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明最忠实的走狗棒子国闻讯大哗,积累十年的憎恶、羞辱情绪一并迸发。
朝鲜臣僚纷纷痛切陈词,在一片慷慨激昂的气氛下,仁祖李倧拒不接见建奴使团,不接受其来书。
建奴使团大怒,离开汉城,沿途百姓观者塞路,顽童或掷瓦砾以辱之。
于时,皇太极下定决心,要好好教训一下不听话的走狗,准备在登基后,以朝鲜背约忘恩为由,征伐朝鲜。
当然,出一口恶气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却是战略考虑。
皇太极认为,通过对朝鲜的武力征服,可迫使其与大明断绝臣属关系,转而向大清称臣纳贡。
这样一来,朝鲜若降清,无异于又断了大明一臂。
“请皇上放心,扬古利愿为皇上效力驱驰,为我大清开疆拓土!”
皇太极话音刚落,他的的死忠超品公扬古利已经跪地领命。
只有阿济格和阿巴泰二人踌躇着,面面相觑。
mmp,又是这样。
皇太极玩这一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曾经后金四大贝勒之一的三贝勒莽古尔泰已经被玩死了,有四小贝勒之称的阿敏则被玩进大牢,到现在还没出来。
如今,轮到他们了。
其实皇太极的这一手并不高明,傻子都能看得出来,这叫排除异己。
让跟他作对的人领兵出战,赢了是应该的。输了,问罪!
很简单。
可非常有效!
“阿济格、阿巴泰领命!”
最终,在皇太极愈发阴狠恐怖的眼神下,二人乖乖妥协。
皇太极瞬间咧嘴大笑,三角眼笑得眯成了一条线。
他很得意,有些飘飘然。
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似乎,目前的局势都在掌握之中。
同一片天空下,有点飘的并不止皇太极一人。
陕西潼关,关中的东大门,晋、陕、豫三省要冲之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城外的一处高岗上,站着一位名动天下的风云人物——闯王高迎祥。
在几十名铁甲重骑的护卫下,俯望岗下那几乎漫无边际的浩荡人马,这位大佬的脸上满是感慨之色。
八年了,自已造反已有八年了。
他想起了八年前的自已。
这个从陕西安塞揭竿而起的青年,在百姓困饿而死的边缘,散尽家财大呼着:“与其坐而饥死,不若起而为盗!
在他的号召下,迅速从家乡拉了一支队伍,并自任首领,成为最早的带头大哥之一。
高迎祥曾以贩马为业,臂力过长,射术精湛,每次上阵,皆是白袍白巾,身先士卒。
因为英勇善战,敢于拼命,他很快从众多的流寇中崭露头角。
崇祯四年六月,义军领王嘉胤被大明平头哥曹文诏斩杀。
陕晋各路流贼,结成三十六营,高迎祥为领袖之一,号称“闯王“,他终于有了一定的江湖地位。
崇祯七年十一月,原共主紫金梁王自用战死,高迎祥召集各路义军十三家七十二营领大会荥阳。
因为小弟多,颇负人望的高迎详,被十三家七十二营推选为名义上的领袖。
发达了,成功了,道路走对了。
想到这里,高迎祥脸上不禁露出自得的微笑。
事实证明,贩马生意只是小打小闹,没有前途。
唯有杀头的生意,回报最高。
接下来的事情,便很风光了。
今年初,他率领李自成、张献忠等小弟,破霍丘、攻寿州、入颍州,陷凤阳,把老朱起家的风水宝地烧成一片白地。
又把皇帝老儿的祖坟都给挖了烧了抢了,还当了几天自封的古元真龙皇帝,真是他娘的爽啊。
值了!
想到这里,高迎祥顿觉心下热血澎湃,豪情万丈。
天下轮流坐,今年到我家。
时隔一年,自己率着这多达二十多万的部众,定要掀起更大的滔天巨浪,让整个大明朝,在自已的马蹄下为之颤栗发抖!
这一天,是崇祯八年十月三十。
psp:感谢书友seven_i6、阿杰阿轩阿心、洛丶炎打赏,铭感盛情!
