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大帝国-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亲自定夺。

    片刻,殿内便由远及近的响起杂沓急促的脚步声,几位鬓发苍然的年迈老臣身着朝服,面色凝重立于殿下,双手撂衣行着大礼。

    “诸位爱卿以后除了早朝,就毋须这套唬人的繁文辱节!一律免跪吧。”

    崇祯皇帝说罢,略一抬手,已有内侍上前代他虚扶。

    谢皇上洪恩!皇上!臣有本奏。”毕自严一身绯身的官袍,胸前五彩丝线纹绣着孔雀补子。

    面上条条皱纹似凝聚了出来,仿如刀刻,脸色随着话语猛地沉了下来。

    ps:感谢书友爱你爱在心坎儿里、↙皇汉↘、20180513231411361打赏,铭感盛情!

第五十八章 心坚如铁() 
第一卷风雨飘零

    “卿请奏!”

    面对毕自严这种三朝元老,又是忠于国事的资深老臣,即使被他打断了雅兴,崇祯皇帝还是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皇上,江淮两岸大水,夏季雨患已闹得河流两岸百姓苦不堪言。

    现在灾民们四出迁徙,蜂涌至南直隶,瘟疫蔓延。

    河流两岸的泥沙淤积每况愈重,安庆城一片狼籍,百姓无一为家。”

    毕自严眉须皆已白如冰雪,乌纱帽上的幞头,随着他的动作,摇晃不定。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

    西接湖北,南邻江西,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称。

    七月汛期到来的时候,皖河提段突然决口,洪水滔天,水势到处漫延,并且直接威胁到安庆城。

    “张爱卿……”

    崇祯皇帝冰洌的双眼微挑,语气亲和柔顺,似乎心情极好,可心里却是气苦。

    草他大爷的,这就是十万火急之事?

    朝廷赈灾自有章程,奏折送到内阁,温体仁自然会上报于朕,至于这样哗众取宠吗?

    还什么不宣就长跪不起。

    这些朝臣啊,都是拿着大义的名义,来做文章。

    难道觉得朕很清闲吗?

    工部尚书张凤翔听罢忙不迭的躬身跪于地,毕恭毕敬地应道:“臣在。”

    “哼!

    前日早朝,张大人不是说灾情得以控制,让朕不必忧心吗?

    现在却冒着这瓢泼似的大雨带着奏折赶来见朕,给朕一个合理的解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冰冷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隐藏的烈焰,崇祯皇帝愤怒的扔掉手中黄澄澄的折子。

    心里的怒气不好对毕自严这位三朝老臣撒,可对张凤翔这个日后投降建奴的无骨之人,崇祯皇帝却是趁机发飙,表示不满。

    殿内一片死寂,几个老臣垂首坐着,听得却是毛骨悚然。

    看着在他们面前微垂着头,身形消瘦的工部尚书张凤翔,屏息不敢言语。

    唯有雕花窗棂外那密密的雨点不停地敲打着滴水檐,一声声,一缕缕,绵绵不绝。

    听在人耳里,只是陡添了一缕莫名的烦乱。

    “回皇上,工部银两短缺,户部迟迟不拨剩余银两,臣等也是无计可施。如今只有启禀皇上,望圣裁。”

    张凤翔眼角极快地扫过崇祯皇帝,复又安静地垂下。

    “毕爱卿!为何不拨银两?”

    崇祯皇帝的声音响彻寂静殿宇,无悲无喜。

    毕自严方要跪地回答,却被崇祯皇帝挥手阻止,旁边正跪在地上的张凤翔,心中很是酸涩。

    皇上这是区别对待啊!

    毕自严老眼暗察君王神色,斟酌词句,沉声说道:“皇上,老臣已拨出十五万两库银救灾。

    如今国库空虚,秋粮未至,尚未有余粮支配边关军饷,其它的十万两国库真没办法。

    北方建奴虎视眈眈,不得不防。

    老臣请皇上拨付内帑以资国用,奈何屡次上书内阁,却都不了了之。

    老臣等只好面君,请皇上定夺。”

    乌纱帽上的幞头滑过沉闷的空气中,留下一条黑色的痕迹,衬得他雪白的鬓发,更加苍然。

    崇祯皇帝听完毕自严的话,终于明白他们过来的目的。

    原来是想分赃!

