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摄政大明- 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知道,黄有容与沈常茂虽然时有合作,但敌对的时候却更多,尤其是近些日子,因为要争夺德庆皇帝南巡期间留京辅政的差事,两位阁老相处的并不愉快。

    这个时候,黄有容突然约沈常茂见面,实在是有些奇怪。

    不过,长随也不敢质疑黄有容的决定,只是连忙答应了。

    事实上,黄有容在深思熟虑之后,接下来他不仅是要与沈常茂见面,更要与沈常茂结盟!

    黄有容不甘心自己成为弃子!但他也明白,一旦德庆皇帝与周尚景下定了主意,他根本没有办法反抗!

    所以,在这个时候,黄有容需要沈常茂的帮助!

    准确的说,是两人之间的互助!

    毕竟,沈常茂与黄有容的处境,几乎没有任何不同!

    所以,只要让出一些利益给沈常茂,并说清楚利害关系,黄有容自信还是可以与沈常茂结成同盟的。

    而只要他们两位阁老结成同盟,面对德庆皇帝与周尚景,以及那个浑水摸鱼的赵俊臣,也总能多一些自保之力!

    ~~~~~~~~~~~~~~~~~~~~~~~~~~~~~~~~~~~~~~~~~~~

    黄有容身为当朝阁老,一举一动都有其他派系的眼睛在盯着。

    所以,黄有容约见沈常茂的消息,也很快就传了出去——事实上,黄有容也不打算隐瞒这个消息!

    而各大派系对于黄有容的这般做法,也是各有看法。

    …………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首辅周尚景。

    赵俊臣虽然手中掌握着西厂,又有同济庙的情报网络,但周尚景却也掌控着顺天府,又经营多年,在京城之中的消息灵通,还要远在赵俊臣之上。

    当顺天府尹薛贵求见周尚景的时候,周尚景正在练习书法,这是周尚景的习惯,虽然如今他已是年近古稀,但依然是坚持不断。

    “哦?黄有容约见了沈常茂?”在听到薛贵的禀报后,周尚景手中的狼毫突然微微一顿,然后抬起头,花白的眉毛一扬:“消息可准确?”

    “下官已是再三确认过,绝对准确。”薛贵连忙答道。

    周尚景似笑非笑,看似昏花的老眼中却是精光一闪,道:“原本打算等到陛下南巡之后,重新整顿朝中的势力分配,没想到黄有容竟是比想象中稍稍聪明了一些……不过,终究是稍微晚了点,接下来就要看他们的造化了……若是寻常,老夫倒是要趁机做些事情,但如今南巡将近,重点却并非在这里……哎……”

    …………

    而赵俊臣得到消息的时候,正在户部衙门处理公务。

    平日里这般时候,赵俊臣总是喜欢把公务带到自己府中,在书房中处理。

    但如今户部有了动荡,赵俊臣却需要坐镇户部,安定人心,防止意外。

    而在得到了黄有容约见沈常茂的消息后,赵俊臣微微一愣后,却并不在意,只是若有所思。

    “看样子,事到如今之后,黄有容也终于看明白了如今朝中局势的变化,也想明白了自己真正的隐忧所在,联合沈常茂,倒也算是一步好棋,若是寻常,也未必不能自保……可惜他发觉的太迟了,随着我接下来的计划,他却是注定要为太子朱和堉陪葬了,如今与沈常茂的联合,不仅不能自保,反而还会牵累沈常茂,不过这倒是对我有利,反正我接下来的目标,也轮到了沈常茂………”

    这般想着,赵俊臣轻轻一笑,向那位送来消息的西厂番子吩咐道:“这个消息传达给陛下,咱们西厂是陛下的稽查衙门,得到了这种消息,总归要让陛下知道。”

    西厂番子答应之后,就转身离去了。

    而根据赵俊臣事后得到的消息,当西厂在把黄有容约见沈常茂的消息传达给德庆皇帝之后,德庆皇帝原本正在审阅着奏折,得到消息后却是神色不变,只是冷哼一声后,说了一句:“黄有容这个老东西,总算是还没有笨到家!”

