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汉家骑兵一直不差。“一汉抵五胡”不是乱说的。
趁着高昌主力阵型没成型,高速逼近后,一波弩箭过去。本意是捞一点便宜就走,就在辛獠儿准备带着部下玩花活的时候,发现高昌军队出现了问题,居然一波弩箭过去就乱了。还
有这好事?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冷兵器时代对于将领的指挥才能有个要求,那就是随机应变。辛獠儿一点都不死板,足够机变。一看这是个机会啊,举起马槊一头扎进阵中。
擒贼先擒王,这都是打老仗的人了,以少打多,最常见的手段就是奔着主将去。辛
獠儿打的也是这个算盘,奔着中军的大纛就去了。
唐军骑兵就跟快艇在大海上劈波斩浪飞驰似得,沿途高昌军一碰就散,根本没有组织起来。一刻不到就杀到了五十步之外。鞠智盛吓呆住了!不过他带的近卫还是很给力的,竭力死战,生生给唐军挡住了。
辛獠儿一看攻击速度被挡下来了,继续硬冲伤亡可能会很大。看了一眼大纛,挂好马槊,举起弓对着鞠智盛就是一箭。
辛獠儿仓促攻击,也没指望能射中目标,射了就拿起槊继续冲,打算还是冲不过去,就调转反向,换个角度杀出去,免得被围住了。但是这一箭还真巧了点,噗的一声,鞠智盛身边举着大纛的扈从中箭,啊了一声,大纛倒下了。“
高昌王死了!高昌王被射死了!”辛獠儿见状喊了起来,身后唐军士气大振,也跟着一阵呐喊。高昌的基础还是汉人,通汉语的很多。不至于鸡同鸭讲。这
一阵喊,正在战斗的士兵,忍不住回头就去看,大纛倒了,顿时士气一泄。换个勇猛一点的王,可能换个人继续举起大纛作战,但是鞠智盛已经吓尿了,调转马头就往回跑,本意是跑远一点,在安全的地方指挥作战。但
是他这一跑,坐实了他“战死”的消息。高昌军士气瞬间崩溃,一败涂地,一泻千里。
唐军一阵追杀,追出去十里地才停下。不是辛獠儿不想继续干,而是马力有限,加之手里的兵马不足,真的追进城里,鬼知道会是个啥情况。不如稳住,把现有战果先捞到手,伤亡也不会太大。实际上这一仗的伤亡可以忽略不计了。轻
伤有一些,但是能叫伤么?两个掉下马的,还有九个在作战时受伤比较严重的。一番收拾下来,发现就这点伤亡,辛獠儿稳了,这功劳小不了,赶紧派人去报信。三
军行动就没那么快了,走了一天才到高昌城下。这不,还在半路上,就接到了辛獠儿发来的消息,侯君集嘴都笑歪了。这点伤亡,击溃万余高昌军,赚大了不是。
赶紧派人把几个主要将领都请来,商议接下来的作战计划。众人就在路边找个地方商议,侯君集开口道:“辛獠儿一战败高昌,敌丧胆也,胜势已成必然。唯一可虑者,突厥也。”
这意思就很明显了,李诚很自觉的开口道:“明日一早,卑职率本部一千骑往浮图城。”薛
万均一听这话,老脸一红,赶紧道:“自成,一千骑兵是不是少了点?三千吧!”
