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大帝国-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在崇祯皇帝看来,都不是问题。

    方向都给你了,也知道是要用烧瓷的高炉锻烧,不断地去试,总有成功的一天。

    再说了,又不是要建海底隧道、也不是要建几十层高楼大厦的特种标号水泥,只要能把沙子、石头凝固就行。

    只要能让大明帝国铺设几条深入蒙古草原和辽东的道路就好。

    如此一来,军队神速暂且不说,至少能让大明的后勤辎重减少负担。

    倒是玻璃有点麻烦,虽然知道用石英石作为原料,也是用高炉烧制,可却多了一个吹的步骤。

    怎么吹,崇祯皇帝是不知道的,也没有见过。

    不过,反正都是烧,都是用高炉,崇祯皇帝也就顺势说了一遍。

    在他想来,大明的能工巧匠必然不会让他失望,琉璃都烧制出来了,一步之隔的事情嘛!

    多大的事?

    而短期的安排就容易实现了,都是一些照搬照抄或者立刻可以解决的事情。

    例如把半人高的钟表缩小,不要求一步到位搞成手表,只要搞成可以摆放在书桌上的小玩意就行。

    这样,今后大明军队联合作战,再也不用看日头用沙漏,耽误了时间。

    还有,把大明帝国的两京十三省做成沙盘,摆放到皇宫也是崇祯皇帝吩咐的短期要事之一。

    没办法,崇祯皇帝知道,作为大明帝国的君王,责重任远,御驾亲征的次数有限。

    估计更多的时候,还是拿着指挥棒,在皇宫的沙盘上指点山河。

    聊胜于无了!

    又不像建奴那个绿帽王皇太极一样,属于创业时期,光棍一个,动不动就举国之力亲征。

    “大功告成!”

    夜幕徐徐降临,随着崇祯皇帝把笔一丢,一个崇祯版的地球仪诞生。

    别的事情可以吩咐交代下去,唯独这件事没办法。

    因为这个世界除了他,再也没第二个人知道地球的模样。

    吩咐随行太监把它安装在一个稍微倾斜的支架上,崇祯皇帝转了几圈,咧着嘴苦笑了几声,太粗糙了,凑合着用吧。

    外表看上去倒也似模似样,南洋花梨木为本体的圆球,上面涂满了各种不同颜色。

    七大洲四大洋一个不落,红色代表土地,蓝色代表海洋。

    周边的几个国家,黄白蓝绿紫都有。

    可那形状嘛,实在不敢恭维。

    不仅连经纬度没有标注,而且,他还把大明的地形整得方方正正,基本囊括了亚洲。

    倒是把欧洲和美洲、大洋洲、非洲,给标注的特别清楚。

    无论前世今生,崇祯皇帝都是靠嘴皮子吃饭的人,只会说不会做,动手能力基本为零。

    今天,也算难为他了。

    “带走,回宫!”

    自己的孩子不嫌丑,虽然准确性、实用性都有待商榷,可崇祯皇帝依旧兴致盎然。

    现在的人,大部分还以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平面上,让大明的文武大臣有个概念就行了。

    夜色黯然,华灯初上。

    京城攀香酒楼,热闹无比。

    今晚在波谲诡异的京城中,高兴的并不只用崇祯皇帝一人,还有东林朝臣和复社士子。

    因为,在最困难的时刻,他们心目中天然的盟友周廷儒抵京入阁了。

    虽然,周廷儒曾经和奸相温体仁一起陷害过东林大佬钱谦益。

    可那又如何?

    周廷儒也被温体仁陷害。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政治上的事情,谁又能说清楚呢?

    阁楼上,觥筹交错中,内阁大臣刘宇亮介绍了近来朝堂的动态,一众东林大佬们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诸位,当今天子年幼,为奸相蛊惑,难免做出一些荒唐之举,但吾等身为人臣,自当引导天子走上正途!”

    听完刘宇亮的话,酒席最尊贵的位置中,周廷儒志得意满红光满面说道。

    苦尽甘来啊!

