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章德承的表情变化,赵俊臣心中闪过了这样的感慨。
然后,赵俊臣换了一副严肃深沉的表情,向着宝杏馆外走去。
经过自己的不断拖延之后,朝廷的各大势力想必已是等待得无比焦急了。
*****
与此同时,宝杏馆外。
那顺天府府尹薛贵的面色有些苍白、神色更是急切不安,再也看不到往日的意气风发。
京城之内,各方势力盘根错节,高官勋贵无数,随便发生点事情就会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所以顺天府府尹的位置向来是一个火山口,并不好坐。
然而,薛贵却已是在顺天府府尹的位置上安安稳稳的呆了八年时间,至今也依然是位置稳固,这除了他本身心性沉稳、手段圆滑、富有谋略之外,也是因为他的靠山乃是周尚景!凭借着周尚景的支持,再麻烦的事情也可以顺利解决;与此同时,薛贵坐稳了顺天府尹的位置之后,周尚景也可以轻易的掌控京城内的一举一动。
不过,自从得知了赵俊臣被刺杀的事情之后,薛贵就再也不见了往日的沉稳模样,一方面紧急命令顺天府的所有力量追捕凶徒,另一方面则是匆忙赶到了宝杏馆,探望慰问赵俊臣,也顺便向赵俊臣询问案情经过。
只可惜,赵俊臣当时根本没心情应付他,只是略略交谈了几句之后,就将薛贵“请”了出去。
似乎,遭遇了刺杀之后,赵俊臣也有些迁怒于薛贵这位顺天府尹,再也没了往日的客气模样。
隐约之间,薛贵觉得,因为这件事情,自己顺天府尹的位置恐怕是坐不稳了,光天化日之下,京城内竟然有凶徒刺杀朝廷大员,这件事情的性质太严重了,薛贵必然要承担一些责任,到了那个时候,恐怕连周尚景也无法保全薛贵。
不过,薛贵如今依然是心存侥幸,觉得自己若是可以尽快抓捕到那名刺杀赵俊臣的凶徒的话,或许还可以将功补过、保全官位。
于是,在宝杏馆外焦急等待之际,见赵俊臣迟迟没有出现,薛贵耐不住心中烦躁,再一次向身边的顺天府府丞张保问道:“派出去的那些衙役捕快们可有查到什么消息?刺杀赵大人的凶徒可有发现踪迹?”
短短半个时辰之内,这已是薛贵第十一次向张保询问这个问题了。
张保苦笑摇头道:“府尹大人,京城范围太大、人口太多,赵大人他如今只是挂念着崔倩雪姑娘的伤势,完全不愿意与咱们深谈,所以咱们也压根不知道这名凶徒的详细特征,衙役与捕快们如今虽然是四处搜捕,但也是大海捞针,如今又是时间尚短,咱们虽然已是尽力了,但依然没有查到任何消息。”
听到张保的回答之后,薛贵面现怨色,却是有些埋怨赵俊臣不知轻重缓急,完全不向自己说明详情情况,这样一来,若是耽误了破案的时机、让凶徒趁机逃跑,可又如何是好?到了那个时候,自己顺天府尹的位置,又如何可以保住?
不过,赵俊臣权高位重,如今又是众人瞩目的受害者,薛贵自然是不敢埋怨赵俊臣,只是愈加着急的连连摇头、来回度步。
其实,赵俊臣之所以不愿意向薛贵、张保他们交代详情,一来是想要拖延时间,为西厂争取先机,让西厂可以先一步抓捕到张威,将这个关键人证掌握在自己手中;二来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愤怒态度,进一步扩大自己遭遇刺杀之事的影响。
薛贵当然猜不到赵俊臣的心思,他焦急等待了片刻之后,却又再次向府丞张保问道:“周阁老那边可有什么新消息?”
