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摄政大明- 第5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总督府外的数百人之中,唯有寥寥几人可以处变不惊,依然保持着冷静,而何漳就是其中之一。

    见到这一幕之后,何漳马上就考虑到了隐患,急声向身边私兵吩咐道:“拦住那名边军,别让他……”

    然而,不等何漳说完,就见到刘蛮牛快步走到那名边军身旁,狠狠一脚踹去。

    刘蛮牛身材粗壮、脚力极重,此时也没有任何留力,一脚就踹飞了这名边军。

    这名边军足足飞了一丈有余的距离,重重落地之后,嘴里更是喷出了一口鲜血。

    刘蛮牛的重脚,顿时是镇住了那些蠢蠢欲动的边军将士,场面也马上就安静了下来。

    刘蛮牛环视了周围众人一眼,目光最终落在那名吐血不已的边军身上,冷声说道:“我不管你与蒙古鞑子有什么深仇大恨,但军规不可违背!更何况,杀这些毫无还手之力的蒙古俘虏算是什么好汉?杀几名俘虏就算是报仇了?想要报仇雪恨,就去战场上杀敌!若是你在战场上还敢拼命,倒也还算是一条汉子,你如今不过是仗着敌人不能反抗罢了,只是懦夫行径!滚!”

    听到刘蛮牛的训斥,那名边军终于是稍稍恢复了冷静,面色变幻不定,却也不知道他有没有认同刘蛮牛的说法。

    最终,这名边军冲着蒙古俘虏的方向唾了一口血痰,很快就起身蹒跚离开了,竟是一句话也没有多说,但看他脸上的仇恨与决绝,就知道此人已经是下定决心要上战场杀敌了。

    等到这名边军离开之后,刘蛮牛再次环视着周围将士,再次说道:“还有你们,若当真是恨透了蒙古人,今后在战场上有的是机会报仇雪恨!是汉子就在战场上杀敌,孬种才会杀俘泄恨!”

    随着刘蛮牛的话声落下,周围愈加安静,尤其是刚才那些蠢蠢欲动的边军将士,如今更是垂下了脑袋不敢与刘蛮牛对视。

    最终,因为这场变故的出现,总督府外的边军将士们很快就陆续离开了。

    与此同时,许多人的心中都暗暗有了一些决定。

    等到总督府外的情况变得冷清之后,李丕笑嘻嘻的走到刘蛮牛的身旁,摇头道:“蛮牛啊蛮牛,让我说你什么是好……你这个人呀,也太心慈手软了。”

    刘蛮牛瞥了李丕一眼,却是默不作声。

    李丕也不在意,只是依旧笑嘻嘻的补充道:“你刚才那一脚看似很重,但并不伤筋动骨,那名边军吐血也只是震伤,养几日就痊愈了,但你训斥了他之后,既没有询问他的姓名来历,也没有追究他的罪行,反倒是让他当场离开了,看似又打又骂,但实际上却是在包庇他……这个边军在总督府外杀俘泄恨,还全都是钦差大人的俘虏,你就不怕钦差大人事后追究?”

    这一次,刘蛮牛终于是开口道:“我自然会亲自向钦差大人负荆请罪!”

    此时,张诚与看守围栏的禁军们交谈了几句,又安排人为蒙古俘虏疗伤之后,也来到了刘蛮牛的身边,说道:“那名边军固然是鲁莽冲动了一些,但也不失血性,至少还想要报仇雪恨,他这一次罪行不轻,重罚难逃,蛮牛想来是不忍心一个好兵苗子就这样毁了吧?”

    刘蛮牛沉默片刻后,再次说道:“在总督府外杀俘泄恨,确实是罪名不轻,就算钦差大人格外开恩,几十军棍终究是避免不了,就他的小身板,说不定就要被活活棍死,与其让他死在自己人手上,还不如让他死在战场上,说不定还能拉几个蒙古鞑子垫背!”

    张诚摇头失笑,道:“痞子,你别看蛮牛没读过书,他懂得道理可不比咱们少!……走吧,总督府就在眼前,咱们三人一同向钦差大人请罪吧,若只是蛮牛一人请罪,恐怕讨不了好,但若是咱们三人一同向钦差大人请罪,说不定还能大事化小!”

