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里头还讲了一个很好的道理。
孔子的盛德感人且不谈,总之他是必不肯求,一定要说他求,那他求的方法也跟别人不一样。不用说那些谄附小人,有一毫求的心思,就不是圣人了。圣人是以德求,不是像别人那样有心地求。天下人无不可感动,感动不了人只是因为你未到圣人的地步。圣人地步不是一蹴而就,但是学一分,就有一分收获。不这样体认,贸然入世,就不免有求。三求两求,就沦为巧言令色之流,所以说人走下道只因为一个求字。所以不能不求,只因为他不相信有不求而得这回事。
有这样一副对联:
惜衣食非为惜财因惜福
求名利但须求己莫求人
意思已经很不错了,但犹有憾焉,一个人本来就节俭,何必为惜福而惜衣食,一个人本来就无欲无求,何必求人求已?当然,那个对联的意思本来已经不错了。
“温良恭俭让”这个短语毛主席也曾用过,年纪大一点的人可能会有印象。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学而第一(3)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看一个人,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他父亲去世之后,要看他的行为;三年不改变父亲那一套规矩,这样的人就称得上孝了。”
还有一种解释:
孔子说:“作人子女的,父亲在的时候要观察父亲的心志而承顺,父亲去世后要追念父亲的行为而继述,三年不改变父亲那一套规矩,这样的人就称得上孝了。”
两种解释都很好,细细玩味之下觉得很有意思。
历史上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等等,保守派一般都会引用这句话,说变法就是不孝。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先王的法子,好就好在这里。大事小事都用礼,也有行不通的地方。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集注上说得很好:凡礼之体主于敬,而其用则以和为贵。
体用之分,在佛教见于惠能的《金刚经注》,在道教见于魏伯阳的《参同契》。我们熟知的是清末改良派提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样看集注的解释就明白多了。
儒家讲“和”有两个比喻,一个是说声音和谐,一个是说滋味调和。总之不是“和平”那么简单。
和的道理就是阴阳相济的道理,就是太极的道理。
崔适《论语余论》断句是: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也通。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说:“信很接近于义,讲出来的话可以反覆;恭很接近于礼,它可以远离耻辱。缔结婚姻不失其可亲之人,也等于是同宗。”
集注训“复”为“践言”,我不太明白他为什么这样解释,我觉得讲“反覆”没什么不妥。
“因不失其亲”,按集注解释是:所依靠的是自己亲族中人,也是值得尊敬的。另一种说法是:因,同姻。宗是同宗之意,这个似乎比前一种解释好一些。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
孔子说:“君子不追求饮食,居住不追求安逸,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多接触有品德的人来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称得上好学了。”
宋代名臣王曾考科举连中三元,道贺的人说:“士子连登三元,一生吃着不尽。”意思说你考出来了,一生不愁吃不愁穿了,王曾正色回答:“曾生平志不在温饱。”做官固然是一种职业,但绝不能仅仅把它看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因而庸庸碌碌,甚至为非作歹。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敏事慎言即好学,这就意味着,言行也是学问。毛主席说:“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再有《红楼梦》里那副名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可以说,书斋里是一种学问,书斋外又是一种学问,两种学问做通了,才是大学问。
学而第一(4)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穷也不卑屈于人,富也不骄傲于人,这种人怎么样呢?”孔子说:“可以,但是不如贫穷而仍快乐,富有而又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对呀,我现在可以同你谈论《诗》了,因为告诉你这一点,你就可以知道另一点。”
《坛经》上有两首很有名的诗。
一首是神秀的: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另一首是惠能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为什么想起这两首诗呢?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是不为外物所动,是第一首诗的境界;“贫而乐,富而好礼”则是心外无物,到了第二首诗的境界。这样解释可能也不确,大致是这个意思。
子贡开始以为无谄无骄就可以了,听了孔子的话,又感到了义理的精妙,有所获益,也不敢自足了,所以引用《诗经》来表明心迹,而得到了孔子的赞许。
朱熹《集注》中说: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可能就是成语“精益求精”的出处。
恒产恒心的说法来自孟子,他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无恒心就是心有挂碍,于是就有了恐怖,有了颠倒梦想。所以贫而乐的境界很是难得,没经历过的时候不好理解。而贫中之乐不是穷开心,贫中之乐是砺德治学而来的。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人之为人,不是为了人家了解自己,人家知不知道对我没什么损失,没什么好担心的。人,难就难在知人。《出师表》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知人与否,小则关系自身,大则关系国家,知人需要经验,更需要时间,存了“患不知人”的念头在心里,才能讲究有素,才能慎终如始。
王夫之说:“患己知之不早,则屈学以阿世。”患己知之不早是古今通病,好多人学就是为了求人知己,那么我想他阿世则阿世矣,真学问是很难学到手了。
为政第二(1)
为政第二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德是会意字。甲骨文左边是“彳”,右边是一只眼睛上加一条垂直线,表示目光直射。行动正直,目不斜视,就是德。金文“目”下加“心”,是说目正、心正才是德。小篆右上改为直,直心为德,所以以前德字可写作上直下心。
德字本意是道德、品行。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靠道德教化,就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一定位置,群星环绕在他周围。”
