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又岂敢私动妄心,毁修行于一旦。”
他又抬头看了看对联说:“只是这幅对联虽说平常,却道出了天地至理,只是凡事当说着容易做着却难,岂知,岂知”他停顿了一下,还没等黄先生搭话,便又对着他拱手鞠躬,失笑道:“黄兄教训的是,王某有些动了妄心了!”
那黄兄也笑道:“念起觉知,不为过!”说罢伸手拉住王某的手,两人相视一笑,径直向屋内走去。
此时的屋内与刚才所见大不相同,四周布满了屏风,每幅屏风上面画满了山水鱼虫,活灵活现,仿佛鱼儿正在来回游动一般,满屋香气四溢。
桌子依然摆在刚才的位置,香炉中却燃起了香,袅袅的烟气直冲屋顶四散开来,香炉依旧没有在供奉着什么。
桌子的后面空出了很大一个空间,向前有上十来步便又多出一扇门来,两边依次摆着一个花盆,两株兰草笔直的耸立着,很高,就像两个守卫,很是威武。
门上照例是一副对联:修身养性固精神,除灵卫道福人间!王某还没有弄懂什么是除灵,就被黄某拉着进屋了!
屋内倒是像人间的酒楼一样,中间空出一条过道,两边摆满了桌子,放眼望去每张桌子都三三两两坐满了人,黄某拉着王某的衣袖,走到角落的一个桌子上。
等两人都做了下来,王某才开始打量周围的人,只见每个人都穿着紧身的衣服,这些衣服虽说颜色各不相同,款式几乎是一样的,每个人都风采奕奕,眼神饱含精气,不难看出他们个个都是修道之人,而且修为一定不低。
他们坐在东边的角落里,在他们南边有两三桌的距离,正坐着一个少年,十五六岁的样子。少年的打扮与他们都不相同,上身穿着一件灰色的袍子,下身一条黑色的裤子,头发挽了一个髻,少年面目清瘦,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桌上放着一个灰色的包裹,那倒像是一件很宝贵的东西,少年双手紧紧的抓着它,一刻也不曾放开。
不难看出少年应该不是修道之人,周围有好几桌也正在看他,窃窃私语!少年并没有胆怯,看样子倒有一丝焦急的神情,应该是在等什么人?按理来说能进到这个地方的一定不会是凡人,但看少年的一副神情也一定不会是修道之人。
正当大家暗暗疑惑之时,从后面的房间里走出一个老者来,老人满头白发,面容红润,身上的装扮与少年倒有几分相似,老人走路很是沉稳,手机却拿着一根拐杖,显得很是不搭。
老人走到北边最里面坐下,那张桌子很小,不仔细看根本就不知道原来那里还有一张桌子,老人坐下,背靠着一堵墙,墙上挂着几幅图,分别是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补天的内容,这些图很是常见,没人去仔细的观看。
从老人出来的那一刻屋里就安静了下来,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老人身上,待老人完全坐下,最南边的一桌站起来一个人,他的穿着是标准的修道者的打扮,只是他的身材有些胖,个子有些矮,这身衣服穿在他的身上便多出几分滑稽的意味。
那人面色红润,两只耳朵要比常人大上一半,拱手向老者道“不知今天先生要说着什么?”他的声音很粗,略微有些厚重!那老先生看了他一眼说:“老瑞只说开天辟地,而且老瑞也只会开天辟地”
那少年听到“老瑞”的时候,眼神明显有些动摇,似乎有些惊奇又有些疑惑。那人似乎不太满意老者的回答,略微加重了声音道:“开天辟地之事是最基本的事情,我等修道之人岂能不知道,先生若只说这个,岂不枉费了我等千里迢迢来看老先生的辛苦!”
老先生微微摇头,笑道:“老瑞只会说开天辟地,况且你们说知道的开天辟地只是十中之一二,天地之道,岂是汝辈所能了解”
还没等老人说完,那人似乎有些不高兴了哈哈笑道:“老先生少在这里故弄玄虚,开天辟地事世人皆知,还说什么十之一二,我看在你这实在是浪费时间!”