    李丕见张诚要拉自己下水,表情间闪过了一丝犹豫,但很快就表现出一副仗义模样,点头道:“正是如此,咱们三人同去请罪,钦差大人如今正在重用咱们,必然不会为难!”

    就在此时,何漳也来到三人面前,开口道:“三位,本将正好也要觐见钦差赵大人,此事也是亲眼见证,不妨同去!在钦差大人面前,本将也能求情几句。”

    见到何漳的突然插话,刘蛮牛、张诚、李丕三人皆是一愣,纷纷转头向着何漳看去。

    何漳身上的守备官服饰,并没有让他们三人太过在意——虽说何漳的官位要比他们三人足足高了两级,但他们如今乃是赵俊臣麾下的亲兵首领,正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他们身后有赵俊臣作为靠山,别说是守备官了,就算是寻常参将也不被他们放在眼里。

    不过,听何漳的言语,似乎在赵俊臣的面前颇有几分颜面,却是引起了三人的重视。

    张诚更是觉得何漳眼熟,沉思片刻之后,突然是表情一变,开口问道:“这位大人可是何漳何将军?”

    何漳点头道:“正是本将!受到钦差赵大人的召见,本将赶来花马池营效命,正巧遇到刚才那一幕,又见到三人皆是难得一见的好汉,不由生了结交之意,却也愿意在钦差赵大人面前为刘百户求情!”

    听到何漳的回答,刘蛮牛、张诚、李丕三人皆是面色大变,纷纷是现出崇敬之色,连忙是行礼问好。

    何漳参军入伍三十余年来军功卓著,三边将士尽知他的威名,也深得许多边军将士的尊崇,刘蛮牛、张诚、李丕三人也不例外,尤其是听到何漳称赞他们是“好汉”,这三人更是深感荣幸、心中兴奋。

    然后,相互介绍之后,四人就结伴进入了总督府内,并且是一同求见赵俊臣。

    *

    自从赵俊臣掌控了花马池营的局势之后,已是过去了五天时间。

    这五天以来,准噶尔汗国与蒙古右翼两路大军动作不断,入侵愈加频繁,劫掠了许多百姓,仅仅是总督府所收到的消息,就有四府十一县遭袭,先后有七处村庄被攻破,受难百姓近万人。

    而一向是坚定主战的赵俊臣,这些日子以来却一直是按兵不动,并没有任何主动迎敌的想法。

    对赵俊臣而言,如今最重要的事情乃是将陕甘三边的力量统合于一处,彻底控制各地边军,让自己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西北边军的力量。

    唯有如此,赵俊臣才会真正拥有击败蒙古人的力量。

    在此之前,面对蒙古大军的咄咄逼人,赵俊臣还需要暂时隐忍。

    从某方面而言,赵俊臣还算是做的不错!

    这五天时间以来,在赵俊臣的种种手段之下,不仅是花马池营的边军们被彻底激发了士气,就在昨天,固原军镇也送来了公文,表示了顺服之意,榆林、宁夏、固原三大军镇的精锐私兵也陆续投入赵俊臣的麾下,甘肃军镇距离较远,但想来也不会有什么意外,赵俊臣手中可调动的兵力也越来越多了。

    听到何漳、刘蛮牛等人求见的消息之后,赵俊臣正在书房翻阅各地送来的战报。

    得到消息之后,赵俊臣并没有任何意外,总督府外的情况自然是瞒不过赵俊臣的眼睛,点头道:“让他们在大堂内等我,我马上就去见他们。”

    ……

    ……

第七百七十八章。整合(三)。() 
……

    ……

    总督府大堂内,趁着赵俊臣现身之前,何漳与刘蛮牛、张诚、李丕三人相互交谈。

    何漳乃是威名远播的边军英雄,刘蛮牛、张诚、李丕也不是平庸之辈,一方是心中欣赏、刻意结交,另一方则是心怀敬慕、刻意亲近,双方交谈之际自然是气氛和睦。

    四人皆是边军武官,如今又正值火筛入寇时期,话题自然是围绕着眼下的边防局势。

    “这段时间以来,蒙古鞑子的动作愈加频繁,屡屡入侵陕甘各地,依本将的看法,这只是为了试探各地边防兵力之虚实强弱,显然是蒙古鞑子不甘罢休,想要搞些大动作,今年的火筛入寇,必然是很难善了,咱们要做好大干一场的准备。”