    ……

    恩,依然是五千字大章节!(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聚议。() 
……

    黄有容与沈常茂的这次聚会,可谓是相谈甚欢、顺利异常。

    据传,黄有容与沈常茂在离开尚贤楼的时候,不仅笑容满面,甚至还携手而行,一副亲密无间的样子,好似已经完全忘记了往日的不愉快。

    显然,黄有容与沈常茂这两位阁老已是结成了同盟。

    这很正常,对于黄有容与沈常茂这样的成熟政客而言,不存在永远的敌人,也不存在永远的朋友,唯有利益永恒。

    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件会震动朝野的大事件!

    …………

    当西厂把这个消息传给赵俊臣的时候,时间已是下午申时,赵俊臣也回到了府中,正在赵府客堂之中,与秘密拜访他的工部侍郎陈东祥商议事情。

    在听到西厂番子的禀报后,赵俊臣微笑道:“看样子,黄阁老他这次决心不小啊!虽说他与沈阁老的境遇相似、有结盟的基础存在,但他们二人的利益范畴时有冲突,前段时间还曾为留京辅政的差事而争斗不休,如今即使双方都有心结盟,却也有许多前提条件需要商议……但这么快就达成了同盟,想来是黄阁老他割舍了不少好处……”

    说到这里,赵俊臣神色间闪过一丝赞叹,说道:“黄阁老这次竟是会有这样的魄力与果断,与往日的斤斤计较大不相同,我从前却是小看他了。所以说,挫折与危机,有时候并非是一件坏事,如今的黄阁老就是一个例子。从前的他早已是习惯了陛下的庇护、周首辅的忍让,这些年来虽说不上是顺风顺水,但也是少见挫折,早就忘记了党争间的残酷与阴险,所以这次与咱们在相争之间,才会屡屡被动;但如今遇到挫折与危机之后,不仅没有压垮他、吓坏他,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与魄力,若是他从一开始就有这样的心智胆识,我怕还真不一定能斗得过他,可惜了……终究还是晚了些……”

    在得知了黄有容与沈常茂两派结盟的消息后,赵俊臣不仅没有任何担心,还饶有兴致的评点了几句黄有容的变化,看到这一幕后,旁边的陈东祥不由一愣。

    如今,赵俊臣与黄有容之间的党争,早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虽然因为德庆皇帝即将南巡的关系,接下来会战火稍歇,但毕竟已是结下了梁子,等到德庆皇帝结束了南巡之后,两派之间的争斗只会越演越烈、也越来越残酷。

    而两派争斗之间,黄有容虽然暂时处于下风,但毕竟不是没有还手之力,如今又与另一位阁老沈常茂结成了同盟,可谓是实力倍增,又岂能轻松应付?说不定,接下来只要一不小心,赵俊臣一党就会由胜为败、功亏一篑!

    所以,对于黄有容与沈常茂结盟的消息,赵俊臣虽然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但陈东祥却是担忧不已。

    于是,陈东祥小心翼翼的提醒道:“赵大人,那沈常茂的权势虽然略逊于黄有容,但也绝对不可小觑,如今他与黄有容结盟,对咱们而言可谓是压力倍增啊!尤其是这两人一个性子阴毒一个做事狠绝,仅只是其中一人的话,咱们还有办法对付,但若是两人联手,就会心性互补、缺点难寻了,所以依下官来看,咱们还是应该小心一些,并早做提防才对。”

    见陈东祥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赵俊臣又是一笑,挥手道:“这些你不用在意,虽然黄有容与沈常茂的结盟有些出乎意料,但并不会打乱我接下来的计划,只要我接下来的计划可以顺利进行,那么黄有容他别说是与沈常茂结盟,就算是与周尚景结盟,也难免要倒台失势……时机,就在南巡结束之后,我们现在只需要静静等候就是。”

    看到赵俊臣满是自信,陈东祥犹豫了一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赵俊臣,毕竟赵俊臣已是一再向他证明了自己的心机手段有多么的可怕。

