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草根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草根皇帝- 第2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还没忘记陈汤之前,所说过的‘如果能够接受他进入新军、就暂时给陈汤做一名亲兵’的这番话!

    含笑瞥了赵广两眼,心里赞许着赵广人小鬼大、聪颖、机灵的陈汤,转过身,马上也就换了,一副十分庄重的神色,高声、郑重的宣布第二轮遴选开始……。

    在许延寿招呼送上来,几大捆比武较技用的木质兵刃之后,许延寿也随后就宣布了,第二轮遴选的规则:

    一、每二十人一批,随机的组成两两一对,进行比试较技;由许延寿出任裁判。最后,一对一较技的胜出者、落败者,各分别组成一队。

    二、为了保证比武较技的公正性,避免出现有实力者,因强强相拼,被意外淘汰,最后还会给落败者一次机会。那就是:可由第一轮的落败者,任意的向,获胜一队中的,任何一个人挑战,获胜后,即可替代被挑战者的位置。但为了避免出现“投机取巧”的车轮战法,第一轮的获胜者,只接受第一轮落败者的一次挑战。

    三、当再无第一轮落败者的挑战出现时,此次遴选也就算正式的结束;获胜的一队,也就由预备役,正式的转入了御林军军籍。

    当然,在最后确定好人选之后,还要由暂任的主簿的陈汤,正式录下名姓,交由御林军长史予以备案。

    处理完了,因赵广的不忿,而平添的一个小小插曲之后,接下来的第二轮遴选进行得很快、也很顺利。其间,自然也曾出现因较技的双方,“旗鼓相当“、“难分伯仲“、打得难解难分的情况。

    由于考虑到,还要有最后一轮的落败,挑战胜利的一方,陈汤也就告诉,让一时难分胜负的双方,同时晋级了。

    通过第二轮的全面考核,陈汤也不得不承认,之前赵广所言的‘不惧同任何人比试’的正确性、也让陈汤越看越觉得兴趣索然。

    按陈汤的观点来看:这些羽林的预备役军卒,身体条件是“毋庸置疑“的,较一般的平民百姓子弟,要强壮很多,个个显得膀大腰圆。但也就是由于,他们出身的优良,也使这些军卒,过惯了优裕的生活,吃苦耐劳的承受力较差。

    就拿这些羽林军的预备役兵卒,所习练的武艺,宛若花架子一样、根本经不起,实战中“血肉横飞“的考验;再就是技艺也是“参差不齐“,大部分人的水平相当低劣。

    这种摆在眼前的事实,也让陈汤不由得在暗自的感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自己承诺过几个月,就要给皇帝陛下,练出一支“呼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强军。自己还必须要下一番苦功、经过一段时间的督导,才会让这些挑选出的军卒步入正轨。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把一个人从惰到勤的彻底加以改变,也是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本就难以一朝一夕的加以改变。

    同样,陈汤也进一步的肯定了,自己出城单立营盘,加以编练的正确性。

    这些羽林预备役军卒,本就是些青壮年,如果再同正式的羽林军军卒,屯扎在一起。平日里见到的是,别的军卒宛如虚应故事似的训练、而自己却要承受着大强度的训练,必然会”见异思迁“的造成人心浮动、难以约束的局面。

    这些预备役的军卒,大部分都是士族子弟、甚至其中还存在着,不少的豪门贵胄子弟,让陈汤还真没法对他们,进行“伤筋动骨”的处罚。

    如果不能在,近期内练好新军,事实上几乎也就等于,陈汤对刘病已的承诺失约了!

