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大帝国-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算这样,崇祯皇帝也是时刻担心,总有刁臣想害朕!

    要是大明的朝臣都像宫内的太监一样,对朕忠心耿耿,任意揉捏,那该有多好?

    望着殿外愈发密集的风雨,崇祯皇帝喃喃自语。

    “皇爷,文渊阁大学士温体仁求见?”

    正当崇祯皇帝陷入无限yy时,宫内小黄门进来禀报。

    崇祯皇帝唇角高扬,脸上抹过一丝诡笑,有点意思,几天没上朝,朕的首辅终于坐耐不住了。

    万历、天启皇帝几年不上朝没事,搁在朕身上五六天就不正常,谁惯的臭毛病?

    “宣!”

    崇祯皇帝缓缓吐道。

第七章 听话的首辅() 
第一卷风雨飘零

    视线中,六十余岁的温体仁头戴一粱三冠,身穿大红朝服,温文雅尔的走了进来,朝龙椅上的崇祯皇帝,行一拜三叩礼仪。

    头上漆纱幞头的两边展角,随着身体的起复轻微晃动。

    “今天天气不错,又刮风又下雨的,难得温爱卿悠闲,怎么跑到皇宫闲逛?”

    礼毕,温体仁刚落座,穿着浅黄簇新龙袍的崇祯皇帝,手里把玩着一柄玉如意,整个人斜靠在龙椅上,懒洋洋的问道。

    下首位置,崇祯皇帝有些不着边际的话让温体仁心里微微一愕,不过面上他却从容答道:

    “五月正是雨季,天公作美,想来也是皇上体贴朝臣,让大家少些辛劳。

    只是内阁积累了许多政务,有些事情微臣拿不定注意,不得不进宫征询皇上圣断。”

    温体仁作为崇祯年间最长的首辅,与崇祯皇帝品茶谈论对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君臣相交并无太多隔阂。

    政务?圣断?

    温首辅的话确实说得很好听,崇祯皇帝把玩着手里的玉如意,嘴角却有些玩味的笑了笑。

    皇宫都快底朝天了,大明已经走入凉凉倒计时了,自己现在哪还有心情管什么政务?

    “难得清闲几日,今日就不谈国事了。

    倒是不知爱卿可曾听说朕准备重开厂卫,有何看法?”

    天气讲完,崇祯皇帝话风一转,突然问起厂卫的事情。

    “略有耳闻,然内阁尚为收到皇上中旨,只是朝臣多有议论,皆持反对态度。

    不过,微臣以为厂卫乃天子亲军,重开与否,皆唯圣断,朝臣不便置评。”

    温体仁向来善于逢迎崇祯皇帝,一番话讲得他心花怒放,喜不自禁。

    皆唯圣断,没毛病,属于政治正确。一切听自己话的首辅,这才是朕的好首辅!

    “温爱卿以为朕即位八年来如何?”

    不过,崇祯皇帝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挑挑眉,继续问了一个相当刁钻问题。

    “皇上乃大明少有的勤政睿智之君,然内忧外患、天灾不断,所以时局艰难。”

    可温体仁却古井无波,回答得中规中矩,四平八稳,让人挑不出毛病。

    只是,他内心感到今天崇祯皇帝与往常大不一样,思维跳跃太大,不按常理出牌,变得难以琢磨。

    “那温爱卿登上首辅之位以来,自问做得如何?”

    “微臣自问尚算尽心尽力,虽无太大建树,却也没太多纰漏。只是当下时局如此,徒呼奈何?”

    “那按温爱卿这么说,咱们君贤臣明,可大明为何却还是江河日下,困顿至此?”

    “皇上……”

    温体仁苦着老脸,显得有些委屈,不知如何回答。

    作为首辅,统御百官,他总不能当着皇上的面,说这不是我们的错,都是其他朝臣碌碌无为,又喜党争,无意正事吧?