第一百一十三章 孙传庭出关()
第一卷风雨飘零
亦是这一天,潼关迎来了一支队伍,一支注定要名震天下,书写传奇的军队,它叫秦军。
虽然此时的它,籍籍无名,不为人所关注。
但在千里之外的崇祯皇帝心中,却重若千钧。
城门外,凛冽的西北风吹过,孙传庭骑在骏马上,打量素有四镇咽喉、百二重关美称的潼关城。
观察地理地形,历来是一个优秀的将帅必备的基本功,老孙头自然也不例外。
潼关城城池南高北低,北临黄河,东、西、北三面城墙高五丈,而南边的城墙,最高处竟有十丈。
整个城池周长近二十里,共有六个城门,堡楼、角楼、瓮城、女墙、堞垛等防御措施皆有,端的是一个坚固无比的军事堡垒。
城墙依山势曲折蜿蜒,又将潼河入黄河段囊括进关城之内,使得由南向北流入黄河的潼河穿越潼关城而过。
由此,潼关城的防守能力大大增强。
特别是环城壕沟,十分引人注目,壕沟四道,每道约宽五十丈,估计有四、五丈深。
城门的跨濠处,全部修筑城门吊桥,用当地厚实宽大的榆槐木制造,又粗又长,搁在城壕上,竟如一座浮桥一般。
“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
看到潼关的城墙布置,老孙头不禁慷然而叹。
这里,今后就将是秦兵的驻地了,也是战斗的地方。
“孙大人,卢督在城里已经安排妥当,请大人进城。”
前方,曹变蛟俯身抱拳行礼。
身着精钢甲胄的他,后背夺魄弓,腰挎装满楛木重箭的箭袋,外形相当雄武,凛凛的肃杀之气散发于无形。
造型很拉风,卖相又不错,本事更是呱呱叫,又是崇祯皇帝亲自推荐,老孙头想不喜欢都很难。
真是一名虎将,皇上有心了。
老孙头抚须暗赞,带着身边护卫朝城门驰去。
入了城,老孙头发现,各地战火连天,但这潼关城内,却还依然是一片繁华气象
放眼望去,城里街巷极多,民居、店铺、酒肆、旅店、庙宇等建筑错杂其中。
只是,怎么看都有些颓废。
石板街道上不乏衣冠楚楚的行人,可衣衫破旧褴褛的流民,更是多如牛毛。
三教九流的人群摩肩接踵,各类吆喝声叫卖声乞讨声此起彼伏。
没办法,现在流贼肆虐,当地有条件的富户与百姓,皆把潼关、西安之类的大城,当作最后的依靠。
毕竟,有朝廷兵马的护卫,总是来得安全一些。
而那些来不及躲避的,说不得就要被叛贼请吃断头饭了。
不管你是富是贫。
富人自不用多说,打土豪吃大户,一刀咔嚓财产全无小命不保。
而穷人则被裹挟进队伍里,当炮灰使用,等着官兵来杀。
这一套,是叛贼的拿手本领。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这就是乱世啊,没有道理可讲,比的就是谁的刀更锋利!
对普通百姓而言,不是被杀,就是在被杀的路上。
以拯救大明为己任的老孙头,目睹这些,心头沉甸甸的,陡然感到沉重。
任重而道远啊!
潼关是卫所制,以军管为主。
随着巨匪高迎祥出没附近,潼关城里的执勤将士很多。
老孙头在将士的带领下,直奔潼关都指挥使衙署。
大明有不修官衙的传统,因此,潼关都指挥使衙署很是破烂。
而围绕在周围,多是官员与富豪的府邸,高墙朱门,屋宇宏伟。
居于此处者,非富即贵,这个地带,是潼关城有名的富人区。
老孙头双眼微眯,闪过一道锋芒,仿佛饿狼发现要扑杀的猎物。
他准备出手了。
因为,钱用完了。
皇上没打算再次给钱,但给了政策。
历史上,本尊给了老孙头六万两白银作为军费,说国家困难,经费非常紧张,让他省着点用。
于是,他用政策在四个月练出了一万秦兵。
现在,穿越过来的崇祯皇帝给了他五十万两白银作为军费,他在同样的时间里练出四万精锐秦兵。
不对,比例不对啊!
六万两白银一万秦兵,五十万两少说也要八万秦兵才对啊。
难道老孙头贪墨?或者说没尽力?
请注意,秦兵和精锐秦兵是有区别的。
得到土豪崇祯皇帝支持的老孙头,把四万秦兵全部配备战马,升级为全骑兵队伍。
并且,后勤保障有利,武器精良,防护设施齐备,头盔,铠甲,盾牌全部齐全。
同时也解开了崇祯皇帝心中的疑惑,那就是老孙头的秦兵为什么可以短短几个月便能成军?
首先是兵员好。
榆林是边关卫所,苦寒之地,这里的子弟基本都是将门世家。
其次,西北地区长期遭受战乱,榆林更是首当其冲,这里的人个个都是战士或者准战士。
就像后世有名的柬埔寨,长期战乱,十几岁的孩子就都上战场,更何况大人?
可以说,只要有武器,每个人都是合格的战士,立马成军。
老孙头的秦军便是这样的情况。
他要做的,只是整合他们,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
还有粮饷。
这非常重要!
也是整个大明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说,大明从天启开始,战乱不停,经过十余年的战斗,许多将校都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远非和平年代可比。
欠缺的只是粮饷鼓舞士气。
没有钱,谁能卖命?
“陕西巡抚孙大人驾到——”
思忖间,潼关都指挥使衙门边将高声叫道。
老孙头下马稍微整理官服,然后带着曹变蛟、孙守法昂然入内。
他们方步入议事大厅,便发现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四省将领已是济济一堂。
山海关总兵祖大乐,援剿副总兵祖宽,宣府总兵虎大威,都督佥事左良玉,开封总兵陈永福、睢州总兵贺人龙,怀庆总兵刘良佐……
总之,四省的总督、总兵,只要是头衔上带个总的,都来齐全了。
而且,都是猛人。
这说明,此次是高级别的会议,主持者是川陕贵三边总督洪承畴、宣大总督卢象升、陕西巡抚孙传庭。
这是大明三个最牛逼的督抚首次齐聚在一起,目的是解决有些飘了的高闯王和二十余万叛军。
意义委实重大,决定今后朝局走向!
