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奇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疆奇人-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裁匆豢吹剿哪鞘肿郑屠鲜侵迕嫉脑蛄恕�

第四章 搬书汗牛

 张晓顶着'狗蛋'老师的头衔确实体会了一番育人的乐趣。打发了学生,张晓准备回家挪窝;张晓走到家门口一看傻眼了,“是不是吃错药了?怎么走错门人。”不对呀!隔壁是王大村长家没错。

张晓家原来的大门被猪啃得没了形状,现在却焕然一新,连围墙上的杂草都清理得干干净净,门口一段还用石灰粉刷得粉白。门侧挂了块牌子上书【恩生自然村村民委员会】。牌子上的字显然配不上那块牌子,看上去有些不协调,显然是王大村长的杰作。

这回张晓明白了,一定是王大麻子干的好事,除了他也没人敢在这搞这些东东。“他奶奶的,原来叫老子挪窝是想霸占老子的屋子”。对这事张晓实在无奈。

走进院子,张晓看到院子里还有一大群人在忙活,刷墙的刷墙,检漏的检漏。妇女主任正领着一群“半边天”屋子,把张晓搞得乱七八糟的东西归纳分类,搞井井有条。看上去让人有一种舒心的感觉。“这才像个人待得地方啊”!张晓显得有些心虚。

妇女主任是老杨,杨老师的婆娘。老杨在家排行老二;所以,张晓称她——二婶。

杨二婶看见张晓回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活打招呼:“狗……喔不,现在应该喊你张晓或者张老师啦!这时间还过的真快,小【狗蛋】都长大成大人了!”

“哝!村长说你当老师了,搬学校住了,这屋子闲置也是成了老鼠窝,怪可惜的。我们给你留了个房间,你的东西都放里面了!有时间自己整理一下。”杨二婶接着解释。

农村人可没什么东西,大部分都是平时的生活用品。锅碗瓢盆什么的,除了这些,也就一拳头大香炉能值几个钱。看上去似铜做的,听说铜很值钱。可惜小了点。管他,那天没烟钱,换包烟吸吸总成吧?

这香炉比一般的香炉多了两个耳朵,一般香炉是用陶瓷烧制,有两个耳朵是为了方便搬动和清洗时抓得稳;而张晓这香炉的四个耳朵根本不像耳朵,就像四颗珠子嵌在四面炉壁上。用手根本抓不稳。

再说,也太小了,用起来非常不方便,摆着也不怎么气派;所以,平时祭祀也就用一般的香炉,时间久了张晓也不知道扔哪个疙瘩了。

今天,这变村委会了!王大村长叫“娘子军”收拾这屋子,才被“半边天”们清理出来,他才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一件家什。

张晓拿起这“袖珍香炉”上看下看,左敲敲右抽抽,就差用口尝用牙咬了。应是没把这香炉的制造材料搞清楚。

铜不像铜,铁不像铁,说是陶瓷做的!有这么坚固吗?使劲摔都摔不烂。这家伙研究一会。没结果。再也没心思研究了。

“管他,这东西肯定是个【三无】产品,也不知是哪个无赖乱扔的废品,却被爷爷当宝给捡回来了。真他妈的没公德心,连老人家也骗;要扔也扔个金子做的嘛!”张爷爷也够倒霉的,死了还被孙子埋汰——没眼光。

张晓虽然没把袖珍香炉的情况摸清,还是本着不浪费的原则,把袖珍香炉带到学校宿舍做笔筒。除了袖珍香炉,平时用的生活用品外,还把所有的书籍都带上。

什么栽种三七的,还有张晓一年级至初中的旧书统统带上。看看还不够多就连爷爷留下那些杂七杂八的旧书也全部带上。

到不是说张晓有多爱看书,爱学习;这牲口带上这么多书目的就一个:装门面,充斯文。用他的话说就是:“当老师了!屋里连书都没几本成什么样子?”

“瞧咱这书,多啊!咱这和古人差不多了,也可以搬书【汗牛】了。嘿嘿!”张晓臭屁的想道。

还别说,张晓搬这些书倒是真的“汗牛”了。书确实是王大村长用牛车帮他运到学校的;只是牛车上除了书和行李外,还加上了他和王大村长两几百斤,才让牛流汗。

不过,总算是“汗牛”了。看来,张晓还没脱离“好孩子”的范畴。可喜!