    天子重新征召自己不说,想不到复社和东林党人也贴上来,温体仁小儿如何是对手?

    “周大人所言甚是啊!”

    “周大人当为我大明人臣楷模!”

    周围一众东林纷纷应和!

    兵部侍郎侯恂道:“昔年武宗年幼,为八虎所趁,幸有杨廷和阁老力挽狂澜,实乃我大明之万幸!

    而今日又有周大人挺身而出,实乃大明之幸啊!”

    “正是,正是,一切皆有赖周大人!”詹事府左中允陈演也附和道。

    周延儒冷眼看东林党人在那里表演,他当然清楚他们的想法,当年杨廷和做过什么,别人不清楚,他会不清楚吗?

    东林党人这是要把他往死里弄啊!

    “候大人谬赞了,玉绳何德何能与杨阁老比肩?此次力挽狂澜非候大人莫属啊!”

    周延儒笑呵呵的说着。

    不得不说当文官制度发展到巅峰,能站在顶峰的无一不是人杰。

    可惜他们的智慧也就在于规则之内的权利斗争,所以一个个在螨清的刀剑面前和一群猪一般!

    “哪里,哪里,周大人客气了。”

    “正是,正是!”

    ——————————————

    “呵呵……呵呵……,这些人,可以啊!”

    夜色中,崇祯皇帝正在宫中看着锦衣卫送上的奏折。

    虽然不知道他们在讨论什么,但是看这个名单就知道了!

    “都是肥猪啊!”

    崇祯皇帝笑眯眯的将名单放在旁边,不无感慨。

    不得不说火力全开的锦衣卫确实猛得一塌糊涂,不说别的,至少大明四品以上的官员都在监视中,尤其是周廷儒被重点照顾。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反正都是肥猪,迟早要杀了过年。

    但是现在不急,养猪要有耐心,需要一个过程。

第三十八章 道友进京() 
第一卷风雨飘零

    铁蹄轰然,踏碎了午后的沉闷,山呼海啸,凌冽的杀气撕破群山。

    风起云涌的气势一往无前,百战强军杀气腾腾,越过黄土高原,跨过冰冻的河流,在崇山峻岭中奔腾。

    横扫西北的曹文诏,铁骨铮铮的热血军汉,率领麾下三千铁骑,携百胜之威,正在奔向京畿,踏上天子征召的归途。

    在崇祯皇帝征召的道友中,身处西北的曹文诏无疑是最远的,可却是第一个抵达京城的道友。

    这一切,皆因他军人身份。

    其他道友拖家带口,车马劳顿比不了大头兵出身的曹文诏利索。

    更何况,这位大明的平头哥,对军令执行得非常彻底。

    崇祯皇帝一句即刻抵京,这位道友立刻甲不卸、马不停朝着京城奔来。

    这让前来传旨的锦衣千户高文采,见识到了曹文诏道友的疯狂,也领略到关宁铁骑的强悍。

    “曹总兵,你们暂且在此修整,末将这就进宫禀告皇上。”

    西山大营,隶属左军都督府,一向是外军抵京的宿营地。

    因为是天子私诏,没有兵部调兵函文,高文采在帮忙处理好后,立即告辞离去。

    对于这位战死沙场,阖家十七口都为前任尽忠的锦衣千户,现任崇祯皇帝给予他宫中行走的权利。

    当然,这也是私下提防骆养性的一种举措。

    其实,不要说是骆养性,便是崇祯皇帝心目中的道友们,他也会有些小手段。

    文科出身的崇祯皇帝,对于工科的发明那是一窍不通,可对于历史,那是深入研究过的。

    纵观古今,人心贪婪,欲壑难填。

    曹孟德何曾不是一心匡扶汉室?赵匡胤何曾不是忠心侍周?

    可结果呢?

