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世之刺客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幻世之刺客传说- 第16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像是现实之中一部分的素食者,或者因为信佛,又或者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选择素食,而绝大多数素食者都是心地纯良的人,他们不愿意杀生,认为众生之间都是平等的,杀戮其他的动物并且作为食物,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理念

    事实上,这一类人在现实生活之中并不在少数,绝大多数人,或许都是食肉者,但是却也并不会排斥这些素食主义者,反而会觉得他们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比普通人更高一些,也更加值得交往

    说到底,这一部分的人道德水平,其实是高于平均水平的,但是只要这种高于平均水平的部分,没有超出人道的范畴之外,那么就是值得敬佩的

    但是,如果是超出了这种尺度的狂热的素食主义者呢?

    那么情况就不同了!

    很多狂热的素食主义者,他们不仅仅要自己吃素,同时也总是致力于劝导其他人也选择素食,遇到那些吃荤腥的人,总是喜欢用一种怜悯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觉得他们非常的可怜,觉得他们根本就不懂得生活,于是总是抱着一种想要拯救他们的态度去和他们说话,总是用一种高高在上的语调,去劝导那些人吃素

    他们之中一些非常极端的人总是会说,现在的地球已经濒临毁灭了,只有那些一心向善的素食者才能活下去,不吃素最终就只能下地狱,最终就只有死路一条

    这样的人,其实就是典型的******反人道反人性了

    (。)

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秩序二十九() 
乱石神殿。

    人道的本质其实也就是如此

    普通的宗教信徒,往往是会得到绝大多数的人的尊重的,就像是现实之中的很多佛教徒或者基督徒,绝大多数都是属于性格比较温和善良的类型,与人为善也不会招惹是非,这样的人,自然是很容易可以得到其他人的尊重

    但是,狂热的宗教信徒却完全不同了

    狂热的宗教信徒,他们的思想和理念,和普通人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将宗教视为自己的一切,甚至远远高于自己的生命,而这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早就已经完全失去了自我,成为了所谓宗教信仰的傀儡

    而绝大多数的邪教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拥有数量庞大的狂热信徒,这些信徒在邪教的洗脑之下,完全失去了自我的意识,成为了邪教的傀儡,奉献自己的一切

    普通的宗教信徒,绝大多数都是善良仁慈宽厚的类型,但是狂热的宗教信徒,却往往是冷漠无情而又残忍的存在,这样的人,自然是属于神憎鬼厌的类型

    他总是觉得自己是正确的,觉得自己是善良的,觉得自己代表的是正义,实际上他们的行为,早就已经超过了人道的尺度,成为人道秩序之中的毒瘤

    很多邪教之中被洗脑的教徒,实际上他们原本和道德水平往往是很高的,绝大多数都是属于单纯而又善良的范畴,但是在经过了洗脑之后,他们的道德标准就会变得畸形,甚至就远远超出了社会所能够容纳的范畴,所以就自然而然的变成一种普通人完全不能理解和接受的状态

    这样的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只有在他们自己看起来是正义的,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外人看起来,却是偏激疯狂,甚至带有神经质的

    很多时候,一些邪教之中的狂热信徒,其实并不是坏人,但是他们的存在,却恰恰是在破坏人道的秩序!

    很多人,他们其实是想要做好事,但是却缺乏能够做好事的能力,总是会把好端端的事情做得一团糟,出发点总是好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又往往和出发点背道而驰

    很多人总是觉得,出发点是好的,那么行为就可以被谅解,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好的出发点但是却没有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地,这样的人本身就是一种缺乏清晰认知和足够能力的一种体现

    就像是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选择一些错误的方式和方法,尽管出发点总是好的,但是往往最终的结果却又总是会事与愿违,而很多父母本身,却往往无法正视自己的问题,总是试图从小孩子的身上去寻找问题,从来不会去反思自己的行为究竟是否存在过失