张晓收拾好行李,掏出支【金沙江牌】香烟点上,准备出门借辆马车把行李拉到学校;刚要出门,正好被正在刷墙的王大村长看见:“狗蛋,你小子要到那里去,赶快过来帮忙。这样大的小伙子闲着不怕腰疼”。

“王叔,我这不是忙着找车搬家吗?你瞧,你这不声不响的把我家霸占了”。张晓苦笑着说道。

“霸占,霸占你个死人头,跟我老人家能用这种语气?那是利用,懂不?我那办公室和牛圈在一起你真以为不错,要不,你搬过去住一晚试试?你真以为我老头子真有鼻窦炎;啥味道也闻不到?你这屋子闲着也是闲着,让我的办公室升升级有什么不好?”王大村长还挺有理的,说话还真不是一般的“沖”。

“再说,你把围墙整这么大个洞(是猪啃的好不好?张晓直接无语。)正方便我老人家过来办公。嘿嘿!下回上级领导来调研也能多待会办公室。”王大村长道。

王大村长顿了一下又说:“不然,每次都是板凳未坐热就走,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不配合工作呢!马车你也甭找了,吃过饭后我用牛车送你去。现在帮忙刷墙写语。

“哦不!你那[狗爬字]还是甭写标语了!就刷墙吧!你的烂字没人看得懂,写上去和没写没什么分别。王大村长补充道。

“这王大村长的话还真够打击人的,不让写标语不写就是了,怎么老把咱这上不得台面的字挂在嘴上,也不给人些面子,真是的,我刷、我刷,刷平你的麻子坑。”张晓被王大村长揭了短正好拿墙出出气。只是肚中气是发泻了,可满身的衣服却遭了殃。

就这样,王大村长几句话把张晓灰溜溜的赶出了自己的老窝。住学校去了。

张晓最终让出老窝的代价就只有村上的一顿“油汤饭“,加上挪窝的车费【牛车费】王大村长也“忘”了收。“呵呵,总算还没亏到底,多少收回点老本”。乐观向上是年轻人的快乐之本,张晓还是多少知道些的。

从此,王大村长的办公室便在张晓老窝安家落户了!【狗蛋】老师大公无私的美名传遍了整个七乡。

老牛洒了一路的汗水,终于把张晓的行李和张晓、王大村长这俩不知爱护“大动物”的家伙“搬”到学校。(真是吃饭不知牛辛苦啊!拉行李就够呛了,还加上这两大坨;速度慢了还挨鞭子。唉!算了,谁让咱有个牛祖宗呢?下辈子咱不做牛,也让他俩拉拉咱。)

张晓这牲口当然不知道老牛的不满了。看看老牛满身的大汗还真以为可以和古人媲美了呢!

这时,老杨和小花正在为张晓打扫宿舍,见行李拉到赶紧出了帮忙搬东西,见张晓带那么多的书就顺手翻了翻。

小花奇怪地问:“狗蛋哥,你带这么多烂书干嘛?你瞧,这《三七种植与病症管理》你带来干嘛?你不会是要教学生种三七吧!”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让学生全面发展嘛!让学生学学三七技术不会错。不久,学校不是要开设【成年人科技班】吗?咱这是先知先觉,花、多跟哥学学”张晓接着很臭屁地答道。

“切,狗蛋哥你还真自恋。那你这《易经》是用来教学生算命的?”小花对张晓的态度很不屑。

“《易经》?哪来的易经,这俩字叫易经?我怎么不知道?”张晓奇怪了,这王小花才小学文化凭什么认识那俩字。那俩字倒是认识张晓,可张晓不认识它们啊!这王小花怎么……唉!这回,哥要掉链子了。

“嘿嘿!花,你是怎么知道这俩字读【易经】的?”张晓终于放下架子不耻下问了。

“还初中生呢!不知道有本书叫《繁体与简体对照大全》吗?学校借书室有,是希望工程和上级部门捐赠的。有好多,有空自己去看。”小花回答。

还别说:爷爷留下的那些老书,张晓还真看不懂,除了繁体的外,还有一些画不像画字不像字的书;看不懂张晓也就没花多少心思去研究,这回被王小花提起,为了“哥”的面子,也得花些时间学学。

不求全部搞懂,也得认识几个字赫赫人嘛!总不能被王小花那“小丫头片子”取笑吧?