李诚听了笑道:“薛总管,我军算上辅兵,不过三万。高昌虽弱,据城而守,欲破恐不易。某去浮图城,意不在攻城略地,而在阻敌增援。既然如此,一千与三千有何区别呢?”薛
万均无话可说了,再说就是真丢脸了。三千骑兵去浮图城,突厥要是倾巢而出,怎么也能拉起三五万人马吧?你说三千人够干嘛的?实际上突厥在高昌这边的兵力并不多,只不过唐军也不知道就是了。甚至突厥还很害怕唐军打过去。
李诚既然这么坚持,侯君集也不继续装好人了,只是交代一句:“如此,自成当谨慎应对,如敌军势大,不可接战,使人报信,后退监视突厥军即可。”这还算是句人话,那意思李诚不要来硬的,允许他后撤。大
军进抵高昌城外三十里,安营扎寨时,辛獠儿回来复命。而且还带来了鞠智盛的使者。李诚也在场,就留下看看热闹。使者进了营帐,帐内亲兵整齐抽刀,一片寒光。
使者吓的跪地大声道:“上国大人,两国交锋,不斩来使!”侯
君集冷笑道:“鞠智盛抗拒天兵,某欲屠城三日,早点死与完点死,没甚区别。”
使者直接瘫在地上,两股战战,一阵液体从裆下溢出。
李诚见状微微摇头,都是汉人呢,昔日耿功孤城死战,十三壮士回玉门,何其壮烈。自汉以来,留在西域的汉人,不复昔日强汉之勇也。
薛万均见杀威效果很好,站出来淡淡道:“总管,各位将军,听听他说点啥也无妨。”使
者如同落水的老鼠抓住一根稻草,赶紧爬起来道:“小的带来国主的一封信,还请上国将军看完再说话。”说着掏出一封信,双手举着,膝行上前。侯
君集嫌弃的看他一眼,身边亲兵夺过信来,呈上。侯君集撕开信封看完之后,忍不住冷笑,递给李诚道:“自成也看看。”李
诚接过来看一眼,噗嗤一声,忍不住笑了出来。薛万均也好奇的伸手:“我也看看。”
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死还是立功?()
这信里就一个意思,得罪大唐的是我爹,这是我爹的锅,我刚上台,我不背锅!s,尚书大人请原谅!这个世界还真的是有清新脱俗的蠢货啊!(
智盛致书于君集曰:“得罪于天子者,先王也,天罚所加,身已物故。智盛袭位未几,惟尚书怜察!”)唐
朝大军跑了万里路,到了高昌你就来这么一封信就希望得到谅解,然后大军撤走?这智商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契
苾何力也看了一眼,然后没忍住,捂着肚子哈哈哈大笑起来。四
个主要将领都在乐,这笑话能笑三年的。侯君集回头对使者道:“回去告诉鞠智盛,开城自缚而出,显悔过之意。”使者连滚带爬的跑了,浑身的力气好像又回来了,跑的飞快!本
来很生气的侯君集,这会也气不起来了,笑着摇摇头:“鼠辈子亦鼠辈。”
李诚听了呵呵一笑:“愚蠢的人大概都有一个自以为是的通病。鞠智盛完美的继承了鞠文泰的这个优点。高昌都城之事,交给诸君了,某这就回去准备,明日出兵浮图城。”
回到后军营中,裴行俭和李义府出来迎接,这一路两人别的不说,一份军功没跑的。三军的后勤,后路,只要维护好了,就是一份了不得的功劳。
“总管,高昌使者来了都说的啥?”裴行俭八卦了一下,李义府也很想知道的样子。李诚把事情简单的说了说,说完了这俩也是一脸的蒙圈。好
几万人啊,走了一万多里,沙漠就走了两千里,你居然求原谅?“
鞠氏父子,德不配位,天假大唐之手亡之。”李义府进行纲领性的总结,果然是搞御史出身的,说话就是有水平啊。明明是唐军万里跋涉打到人家门口来,还能站在道德制高点。“
李长史,此番事了还朝,君于朝中必有一番作为。”李诚感慨了一句,李义府一脸迷糊,这么高度评价我多不好意思啊?还准备谦虚一句呢,裴行俭舔着脸笑道:“总管,某呢?”
李诚看了看裴行俭,想了想:“你不行,做人太刚,不善于妥协,就等于不善于保护自己。在朝堂之上,恐怕难有大作为。”
如果换成以前李诚这么说,裴行俭能呸他一脸,现在则不然,裴行俭正色抱手道:“还请自成先生教我。”连称呼都换了,态度非常的端正。
李诚上下打量一番裴行俭,露出奇怪的微笑,裴行俭菊花一紧,很想逃离这厮。心道,要说白嫩,明明李义府在我之上,为何不看他,这么奇怪的看我?