    这种以爱的名义,实际上做出非爱行为的教育模式,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一种错误,而有些时候,接受教育越是多的父母,往往越是会犯下这样的错误来

    他们总是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因材施教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用错误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还不如选择不去教育孩子,让自己自然成长来得更好,很多农村长大的大学生,其实父母都没有什么文化,对于孩子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教育层面上的方式方法,但是小孩子只要自己努力,一样可以成才,而反之,如果选择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反而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会产生副作用的

    小孩子的逆反心理,总是会时时刻刻的产生作用,让他们自然而然的对家长的命令产生或大或小的抵触情绪

    ————————————————————————————————————————————————————————————————————————————————————————————————————————————————————————————————————————————————————————————————————————————————————————————————————————————————————————————————————————————————————————————————————————————————————————————————————————————

    人道的本质,从来都不是让人南辕北辙

    人道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让人真正达到一种行知合一的状态

    想要做什么事情,就能够找到一种正确的方式去做,而不是缺乏足够的能力,最后把一件好事情办得一团糟

    子贡赎奴的故事,说到底只是一件小事情,但是这件小事情之中,影射出来的缺少一种人生之中的大智慧

    鲁王的行为自然是一种善行,而这种善行,不仅仅在于善行所产生的效果本身,同样在于这种善行鼓励了更多的人去做一件善事,让做善事成为每一个人的一种潜质的习惯,并且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正确的认知到做一件善事所能够产生的实际满足感,从而激发起人们去做更多的善事

    鲁王在这件事情之中,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道思想和人道智慧

    也就是说,鲁王自身的目的是做善事,同时他所使用的方法,也确实可以实实在在的真正的做成善事,这就是一种普通人所不具备的智慧了

    很多人只知道要做好事,但是究竟如何去做好事,怎么样做才能够真正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就彻底一无所知的

    社会之中,善良的人很多很多,愿意帮助其他人的人很多很多,愿意为其他人做出奉献甚至做出牺牲的人也很多

    但是,真正明白什么样的奉献,什么的牺牲,什么的帮助,是其他人真正需要的,自己就应该如何去做的人,却是少之又少的!

    ————————————————————————————————————————————————————————————————————————————————————————————————————————————————————————————————————————————————————————————————————————————————————————————————————————————————————————————————————————————————————————————————————————————————————————————————————————————

    这也就是现实之中的慈善家和好人之间的区别!

    同样是做好人好事,慈善家能够将财富最大限度的用最合理的方式,帮助到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但是好人在很多时候,却是缺乏做慈善的能力的

    不仅仅是财富上的缺乏,同时也是运营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之上的缺乏

    同样的一笔钱,落在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人手里,他们最多就是把这些钱捐献出去,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而如果落在慈善家的手里,慈善家们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以合理的方式去分配这笔资金,最终让更多的人得到自己最需要的帮助,这种帮助,不仅仅是金钱层面上的帮助,而是实质意义上给予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的可能性

    比如说,建立希望小学,比如说建立便民医院,比如说建立职业学校,等等等等,同样的财富,通过合理的规划,就可以产生更多的财富,同时给予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最合适的帮助

    同时,在这个过程之中,慈善家本身还可以获得不菲的名利

    而这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利人利己

    慈善家可以赚取到财富,可以赚取到名声,同时也可以真正意义上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也就是所谓慈善的真正含义

    而这也是人道秩序所应该要推崇的一种价值观念

    真正意义上的慈善,既是在帮助别人,其实同样也是在使得自己获得名利,而只有能够让自己获得利益的事情,人们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

    而在现实生活之中,一些现象表面上看起来让人称颂事件,其实仔细一想,实际上却是反人道的理念

    比如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

    辛劳工作的医生在连续工作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连续做了五六台手术之后,累瘫在手术台下,然后被人拍下照片,称赞这是所谓的最美医生

    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称赞和赞美,本身就不应该存在

    恰恰相反,人们应该去质疑,为什么一个医生会如此的操劳,为什么一个医生需要连续工作如此长的时间,为什么一个医生在高度疲劳的情况下,还依然可以给病患做手术,医院这样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人性化的标准,医院的规章制度是否存在有明显的疏漏,就像是司机不能疲劳驾驶一样,一个疲劳工作的医生去做手术,对于病患来说,究竟是好是坏?带着高度的疲劳进行工作,对于一个需要高度精细作为职业标准的手术医生来说,是应该进行赞扬还是应该给予批评?