    人生在世,偶尔的失约,可能无伤大雅,但刘病已可是当朝的至尊帝王啊!陈汤如果失约,最低限度就将会使,陈汤此生的仕途之路,彻底被自己堵死。更有甚者,陈汤还有可能因此而获欺君之罪。

    不过也有两点也让陈汤感到了一些欣慰。

    其一是由于可以转成正式的羽林军军籍,这些羽林军的预备役军卒,热情异常的高涨,都在”竭尽所能“的去争取名额。成为帝王亲军的正式成员,在这个时代来说是极其荣耀、也是由庶民进身为贵族的一个上佳的台阶。

    其二则是由于这些预备役军卒,最低是出身于家境富足的家庭、平素不缺少营养对身体的供给,所以几乎是个个身体条件极佳、粗壮有力的。

第三百九十九章 充国作武() 
好吧,这样的身体条件,应该可以承受得住,皇帝陛下要求的大强度训练的。

    至少陈汤不用担心,因疲劳过度而大量的有所减员……。

    军卒遴选完毕之后,羽林军大帅张安世就已经在亲兵、侍卫的拥护之下,离开了羽林军大营;仅仅是把中军官和长史留了下来,同陈汤等办理一些具体的交接事宜。

    由于张安世出面协调,陈汤同中军官的关系,现在已经发生了改变。中军官主动的给陈汤,在羽林军大营中,预备军卒营房的范围之内,单独安排了一间营房;但大部分时间内,这间营房注定是空置了。

    几乎是一整天的时间,也就在忙忙碌碌中渡过去了。当陈汤把中选的军卒登记造册、预留出备份,正式呈送给羽林军长史后,已经过了申时。

    按陈汤原来的想法,当日就迁出城外的计划,也就完全的变成了幻想。中选的军卒,自然是还要在羽林军大营中滞留一宿。

    他给自己找台阶下的暗想:这样也好!军卒们也可以收拾一下各自的随身物品。

    其实,客观来说,从几千人中遴选出千余人、甚至还要经过反复的选拔。只用了一天的时间,这已经算是比较快的了!没达到陈汤预想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陈汤既缺乏经验、又有些太过心急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军卒的日常管理这方面来说,陈汤也自我感觉要较许延寿相差很多。甚至可以说:在这方面,陈汤完全是一无所知的。

    一切还要从头儿,开始的向明白人学呀!在心里暗自念叨着的陈汤,同众人一起进过了一些饭食之后,就打算先离开羽林军大营、回府去好好的考虑一下,从明日就将开始的,新军编练事宜。

    在交接事宜结束后,陈汤跟他们招呼了一声,就离开了羽林军的营房。

    习惯了一个人“独来独往“的陈汤,刚刚走出了营房几步,就感觉到了有些不对劲儿。他下意识的一回头,却看到赵广还跟在自己的身后,陈汤停下了步伐,有些不太习惯的,伸手挠了挠头,半含着诧异的说到:“本官现在是要回府上去,尔还需跟着嘛?”

    “是呀!卑下已经是大人的亲兵。当然就要随时的侍候、保护着大人了!”身后同样也,马上刹住了脚步的赵广,脸上露出了一种十分好笑的俏皮神色回答到。

    “哦!原来是这样啊!……”从未享受过,让别人来随时保护、伺候着这种待遇的陈汤,仿佛才”恍然大悟“似的明白过来:“今日尔就不必了!明日营址就要迁往城外,尔今日可留在营中做些准备、收拾一下平日的用品。许大哥,我们走吧!”

    陈汤说完后,招呼了许延寿一声,转身刚要继续的离开,没想到身后的赵广,却反驳的说到:“随时的伺候、保护着大人,乃是卑下的职责所在。卑下安能轻易的离开,大人的身边?此乃是家祖以往对卑下时,经常教导的‘军人的职责和本分’。卑下也没什么东西可以收拾的,除了身上的服饰和甲胄,也就剩下睡觉时怀里抱着的随身兵刃了!此亦是家祖的教导:兵刃就是军人的生命!”