“君之用武之地在西域,守约可愿效班定远之志乎?”李诚总算是说出来了,裴行俭听着狠狠的一愣,留在西域?我去,这地方跟长安怎么比?顶多就是胡姬多一点,别的可以说一无是处,要说胡姬,那体味太熏人,偶尔缓缓口味还行的。
裴行俭还真没想过这个,当然李诚也就是说说,这个时空不会有女皇了,裴行俭也不一定会被发配到西域来的,就不要说建功立业了。李诚就是出于这点考虑,才很认真的劝说。
“容某好好想想!”裴行俭听了还真当一回事,低头想了好一阵,才开口作答。李
诚淡淡道:“不着急,战事还早呢,鞠智盛冥顽不灵,指望西突厥的救兵,明日一早,守约率本部精骑,随某前往浮图城,一桩大功劳在等着你我。”
裴行俭听了立刻精神一振,抛开之前的问题,抱手道:“卑职这就回去准备。”说着转身告辞,李义府一脸的羡慕,看着他的背影。李诚见状笑道:“长史何必羡慕守约?后军稳不稳,关系到全局。李某此去,后军拜托长史了。”李
义府听了面色肃然,后退两步,正色抱手:“卑职敢不效死,必保后军无虞!”次
日一早卯时,李诚便出现在账中,裴行俭率麾下校尉已经等在这里。李诚披挂整齐,站在众人面前道:“鞠智盛欲借西突厥之势,顽抗天兵,某与诸君取了浮图城,断其念。”众
人听着不禁面面相觑,都觉得这是个神话故事。裴行俭也有点傻了,老大,不带这么玩的。我们才一千多人啊,你告诉我要去取了浮图城?这是带大家去送死啊。
现场一片死寂,李诚见状忍不住噗嗤一笑:“不信某么?不信就对了!你们要是信了,跟鞠智盛也没啥区别。”众人这才露出微笑,吓死某了,还有人拍了拍小心肝的。
但是随后李诚面色一变,怒道:“此乃军中,军令重如山,但有不从军令着,立斩!”
众将面色肃然,整齐的抬手猛击胸前:“卑职明白!”李
诚点齐人马,准备去跟侯君集说一声就上路,不料侯君集和薛万均主动来送他。
二人进了帐内,侯君集正色道:“自成,此去安全第一,不可贪功冒险,失了我军侧翼。”这
一战威胁最大的不是高昌,而是在浮图城的西突厥军,唐军孤军深入,面前是坚城,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攻克坚城。这个时候,浮图城方向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李诚的任务是牵制,并且提前预警。免得唐军攻城正憨时,侧背遭袭。“
李诚明白,总管放心,必不误大军之事。”李诚做了保证,但是表情还是很轻松。薛万均看着很不放心道:“自成,关乎三军生死,不可轻慢,切记,切记。”
李诚微微一笑:“某便一千骑兵,能做点什么?薛总管,还请教我?”