    近段时间厂卫查抄几位大臣,又在京城收商铺治安费,他们瞧在眼里,眼红了!

    崇祯皇帝总算明白前几任为什么都被忽悠成功,因为他们找的时间和机会都拿捏得非常巧妙。

    总有你不得不答应的理由。

    他们的目的都是高尚的,无私的,都是为朝廷着想。

    真实呢?

    有多少人这样想这样干,那恐怕只有天知道喽。

    “毕爱卿,国朝用度入不敷出,如今内库现银已基本告罄,唯有大量的字画古董存库,朕也很是头疼。

    你们户部能不能想办法,把它们变现,用于国事。

    朕可是听说,朝中大臣可是很喜欢这些。”

    崇祯皇帝一脸无奈,殷切的对毕自严说道。

    想要钱转到国库,那是不可能的。

    他相信毕自严忠于国事,可其他人呢?

    如果还像本尊一样信任朝臣道德,这老祖宗遗下的江山社稷可就要改名换姓了。

    而自己,恐怕也是吊死歪脖子树的下场。

    所以,哪怕看到毕自严为国鞠躬尽瘁的惨样,他也只有心坚如铁。

    钱财,只有自己来分配使用,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毕自严绣着孔雀团纹的朱色官袍包裹住的老迈身躯一震,心中迟疑半晌,方才琅琅开口道:

    “皇上,急切间哪能筹得十万纹银?

    如若不即时处理水患问题,唯恐会引起民愤、暴乱。

    连日暴雨,毫无消停之势,惟今之计只有毁堤泄洪,方能令江水回落。

    筑堤难,毁堤更难!

    一旦毁堤,就意味着江淮两岸近三百里平原将被尽数淹没,万千百姓将遭遇灭顶之灾,稼穑毁弃,家园不再。

    本来皖河秋汛,决堤不下四十处,淹没三州十五县良田万顷,数万灾民流离失所,乃至疫病渐生,急调粮食、药材赈灾。

    那哀鸿遍野的惨景,老臣想想都不寒而栗。”

    “这救灾官银是由谁押送的?”

    君王的声音,清越得如山野间古寺的钟声,优雅而沉稳。

    薄薄的嘴唇弯出一道优雅的弧度,那样让人窒息的笑容,有着别样的惊心。

    “回皇上,是江南巡按御史李易安。”

    崇祯皇帝点点头,仿佛在考虑什么。

    巡按御史官职不大,七品官阶,可职权很大。

    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李易安,没听过,也不知道如何?

    可是崇祯皇帝知道,历来赈灾,都是官员升官发财的不二法宝。

    如碰到天灾,官员的反应特别迅速,前半夜洪水冲了多少房,淹了多少地,损失多少银两……后半夜数据就出来了。

    可至于人祸,瘟疫蔓延,伤亡人数……处理方法就完全换了个样,能瞒则瞒,实在瞒不住了,则吱唔其词,久久拿不出确切数据。

    遭遇灾难了,只要管事官员到现场处理善后,一般便不算失职。

    且灾情越重,得到的救济也往往越多。

    一般就着灾情严重程度来判,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便成了某些官员“逢凶化吉”的一道潜规则。

    崇祯皇帝缓缓阖上双眼,睫毛微微颤抖,心下已是明白了八九分。

    半晌,目中精光一闪,浮起复杂难解的笑意,“好了,众爱卿,朕乏了,都回府吧,朕自有主张。”

    众臣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臣等告退!”

    张凤翔踌躇半晌才缓缓起身站直身体,暗朱色宫袍下的双腿已经因为长久地跪拜而麻木了。

    他谨慎抬起头的瞬间,看见皇上漆黑的眼睛无波无浪,死寂一般沉静地看着自己。

    感觉好似被猛禽盯上的猎物,心中不由地一颤。

    ps:感谢道友爱你爱在心坎儿、心空无18、无心无定、九天十方荡魔无敌圣大元帅打赏,铭感盛情!