“德”也可解释成有德之人。“为政以德”就是治国要用有德之人。这样解释就更实一点。
道家讲“君道无为”,法家讲“君逸而臣劳”,可以参考。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虚假缓慢。’”
思,语助词。邪,不是正邪的邪,义为“徐”。“思无邪”出自《诗·駉》,无邪当与上面几章的“无期”、“无疆”、“无歝”义不相远,说邪恶不邪恶的毫无道理。古义邪就是徐,《诗·邶·北风》:其虚其邪,汉代引用多作“其虚其徐”,无邪就是心无旁骛、专诚一志的意思。
孔子说《诗》,无论忠臣孝子,还是怨男愁女,都是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没有伪托虚徐之意。
有些解释说无邪是有邪念,不对,《诗》里面也有讲人乱伦淫荡的,象《静女》、《狡童》之类。朱熹《诗集传》以为男女淫佚之诗计二十四。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格,集注训为“至”;有人训为“革”,格革音同,三代音同互训的有很多,意思是洗心革面;又有人训为“正”,变革不正以归于正,也讲得通,唯独“至”讲不太通。
孔子说:“靠行政命令来治理老百姓,靠刑罚来约束他们,老百姓暂避免犯罪但还不知道羞耻;用德来治理老百姓,用礼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就有了羞耻之心而且能洗心革面了。”
操术不同,功效各异。路头一差,而风俗由之而殊,气运由之而变,不可不辩也。(《松阳讲义》)教育路线关系国运。陆陇其是清代名家,这一段他解说得很好。
《孟子》上有一段: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意思是:合乎仁的语言不如合乎仁的音乐深入人心,好的政治不如好的教化能得人心。善政,老百姓害怕他;善教,老百姓喜爱他。善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财富,善教可以得到民心。
两下参看,应该会得到不少启发。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一章是孔子自述一生学历。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有所成立,四十岁便无所疑惑,五十岁懂得天命,六十岁能从别人话里听出微妙的意思,到了七十岁,心里怎样想就怎么做,都不会超出规矩。”
《集注》引程子的话说,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读这一章,就不要只记住三十称“而立之年”云云,要反身自省,脚踏实地地学习圣人,学习如何做圣人。
为政第二(2)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是三家中的孟孙,早年也是孔子弟子,后来因为政治斗争中抗命,后人就不承认他是孔门弟子了。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孝就是不要违背。”樊迟问:“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的时候,要按照礼来事奉他们,父母去世了,要按照礼来安葬他们,按照礼来祭祀他们。”
乍见无违二字还以为是无违父母之命,下面转出无违于礼来,真是柳暗花明的感觉。这样的篇章不单是学义理,当作小文章读也很可玩味。
有人说,三家僭礼,所以孔子便讲无违于礼,可是孔子有必要绕来绕去让人转达么?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父母担心子女的疾病。”
父母爱子女,无微不至,唯恐子女身体生病。作人子女的要体谅父母,以父母之心为心,不但保养身体,而且修身严谨,这不就是孝吗?
也有人认为是人子担心父母之疾为孝。
第一种说法意味深长一些。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子,就是能养活父母而已。然而狗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不敬,那和养狗马有什么分别呢?”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这里边是有歧义的,上面说人养犬马,也可解成犬马养人、犬马相养,还可解成养父母之犬马。其中还是以犬马喻人子之无知较为得体。孟子说:“食而不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这是人养犬马的意思。一般来说,以《孟子》解《论语》是比较好的,但是这里稍微差一点。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难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儿子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这就算是孝吗?”
另一种解释区别在“色难”上,他说色难是承顺父母之颜色,也讲得通。
色难这一章是说养口体不如养志。
《孟子》上有一段:
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色难这一章,《孟子》这一章,再加上前那一章,三章参看,就应该明白什么是孝了
色难,或解作,给父母好脸色看,这是接着下文讲的,也通。
《礼记》说,孝子之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这一章有另一种句读: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区别不大,后一种好一点,毕竟说一天话是挺累的。
如愚,是很不错的一种状态。我小时候也常被人夸聪明,现在想来真是浅薄。《金刚经》全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为什么不直接译过来?据说就是“以浅薄故”。智慧尚且浅薄,何况乎“聪明”?聪明之失不止于浅薄,还记得《红楼梦》上的话吗?———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当然,“笨”也不好。
《古诗源》有一首古诗:
不聪不明,不能为王。
不瞽不聋,不能为公。
最好是聪明而浑厚,这不正是“如愚”吗?
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不是讲“患不知人”么,这一章便是讲如何知人的。
孔子说:“看一个人,要看出他的动机,观察他的过程,考察他的归宿,这样的话,谁能隐藏得了呢?谁能隐藏得了呢?”
孔子说得比较透了,孟子另有一种看法。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孟子说:“观察一个人,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的丑恶。心正,眼睛就明亮;心不正,眼睛就昏暗。听他讲话,再观察他的眼睛,他怎么隐藏得了呢?”
相书讲,问贵在眼,择交在眼,颇有道理。
想要知人,先要自知。先拿看人的法子来看一看自己,自己是什么样的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