    “爱卿不方便说不敢说,那就朕来说。”

    下一刻,崇祯皇帝用玉如意重重敲打茶台,目光仿似一道利剑射向温体仁,毫不掩饰心中的怒意,愤懑说道:

    “朕即位八年来,明面上是大明之君,九五至尊,一言断生死,号令天下威风凛凛莫敢不从。

    可内地里各级官员阳奉阴违上下其手,朝廷更是无钱无粮天灾人祸雪上加霜。

    想重开海禁征收商税之举更是举步维艰,被全国官员所抵制,这腐朽的帝国无法被朕所指挥运转。

    平日里撤销盐税等利于各级官员的政令是顺风顺水,不利于官员权贵的圣旨,便是有违祖制寸步难行……”

    风愈烈,雨更急,愤怒声中,玉如意断为两截,化为碎片,溅落地上,洒向四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或许就是此刻崇祯皇帝真实的心境。

    原本,前任崇祯同志干的是这样一份工作。

    没有工作范围,没有工作界限。

    什么都要管,什么也管不着。每天上班,不是跟人吵架(言官),就是看人吵架(党争)。

    穿得破烂,吃得也少,跟老婆困觉也少,每天只睡五六小时,时不时还有噩耗传来。

    什么北边打来西边打去,祖坟被人挖了,部将被人杀了,东西被人抢了,每年都有的天灾等等。

    朝堂上的正人君子忽悠得好听,文臣士子与天子共天下。

    可出了事情,跟这些正人君子无关,全部是他的责任。

    在位十七年,六下罪己诏!

    这样的工作,谁干得了?

    对此,现任的崇祯皇帝表示干不了也不想这么干!

    既然不想这么干,那么就要让朝堂上这些正人君子全部滚蛋或者去吃牢饭,甚至杀掉。

    可是他们很强大,自己前期需要帮手,而温体仁无疑就是得力的帮手之一。

    因为,这位被螨清朝廷打断脊梁的正人君子评为崇祯年间第一奸臣的首辅,有几种特别的本事入了崇祯皇帝的法眼。

    首先,温体仁很听话,用正人君子的话说是善于逢迎。可崇祯皇帝特别欣赏这点,因为很重要。

    他又不是傻缺,放着听话的不用,难道还用总和自己唱反调的找不自在,那不是脑袋被驴踢了吗?

    其次,作为首辅,温体仁精明干练。

    碰到刑名钱谷一类专业问题,因为头绪繁杂,其他内阁大学士都是一筹莫展,而温体仁只要看一眼便了然于胸,从无差错。

    而这,可以让雄心大略的崇祯皇帝抽身专注军事等方面。

    再次,他善于整人,尤其是正人君子奉为楷模的东林党人。

    钱谦益、钱龙锡等东林魁首无不饮恨于他手下,这也是他被评选为第一奸臣的最主要原因。

    对此,崇祯皇帝持拍手称快的态度,这也是把他纳入道友之一的原因。

    至于说温体仁是不是奸臣,崇祯皇帝表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干事,能干自己满意和对大明有益的事。

    否则,你就是像大忠臣史可法,崇祯皇帝表示也不敢用啊!

    代价太大,害死人呐!

    “皇上通透,微臣惭愧!”

    听完崇祯皇帝的肺腑之言,温体仁瞬间被戳中泪点,声音哽咽颤悠悠跪倒在地死命扣头。

    天子不易啊!

    可问题他娘的自己就容易吗?

    皇上上台后,魏阉被他一手铲除,东林党重新迎来春天,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他们眼中,除东林一系,其他全部都是奸党。只有他们是对的,其他人都是错的。

    若只是对错也没关系,承认你们是正人君子也没什么。

    可你们干的事情是正人君子干的吗?

    去岁秋,西北灾荒,分派下去十万石粮食赈灾。

    从京城出发的时候,就只剩下五万。到地方,还剩三万,分到下面,只剩一万。实际领到的,是五千。

    案情查明:先动手的,是户部官员,东西领下来,不管好坏,先拦腰切一刀。

    然后到了地方,巡抚先来一下,知府后来一下,剩下的都发到乡绅手里,美其名曰代发,代着代着就代没了。

    这其中,又有多少是自诩正人君子的东林党人所为?