    于是,陈东祥恭敬道:“既然大人您早有准备,那么下官也就安心了,以赵大人您的手段,即使黄有容与沈常茂二人联手,想来也绝不是赵大人您的对手。”

    至于赵俊臣口中的“计划”,陈东祥不免有些心中好奇,也不知究竟是什么样的计划,竟是让赵俊臣如此自信,但既然赵俊臣没有细说,陈东祥自然也不敢追问。

    …………

    赵俊臣轻轻一笑,却岔开了话题,问道:“别说黄有容与沈常茂了,咱们先说说你的事情吧。你这次来见我,可是出了什么事?是不是黄有容他们在今天早朝上吃亏之后,开始怀疑你这次的暗中投靠只是反间计了?”

    陈东祥点头沉声道:“大人高明,下官的来意,正是如此。今天下了早朝之后,大学士霍正源突然约见了下官,期间虽然并没有明说,但试探之意非常明显。想来今天早朝上的种种,已是让他们开始怀疑下官投靠他们的真正意图了。只不过,因为下官送给他们的那份名单与罪证,确实让咱们损失不小,所以他们如今也只是在怀疑罢了,并没有确定什么。”

    说话间,陈东祥犹豫了一下后,又向赵俊臣征询道:“只是,经此一事后,想来黄有容他们出于小心防范的心思,是绝不会再信任下官了。所以还请大人指示,下官是不是索性与他们摊牌,从此光明正大的继续为大人您办事效力?这几日以来,下官身处两派之间,早朝上也不敢随意的开口说话,实在是憋屈的很。”

    赵俊臣考虑了片刻后,却摇了摇头,吩咐道:“既然你还没有露出破绽,那就先继续留在那边吧,我让你假意投靠黄有容他们,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扳倒闫鹏飞与刘诠安二人,这两个人还不值得我如此大动干戈,你这次反间的真正目的,是尽量与黄有容的那些门下朋党们拉近关系,等到今后黄有容倒台的时候,咱们可以抢先一步接手黄有容的那些势力与朋党。

    接下来,黄有容他们再怎么怀疑你也没关系,你也不需要打探消息,只要尽量与黄有容的那些朋党们搞好关系就是了,毕竟你在之前送给他们的那份名单与罪证,确实是发挥了作用,他们再怎么怀疑,也不能明目张胆的排挤你。

    当然,我也知道,如今你明面上还是我的人,却在我的授意下暗中投靠了黄有容,处于两派之间,最是尴尬不过,但暂且忍耐一下,正如我刚才所说,等到陛下南巡之后,你的任务也就结束了。到了那个时候,我也自然会让你有所回报。”

    见陈东祥点头答应后,赵俊臣想了想,又说道:“此外,陛下他即将南巡了,原本我是把你放入了伴驾的官员名单之中,但如今时移事易,形势与当初大不相同,所以你到时候还是继续留在京城中比较好,我对你另有重用。”

    陈东祥连忙说道:“还请大人您吩咐就是,下官绝对不辱使命。”

    赵俊臣笑道:“你具体的任务,我现在还不方便细说,但在陛下他南巡期间,京城中会发生许多事情,到时候我会派人送给你一封密信,你只要按着密信上的吩咐去就行,想来以你的聪慧,到时候自然能够明白我的深意。”

    听赵俊臣的这些吩咐,似乎与之前隐约透露的“计划”有关,让陈东祥愈加觉得赵俊臣高深莫测之余,也愈加的不敢怠慢,连忙答应。

    而就在赵俊臣与陈东祥谈话的时候,许庆彦突然出现在了客堂门外,向赵俊臣禀报道:“少爷,宫中来人了,说是陛下宣少爷您进宫议事。”

    ~~~~~~~~~~~~~~~~~~~~~~~~~~~~~~~~~~~~~~~~~~

    看到赵俊臣被德庆皇帝召见,又见赵俊臣没有其他吩咐,陈东祥自然是连忙告辞了。

    而赵俊臣换了官服之后,出了赵府大门,也见到了宫中来使,却是养心殿太监张秀。

    如今赵俊臣与内廷的关系颇佳,与张秀更是熟悉,所以在相互客气了几句后,赵俊臣直接问道:“张秀公公,却不知陛下他突然召唤本官觐见,是有何事情?”

