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相,不用纠缠细节,说正事吧。”李诚赶紧转回来,房玄龄倒也没在意,点点头道:“自成啊,朝廷出兵高昌已成定局,要不是结社率的事情耽搁了,侯君集的大军已经出发了。”这
啥意思?李诚不是很明白,看一眼房玄龄,那意思说话说明白点。房玄龄淡淡道:“大军出征,各种军需从李家采购如何?”我的仓库都被火烧了,你跟我采购什么?等等!
李诚反应过来了,这是李世民给他个发财的机会呢。用朝廷的订单,弥补杜家和柴家赔偿不足的损失。不然就这两家的情况,真的按照李诚的意思赔了钱,五万贯都压不住。这两家不说破产吧,元气大伤是必然的。
“房相,说一句大话,钱李某是不缺的。不信,最多十日之内,便可分晓。”李诚淡淡的丢出一句话,那意思我是壕。
房玄龄这一下是真的意外了,看了一眼李诚,淡淡道:“自成,李家出产也就是那些了,这一把火,这一年的忙活全白费了不说,还要贴进去不少。陛下看在眼里呢。”李
诚摆摆手道:“房相稍安勿躁,耐心的等上十日即可。”房
玄龄呵呵一笑道:“自成志气可嘉,然则李家的那些匠人管事,怕是留不住了。”
李诚微微一笑:“房相,不是李某大话,李家之兴,在诚一人尔。余者,不足为道。”
这话霸气!房玄龄听着先是一愣,随即也露出微笑,点点头:“此言诚也!”可
不是么?李诚来长安的时候有啥?这才多少时间,成为了长安城的地下财神。接
着房玄龄又道:“人言自成胸无大志,某不以为然!自成可否说说,志向何在?”这就不是房玄龄在问他,而是暗示皇帝想问问他的意思。“
是哪个混蛋说李诚胸无大志?人要是没点远大志向,跟咸鱼有什么区别?所以呢,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李诚又开始胡说八道了,实在是这个话题太敏感了。这
是封建王朝,你要大志干啥?要不要皇帝把位子让给你?“
自成,某不是房二,不要拿这些话来对付。能说出为万世开太平之言,自成注定不凡!”房玄龄又端起了茶杯,做出再不说八道就丢你一脸的姿态。
李诚一听这话,就知道皇帝跟房玄龄交流过了,横渠四句,当初是用来忽悠李世民的。这四句重点是逼格高,但是实现起来属于几乎不可能那种。就拿北宋来说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结果是北宋亡了!南宋苟安,北地民不聊生!遗
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说
到底,这四句话被后人捧的很高,实际上没啥可操作性。作为一个现代人,理所当然的认为,真正牛逼的是兔子。短短七十年,一个文盲率九成的农业国,变成了世界第二。纵观世界历史,没哪个民族能做到这点。
所以说呢,逼格再高,再有范儿,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没有任何价值。有脑子并且愿意去了解历史的人,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这个结论的基础上,不难得出另外一个结论,那就是本朝是中国历史上民生做的最好的。
至于喷子这个东西,历朝历代都有,只不过以前喷子在线下,现在是在线上。喷子具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不负责解决问题,只管喷!只管喷着爽!还有收钱喷!