    这说明人心是会变的。

    非是崇祯皇帝疑心重,此乃是正常制衡之举。

    不是非要君臣疏远防备,实乃是君臣长久之始。

    皇宫内,听闻高文采的禀告,自己的第一打手已经入驻西山大营,崇祯皇帝立刻兴奋起来。

    同时,心里也无比轻松,更有一种安全感。

    若说锦衣卫是短刀,近距离防护自己。那军队就是长刀,远距离攻击敌人。

    长短刀在手,配合使用,才能横着走而无惧任何明枪暗箭。

    要想做任性的帝王,比肩太祖朱元璋还看今朝,那得有实力在手。

    尤其是身处乱世,道理也讲不通了,手握兵权才最重要。

    后世天天受到枪杆子出政权熏陶的崇祯皇帝,非常明白这个道理。

    “曹大伴,立即通知尚膳监准备御宴,朕要在武英殿犒赏三军。”

    意气风发的崇祯皇帝,挥舞着大手吩咐道。

    “天子设宴武英殿?”

    饶是曹文诏心里有想到自己可能会受到皇上重用,可听完宫里小黄门传达的旨意,也不禁呆若木鸡。

    自己何德何能,天子既然如此垂青厚爱!

    要知道,他只不过是山西大同总兵,而且还不是挂印将军。

    自己的身份,在时下大明,估计有很多。

    皇上能知晓自己的名字就不错了,现在居然设宴武英殿犒赏三军,这是多大的恩情啊?

    皇上执政至今,天下又有哪一个总兵、都督受此恩荣?

    自己原来敢想吗?

    “皇恩浩荡啊,臣九死无悔!”

    曹文诏这个连死都不怕的猛人,眼含热泪,接过圣旨对着皇宫方向五体投地谢恩。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身后的一众将士也跪地谢恩。

    这些将校明白,受益并不是曹总兵一人,也将包括他们。

    “大家赶紧去沐浴更衣,拿出最好的姿态,万勿辜负天子圣恩!”

    片刻之后,曹文诏利索起身,吩咐下面将校一句,自己急匆匆的率先去准备。

    相比普通将士,他无疑要准备更多,除了沐浴更衣,还要净手焚香,切不可君前失仪。

    乾清宫冬暖阁,准备面基的崇祯皇帝也没闲着,而是在周皇后的帮忙下着甲。

    其实就是大明皇帝的军装。

    “行了,真的好漂亮,皇上自己看看?”

    周皇后系完鸾带,左看右看一会,方才笑眯眯的说道。

    周皇后与崇祯皇帝是患难夫妻,彼此之间情深谊笃,一些事情与寻常人家也并无二致。

    所以,听说皇上要穿平常很少穿的军装,便不要宫女的帮忙,亲自上阵。

    帅!拉风!真牛逼!

    只第一眼,崇祯皇帝就对大明皇帝的军服竖起拇指。

    宽大的铜镜中,崇祯皇帝头戴抹金凤翅盔,盔正面饰有金质真武大帝像,左右各一条吐火金龙,龙身展翼,形如凤翅。

    身上穿罩甲,方领,对襟,无袖,左右两侧与后部开裾。

    衣襟缀枣核形金别扣及布扣襻,通身满布鱼鳞状甲片,层叠排列,前胸左右各饰一条金色升龙。

    罩甲下穿五彩云龙纹窄袖袍,两臂戴臂缚,以红绒绦穿金色甲片制成,活动性较强,不会影响手臂的动作。

    “皇上有经年未穿了?”

    周皇后喟然而叹,光鲜玉洁的脸上,有几分萧索。

    近几年大明局势颓废,皇上整日忙于政务,鲜衣怒马出去狩猎的机会自然就少了。

    “朕以后天天穿。”

    太拉风了!

    崇祯皇帝兴奋地挥舞着关节手臂,美滋滋的对周皇后说道。

    周皇后莞尔一笑,最近皇上越来越有朝气,说话也越来越有趣,曾经的信心好像又重新回来了。

    “列队出发!”