    张秀知道,赵俊臣这是不想毫无准备的去见德庆皇帝,所以才向他打探消息。

    若是平常,出于讨好的目的,不需要赵俊臣开口,张秀就会主动透露,反正赵俊臣一向出手大方,绝不胡亏待了他。

    然而这一次,张秀却也无能为力,苦笑道:“赵大人,陛下他这次召见您的原因,咱家也不清楚,只知道陛下在审阅完了折子之后,就突然下了这道旨意,并没有透露太多,不过应该不是小事,因为陛下他不仅仅只是召见大人您,如今首辅周大人、黄有容黄阁老、沈常茂沈阁老、程远道程阁老、还有六部的尚书们,全都得到了召见。”

    赵俊臣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张秀虽然并不清楚更多的消息,但他透露的这些细节,就已是足够赵俊臣猜想到许多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四章。周尚景的提议。() 
……

    当赵俊臣随着太监张秀入宫之后,发现首辅周尚景、阁老程远道、吏部尚书宋启文、兵部尚书王寿四人,此时已经候在养心殿外了。

    因为德庆皇帝是召集诸阁老与六部尚书一同觐见,如今人还没有来齐,他们也只能在养心殿外候着。

    此时,周尚景与宋启文二人正轻声谈论着些什么,神色皆是淡然平静;而王寿则是一如既往的保持着低调态度,默默的站在一旁也不知在想着什么;至于新晋阁老程远道,也依然是那副清高的模样,位置与其他三人隔着很远。

    看到赵俊臣出现后,四人也是神态各异。

    宋启文向着赵俊臣和善一笑,王寿也是对赵俊臣点头示意,程远道则完全没有掩饰自己对赵俊臣的厌恶,发出了一声冷哼,至于周尚景,在微微一笑后,却是向着赵俊臣的方向走来。

    周尚景身为当朝首辅,即使赵俊臣如今风头正劲,也不敢怠慢丝毫,也赶忙迎了上去。

    …………

    “晚辈见过首辅大人。”

    “俊臣不必多礼。”周尚景依旧是一副好似对赵俊臣欣赏至极的神色,将赵俊臣扶起身后,笑道:“老夫与俊臣多有亲近之心,奈何俊臣你总是这般多礼,却是与老夫见外了。”

    “首辅大人您言重了,您是前辈、是上官,更是晚辈学习的楷模,晚辈多些礼节、多些尊重,也是理所当然的本分。”赵俊臣依旧恭声道。

    周尚景不由无奈摇头,叹息道:“俊臣你呀,什么都好,但就是太过稳重了些,若是俊臣你的年纪已经如老夫一般,稳重自然是好处,但俊臣你如今还不到二十五岁,就已是这般稳重了,却是少了些年轻人应有的轻狂,这就有些过犹不及了。”

    赵俊臣也是跟着叹息,道:“晚辈从前已是轻狂过头了,在朝野之间,也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如今想要扭转,却也只好矫枉过正了。”

    见赵俊臣这般模样,周尚景看向赵俊臣的眼神愈加的欣赏,但隐藏在欣赏背后的心绪,却任谁也无法猜透,只是话锋一转,谈到了正题:“说起来,陛下他这次突然召集了诸位内阁阁老与六部尚书一同在养心殿觐见,这般情景已是许久未见,恐怕不会是小事。以俊臣你看来,陛下他这是有何打算?”

    官场之间,往往最是虚伪,大家都是藏着一手,绝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全部告知于人。

    如今,赵俊臣也是如此,他确实猜到了一些德庆皇帝的心思,但也不会全都告诉周尚景——虽然赵俊臣也知道,以周尚景的老谋深算,自己能猜到的那些东西,周尚景肯定也能猜测到,但这并不意味着赵俊臣就要对周尚景开诚布公、毫无隐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