这个问题,薛贵同样是问了张保整整十遍了。
对于薛贵的反复询问,张保有些无奈,但还是回答道:“周阁老那边并没有新吩咐,只是让咱们尽快破案、耐心等待。”
听到张保的回答之后,薛贵摇头长叹,只觉得事不由己、万般为难。
……
就在顺天府尹薛贵的心情愈加焦急的时候,一众“赵党”官员们也尽数聚在宝杏馆外,讨论着赵俊臣遭遇刺杀的事情。
得知了赵俊臣遭遇刺杀的事情之后,自工部尚书左兰山、大学士霍正源以下,所有的“赵党”官员皆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宝杏馆——毕竟,赵俊臣乃是他们的靠山,若是赵俊臣被人暗杀了,他们这些人也会失去依仗,所以“赵党”众人对于这件事尤为关心。
幸好,赵俊臣并无大碍,但这也是“赵党”众人向赵俊臣表现忠心的大好机会!
所以,此时得宝杏馆外,“赵党”官员们齐聚一堂、无一人缺席,相比较其他官员,“赵党”众官员的表情更加严肃,也更加关心这件事情的真相。
“霍大学士,你认为刺杀赵大人的幕后真凶究竟是谁,竟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于闹市之中刺杀赵大人?这个人难道就不怕会引起百官众怒吗?”
“赵党”众人聚在一起之后,左兰山向霍正源问道。
在“赵党”之中,最关心赵俊臣安危的人无疑就是左兰山了,因为赵俊臣若是被杀的话,那他就会彻底失去入阁的希望,所以左兰山的脸上满是震怒之色。
相比较左兰山,霍正源的表现更加冷静一些,听到左兰山的询问之后,霍正源目露沉思之色,缓缓答道:“据我所知,在满朝的文武百官之中,没有谁有这般胆量,会做出这种蠢事!毕竟,赵大人若是被杀,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刺杀朝廷大员之事太过敏感,必然会引起百官的同仇敌忾,到时候朝廷严查之下,所有力量动员起来,幕后主使就算是隐藏再深,也一定会被揪出来,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庙堂之中,自是存在着一些潜规则,得到了百官的共同认同,其中之一就是绝不能使用刺杀手段对付政敌,哪怕是使用了这般手段,也绝不能让人察觉!毕竟,在庙堂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政敌,每个人也都是别人的政敌,若是都使用刺杀手段解决矛盾,那么不用几天朝廷就没人了,而朝廷百官们出于自身安危考虑,也皆是极为反感这种手段。
今日,赵俊臣遭遇刺杀之事,显然是有人挑战了这条潜规则,也逾越了朝廷百官们的底线,必然会引起百官们的同仇敌忾,哪怕是太子朱和堉、又或者是首辅沈常茂,虽然他们与赵俊臣矛盾极深,但这个时候也一定会站在赵俊臣这边!
所以,霍正源却是想象不到,究竟有谁会这般的胆大愚蠢,竟敢与整个官场为敌!
听到霍正源的回答之后,左兰山目光闪动,突然轻声问道:“昨晚,赵大人与沈首辅发生了冲突,让沈首辅屡次下不来台,颇是丢了颜面,而沈首辅一向是睚眦必报的性格,今天早朝之上,他指示‘沈党’官员弹劾赵大人,却皆是被陛下挡了回去,以沈首辅的性格恐怕绝不会善罢甘休……霍大学士,你说这件事会不会与沈首辅有关?”
随着左兰山的询问,周围的“赵党”皆是身体一震,或是震惊、或是兴奋。
若当真是沈常茂派人刺杀赵俊臣的话,那么赵俊臣只要找到证据,就可以顺利扳倒沈常茂!这样一来,“赵党”在朝中也会少了一个大敌,“赵党”今后整顿商税的行动,也会顺利许多!
但霍正源很快就摇头否定了左兰山的猜测,说道:“绝不可能会是沈首辅,沈首辅虽然与赵大人有矛盾,但他深知官场规则,如今也不是逼不得已的时候,虽然他向来是性格刚烈,但也绝不会采用这种手段……”
然而,话到一半,霍正源似乎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却是中断了自己的讲诉,并且话锋一转,又说道:“事实上,刺杀赵大人的幕后主使究竟是谁,这件事咱们说了不算,其他人说了不算,哪怕是幕后主使亲自站出来承认也不能算……最终,还是要看赵大人的态度!”