第五十九章 朕是不是太仁慈了() 
第一卷风雨飘零

    狂风骤雨过后,转为小雨淅沥,时有凉风吹来,却难解崇祯皇帝心中愁苦。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历朝历代,皆是始兴终衰。

    其中道理,则是重驭世之术而轻经世之道,大明积弊已久,已非一味猛药可以痊愈。

    尤其是现在的朝堂,已经被东林党完全占据,政令无法通达地方,这是最致命的地方。

    毕竟,再好的政策,也需要人去执行。

    否则,圣旨也不过一张废纸矣!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有些烦躁起来。

    朕是不是太仁慈了。

    说实话,穿越而来崇祯皇帝虽然不是圣母婊,可终究活在被法制约束的社会。

    过去作为一个守法的小民,还真没有见过什么杀人如麻的大场面。

    以史为鉴,他只知道,君王如果仁慈在乎虚名,毁掉的只是自己和整个国家。

    连累的不仅是王室成员,还有天下的芸芸众生。

    本尊为什么吊死煤山,还不是杀的人太少。

    廷杖、减俸、罢黜能吓得倒那些正人君子?

    事实证明,并不能!

    既然如此,那就要加大力度了。

    可认真想想,自己也没比本尊好多少,张四知现在还活着,正等待秋后问斩。

    只是把他的妻妾女儿,送到教坊司替富人吹箫而已。

    弄得到现在,还时不时有人替张四知求情。

    他的弟子陈继鼎至今安然无事,另一个弟子李易安,现在居然被东林党人安排为江南巡按御史,主持赈灾。

    东林党人这是要干什么?

    崇祯皇帝阴沉着脸,眼中闪过毒辣之色,脑海翻滚着。

    不错,朕是怕你们东林党人使坏,让朕落水唱凉凉。

    可你们也不要逼人太甚,朕真实身份只是苦逼一个,是不怕拼命的。

    布衣之身,得饮王器,已然无憾,更无惧矣!

    “来人,传温首辅、王承恩见驾!”

    思考清楚的崇祯皇帝,蓦然大声喝道。

    声音中,充满了戾气。

    随堂太监小德子脑袋一缩,急忙去安排。

    紫禁城东部,文渊阁,大明内阁大学士等官员的入直办事之所,真正意义上的秘阁禁地。

    首辅温体仁埋首于案牍之间,正忙得不亦乐乎。

    自崇祯皇帝皇帝把所有的政务交给他之后,温首辅就变成劳模了。

    可他乐在其中!

    没有了天子的牵绊掣肘,他反而如鱼得水。

    至于东林党人的牵制,温首辅表示,他还没放在心上。

    想当初,他尚是礼部右侍郎的时候,不过是一株小小的幼苗。

    而礼部尚书钱谦益领导的东林党,用参天大树来形容也不过分。

    结果呢?

    幼苗成长了,参天大树钱谦益被他搞下台,现在又被他关进刑部大牢里呆着。

    对付东林党,他温体仁有的是手段。

    关键还是皇上的态度!

    内廷太监来传旨见驾,温体仁摸了摸显得有些发胀的脑门,长呼了一口舒畅之气。

    可当视线转到案前一尺多高的奏折时,眼中充满了阴翳,这都是最近弹劾他的内容。

    思虑片刻,他把弹劾奏折一股脑抱起,朝乾清宫缓缓走去。

    “温爱卿,朕是不是太仁慈了?”

    御书房内,崇祯皇帝一见到前来的温体仁,没头没脑说出这一句。

    “皇上向来仁心宅厚,勤政爱民,实乃少有的圣君。”

    温体仁摸不清情况,见过礼后,把弹劾奏折放在一边,一顶高帽子先送出去再说。

    马屁精!