李诚再次感慨,千万不要小看古人。智商上李诚没有任何优势,人家还是土著,对当下的环境更为适应。
“房相,说起志向,李某其实还真有一个。”李诚决定放出一点干货石锤。
“房某洗耳恭听!”房玄龄也露出郑重的表情,这是代替皇帝在问话呢。不然房玄龄哪里关心李诚有没有远大志向呢?“
李某希望,有生之年,能见到大唐疆域扩大三五倍,人口数万万。寰宇之内,皆为大唐臣妾!”李诚缓缓而言,斟酌词句。一开始他是想说“日不落帝国”,但是很快就发现,这跟推敲是一个错误。因为别人理解不了“日不落帝国”。“
志向确实不小,那自成又能得到什么呢?”房玄龄表示,我不是傻儿子房二,你读书很多,你骗不了我。李诚微微一笑:“男人,还能有啥志向?自然是喝最烈的酒,骑最快的马,爬最高的山,去最远的地方——世界的尽头看一眼。”
房玄龄觉得自己可以回去答复皇帝了,起身抱手:“房某告辞了!”很多疑问,应该是有答案了,李诚个人之志,不在朝,而在野。这个野,指的是出去野。房
玄龄告辞走人了,李诚在后面来一句:“李诚有病在身,恕不远送!”房
玄龄差点栽跟头!这么不要脸的年轻人,实在是难得的人才啊!
回来见到李承乾,房玄龄表示:“幸不辱命,自成愿意与两家人达成谅解,索赔之数待定。要看两家人的诚意!”这话里头是打了埋伏的,就看李承乾接下来怎么处置了。这
也算是对李承乾和两家人一点小小的考验,房玄龄都把事情做到这一步了,你们还不会做人做事,那就不怪房玄龄了。李
承乾得了回话,让人去请杜构和柴哲威。房玄龄就坐在一边看着不说话,心里却是多少有点失望的。李承乾如何处置暂时看不出来,但是他的举动却没有朝着最有利的方向去。房
玄龄不打算影响李承乾的决断,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然后据实禀报给李世民。
实际上对李承乾最有利的做法,是李承乾亲自登门。一者,给两家人面子,也是给杜如晦和柴绍面子。二者,给两家人施加最大的压力,让他们在钱的问题上慎重考虑。太
子都亲自登门了,你们还舍不得两个钱?所以说呢,李承乾还是不善于利用自己的身份,不能很好的把身份作为资源来处理面对的人和事物。要知道,这两家都不是寻常的家庭。
寻常家庭,一道命令把人请来,太子接见,那是天大的面子。但这两家不是这个情况,这可都是出了国公的家庭啊。
房玄龄对李承乾的评价,在心里默默的定了个“不知变通”的评语。但他面对李世民,不会这么说,他会说“持重”。李世民很自然就想到,这是持重的时候么?处理问题要紧啊!这
就好比怎么说呢?李世民让房玄龄把戏台搭好了,让李承乾唱戏,他却唱的很一般。
杜构和柴哲威来的很快,进门时都一头的汗,气喘吁吁的。李承乾让人端来祛暑的酸梅汤,请他们喝下,又让人打来水洗脸擦拭。这
个举动,房玄龄给的分数还算良好。可惜,再怎么处置,都比不了太子一头的汗,顶着酷暑登门的效果来的好。当然了,这段房玄龄会评价一个“仁”字。
不管怎么说,之前没有决定亲自登门,把握机会能力不足,这一点在李世民那里定了。“
两位二郎的事情,孤奉皇命处置。今有两难之意,还请二位国公助我。”
李承乾开口了,两位国公的继承人,表现则完全不一样。
第四百零八章 小聪明的太子()
“太子殿下,家母有命,为救二郎,竭尽全力,否则九泉之下,无颜面对大人。来此之前,臣算了一下,再容臣一旬,卖掉家中一些产业,可凑齐一万五千贯。”杜构早有准备,他没得选,但也不是冤大头,出一万五就算是够意思了。
杜构的回答,李承乾显得非常满意,要说家底,杜家肯定不如柴家。杜家都出一万五,柴家不能少于这个数吧?这样至少三万贯,在李诚那也能面前交代的过去。柴