    还有,每年的军饷粮饷,真正到边关的又有多少?

    他们还堂而皇之称为漂没。

    对此,自己身为大明首辅,唯有竭尽全力和他们进行周旋。

    奈何东林势大,皇上又不喜营党结私,自己只能偷偷摸摸的搞点小动作,今天下套,明天使诈,后天再想新招坑人,憋屈啊!

    这哪是当朝首辅该干的事?

    可不这样,有其他办法吗?

    天子的话没人听,难道首辅的话就有人听?

    这不扯淡吗?

    越想越觉得憋屈的温体仁,再也忍不住老泪纵横,无语凝噎。

    “温爱卿,温爱卿……”

    崇祯皇帝叫唤了几句,心里一头雾水,这货莫非是一个老戏骨?还是说心肝剔透,知道自己要敲打他,怎么说哭就哭?

    温体仁可是个老官油子,自己还没自大到以为区区三言两语便能打动他。

    “微臣失态,让皇上见笑,请恕罪!”

    温体仁抽噎着爬起来,重新坐到座位上,心里犹在揣测着皇上说这番话的意思。

第八章 别再欺骗朕() 
第一卷风雨飘零

    君臣相交已然八载有余,温体仁自负早已摸透了崇祯皇帝的性格和心思。

    宁屈不弯、性格倔强什么的都暂且不去说他,可当今天子爱好脸面的事情,却是朝堂上下无人不知。

    像今日这般坦然的自揭其短,明确承认掌控不了朝臣,圣旨出不了京畿,这在之前是他完全不敢想象的。

    结合这番话,再看皇上重开厂卫的动作,作为一个成熟的老政客,他已经可以预见接下来的腥风血雨。

    不过,他乐见其成。

    朝堂上的那些东林党人确实需要好好管教,没有厂卫的监督,他们已经肆无忌惮到疯狂的地步。

    眼角清扫的余光中,崇祯皇帝坚毅的脸庞古井无波,根本不知他内心在想什么。

    温体仁这才突然发现,短短几日不见,崇祯皇帝多了几丝沉稳,少了些许急躁,脸上喜怒不形于色。

    “朕上述所言,温爱卿作何感想?”

    崇祯皇帝端起茶几的茶杯,眼角瞥了一眼有些愣神的首辅大人,淡然问道。

    “皇上所言,微臣深有同感!”

    温体仁反应过来,急忙收敛心神,回答了一句。

    见崇祯皇帝不置可否,只是捧着茶盏不言,知道不说点干货是不行了,沉思数息他继续诚恳说道:

    “皇上当初惩治不法宦官专权,任用群臣百官都力行宽大,故而裁汰厂卫。朝臣勋贵习惯于此,渐渐不知天高地厚忘乎所以。

    现在国家命运已然艰难到了极点,可是他们只求道理上讲得通,就是不看看形势的轻重。只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根本不考虑事情的发展。

    朝堂上天天你争我吵不说,统兵在外的将领一举一动还要接受他们的遥控,一人干事,却有许多张嘴巴在那里空议。

    内阁原本有些很好的权宜之计,可尚为出台实施,却已经有人议论这是胡说八道。

    在一边提意见的人总是争意气长短,笔锋巧拙,还一定要强迫别人听从自己才成。

    长久下去,这哪成呢?

    所以,微臣赞同皇上宽大和严厉二者相辅相成,听取意见的方式才会更加适当,朝臣也不敢信口开河。”

    崇祯皇帝听完,满意的点点头,温体仁这老货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想想也是,他能稳坐内阁首辅这么长时间,如果只有逢迎的本领,而不能为前任排忧解难,是难以得到长期宠信的。

    不过,崇祯皇帝还知道,这货可不是他面上表现出来的这般憨厚老实,人畜无害。

    为了个人进步,温体仁很团结同志,很合群。

    为了整倒钱龙锡,他拉拢周延儒,两人齐心合力,还把钱谦益同志送回老家。

    还是为了个人进步,他有时也不合群,很孤独。

    比如他对老朋友周延儒下手时,很干脆,没有丝毫犹豫。

    估计整的人太多,多年来家里鬼都不上门,还经常跟前任说,我不结党,所以孤独。

    他不结党吗?