看来,王小花的话对张晓这没上进心的家伙还是有一点促进作用嘛!王小花——王大老师这三年的教书“老鸟”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体会,确实要比张晓这“菜鸟”老师深。育人水准快赶上她爹王大村长了。

几人一阵好忙,张晓的宿舍终于收拾好了。把书全部整齐放在一张缺了一条腿的课桌上。把桌子靠墙支三只脚也还是能站稳,条件限制嘛!有得用就偷笑了;要用更好的,自己想法子。学校才没那资源。

收拾好了的宿舍井井有条,看上去还真有那么一点【知识分子】气味,学校配给的专用备课桌是这宿舍的唯一完整的家什,放在窗前利于备课。张晓把“袖珍香炉”拿出来放到窗前的桌子上作为笔筒。插上几支笔刚好合用。

“咱算是【恩生小学】唯一一个拥有笔筒的人了”。张晓挺得意的想。

第二天放学后,张晓决定到借书室看看,充充电,把昨天失去的面子找回来。这家伙还真不是一般的小气,连个“小女子”都不容忍。

借书室平时都由王小花管理,钥匙只能管她要了。本来想来个暗渡陈仓,先悄悄学他几个,再好好教训教训王小花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片子”。没想到这开门还要靠“小丫头片子”,偷袭计划看来是要胎死腹中了!

第五章 响尾巴虫

 张晓找到王小花:“花,哥要到借书室瞅瞅,你这管理员有什么不懂,可以问哥”。这家伙还真是死要面子,拿个钥匙也搞出这么多道道。

“狗蛋哥,你还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查字就说查字,还充什么内行;听我爹说,你原来那家被你搞得猪窝似的。你是要教我也把借书室搞出个猪窝?”王小花有些不屑的讥讽道。

王小花看了看有些不自然的张晓又说:“走吧!明天我要给学生上故事课,也去瞅瞅”。这王小花可不是“省油的灯”。(那是!咱这种好嘛!王大村长语。)

进了借书室,一股油墨味迎面赴来,看来这些书大部份是新书;油墨味还挺重的。少部份旧书多半是顺带的。

借书室内的摆设让人感觉很舒服,书籍分类整齐排放,室内物件一尘不染。王小花这管理员还真敬业。

“看来,这小丫头片子还真是收拾屋子的料。是不是以后咱那【窝】以后也归她收拾了!同事之间不是该互相帮助吗?过后跟她沟通沟通,说不定能成。嘿嘿!”。张晓总算认可王小花的优点了。

“狗蛋哥,你说这【响尾巴虫】真这么厉害,比咱这地方的【竹叶青】还毒吗?”张晓刚找到《繁体与简体对照大全》,还没来得及打开就听见王小花招呼他。

张晓走过去一看,差点晕倒,天哪!这王小花也就能获得收拾屋子的“证”,要获得教师证,恐怕太阳都能从西边出来。【响尾蛇】都能念成【响尾巴虫】,汗!大汗!这丫的也太“雷人”了!

这王小花真是个“猛人啊”!王小花在张晓心目中好不容易竖起来的形象,马上从山顶跑到山脚去了。

“大姐,我真要叫你大姐了!这是【响尾蛇】好不好?不要有边读边,无边读中间。你连那繁体字都搞清了,这简单的蛇字竟然弄错。唉!”张晓叹了口气说道。

“《新华字典》见过不?不认识的字查查,保证没有繁体字难查。以后千万别这么搞,会吓死人的”。张晓心理那个得意的:呵呵!老子终于扳回一局了。

“哼!小气鬼,喝冷水,瓶瓶烂了划破嘴。也不见你吓死?不就是错了个字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你还不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大哥不要说二哥,大家都差不多。呵呵!”王小花这嘴上的功夫可媲美王大村长,这顺口溜说起来可是一套连着一套,一点都不忍口。