“赵大人的态度?”左兰山微微一愣,反问道。
霍正源点了点头,嘴角隐约间带着一丝冷笑,说道:“赵大人是受害者,也是目前唯一的证人,他的指证自然是至关重要,若是赵大人指证某个人是幕后主谋,哪怕是没有切实证据,这个人也一定会惹上一身腥臊!……所以,接下来,就要看赵大人是想要追查真相,还是让谁来背黑锅了!”
刚才,霍正源正准备否定左兰山的猜测,但他突然想到,以赵俊臣的性格来看,他若是最终将这个黑锅丢到沈常茂头上,也是大有可能!毕竟,这样一来,赵俊臣就能够得到最大的利益,而利益向来都是赵俊臣办事之际的唯一考虑因素!
若是幕后真凶被发现之后无法为赵俊臣带来明显的好处,那么赵俊臣就一定会为幕后真凶辩护,哪怕这位幕后真凶险些杀了他——这就是赵俊臣!
而就在霍正源解释的时候,突然有人高呼道:“赵大人出来了!赵大人出来了!”
……
PS:恩,二合一大章节,五千字!
……(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二章。风波(三)。()
……
……
“赵大人出来了!”
随着这道呼喊声的响起,顿时是引起了一阵骚动,宝杏馆外的各方势力皆是将目光集中到了宝杏馆门口处,果然是发现了赵俊臣的身影出现。
然后,不论是“赵党”官员,还是薛贵、张保等顺天府官员,又或者是六扇门、锦衣卫的官员,纷纷是向着赵俊臣涌来,并且怀着各种各样的想法与目的,纷纷向着赵俊臣慰问示好。
“赵大人受惊了!”
“听闻赵大人遭遇歹徒刺杀,下官也跟着担心受怕,如今看到赵大人您无事,下官也就安心了。”
“竟然有凶徒在光天化日之下于闹市之中刺杀赵大人,实在是胆大包天,还请赵大人放心,下官已是下令严查此事,那凶徒绝对逃不了的!”
“赵大人……”
听着眼前一众官员对自己的“关心”问候,赵俊臣的脸色却完全不似往日一般和煦亲切,而是前所未有的严厉肃穆,冷着脸、抿着嘴角、眼中泛着寒意,让人望而生畏。
这一刻,一向是以温和形象示人的赵俊臣,终于展现了自己身为朝中权臣所应有的威严!
见到赵俊臣的这般神态,众官员皆是有些心惊,声音也越来越低,到了最后,众人心惊于赵俊臣的态度,场面竟是安静了下来。
待众人无声之后,赵俊臣终于缓缓说话了,声音冰冷:“谢谢众位大人对本官的关心慰问,但本官并不是伤者,所以并不需要你们的关心慰问,真正受伤的人是崔倩雪崔小姐,需要你们关心慰问的人也是她!”
顿了顿后,赵俊臣继续说道:“崔倩雪姑娘身受重伤、性命垂危、至今未醒!本官虽然已是派了神医章德承尽力救护,但也不知道最后能不能救得回来!……事实上,若不是崔姑娘替本官挡了这一刀,本官现在也就不可能站在这里与你们说话了……”
说话之间,为了进一步扩大此事的影响力,赵俊臣也刻意的夸大了崔倩雪的伤势。
另一边,听到赵俊臣的描述之后,许多相关衙门的官员——比如顺天府、六扇门、厂卫等等——脸色皆是隐隐有些发白,这件事越是后果严重,他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
更何况,崔倩雪的身份虽然远远比不上赵俊臣,但她毕竟是前阁老崔勉的亲孙女,连德庆皇帝也是亲自见过她的,如今崔倩雪的伤势这般严重,他们这些官员无论如何也逃不脱干系,必然会受到责备。
唯一的自救希望,就是尽快抓捕到那名行刺赵俊臣的凶徒了。
于是,虽然赵俊臣现在明显是心情不好,但顺天府尹薛贵急于破案,还是壮着胆子向赵俊臣说道:“还请赵大人安心,我顺天府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凶徒捉拿归案,让赵大人您消气,只不过……如今崔姑娘依然昏迷,却只有赵大人您一人见过凶徒的模样,所以下官希望赵大人您能够提供一下凶徒的相貌特征,这样一来顺天府也可以更快破案!”