    当然不是!

    为了扳倒周廷儒,温体仁开始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

    他先是让自己的同乡闵洪学当了吏部尚书,又将御史高捷、侍郎唐世济、副都御史张永光等人收为心腹。

    再暗中支持秉笔太监王坤,命令给事中陈赞化弹劾周延儒,最终使周延儒免职回乡。

    明明是很阴险,很狡猾,却还动不动就跟前任说我很耿直,我很愚蠢,很能促进食欲。

    对温体仁坑人的行为,现任崇祯皇帝表示能理解。

    在大明如此复杂的官场环境中,若没有一点手段权谋,他这首辅仅凭着皇帝的宠幸就能当得安稳,拉倒吧!

    可对他经常欺骗前任行为,新任崇祯皇帝表示必须敲打敲打,让他知道自己跟前任不同,做事卖力积极点,别再来欺骗朕。

    “温爱卿,回去和你的党羽商议一番,争取在明日的朔望日朝会上,弹劾几位身家丰厚的重臣,必须是死罪,而不是解职罢官。”

    下一刻,崇祯皇帝笑眯眯的说出令温体仁惊骇欲绝的命令。

    “皇上,微臣……”

    党羽?

    谁不知道当今天子最恨结党营私,要老命了?

    温体仁听完吓得差点滑落椅子,急忙起身想分辨,却被崇祯皇帝笑眯眯的摇手制止。

    以至于话憋在心里,很是难受。

    “爱卿啊,不用多说,说了就没意思了,朕也没责怪你!

    作为当朝首辅,若没有几个帮凶为你摇旗呐喊,你这首辅如何当得下去?

    有些事情朕平日不说,但不代表不知道。

    吏部尚书闵洪学、左都御史高捷、礼部侍郎唐世济、副都御史张永光……”

    听着崇祯皇帝念着一个个的人名,温体仁心里是绝望的。

    虽说天子已经说明没有责怪他,可他心里就是难受得不行。

    原来,他自以为很高明很隐蔽的东西,在皇上面前都是透明的。

    之所以原来不捅破,是皇上念着君臣恩情,这让他有一种枉做小人无地自容的感觉。

    作为政客,虽然他脸皮很厚,但多少也有自尊心不是。

    “唉,这几年也委屈爱卿了!朝廷俸禄确实有些微薄,堂堂首辅既然要穿旧衣食糙米,说来实在令朕汗颜。

    这样,今后但有朝臣送礼,无论是谁,爱卿可一律笑纳。

    只不过,八成归内库,两成用于改善家庭用度。”

    不理会温体仁诧异的眼神,崇祯皇帝自己却低头叹了口气。

    这操蛋的历史,有时真说不清楚谁忠谁奸?

    就像千古一帝康麻子,抗日英雄张学娘那般惹人发笑。

    温体仁这个被誉为崇祯年间第一奸人的首辅,其实是个清官。

    在他做八年首辅的时间里,家里穷得叮当响,从来不受贿,不贪污。

    有人说是他因为整人太多,害怕被朝臣弹劾。

    可这他娘的就有点扯了,那他图的是什么?

    假到真时真亦假!

    他温体仁可以一辈子如此,假的也是真!

    所以,对崇祯皇帝来说,温体仁可能就人品而言,确实很卑劣,很无耻,且工于心计,城府极深,但要镇住朝廷那帮正人君子们,也只能靠他了。

    天色灰暗,雨落长空,已经离开宫门走到暖轿旁的温体仁,却是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复杂的心情。

    了解崇祯皇帝?此刻在他心里就是一个笑话!

    溅落的雨滴打湿了裤脚,身旁撑伞的仆从顾上顾不了下,相爷在雨中发呆太久,可瞧他沉重的脸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