哲威一脸的苦涩,叹息摇头道:“回太子殿下,容臣禀明一事。”李
承乾没想到这家伙如此的不干脆,你家出个一万五千贯很难么?当下脸色就是微微一沉,他头一会处置这样的大事情,开局没有表现的很好,现在是个挽回的机会,柴哲威居然不配合,李承乾很不爽。用眼神说,老表,你不给面子么?柴
哲威起身抱手:“殿下,非臣吝啬钱财,实在是二郎已经成亲,昔日大人在世,已经把家分了。眼下二郎有难处,哲威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愿出五千贯。”
客观一点来说,柴哲威很不错了。你一个分家出去的老二,还是驸马都尉,你捅这么大的篓子,我还能拿出五千贯来,还想怎么样呢?这个是唐朝的五千贯,购买力很吓人的。足够柴家一年的用度了。
既然已经分了家,柴哲威就算一文钱都不出,那也不是什么问题。最多被人喷他吝啬!没人会说他见死不救,毕竟你柴哲威自己有家,还有媳妇。
这话说的李承乾无言以对,道理其实很简单,柴令武有自己的家当,不能他家一毛不拔,让人家柴哲威出钱救命吧?关键问题是巴陵公主,对柴令武的死活根本不关心的样子。而且还做着美梦,想嫁给李诚做大妇。也
不想想看,别看现在李诚好像元气大伤,他要说休妻另娶,长安城愿意把女儿嫁给他的人家,能从长安排队到洛阳还饶半个来回的。要不为啥崔氏要嫁女啊?要不崔氏为何坐视连个信都通报,不就是想把李诚控制住么?
李承乾为难的时候,眼睛转向了房玄龄,那意思求助了,在线等,挺急的。房
玄龄只能在心里微微摇头,李承乾实在是缺乏处理实际事物的能力。这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他派人给巴陵带一句话的事情。偏偏他却为难的看着房玄龄,这让房相如何开口?
“巴陵公主乃天家之女,臣如何置啄?”房玄龄只好这么回答,心里再次失望了。看来传言中李诚多次拒绝东宫的招揽,是有其根据的。回去汇报的时候,要重点强调一下,太子不通事务这一点。“
这个,孤也很为难啊,巴陵那个脾气,实在不好说话。孤,不好逼她吧?”李承乾说漏嘴了,你不好逼她,那是因为你要名声吧?不忍逼迫骨肉,换取所谓的仁名?
房玄龄心里很无奈,但这是太子,是储君,他是老师。咳嗽一声,房玄龄开口道:“殿下,何不着人请巴陵公主来问一问呢?”李
承乾觉得也只有这样了,派人去请巴陵公主。本以为巴陵公主会翻脸拒绝,不肯过来。没曾想巴陵来的很快不说,进门恭敬的先给李承乾见礼:“见过太子哥哥。最近郎君的事情,让太子哥哥受累了。做妹妹的不好叫哥哥为难。”说
着拿出一摞子的飞钱,双手奉上道:“这是一万贯的飞钱,如果不够,小妹再去凑。”李
承乾以为自己听错了,看看飞钱都不敢信。柴哲威和杜构也很意外,毕竟皇家的公主里头,能算的上贤淑的就一个长公主李丽质。历史上这位却早夭了,说法各异。还有的小说家言,在书里写到长孙冲是个性无能。导致李丽质郁郁寡欢。
小说嘛,大家看个乐子就行,不制造点矛盾,读者不喜欢看。但是原则还是不要胡说八道的好,建立在历史人物的原形上去虚构,才不会那么生硬。
房玄龄倒是心里有数的很,毕竟来之前李世民就派人去训斥了巴陵公主。带去一句话很难听,“柴令武死了,你就去庙里做姑子。”也不是单纯的训斥,内府那边照顾巴陵公主,给了一批雪糖的采购名额。拿着这个名额,就能卖掉赚几千贯的。不
然杀了巴陵,也不能这么快就凑出一万贯。公主的名字听着很牛逼,实际上家底并不多。如果夫妻俩好好的,一辈子衣食无忧足够了。关键柴令武和巴陵都不是省油的灯,搞出了不少事情呢。都是败家的高手。这
一起就是三万贯了,李承乾扭头道:“房相,这些钱,应该够了吧?”