    说话之际,何漳眉头紧皱,表情严肃。

    张诚点头认同,脸上满是忧虑,说道:“是啊,陕甘连年闹灾,草原上的情况只会更差,蒙古人想要安然过冬,就只能入境劫掠我大明百姓,若是往年时候,蒙古鞑子经过一个月的大肆劫掠,就已然是收获颇丰、心满意足、准备打道回府了,但今年的情况与往年截然不同,边境百姓们也没有粮食,还等着朝廷赈济,甚至还有许多边境村落举村逃荒,近一个月以来蒙古人虽然是入侵不断,但根本没有没有抢到多少粮食,完全不足以支撑他们过冬……所以,他们如今看似主动,实则已是陷入被动,没有任何选择,只能强撑着不断入境劫掠,边境百姓固然遭了罪,但他们本身也渐渐疲惫了!”

    何漳说道:“天灾之际,粮草或是散布于朝廷腹地,或者是集中于边境城池之中,蒙古人若是想要劫掠到足够的粮食,也仅有两条道路可选,一是深入腹地,前往陕甘以南劫掠;二是攻破陕甘境内的某处城池,寻常的县城都不行,至少也劫掠一处州城或者府城,才能够收获足以过冬的粮食……”

    张诚再次点头,说道:“深入腹地劫掠粮草,环境陌生、四面皆敌,容易被咱们截断后路,蒙古人绝对不敢犯险!所以,蒙古人仅剩下一条路可选,那就是攻破城池劫掠!刚才何将军说蒙古人这段时间以来的屡屡小规模入侵乃是为了试探各地边防力量之虚实,卑职深表赞同!恐怕蒙古人了解到陕甘各地边防兵力布置之后,就要寻找进攻目标了!攻城并非是蒙古人的强项,但他们目前已是没有更好的选择!所以,我们若是顺势布局引导,或许就可以提前预测到蒙古人的下一步行动,然后以逸待劳、守株待兔,打蒙古人一个措手不及!”

    何漳眼神一闪,看向张诚的目光愈加激赏。

    这个方法,何漳也有想到,原本还打算今天见到赵俊臣之后提出建议,却没想到张诚竟然也同样想到了。

    但何漳并不认为张诚抢走了自己的功劳,心态依旧平和,只是问道:“这倒是一个妙计,却不知道张百户可有向钦差赵大人提过?”

    张诚微微一愣,然后有些迟疑的说道:“两日之前,卑职确实曾向钦差大人建议过!”

    何漳连忙问道:“却不知钦差赵大人是何看法?”

    张诚苦笑道:“钦差大人也认为卑职的想法很好。”

    “然后呢?”何漳一愣,追问道。

    张诚摇头道:“没有然后,钦差大人只是说卑职的想法很好,但既没有表示采纳,也没有开口驳斥,只是说了一句‘这个想法很好’之后,就转移了话题,谈起了战兵新军的事情,不久之后就让卑职离开了,似乎是不愿意多谈。”

    听到张诚的解释之后,何漳不由皱起了眉头,用手轻抚着自己的花白短须。

    赵俊臣的这般反应,让张诚不由想起了他在固原军镇的经历——这些年来,何漳向固原总兵方振山提出某项建议之后,方振山的反应与赵俊臣很相似,先是大加称赞,然后则是顾左右而言他,但就是不会采纳何漳的建议。

    难道,赵俊臣与方振山是同一种人?