随着薛贵的询问,场上众人皆是露出了关注之色。
只是,赵俊臣脸上闪过了一丝嘲讽,反问道:“安心?光天化日、天子脚下、闹市附近,本官身为朝廷大员,竟然也会遭遇歹徒行刺,京城治安已是糜烂到何种程度?隔了这么长时间,你们顺天府竟然连歹徒的基本特征都查不到,办事能力之低下,简直是令人发指,如此一来,你让本官如何安心?”
听到赵俊臣的讽刺,薛贵脸色一白。
赵俊臣的这一番话若是传了出去,他的官位恐怕就要愈加不稳了。
事实上,这番话一定会传出去,他的政敌们是不放过这个机会的。
不过,薛贵还是强忍着心中怨气,再次向赵俊臣说道:“刚才,周阁老特意派人叮嘱了顺天府上下,让我等一定要尽快破情、捉拿凶徒,还请赵大人看在周阁老的面子上,能够体恤一二,为下官详细描述凶徒特征!”
显然,薛贵这是拿周尚景来施压赵俊臣了。
赵俊臣自然是听明白了薛贵的隐含之意,不过现在他确实不愿意得罪周尚景,眼前的薛贵乃是周尚景的重要亲信,若是自己一直打压薛贵,说不定就会引起周尚景的误解,让周尚景以为赵俊臣这是向他宣战了。
更何况,赵俊臣已是为西厂争取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以魏槐的能力,又有了这么长时间的先机,西厂应该可以最先捕捉到行刺自己的凶徒。
于是,赵俊臣冷哼一声后,最终还是说道:“那名凶徒身材矮壮,相貌凶恶,脸上有颗黑痣,操着山西口音,看他的样子,应该是一位惯犯!薛大人,得到了这些情报之后,还望你尽快破案,不要再让本官失望!”
听到赵俊臣的讲诉之后,薛贵心中松了一口气之余,也隐隐有些奇怪,不知道赵俊臣为何要当众公布凶徒的特征,似乎有些不妥。
不过,见到赵俊臣的神色不善,薛贵终究没有提出异议,只是连连点头,说道:“一定一定,下官绝不让赵大人失望。”
说完,薛贵带着一众顺天府官员匆忙离去了,自然是想要尽快破案。
和薛贵同时间离去的,还有六扇门、东厂、锦衣卫的官员们,他们皆是想要抢在其他衙门之前首先破案,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不仅无过、反而有功!
看着这些人匆忙离去的背影,赵俊臣眼中闪过了沉思之色。
他当众说出凶徒特征,乃是有意为之,是为了敲山争虎,让七皇子朱和坚知晓消息,毕竟张威刺杀他的事情充满了巧合,若是赵俊臣没有主动提醒的话,朱和坚或许也无法猜到这件事与他的关联。
等朱和坚得知自己派出的杀手竟是险些误杀了赵俊臣之后,一定会产生慌乱,到了那个时候,赵俊臣就有了可趁之机。
而就在赵俊臣暗思之际,突然有几匹快马向着宝杏馆的方向奔来。
领头骑马之人,竟是德庆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张德!
见到张德骑马奔来,恐怕是带着德庆皇帝的旨意,周围官员自然是纷纷避让。
那张德策马来到赵俊臣身前之后,很快就翻身下马,并且向赵俊臣说道:“陛下有旨,召户部尚书赵俊臣尽快入宫觐见!”
……
PS:回了一趟老家,这里没有电脑和网络,虫子只能通过手机码字,所以今天只有一更,见谅!到了明天或者后天,就会恢复到每日两更、偶尔三更的速度!
……(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三章。风波(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