房玄龄不动声色的点点头:“差不多了!”李承乾松了一口气道:“再多也没了。”
一句话把房玄龄给气着了,好在房相城府够深,缓缓的点点头道:“先这样吧。”说着起身告辞了,李承乾还算好的,送到了门口。不过他没看出来,房玄龄给气坏了。其
实房玄龄心里想劝李承乾,这不是三万贯么?东宫再拿个五千贯出来,李诚肯定无话可说了。但是李承乾一句再多也没了,房玄龄还怎么开口?这可是够惜财的。他也不想想,现在陛下的内府跟以前能比么?如
果李承乾真的出个五千贯,李世民一定很开心,太子仁厚啊。回头让内府把这钱给他补上,不能亏了东宫的用度不是?可惜,李承乾压根没这个想法,甚至还提前说没钱。
房玄龄一口气堵的难受,回到家里见到夫人卢氏,屏退了下人之后,忍不住吐槽道:“人言太子聪慧,某观之不过是小机巧。”可不是小聪明么?跟一群老师玩两面派,最后被揭穿了。在李世民没有放弃他的时候,不是去争取,而是选择谋反。所
以说呢,李承乾的结局,真的是自找的。还有一个李泰,大致相当。这两人都是聪明在外面,最后便宜了李治。
卢氏听了丈夫的吐槽,忍不住问了一句:“郎君何出此言?”房玄龄心里憋的难受,把经过说了,心里的想法也吐了出来,不然憋着要出毛病的。最好感慨道:“储君如此,非大唐之福也。”房玄龄压低了声音,只有妇人能听的到。
卢氏点头认可了丈夫的说法,这事情其实很简单。李诚是个受害者,李承乾最正确的做法,就是派人去清查起损失,然后督促两家赔偿,有多少算多少,不足的部分,李承乾自己出一点,不要多意思一下就行。
这样一来,方方面面的都照顾到了,提到李承乾,肯定没什么非议,只有好话。想
法是好的,但是李承乾却不配合,甚至也没怎么事先征求房玄龄的意见。其实这个事情呢,房玄龄早就相好了,只要李承乾开口问一句,具体该怎么处置。房玄龄就一定会全盘托出,但是李承乾在整个过程中,没有给一个私下里商量的机会。处
理办法,完全是他自己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很有一点大权在手,想表现自己的意思。殊不知,越表现就越像个爬到高处的猴子,屁股上的红全露出来了。关键他的表现,都是想在一干年轻人面前,摆他太子的架子。
看起来他确实很爽了,很有面子了。柴哲威、杜构、巴陵,召之即来。实际上落在房玄龄这种老臣的眼里,李承乾做事太毛糙。最近根本就没有好好想过,事情该怎么处置。说
的难听一点,就是在应付差事,这让人太失望了。不过他是太子,房玄龄不好说而已。
说实话,这次其他老师不在场,要在场的话,估计又是一顿喷。而且事情看似处理好了,结果是房玄龄不满意,柴哲威、杜构、巴陵都不满意。为
啥啊?很简单,杜荷是从犯啊,不给他减免点赔偿,就想着完成你的任务?你说杜构能满意么?出这么多钱,却得不到任何回报,能满意么?
柴哲威也不满意,老二都分家了,我花了这么多钱,不是应该的。太子一句好话都没有。巴陵就更不满意了,你是哥哥,妹妹有困难,一点意思都不表示一下?
还有一个不满意的人是李诚,我家被烧了,我忍了。太子代表朝廷,能不安抚两句?派个人来问候一下也是好的吧?特么的没等到太子的人,连一句话都没等来。整
个一个里外不是人!一件事情做下来,老师不满意,当事人不满意。总的来说,李承乾这太子属于能力有限,又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做人做事,多以自身喜好为主。如果是寻常的富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