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良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玉良医- 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到男人们回来,就去芙蓉厅吃饭。陆漫注意到,姜展魁的嘴角一直是笑着的。那个孩子老成,难得表露心中的情绪。他一定是在祠堂里看到了周姨娘的牌位,才会如此开怀。

    热热闹闹在这里吃了年夜饭,陆漫便领着小兄妹和小哥俩回了东辉院。除了他们几人,其他人会在鹤鸣堂守岁。

    东辉院也是灯火辉煌,亮如白昼。

    陆漫又让人在厅屋里摆了两桌席,一桌主子的,上面摆了七副碗筷,包括姜展唯和姜悦的。一桌有体面的下人,包括王嬷嬷、夏嬷嬷、绿枝、新荷等人,她们边吃边服侍另一桌的主子。

    姜展魁领着姜玖在院子里放着爆竹,俊哥儿和彥哥儿被乳娘抱着,跟在叔叔姑姑的后面跑,爆竹的响声和漂亮的烟花刺激得小哥俩大喊大叫。

    一直玩到戌时末,才让已经睡眼惺忪的姜玖和小哥俩去歇息。而自觉已经长大的姜展魁则同柳信等年轻男下人一起,去了前院守岁。

    上房瞬间寂静下来。

    陆漫洗漱完上床,听到外面偶尔响起的爆竹声,想起了姜展唯。他和他的大军已经远在千里之外,还在行军途中。此时,他只是艰苦,还没有面临危险……

    突然,前世妈妈的面容又跳入陆漫的脑海。陆漫赧然,她已经好久没有想起妈妈了,不知她现在怎么样了。

    陆漫翻身打开床下的抽屉,把妈妈的画像拿了出来。

    当初,自己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那个世界,一个是这个世界。她舍不下孩子和姜展唯,选择了留在这里。偶尔想起妈妈,她还是自责不已。这就是人之常情吧?父母惦记的永远是儿女,儿女惦记的又永远是自己的儿女。

    她把妈妈的画像放在胸口,渐渐地睡着了。

    梦中,她又突破了那片黑雾,飘去了那个世界。那里也是过春节,没有放爆竹,几乎每家窗户飘出来的都是《春节联欢会》的声音,还有麻将声及笑闹声。

    她又看到自己的小窗了,小窗里亮着灯,母亲一定又是孤单一人睡在自己的床上吧?

    陆漫飘上去,又飘进屋,却没在床上看到妈妈的身影。

    小屋依然洁净,充满了生活气息,如她走之前一样。只不过,小写字台上不止放了她的相片,旁边还有另一个姑娘的相片。

    那个相框里的姑娘正是陆漫的小闺蜜方盈盈,跳楼自杀后,陆漫的魂魄差一点就进入她的身体。

    她的照片怎么会摆在这里?

    陆漫正纳闷之际,就听见妈妈的声音,“菜都炒好了,有漫漫喜欢吃的,还有盈盈喜欢吃的。”

    声音快乐,清亮。

    又传来一个男人温和的笑声,“今天不止菜丰盛,酒也多。有盈盈喜欢的纯啤,漫漫喜欢的红酒,我喜欢的青花郎,还有你喜欢的饮料。”

    这个声音有些熟悉,陆漫曾经听过。哦,对了,是方叔叔的声音,方叔叔就是方盈盈的爸爸。陆漫记得,她死之前方盈盈的父母就离婚了。方叔叔比妈妈小三岁,在中学里当老师,难道他们……

    妈妈的笑声,“这一大桌子酒菜,都快摆不下了。”

    陆漫赶紧飘出卧房,来到餐厅,看到桌前坐着妈妈和方叔叔。

    妈妈年轻漂亮多了,不仅烫了头发,还染了头发,穿着酡色长毛衣,化了淡妆。方叔叔气质儒雅,带着一副眼镜,正往四个杯子里倒着不同的酒。

    桌上,放了四副碗筷,四个杯子。

    酒倒好了,方叔叔端起自己的酒杯,说道,“风琴,祝愿我们今生幸福相伴,祝愿我们的两个宝贝在另一个世界幸福快乐。我们怀念着她们,她们也依然活在这个世上”

    妈妈把酒杯端起来,跟他碰了杯,说道,“我们的宝贝会快乐,无论在哪里。”