    陈汤同许延寿一起停下了欲行的脚步,陈汤脸上含笑,表情颇为玩味的,望着小脸儿紧绷、一本正经说着话的赵广。因赵广的回答,不禁使陈汤的脑海中再次的产生了对赵广出身的疑惑……。

    “尔还家教颇严哪!……”许延寿刚说到此,就被身旁头脑机敏、特别是对‘名、利’二字反应,更加敏感的陈汤,所打断的抢先对赵广问到:“如此说来,令祖亦应该是,我朝一位身居高位的前辈了?从之前大帅对待尔的态度上,我就已经有所感觉。不知令祖是何许人也?”

    赵广一副十分倔强的表情,回绝着陈汤道:“这个,好男儿不应该依靠家世的余荫、要自行的去建功立业!陈校尉就不必深究了!”

    望着赵广小脸儿上呈现出的一副天真、坚定的表情陈汤不禁脱口赞赏到:“好、好!说得好!……”

    “不过,我等此后就将份属同僚,许久都要相处在一起。尔即使是不想以家世,来作为炫耀,我等迟早也会知道。此时并非是身处于军中,尔也不要过于的拘谨的‘墨守成规’。”陈汤进一步的追问到:“否则,岂不是显得有些做作?既然尔坚持要与我等同行,尔就近前些,我等边走边聊。能对子孙如此明智的予以教诲者,我也有些急于的知道,乃是何位先贤了!呵呵!”

    “既然大人也想知道,那卑下就不予讳言了。家、家祖乃是赵公充国……。”仿佛一提到家世,就感到万分的尴尬的赵广,就像害羞似的微红着脸,声音很小的喃喃说到。……

    “什么?你是营平侯、后将军老大人的孙子?……”惊讶得已经忘了“咬文嚼字”的陈汤,脱口惊呼出声的同时,也“如数家珍”的报出了,赵充国的爵位和官位。

    无怪人说羽林军中“藏龙卧虎”?这又是一位豪门子弟呀!一时望着赵广默默无言的陈汤,不由自主的暗想到。

    刘病已亲政后,并没有设立大将军,而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则均相当于全军的副统帅,均位同三公。

    同时,在陈汤的脑海里,不禁又浮现出了赵充国,这位老而弥坚的,大汉朝的军中老帅,大致的情况:

    出身于羽林军的赵充国、字翁孙,乃是陇西上圭人;为人沉着果敢、熟悉兵法、精通少数民族事务、具有将帅的宏略。自其逐渐崭露头角,出任军中将领之后,在对匈奴、羌、氐的战争中,“审时度势”、每战必胜、威名远扬,因而军阶也直线的向上攀升;

    直至孝皇昭帝时被册封为后将军。后因拥立刘病己之功,又被敕封为了营平侯。

    如此之老龄,顶风冒雪,统军鏖战于边陲数年,赵充国绝对是堪比于廉颇、黄忠等之类的人物。

第四百章 生存训练() 
陈汤不由自主的默算了一下:估计赵充国现在的年纪,应该在六十五岁以上。

    陈汤不由得也产生了好奇之心,对已经走到了身边的赵广,笑着赞许道:“尔既是营平侯老大人的嫡孙,却能在如此稚龄,就放弃优裕的日子,从军报效朝廷。真可称之为将门虎子呀!然尔父母又何能放心,让尔这样小就投身军旅?”

    赞许之余,陈汤不免也说出了心里的疑惑。

    “卑下不小了!都快十七岁了!再说了,家父赵公昂亦乃是军中的中郎将。家父不仅未曾阻止卑下,还嘱咐卑下要承继家祖的衣钵哪!”因陈汤说到赵广的年龄小,令赵广不由自主的提高了嗓音争辩到。

    赵家可真是一门的军中精英啊!不过,这其中也颇有耐人寻味的地方……?

    陈汤自然是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了赵昂,竟然和霍禹、霍云、田千秋等同时也被封为了中郎将?这其中的猫腻,可能也不乏有刘病已在刻意的压制霍氏、分解霍氏权柄的含义在里面?

    感慨着权力争夺过程中,所存在的“波诡云谲“的不可预见性,而不禁有些迷茫的陈汤,下意识的摇了摇头才说到:“既然如此尔就同我等一起回府吧!我等就别在此耽搁了!”