    崇祯皇帝心里暗道一句,拿起他送来奏折随意翻阅几本。

    千篇一律,都是东林党人弹劾温体仁为奸相,并控诉他近段时期的为政之举,毫无新意。

    “小德子,把通政司弹劾温爱卿的奏折一并拿来。”

    崇祯皇帝似笑非笑看了惶惶不安的温体仁一眼,高声吩咐。

    很快,通政司收到弹劾温体仁的奏折,足足堆成了一座小山摆放在御书房内。

    许多弹劾奏折不走内阁,温体仁收到的只是一部分。

    “微臣惶恐,微臣有罪!”

    饶是温体仁有准备,也被弹劾奏折的数量惊呆了,立马朝崇祯皇帝请罪。

    崇祯皇帝将一本佥都御史的弹劾折子拿在手中拍了拍后道:“唉,这么好的纸张,就这样做了柴火,想想朕都觉得奢侈。”

    说着他就把那奏折丢进了炉鼎里,顿时窜起老大火焰。

    于是,大量留中不发的弹劾奏折,就这样当着温体仁的面,全部成了灰烬。

    “臣感谢皇上厚爱!”

    温体仁悬着心终于落下,同时也明白皇上的心意,干劲也更足了。

    有天子的庇护,东林党人又算什么?

    ps:感谢书友天下纵横有我打赏,承情了!

第六十章 奸相的手段() 
第一卷风雨飘零

    奏折烧完,室内温度升高,崇祯皇帝走到窗前,一阵风至,挟着万线银丝飘过,雨打在琉璃瓦上噼叭有声。

    崇祯皇帝不觉精神一振,朝温体仁问道:“温爱卿可有高招,让朝堂东林党不复存在,今后不再有党争?”

    “皇上……”

    温体仁不能淡定了,呼吸蓦然急促,老眼怔怔的望着倚窗而立的崇祯皇帝,不确定皇上的意图。

    今后有没有党争他不知道,可打击东林党人却是他毕生矢志不移的目标。

    政治斗争是残酷的,双方厮杀整整八年,之间的仇恨已然不可调和。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正是时下的政治动态。

    若是皇上有意打击东林党人,他温体仁就是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誓要揭开这些孙子满嘴仁义道德下的真面目。

    搞得好像他们是圣人一般,其他不同意见的朝臣就是奸佞。

    现在,他当权的时候都敢直呼他为奸相,那要是百年之后,指不定给他们春秋笔法描绘成什么?

    “诸党凋零,东林独秀,皇权不张,国事颓废,爱卿孤木难支,朕亦是不喜。”

    崇祯皇帝缓缓抬起龙首,龙眼直勾勾的盯着温体仁,那幽黑如深潭般冰洌的眼中,尽是坚定。

    大明要崛起,朝廷的东林党绝对是拖后腿的角色,必定要予以清除。

    虽然很难,可人类界平头哥崇祯皇帝就打算这么干!

    “此事易尔!”

    温体仁闻言,整张老脸犹如绽开的菊花,轻甩朝服袖口,喜不自禁之下,连一贯的稳重也抛却,居然口出狂言。

    此刻,从东厂屁颠颠赶来的王承恩,也已经进入御书房内。

    崇祯皇帝重新坐回龙椅,王承恩侍立一旁,听奸相温体仁如何对付东林党人。

    “要想诛尽东林,天子做不到,锦衣卫也做不到。可战胜朝堂,则轻轻松松。”

    温体仁捻须自负说道:“东林看似强大,可不掌虎狼之军,今既不为天子喜,不过纸老虎罢了。

    天子圣旨之下,东厂锦衣卫四出,诏狱皆为此辈所设也。”

    王承恩微微摇头,显然不认同温体仁的话,看了一眼崇祯皇帝然后问道,“东林重臣,爱惜羽毛,素无恶迹。

    又常以忠君报国为己任,若是霸道相欺,他们岂肯轻易就范?”

    这是他最近苦恼的地方,东厂的坐记听记已经撒出去,朝中四品以上官员已全部在监控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