五天期货依旧全部完成了交易,一笔跑单的都没有。一
些心理素质不好的商人,又没啥大背景,他们选择了死来逃避。据统计,这一次大豆风波,倒是三十余人上吊。相比与整个长安城的权贵和士族,这三十几个人不过是沧海一粟。他们的死,换来的是不过是一声叹息。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唯
一让李世民意外的是,有十几个胡商牵扯了进来,他们做了同一件事情,就是在大豆价格达到五十文一石的时候,以四十五文一石的价格,买进了内府的大豆期货。李
世民挣钱了,但是心里却很不踏实,因为长安城的大豆实在是太多了,内府放出二百万石的大豆后,价格开始跳水。次日就跌到二十文一石,又过了一天,大豆价格跌到十文钱一石。即便是这个价格,大豆也无法再卖出去,只能堆在仓库里。李
世民心里非常的不安,作为一个皇帝,直觉告诉他,这事情不能这样下去。所以,赚钱之后的李世民,没有先感谢李诚,而是把他叫进宫里,开口便问:“如何收场?”李
诚看着皇帝,心里很不爽,你挣钱的时候怎么不想怎么收场呢?
但是这场大豆战争因自己而起,又因自己而导致现在的局面,还有皇帝大腿的因素。李诚稍稍沉吟道:“陛下,解决之道还在朝廷。”
李世民不动声色,朝廷牵扯到商界的事情,以前都是用刀子说话,这一次李诚教他用商业手段说话。狠狠的开了一把眼界之后,李世民决定虚心请教。
这时候李世民想起了李诚说过的话,“吟诗作赋非我所长,种地经常才是强项”。看来,这竖子没有撒谎,他经商真的很厉害,种地还要等等看。“
大豆可以榨油,榨油之后,豆饼是一种绝佳的饲料。所以,臣建议,朝廷出资,以每一石十五文钱的价格,收购大豆,避免商人血本无归,伤了经商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彰显朝廷的仁德,最后,还可以借这个机会,制定一系列法规来规范市场。”
听说要从自己的口袋里掏钱,李世民有点心疼。但是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大豆最初的价格,就在二十文一石左右摇摆。也就是说,官府出面拉升大豆的价格,而且还不吃亏。“
榨油的事情,又怎么说。”李世民太精明了,立刻抓住了问题的根本。李
诚心道不好忽悠,所以丢出接下来的两个办法。“一者,朝廷可建作坊,榨油。豆饼一部分用于饲养军队和官府的牲口,一部分低价出售给民间。”“
有司统计,长安城汇集的大豆,不下六百万石啊。榨油是可以,但是那么多豆饼,哪来这么多牲口喂养?”李世民提出了自己担忧。
李诚却笑道:“可令京畿道各县,推广民间养殖,幼崽和豆饼由朝廷免费提供,年底的时候,朝廷收回养成的猪羊一半为利息。这个事情,一定要加强监管,不然下面的官吏,换个花样就能坑死小百姓,时间以年底为限。至于豆油,陛下带个头,今后就吃豆油了。”
李世民无声的看着李诚,这小子脑子怎么长的,这点事情都能玩出一朵花来。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本来是一件坏事,经过他的手这么一折腾,变成了好事。一
者,商家不至于血本无归,二者,朝廷得到了好名声,三者,朝廷有借口插手经营管理。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能做一个维护秩序的公平秤。最后,京畿道的养殖业,经过这么一次推广,就算明年没有官府的支持,一些得到好处的百姓还是会继续养殖。
可以预见,年底的羊肉价格,普通百姓过年也能吃不起了。李
诚总算是能从长安城脱身了,回到农庄的时候,兄弟会的成员们已经整齐的汇聚在一起。这长大豆风潮下来,最挣钱的人不是李世民,而是李诚。
李诚挣钱是三个方面,一个是大豆本身的交易过程挣钱了,一个是豆油的成本降低了。最后则是养猪的成本也下降了,豆饼不要钱。只是现在养的猪太少了,李诚打算推广养猪。这年月的人都不爱吃猪肉,李诚只能在这家的农庄推广。“
哥哥,柴令武那厮,被他大人打断了一条腿。”先给李诚报喜的,是房遗爱。这货对柴令武真是怨念深重。“
杜荷那厮,好几天没见他出门了。有个胡商,夜里在他家门口吊死了。”爆料人,段珪。平康坊一战,杜荷临阵脱逃,不讲义气,段珪也是记仇的。
尉迟宝琪笑嘻嘻的拱手:“哥哥,这一次总计盈利这个数!”说着比划了两个手指头。
众人眼珠子都绿了,二十万贯,这钱来的太快了。看着李诚,大家除了敬仰,还是敬仰。“
李财神”果然不是浪得虚名的,真是名字会起错,外号不会起错。
李诚心里也很得意,同时也很感慨,这一次真的是无心之举啊。但是这不耽误他装逼,淡淡的咳嗽一声:“好了,都别高兴的太早,醉仙楼的买卖,接下来会差很多啊。”李
诚想到的是被李世民赚走的钱,那些钱本来是长安城的有钱人到醉仙楼装逼的本钱啊。现在都便宜李世民了,亏的还是他的醉仙楼,想想就不爽。“
哥哥说哪里话,只当是提前领了醉仙楼的红利。”程处弼小心翼翼的拍马屁,李诚瞪他一眼:“要不是你嘴不严,怎么会出这等事?别看现在坏事变好事,你的处罚少不了。”
程处弼也是心悦诚服,拱手道:“但凭哥哥处置。”李
诚没有搭理程处弼,而是看看众人道:“这一次的红利,处弼拿一万贯的整数,其他的大家平分,没意见吧?”“
哥哥,这可使不得,这里头哥哥出了大力气,我等如何能平分钱?”新加入的这几个,也是人精子,高真行赶紧站出来说话。要挣钱,紧跟李家哥哥,这是共识。“
对,我等不要平分。”众人纷纷表态,生恐落在人后。
李诚淡淡道:“我还缺这点钱?再说了,大家都在出力,我不过出了点子。行了,别废话了,就按我说的分配。懒得费口水跟你们较劲。”
“哥哥高义!”众人纷纷拱手,表示永远紧跟在李自成哥哥为首的兄弟会大旗之下。
“对了,分了钱,拉回家的时候记得小心点,别传的人尽皆知,你们在大豆中挣钱了,招人狠的。”李诚特意提醒了一句,免得这帮人显摆,遭人羡慕嫉妒恨,引来黑手。
次日早朝,李世民坐在龙椅上,放出了朝廷干预大豆价格的大招。朝
臣的反应各异,因为这是一个新问题。如果是粮食价格问题,那就没啥可说的。现在是大豆,大豆只是一种饲料,百姓没饭吃才会去吃这个。
总的来说,支持率一半一半。当年秦王府的班底,基本都采取了支持的态度。反
对派的旗帜,还是魏征。第一个站出来,举着笏板:“陛下,大豆价格波动,乃商贾自取灾祸,关朝廷何事?商贾贱业,朝廷没必要为其贪得无厌负责。”
这个时候龙椅上的李世民,心里就一个念头。李诚果然是神机妙算。为
什么呢?因为之前李诚告诉李世民,大豆风潮,收到重创的是一般的商人。那些士族的商业代言人,因为根基雄厚,伤不到根本。毕竟很多大豆,就是士族自己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