    西山大营校场,曹文诏精神抖擞,满意的看着自己手下的将士。

    这将近三千人马,随他转战辽东、西北,屡战屡胜,可谓是关宁铁骑中精锐的精锐。

    作为大明朝廷最费钱的一支军队,他们的装备可以说是最好的。

    一句话,人如神马如龙,个个精神抖擞,以最好的状态参加天子赐宴。

第三十九章 朕有愧你们() 
第一卷风雨飘零

    皇宫内,已经不知沉寂多少年的武英殿,今日上下灯火通明,犹如白昼。

    数百名宫女太监迈着轻快的脚步,穿梭于殿内里里外外,摆放桌椅碗筷,准备今晚的御宴。

    武英殿位于皇宫熙和门以西,与外朝之东的文华殿相对应,寓意一文一武,共护大明。

    大明开国时期,勋贵子弟在朝堂上下都有话语权,并不是文官独大。

    武将一样有地位,而且也不低。

    不仅可以和文官分庭抗礼,甚至地位更高。

    因为武将大多是贵族,俸禄比文官高很多。而且这些人因为立功多,在朝堂上说话也硬气。

    奈何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勋贵武将基本一扫而空,留下的后人不是年龄太小,就是没有才情能力。

    这才造成朝堂上逐渐被文官打压,一直到大明唱凉凉。

    现在,崇祯皇帝设宴武英殿,其意不言而喻。

    残阳落幕,夜色降临,京城亮起万家灯火。

    曹文诏率领三千将士,在内廷太监徐高的带领下,昂首挺胸地穿过繁华京师,留下京城无数百姓啧啧称奇。

    这其中,消息也以最快的速度,向大明朝臣府邸传去。

    武英殿中,众位将士依序落座。

    将领采用分餐制,分列崇祯皇帝左右,由曹文诏、曹变蛟叔侄领衔。

    普通将士按小旗为单位,落座大圆桌,井然有序。

    “皇上驾到——”

    在曹化淳有些阴柔的叫声中,崇祯皇帝穿着无比拉风的专属军服现身。

    “末将山西总兵曹文诏参见皇上!”

    “末将山西参将曹变蛟参见皇上!”

    “末将山西游击张云甫参见皇上!”

    “末将山西游击孙守法参见皇上!”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将按职位高低一一拜见崇祯皇帝,完毕才是普通将士跪地高呼万岁。

    几千人的呐喊声,穿破武英殿,直指苍穹,在寂静的夜晚显得尤其嘹亮。

    爽,太爽了!

    权利的味道真是令人着迷,尤其是军权!

    此刻,崇祯皇帝的心中,无比陶醉。

    “将士们辛苦了,诸位请平身落座!”

    在崇祯皇帝柔和的话语中,曹文诏和将士们谢恩起身。

    “不错!

    平常总是在奏折中看到爱卿军功,今日朕总算亲眼目睹我大明猛将风采,朕心甚慰!”

    众人在崇祯皇帝的示意下落座,可他自己却没有坐下,而是踱着龙步,来到曹文诏跟前上下打量。

    可以说,曹文诏完全符合他心目中猛将标准。

    高大健硕的身躯,即使是坐着也比别人大上一号。

    颌下苍髯如戟,显得威猛霸气。脸上伤疤交错,那是军功证明。

    一介小兵出身,没有家世传承,没有背景靠山,却坐上总兵官的位置,威名响彻大明,那得用多少敌人的人头换来?

    崇祯皇帝绝对相信,曹文诏如果脱掉衣服,除了一身的腱子肉外,肯定还有布满全身的伤疤。

    “末将当不得皇上赞誉,唯有今后死命杀敌,以报皇恩浩荡。”

    武将没有文臣的弯弯绕绕,直来直往惯了,曹文诏看到崇祯皇帝对自己的垂青,感动得就差以死明志。

    “杀敌可以,死命不行,朕不允许!”

    崇祯皇帝沉着脸,有些不悦。

    朕把你救出来,可不是让你再去死,这孩子,怎么动不动就说不吉利的话。

    “皇上……末将……”

    崇祯皇帝似训斥实爱护的话,立马戳中曹文诏的泪点,他离座翻身跪倒在地,已经不知说什么才好。

    “爱卿平身,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