第五百七十四章 牵连() 
为赫拉芊琳护法+

    江氏笑道,“我不敢上去打。怕我和婆婆赢了,祖母和大嫂会说我们婆媳联手算计她们的银子。”

    在这些人的眼里,或许陪长公主玩马吊也是一种荣誉,三房不好意思自己上两个人,而二房一个人没有。

    陆漫无法,只得上去凑数。因为她心里有事,手艺也不算好,输的银锭子在托盘里堆成了一座小山,杏儿还专门回东辉院去拿了银子过来。

    大奶奶咯咯笑道,“都说好事成双。我想着,祖母的病大好了,手气肯定也会大火。我的荷包里不仅揣了银子,还揣了金子,以为会输个底朝天。哎哟,谢谢三弟妹,你连着我的那一份儿一起输了,还让我倒赢了不少。”

    三夫人也笑道,“是极,我也带了好些银子,以为会输给婆婆多少,却没想到还倒赢这么多。谢谢婆婆,您老把喜气也带给了我。”

    坐在长公主旁边帮她看牌的钱嬷嬷作出恍然大悟的样子,笑道,“我说三夫人和大奶奶怎么在打牌之前紧着拉长公主的手,感情你们是在沾她老人家的喜气啊。”

    听了钱嬷嬷的话,大奶奶着急道,“哎哟,嬷嬷怎么把这个秘密说出去了呢?”

    看着那座小银山,长公主的眼睛都笑弯了。

    陆漫故意嘟起了嘴,埋怨大奶奶道,“大嫂不够意思,你怎么不先告诉我呢,让我也沾沾祖母的喜气。”

    大奶奶坏笑道,“我又不傻。告诉你了,谁输银子给她老人家呀?”

    长公主的笑声更大了,嗔道,“看你能耐的,下次就让你输。”又伸手摸了摸陆漫的手,笑道,“把我的喜气给展唯媳妇分一些,下次咱们赢她们的钱。”

    江氏一听,赶紧过去摸摸长公主的手,笑道,“孙媳也来沾沾喜气,孙媳也要多赢些钱。”

    敏哥儿等几个岁数小的孩子听了,除了姜珍,都跑来摸长公主的手,笑说,“我也要沾太祖母的喜气”。

    姜悦不只自己沾了喜气,还让乳娘抱着两个弟弟来沾喜气。

    长公主更高兴了。

    老驸马听说陆漫输得有些多,悄悄把她拉去一边,往她手里塞了一张银票,说道,“你别心疼那些钱,祖父补给你。五百两银子,够不够?”

    因为长公主的病,老爷子也瘦了一圈,白胡子和白头发更多了。老爷子笑得一脸褶子,十分得意,觉得自己帮了孙媳妇。

    陆漫感动的不要不要的。对谁好对谁不好,他表现得最直接。忙笑道,“够了,够了,没输那么多。”

    老爷子又说道,“剩下的留着你下次输。”

    陆漫哭笑不得,真是可爱的老孩子。

    众人在这里吃了晚饭,又陪长公主说笑一阵,才各自回房。

    何承跟陆漫一起去了东辉院。让孩子们在东侧屋里玩,陆漫把何承领去了西房书房。

    何承悄声问,“姐姐看出赵侧妃的不同了?”

    陆漫惊道,“莫不是宋明真的给她……”

    何承点点头,说道,“我早就想跟姐说说这事,一直没找到时间。唉,郡王爷也是厌烦透了……”

    原来,赵侧妃一进和郡王府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抓权”,时常把长史官和吴嬷嬷叫去问府里的情况,再提提自己的意见。因为老王妃身体不好,没有精力管内院,内院就一直由内院管事吴嬷嬷协助长史官在管。

    赵贵妃还专门把老和王妃请进宫,暗示自己的这个堂妹贤惠,能干,希望老王妃能善待她,锻炼她。

    老王妃和宋明虽然非常反感赵家人的做法,但目前不想多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保持表面和谐。

    若赵侧妃只想抓点权,弄点钱,宋明也就暂时忍了。可她把手伸向了宋默,还牵连到了陆漫,弄不好还有更深层次的意思……

    陆漫纳闷极了,问,“他们的家务事,怎么会牵扯到我,关我什么事?”