感谢书友心空无、hangintere打赏,铭感盛情。
第一百一十四章 杀神()
第一卷风雨飘零
府衙上方,并列排着三把红漆太师椅,三边总督洪承畴居中,宣大总督卢象升居左,右手边空着,这是孙巡抚的位置。
其他总兵、副总、都司、参将等各自按照官职高低排列站着。
官场上,座位排序是个大问题,不容忽视。
老孙头和曹变蛟、孙守法他们进来时,洪承畴和卢象升微笑着起身相迎。
卢象升自不必说,那是老孙头的老相识,酒都喝过好几回了,感情深,为朋友造势属于义不容辞。
毕竟,老孙头初来乍到,又一头栽进榆林卫埋头练兵,虽总理四省军务,可下面的人都认不全。
必须为他站台。
而洪承畴则不同,二人虽然也喝过酒,可没喝出感情。
并且,老孙头还是他名义上的下属,为他打工,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最关键的一点,他们的关系其实很微妙。
就好像省高官和高官,老孙头只比他低半级,并且受到中央的重视,时时刻刻可以上位取代他。
现在洪承畴这样做,只能说明人家智商情商双高。
甚至,连比他级别低了很多,曾经是他下属的曹变蛟,他也亲切的说了一句:“小曹将军更加精神了。”
有两位大佬为孙高官站台,之后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落座后,四省将领依次上前唱名拜见中央空降的孙高官。
对他们来讲,接受省高官和高官的双重领导。
至于说是谁的人,那就要看情况了。
一般来说,谁能给好处,给的好处多,那就是谁的人。
古今中外,官场向来如此。
一套流程下来后,会议才正式开始了。
巨大的军事舆图高高挂起,洪承畴的幕僚根据斥候得到的消息,手执指挥棒讲解叛军目前的大致情况。
两天前,闯王高迎祥汇聚中原各地流寇,分三股势力,准备劫掠河南全境。
张妙手、过天星两部,从渑池北上,作出要攻打怀庆府的态势。
老回回、蝎子块两部,则南下卢氏,似乎要从这里南下,攻打南阳府。
而高迎祥、李自成率本家大部兵马,竟似要从这里,攻打洛阳一般。
“诸位,目前所了解的敌情就是如此,叛军究竟是何动向,欲攻往何地,却还是一个谜?
需要诸位将军根据辖区内综合情况,来判断他们具体走势,还请大家畅所欲言。”
幕僚介绍完之后,三边总督洪承畴双眉紧皱,心里微叹,局势愈发艰难了。
对于工作,洪承畴的态度是认真负责的,不管是为大明服务还是为建奴服务。
并且,他的工作能力让崇祯皇帝、死肥猪皇太极、忍者神龟多尔衮、顺治小儿、康麻子都无可挑剔。
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他,国之栋梁。
可惜,就是一个狗汉奸。
这也是现在的崇祯皇帝既想用他,却对他心里始终有些膈应的原因。
不敢放心用啊,必须时时刻刻盯防他。
甚至,在崇祯皇帝的心里,正犹豫着要不要宰掉他。
因为,能力越大,为祸越大。
在崇祯皇帝心里,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三人,绝对是所有汉奸中前三的关键先生。
任何一人出现变化,或许都可以改变建奴入主中原屠杀汉人的历史。
不过,他的能力实在太强了,强到让崇祯皇帝有点患得患失,惜才。
这绝对是一个可以和帝国双璧孙传庭、卢象升相媲美的人物,假如没有狗汉奸身份的话。
所以,这也是崇祯皇帝暂时用他的原因。
至少,在解决流寇方面,目前离不开他。
“操他姥姥的!”洪承畴话音刚落,援剿副总兵祖宽先骂一句,立马接着说道:
“高迎祥这厮,分兵三路进军,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
要是俺,手里有二十多万大军,早就一举直扑洛阳而去了,还分个鸟兵!”
话说完,犹自挠着脑袋,一脸迷惑不解。
什么叫骄兵悍将,这就是。
估计这整个府衙中,敢当着洪承畴如此说话的,也就是他了。
卢象升犀利的目光扫了他一眼,祖宽立即情知失言,撇了撇嘴,低头不再言语。
在关宁前线,只有祖大寿能镇住他,因为他是祖大寿的家仆出身。
在中原地区,也只有卢象升能镇住他,因为服。
“无妨,祖总兵心直口快,乃无心之言,倒是其他人怎么说?”
洪承畴微微一笑,柔声说道。
他是文官出身,性子表面很柔和。
颌下三绺随风而舞的清髯,让他显露出文士独有的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