    人们不能因为看到了一个医生高尚的节操,不能因为看到一个医生在疲劳之中坚持工作,就去下意识的认同这个医生的人品和医德,更多的时候,应该透过现象去看这件事情的本质,一个疲劳而又坚持工作的医生,其实本身就是不应该出现在新闻之中的,因为这件事情本身,反映出来的就是医院在医生管理上的不人性化,本身反应出来的就是医院管理能力的缺失,本身反应出来的就是医院以及医生对于病人的手术缺乏足够的重视,否则的话,又为什么会让疲劳工作的医生上手术台呢?

    就像是一个官场故事,说是有两个村庄,经常发生水灾,所以上级排遣了两个村长前去管理,其中一个村长,一上任就选择治水,修筑堤坝,加强居民的防范意识,经常进行相关的讲座和演习,而另外一个村长,上任之后就则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

    于是,有一天,洪水真的来临了

    前一个修筑了堤坝的村庄最终完好无损,并且没有出现任何的财物损失和人员伤亡,而后一个村庄则是遭受了洪水的洗礼,损失了大量的财物,然而,这个村长在洪水来临的时候,却奋不顾身的抢险救灾,最终得到了相关领导的表彰,因此得到了升迁,而反之,之前那个努力治水的村长,却始终默默无闻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

    说明很多时候,人们所歌功颂德的东西,恰恰是最不应该被歌颂的一部分!

    所谓善战者无赫赫战功,就是这样的道理

    一个真正好的医院,根本就不需要所谓的感人事迹去衬托,也根本不会发生所谓的感人故事,因为医院的制度足够合理的情况下,所谓的感人事迹本身,就根本不可能会发生

    (。)

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所谓人道() 
乱石神殿。

    一个好的社会制度,必定是鼓励绝大多数人去做一些利人利己的行为的

    也就是说,在绝大多数的时候,利人和利己必然是统一的一种状态

    损人利己又或者是损己利人,其实都是违反人道秩序的行为

    不管是过于卑鄙的行为也好,又或者是过于高尚的行为也好,在人道的角度上来说其实都是错误的行为

    就像是很多时候,新闻之中总是会宣传那些山村里,拿着微薄的工资,教育了孩子十几年,最终却依然没有办法获得正式的教师职称的山村教师,在新闻之中,总是把这些教师的人格和品格宣传的非常高尚

    然而,实际上,这种现象的出现,其实本身就是社会制度的问题

    首先,从坏的角度上来说,一个常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居然没有教师资格证书,这本身就只说明两种情况,要么这个教师本身缺乏足够教书育人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这个教师缺乏这种能力的话,那么放任这个老师在山村教书,是不是一种变相的损伤学生利益的行为呢?

    其次,如果从好的角度上来说,一个常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自然是应该要有教师资格证书的,如果说一个教书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师,同时又拥有高尚品质和师德的老师,都没有资格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话,那么是不是教育部门没有把工作做到位呢?

    很多时候,所谓的感人事迹,本质上来说,都是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之上的!

    因为如果秩序正常的运转,就不会存在所谓的感人事迹!

    举一个简单例子来说

    绝大多数人看历史之中的著名战役,往往都更加倾向于那些以弱胜强的战役,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之中,以弱胜强的战斗,往往才是真正体现出一个将军军事才能的时候

    在自身陷入绝境的前提之下,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谋略,最终一点点扭转战局,获得最终的胜利

    这样的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