无奈啊!张晓遇到这爷俩只有――――直接被―――秒杀的份。

张晓的入校,受惠最大的就是王小花了,几声“晓哥哥”把【狗蛋老师】哄得晕乎乎的。只要不认识的字就问【狗蛋老师】,免了许多查字典的功夫。这样倒是大大满足了张晓的虚荣心,这牲口很是得意了一把。

为了面子问题,张晓不知道的字就悄悄查字典;查清楚再告诉王小花。只是什么东西都架不住长时间的折磨啊!更别说张晓这懒虫了。

开始图新鲜,挺积极地;时间长新鲜感一过,就有些不耐烦。认识的字到好说,碰到不认识的竞然搞出个:暂时读什么的。如:别墅他来个:暂时读“别野”;蒿草的【蒿】字他来个:暂时读“高”字。

这样的笑话一发生。他“高材生”的“光辉形象”也被王小花一脚踢到外国去了。

“哼!以为本大小姐好蒙,有机会也让你喝喝老娘的洗脚水!嘻嘻!”张晓被王大小姐给盯上了。

没等王小花的“洗脚水”到来,陈校长的工作安排却先到了!

“张晓啊!今晚七点三十分【成年人科技班】开学,你准备点材料,到时给他们上上课,主要讲烤烟栽培技术吧!给!这是乡上给的资料。实在没底稿,就照这上面念吧!他们基本上不识字。自己不能学习,你给念念就行。”陈校长走进张晓的宿舍递给他一份资料说道。

张晓正觉得晚上的时间太难熬,现在陈校长安排上【科技班】,正好瞌睡遇到枕头,求之不得的事,便毫不犹豫的应了下来;让准备了半天说辞的陈校长惊讶不巳。

原以为这家伙又要推三阻四,乱找理由搪塞自己;可这家伙接了任务,还像捡了个金元宝般兴奋,不会是这家伙吃错药了吧!不过也后若他工作都这样积极,倒是希望让他多吃错几次药,咱这当头的就省心多了!

“陈老师!这事就交给我了!念份资料嘛!小菜一碟,放心吧!有事你去忙!我先瞄瞄这资料,给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也免晚上掉链子!嘿嘿!”张晓见陈校长发呆,以为他不放心自己单挑大梁,连忙保证不会误事。

晚上七点,一向学生放学后就冷冷清清的学校热闹了起来,由于是刚开学,并没有像张晓想像般的,让自己单挑大梁,不光全校老师都到齐了,而且连王大村长也到场。

种植烤烟可是乡上下了任务的,不完成任务王大村长可就要在全乡,二几十个村干部面前丢老脸了!趁今晚这机会他便来个见缝插针,动员村民们自报种植烤烟的亩积。

时至七点半,学校进入大教室坐好;陈校长走上讲台轻敲了一下桌面:“各位科技班学员!今晚咱们恩生自然村第一届成年人科技班于今晚开学,希望各位毎晚都有收获!接下来请村长讲话。”

陈校长本想多说一会,可见学员们心不在焉的样子,多半在考虑自己该种多少亩烤烟合适吧!于是干脆模棱两可的说两可便让王大村长上台,先把种植面积定下来再说其它。

张晓准备了半天的资料没用上,因为等王大村长把各户的种植面积安排好,也是夜间十点多钟,风头都被大村长抢去,他要露脸只好待下一个周末了。

平凡的日子总是最容易度过,张晓教书的旅程已过月余;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除教王小花提高识字能力外,最大的收获就是:把张爷爷留下的那一批古书的书名弄清楚了。至于书的内容他可以说是一知半解,也只能用来蒙蒙外行,如王小花类似的小学生。

张爷爷生前曾做过十余年的国民党乡长;他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可惜张晓没那天赋继承爷爷的这宝贵遗产,张爷爷归世后,村里过大年时连个写对联的人都没有;勉强找出个也写得不整么顺眼,反正看上去就是没张爷爷写的舒服。

虽然村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