    说完,陈汤就摇手示意了一下赵广,迈步当先向拴着战马的马厩方向之处走去、准备取马回府……。

    虽然军卒的遴选,比较顺利的完成了。但陈汤自我反思:自己由于没有经验。也确实是把一些事,看得太过于的简单了!

    幸运的是,除了开始之时,赵广出乎于意料的凭空插上一杠子之外,整个遴选过程,还是比较顺利和相对圆满的。

    其实,现在的陈汤,自己心里也明白:由于自身现在的地位过低,人脉贫乏所致,对朝廷上层的一切事务,根本就无从左右、甚至连其中的内幕也都无从得知。

    “凡事有所为,有所不为。“凭借陈汤现在宛若沧海一粟的身份、地位,想得过多只能是徒增烦恼而已。既然明知不可为,就没必要“自不量力“的过多的考虑。

    至于以后,那还需要陈汤,凭借自身的努力,去逐渐的融入、并向权利的上层去攀升,才有可能进一步的发挥,他自己的作用、并为他自己创造出,更加能够发挥能力、实现抱负的空间。……

    …………………………………………

    陈汤、许延寿完成了兵员的筛选工作后,又进宫向刘病已汇报。

    刘病已认识赵广,“哭笑不得”的道:“两位爱卿,你们怎么把赵将军的孙儿,拉过来当亲兵了?”

    赵广一听,又不依了:“陛下,微臣已经十七岁了,成年了,不是小孩子了;微臣是自愿加入的。。。。。”

    刘病已反应多快呵,立刻一笑了之。听他们已经招募齐了人马,准备开始训练了,刘病已脑袋里面灵机一动,朕两世为人,经验比他们多,就给他们来个训练提纲吧。

    于是,皇帝陛下对陈汤、许延寿等人闲聊了几句后,说道:“朕要连夜给你们准备一些提示,明日你们再来。”

    由于刘病已脑海中存有的,那些特种兵的训练方法,并不属于这个时代,且与这个时代有很大差别。因而,刘病已必须要根据,这个时代的特点,一项一项的加以适当的改进和调整。

    首先。刘病已(胡子睿)在后世只是个普通小白领,并没当过兵,更别提特种兵,他只是个军事发烧友,所以来源并不算太权威。

    他所叙述的这些并不太完整的内容,乃是从网上看到现代特种兵训练内容的一部分。

    其次,时代有别!就连刘病已记忆中,最基本的负重跑和越野行军,也由于这个时代是实行的两餐制,而在时间上都需要加以适当的调整。当然,各种重量和长度的计量单位,就更要有所不同了!因而,也只能是对这几项做了以下初步的规定:

    一、由于每日晨起后的进食时间,要晚过记忆中多一个时辰,因而晨起后的第一次负重跑,定为辰时开始,每名军卒要负重四十斤(沙袋、20公斤),跑十里路(5千米)。

    而过午的一次负重跑,则定为了申末、酉初(傍晚5时左右),这其中的原因还是因为两餐制。由于两餐制过午的进食时间,要在申时之后,进食之后,还要有两刻的歇息时间,因而也就显得有些过晚了。当然,负重的重量和跑的距离也同第一次一样。

    二、越野行军和野外的生存训练,就没必要做大的时间调整了!他只是把每七天进行一次的六十里、负重五十斤(25公里、30公斤)越野行军的起步时间,稍稍往后推迟了半个多时辰,也就可以了。

    三、至于每三十天一次、行军三百余里、历时三天,却只带一天食物的野外生存训练,时间上就没有太大的调整必要了。不过,这也是他结合这个时代交通、通讯条件极其落后的现状,较原来头脑中的记忆,大幅度的较少了难度(记忆中的是7天、带3天的食物、行军千余公里)。但就是这样,按刘病已的想法,也可能要适当的配备一定数量的马匹。

    其余的攀援、攀爬、打熬力气、增强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