    何承也气得一张俊脸通红,说道,“赵侧妃用心险恶,她挑唆默儿跟姐关系的同时,还乱说姐同和郡王……府的关系。”

    何承本来想说“和郡王”,觉得不妥,赶紧加了个“府”字。他一直知道和郡王同陆漫的关系很好,但他也知道他们的关系没有超出不正常的范围,是守礼的。

    陆漫更不解了,催促道,“怎么回事,快说清楚。急死人了!”

    何承说,腊月初宋明外出公干,赵侧妃抓了两个错处,换了宋默身边的两个贴身丫头和两个小丫头。她没敢马上动段嬷嬷,只是训斥了几句。因为段嬷嬷是从宫中出来的嬷嬷,身上有品级,还是老王妃给宋默的,不能随意处置。

    宋默怒极,找到赵侧妃讲理。赵侧妃的态度非常好,温言细语告诉他,那几个人做了包括贪墨、出去乱说话诬陷主子等坏事,还证据确凿,不得不处理。

    宋默本就讨厌“小老婆”,自是不相信她的话。跑去找老和王妃告状,还说这个家他不能呆了,小老婆换掉他身边的人,就是为了方便给他下毒。他要去东辉院找嫂嫂,再不回来了。

    老王妃已经知道赵侧妃换人的事,正在生气,听了宋默的话,让人去叫赵侧妃的时候,赵侧妃自己来了。

    赵侧妃看了宋默和下人一眼,欲言又止。

    老王妃屏退下人,又不耐烦地说道,“默儿长大了,你换了他身边的人,理由他应该知道。”

    赵侧妃轻叹了一口气,说道,“老王妃,默哥儿,这件事,我真的很为难。但是,为了默哥儿,还有郡王爷好,我只得如此。”她又犹豫了一下,才鼓起勇气说道,“那两个人出去胡乱说嘴……说,说,说姜三奶奶不止跟默哥儿亲近,跟郡王爷的关系也‘匪浅’……”

    老王妃厉喝一声,“够了!知道是胡乱说嘴,还要说出来,也不怕污了孩子的耳朵。”

    赵侧妃赶紧住嘴,又解释道,“我正是不相信这个话,气愤不已,才容不下那几个传瞎话的奴才。”

第五百七十五章 气人() 
为简和玫瑰舵主+

    宋默聪慧,虽然不觉得自己和父王同嫂嫂的关系好是坏事,但看到老王妃如此生气,知道那话里或许有什么深意。他狠狠瞪了赵侧妃一眼,说道,“你不要假好心,我嫂嫂不是坏人,你才是坏人。我今天就要去嫂嫂家住,我讨厌你。”

    老王妃觉得胸闷,喘不上气来,摸着胸口说道,“默儿,别闹了,你先回你的院子,等你父王回来再说。”

    又从她身边调去几个人贴身服侍宋默。

    老王妃不傻,猜到赵侧妃敢如此大张旗鼓收拾宋默身边的人,一定是抓住了她认为重要而宋明母子又没有办法反驳的把柄。有可能真是那些下人说了什么不妥的话,也有可能是赵侧妃从别处听到了什么风声而故意栽赃。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宋明和老王妃为了陆漫的名声,都不敢把这事敞开了说。而冲赵贵妃和三皇子现在的势,他们也不会把赵侧妃如何。

    赵侧妃或许还会觉得,为了让别人不怀疑陆漫,也为了表明宋明的态度,宋明肯定得赶紧娶正妃。赵侧妃是宋明目前唯一的侧妃,又有赵贵妃帮忙,她很可能会趁着这个机会扶正。

    老王妃暗暗啐了赵侧妃一口,不要脸的破落户,刚进门几天就耐不住性子了,就这副德性这点手段还想当正妃,她怎么敢想!