    原本,何漳见到赵俊臣的强硬主战态度之后,还以为赵俊臣与自己立场相同,或许就会相处愉快,但听到张诚的说法之后,心中却是泛起了一些疑虑。

    *

    何漳乃是见多识广的沙场老将,张诚则是文武双全的武举人出身,所以四人谈话之际,主要是以何漳与张诚二人为主,刘蛮牛与李丕只是在旁倾听,完全插不上话。

    然而,眼见到何漳突然间陷入沉默之后,李丕眼珠子一转,突然开口道:“依卑职看来,钦差大人自有雄才大略,自从他来到陕甘之后,每一步都是深谋远虑、布局深远,从没有一次出错,不仅是短时间内就控制了陕甘大局,还凭空创建了一支战力不俗的战兵新军,在钦差大人的手段之下,不仅是陕甘各地皆是表示顺服,花马池营的一切事宜也都是井井有条,将士们更是士气大振、战意强烈,这全都是往年不可想象的事情!今年的作战事宜,钦差大人也必然是成竹在胸、早有定计,卑职是深信钦差大人的,遵照钦差大人的命令办事就是了,咱们不过是中下层武官,又何必多想?”

    说话之际,李丕刻意放大了声音。

    显然,李丕估摸着赵俊臣应该快要现身了,希望赵俊臣会听到自己的这一番话,全是对赵俊臣的溜须拍马。

    说完之后,李丕的眼角余光还向着大堂门口看去。

    可惜,赵俊臣依然没有出现,这一番话却是白说了,李丕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失望。

    何漳看了李丕一眼,自然是看出了李丕的小心思。

    刘蛮牛、张诚、李丕三人各有所长,都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何漳最是看不上李丕,只觉得李丕先是拉拢刘蛮牛、张诚二人搞小圈子排挤后来者,如今又是想方设法的溜须拍马,一门心思的钻营讨巧,并不是良善之辈。

    不过,何漳暗暗考虑了一下,却也没有急着敲打李丕,毕竟何漳如今还没有正式统领战兵新军,也还不是李丕的顶头上司,一切还是要等到赵俊臣正式任命之后再说。

    所以,何漳反倒是赞同了李丕的观点,缓缓说道:“确实,李百户的说法也有道理,钦差赵大人或许另有定计也说不定!今日来到花马池营,所见一切皆是让本将大开眼界,如今花马池营士气可用,战兵新军也是组建在即,今后与蒙古人交手,定然会让蒙古人大吃一惊,钦差赵大人也确实是手段不凡!”

    李丕笑道:“何将军客气了,您唤我痞子就好,军中与我亲近的同袍全都是这么唤我。”

    何漳点了点头,目光却是转向沉默不语的刘蛮牛,问道:“刘百户对于眼下的边防局势可有高见?”

    刘蛮牛依然是一副少言寡语的沉稳模样,答道:“卑职只懂得上战场杀敌,并没有什么高见,一切听从总督府的命令即可!卑职只希望自己在战场上多杀一些蒙古鞑子。”

    刘蛮牛的观点与李丕相似,皆是坚决遵从赵俊臣的命令,并没有什么个人想法。

    然而,两人的观点看似相同,出发点却是截然不同,李丕遵从命令是为了溜须拍马,刘蛮牛遵从命令却是出于军人天职,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看似相同的观点,何漳的反应却是大不相同,连连点头表示赞赏,说道:“刘百户虽无想法,却堪称是边军之楷模,若是边军所有人都似刘百户一般,区区蒙古鞑子也就不足为惧了!”

    就这样,四人间的交谈颇是顺利。

    尤其是张诚、刘蛮牛、李丕三人,经过这一番交谈之后,对何漳更为钦佩了。

    在传言里,何漳此人虽然是边军勇将,但一向是傲慢固执、不服管教,还经常违抗号令,甚至是与上司直接冲突,但经过了这一番交谈之后,刘蛮牛、张诚、李丕三人却发现何漳的性格与传言之中大不相同,不仅是谦逊有礼、待人和善,也没有任何固执桀骜的样子。

    然而,就在三人暗暗感叹传言不足为信的时候,却不知他们马上就要见到何漳固执桀骜的一面了。

    却说,四人的交谈刚刚告一段落,就听到大堂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随着门外兵丁高喊一声:“钦差大人到~”,就见到一名年轻英俊男子率领着一群文武官员鱼贯步入大堂之内。

    这名年轻英俊男子,自然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