薛万均听完也是一愣,忍不住哈哈大笑:“薛某多虑也!”侯
君集也是哈哈大笑:“杞人忧天,自成莫怪!”这意思,不是不信你,实在是事关全局。李
诚率部趁着晨色出了营寨,侯君集和薛万均送到营门口,看着千余骑兵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远处只有火把的光芒,互相看看,满意的笑了笑。“
人言李诚桀骜不驯,都道此战比为你我掣肘之事,今观之,人言不足信也。”薛万均还是比较厚道的,心里有点惭愧了。侯
君集点点头:“竖子,除爱财如命不足取也,余者皆可取之。”说
实话,李诚窜起的太快了,侯君集也好,薛万均也罢,这些老家伙,没有一个心里舒服的。即便是契苾何力,嘴上不说,心里也是不舒服的。李诚居然跟他平起平坐了,独领后军。不然军议的时候,也不会沉默了。天
色发白的时候,李诚示意全军停止前进,稍事休息,进点水和食物。李诚身边亲兵伺候着,也不卸甲,坐在路边吃点东西,顺便缓和一下僵硬的手脚。这天气还是很冷的,早晨行军,关节都要冻僵了。
这也是李诚下令休息的缘故,这种天气,长时间行军太折磨人了,对人体的伤害也很大。浮
图城在高昌都城北面,距离四百余里,按照骑兵的行军速度,疾走两天可到,不赶的话也四天。李诚可没打算让这一千骑兵折在行军上,所以赶的并不急。休息一个时辰,大家都缓的差不多了,前面斥候带回消息为“无事”,这才继续上路。行
军打仗,斥候为先,一般都是放出去二十里,李诚要求更高,四十里。做斥候有多辛苦,李诚心里很明白,所以斥候营人人都有棉大衣,有棉护膝,脚上护腕。这还不算,人人一个小瓷瓶,半斤装的十里香。
浮图城是突厥人的叫法,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的时候,戍尉耿恭率数百人在此屯田。后突厥可汗在此立浮图,因此更名。
西域苦寒之地,早晚气候寒冷,李诚不着急赶路,所以保持一个正常的行军速度就行了。所谓正常,就是日行百里,以骑兵的行进速度,不难做到。
之前的起早行军,第二天就被李诚给该了,早晨辰时才起,辰时过办才出发。下午天天黑之前半个时辰停止前进。按照这个要求,斥候负责大军营地的选点,避开早晚的寒冷时。这
个时期的行军和水源有着必然的联系,营寨的设立,首先就是水源,然后才是其他。原因很简单,人不喝水可不行。这一千多骑兵,没水人和牲口怎么活?距
离浮图城五十里时,斥候返回报信,这是李诚要求的。随行的向导也跟着回来了,向导是汉人在西域的后裔,通汉话,交流没有任何问题。
这个时候的世界,汉人一直都是最骄傲的民族。为啥呢?很简单,一直都是吊打周边,加之丝绸之路的存在,整个世界都知道,在东方有一个强大的煌煌巨人。
什么是民族自豪感,这就是民族自豪感。你在这片地方跟人说,我是汉人。别人立刻高看一你一眼,这才谈的上自豪感。走到哪都被歧视,谈个淡淡的自豪感呢?所
以唐军来袭,本地汉人踊跃为大军前驱者,还真不是少数。除了高昌王室之外,民间各种带路党出现了,就算不是汉人,也叫嚣着我有一半汉人的血统。
实际上在西域,会汉语本身,就很吃香。来往丝路的西域客商,对翻译要求量可不小。很多胡商,干脆就是个汉语通。
眼前的向导姓叶,眉宇之间多有胡人的痕迹,但见了李诚还是很自豪的抱手拱手:“见过总管,前方五里有水源,乃故汉戍尉耿恭屯田之所。”耿
恭么?李诚肃然起敬!一代名将,节照万代。
第四百四十章 浮图城下()
关于耿恭,李诚知道的史料有一些,这位东汉名将,西域被围,率数百汉军死战不降。后得营救,归玉门之时,耿恭及所部,乃余十三人。
值得一提的是,岳飞的《满江红》里,“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两句引的典故,正是出自耿恭。
夯土的围墙已经破败,昔日的景象就剩下一些土墙。但是却不禁令人追思,五百多年前,汉朝开边,天山南北屯田时的盛景。
裴行俭负责扎营的时候,李诚带着几个亲兵,在旧地转了一圈,不禁感慨万千。“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吟诗一句,转身回营。不想裴行俭不知合适跟在身后,一脸的哀怨看着李诚:“先生,又是残句么?能有整篇么?”
李诚呵呵一笑,哥只是搬运工,整篇?不可能的!“
有残句就知足吧,这是作诗,不是砍人!”丢下一句话,李诚走远了。心里默默的替王维默哀!你生的太晚了!
一夜平安度过,次日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