    老王妃最怕的还是,自己儿子对陆漫有那种见不得人的心思被有心人发现。有可能真是宋默身边的下人,也有可能是府里其他的下人,或者是外人。

    等宋默走了以后,老王妃对赵侧妃说道,“你处置的好,那几个下人心黑嘴臭,居然敢污主子的名声,还牵扯进了别人家的媳妇。那陆氏因为治好了我的病,默儿觉得她是我的救命恩人才喜欢亲近她。还因为她家里的孩子多,姜老驸马又是老还小,默儿喜欢去跟老孩子和小孩子玩。还有就是她的弟弟何大人,他经常会来府里跟我请脉诊病,明儿跟何大人的关系真的是匪浅……”

    赵侧妃屈了屈膝,乖巧又委屈地说道,“我也不想亲手处置这件事,怕默哥儿误会。但郡王爷还有些日子才回来,又怕您老人家身体受不住,不敢拿那事来烦您。若那事传开了,对郡王爷,对姜三奶奶都不好……”

    老王妃又表扬她做得对,把谣言遏制住,还赏了她一套嵌宝累丝赤金头面和一对翡翠手镯。

    当天下晌,老王妃又犯了病,一直把赵侧妃拘在她的床前不许离开,直到宋明回来。

    宋明回来听说这件事后,愤怒至极。他本来是要把赵侧妃留到太子继位的时候,但现在无论如何也不能久留了。她把主意打到儿子身上,居然还敢把陆漫扯进来。

    赵家人不是喜欢简单直接吗?那他也直接一点好了。受当初儿子中毒的启发,他安排厨房搭配着给赵侧妃吃那几种食物和药膳。

    之后,他连续三天去赵侧妃的院子,还许愿以后会让她心想事成,套她的话。一面让绝对心腹暗中打探,赵侧妃是听了谁的挑唆。

    那件事很快就打探出来了,而且跟赵侧妃的说法一致。说这话的源头就是老王妃身边的一个婆子,谭嬷嬷。

    谭婆子会来事,会说话,比较得老王妃信任,算是老王妃绝对心腹以外的心腹。她的儿媳妇谭嫂子是内院二管事,一直想把大管事吴嬷嬷挤走,可挤了两年就是挤不走。

    谭婆子不知哪次无意中发现宋明看陆漫的眼神不同,便猜测自家主子对有夫之妇存了不该有的念想。再是之后宋默同陆漫的关系,更让她觉得陆氏对自家主子或许也有好感。她不傻,这话就是烂在心里也不敢说出去。

    赵侧妃进门后,谭婆子觉得老王妃对赵侧妃的态度非常好,就又有了想法。赵侧妃的堂姐是贵妃,弄不好以后还会当太后,那么赵侧妃以后肯定能扶正。人人都说从龙之功最好升迁,那么她就应该让自己的儿媳妇在赵侧妃当正妃之前彻底投靠过去。

    要投诚,就要给最有诚意最用的消息。于是,在宋默闹了多次想嫂嫂想去东辉院玩之后,谭嬷嬷的媳妇谭嫂子就悄悄跟赵侧妃隐晦地讲了陆漫跟郡王爷关系交好的事。她当然不敢讲郡王爷对陆漫有意思,言外之意是陆漫对郡王爷和小主子非常好。

    这婆媳两个绝对没想到赵侧妃空长了一副精明相,实际就是一个城府不深的棒槌,还是个醋劲大的醋坛子。她头一天听说,第二天就打杀宋默身边的人,妄图掐断宋默和陆漫的一切关系,这件事也就弄到了老王妃那里。她们更想不到,宋明一通哄骗,赵侧妃就轻而易举把她们出卖了……

    在何承去和郡王府给老王妃看病的时候,宋明就把这事跟他说了。他当然没好意思说谭婆子看到他看陆漫的眼神不对,而是说谭婆子胡说八道冤枉了他。

    他还说,老王妃不能管事,郡王府内院自从宋默的母亲死了以后就有些乱。他也清理过几次,可过后又会有人生事。

    他觉得非常对不起陆漫,他们郡王府的事居然把她扯了进来,还颠倒黑白乱造谣。他已经暗中查出整件事情,还好事情没有扩散出去,他也做了安排。

    他之所以把这事告诉何承,是为了以防万一,给陆漫提个醒儿。他做了万全之策遏制谣言,但还是怕出了什么意外这件事透露出去……

    陆漫听了这话,气红了脸。赵侧妃和那两个下人也太t气人了!

    那些话,何承没有全说,甚至有些话宋明连何承都没有说,但陆漫还是猜出了个大概。

    连不常跟宋明打交道的姜展唯都发现宋明对她有想法,他家的下人若有心了当然有可能发现他的不妥。再加上宋默跟陆漫的关系非常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