说罢又连着大笑了几声,他说话时还不觉得,等到他笑时,才发现他的声音真是难听,又沙又厚,少年忍不住皱了一下眉头。那人说过便大步走向屋外,跟他同桌的两个人也一起走了出去。
其他桌上的人似乎也要行动,并开始低声议论。老人清了清嗓子“老瑞向来不撒谎,我只说开天辟地,而且也只会说开天辟地,听了之后不会增加你的修为,除非有缘之人,否则即使都听完了,一旦出了这个门,你只会记住你该记住的,其他的统统会忘掉,这是天数也是机缘,非人力所能改变,此乃自然如此,亦是道如此。”
第二章 天地成生众生()
老人说过之后,又有几桌开始走了,每个走的人似乎都有些不高兴,有些失望。待屋子里重新恢复平静,老人看了看,便只剩下少年的一桌,以及和少年相对的斜对角的一桌。
而少年桌不知何时又多了一个人,两人的穿着相同年龄相仿,只是后来这人略高觉胖些,满脸的笑意,正目不转睛看着老人,样子很好笑。
与他们相对应的那一桌是一个中年人,他的穿着是典型的修道者模样:紧身的长袍,胸间一条手掌宽的腰带,把袍子紧紧的围在身上,下面是一条颜色与袍子相对应的裤子,脚上一双高跟的棉布长鞋。
他头发很长,虽然一半挽在头上,还足有一尺来长垂下与肩同宽。他面目清瘦,双眼微闭,尽管如此眼中仍时不时漏出一丝光芒,透出些许寒意!
他双手交叉在胸前,脸朝着老人的方向,老人也正看着他,片刻之后转头看着少年的方向笑道:“造化,造化,看来今天当不用费多少时间了!”
老人又分别向两桌的方向扫了一下自语道:“天道如此,岂是吾辈所能阻止的,可惜可惜,善哉善哉!”
老者话音刚落地,那少年便站了起来,向老者拱手鞠躬道:“小子沐呙,来自不远的地方,特来听先生说事,还请不吝赐教!”
他又指向身边略胖的少年道:“这是我的伙伴,焱呙。”
那少年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一瞬间又恢复了笑盈盈的样子,忙起身拱手鞠躬道:“还望老人知无不言,也不枉我们辛苦这一趟。”
那老者看着两人,微微摇头,眼中有些许笑意,又看向那中年人说:“先生是否也是这个意思?”
那人并未搭话,只是微微点头,双手仍旧叉在胸前,只是稍微松了一些。
呙沐看着中年人,发现他的手指很长,而且衣服的颜色很是让人不舒服:猛的一看是黑的,偏偏又透出丝丝红光,很是诡异!呙炎已经坐下,看了看呙沐,两人会心一笑!
老者用手杖轻轻敲了两下地,发出了“当当”两声轻响,老者把手杖斜放在桌子边,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
世人只晓得盘古开天辟地,以身化万物,世间生灵才得以昌盛,又因女娲慈悲,众生才有造化得天地灵气,以求无上大道。
岂知天地奥妙无穷,所显所不显者又岂是我等所能窥得!只是众生愚昧,以为悟了几年道,得了些许灵气,便以为已了解天地奥妙,自然之道,那真是自欺欺人。
我们所了解的只是天地所显的九牛一毛,沧海一粟,至于那些所不显的,就是上古圣人,也未必能知其一毫。
今天我所说的乃是完全存在的,而世人未必所知的。它们自然存在,至于能对你们有何作用,就看各自的机缘了!
呙沐两人都在认真听着,那中年人似乎并不为所动,依然保持刚刚的姿势。老人继续说道:天地初开之时,清而轻者上升为天,浊而重者下降为地,此时天地初成,天不高地不厚。
冥冥之中自有一股力量来支配我们的巨人盘古,于是盘古以头顶天以脚立地,天每日高一丈,地每日厚一丈,盘古每日便长一丈。
如此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已经足够高,地也足够厚,盘古也已经足够长,天地再无重合的可能。
而此时的盘古大神似乎也已经到了尽头,随即轰然倒地,以无上大德使法身华为万物。这是事实也是众生所知道的情况。
只是天地初开虽没有成型,然而混沌之气已被盘古的大道一分为二成为阴阳二气,阴阳相交才是一切的根本。
此时天地依然分开,阴阳相交的地方有三处,其一在天之下,阳盛阴衰;其二在地之上,阴盛阳衰;其三在盘古周身,阴阳相济。天地奥秘初显,万物之生已有其本。
尽管如此天地的大德再次显现,阴阳相济本是根本,三处皆有大道,道不分先后无所谓盛衰,得其一如此,得其三亦是如此。
此后约三千六百年,天之下阴阳二气依然调和,其形已出,盘古见之心喜,也是造化使然,盘古在众多形体之中选出七八,注以自己的精血,那些形体本就阴阳依然相济,其本质已经生成,再加上盘古的精血其形体浑然成熟。
盘古又把其神十之七八注入与形体之上,那形体便自得天地造化,形神合一成就其无上功德!
也是机缘巧合,那形体之中有一蛇身人首的形态,竟然得到了盘古神的七八成,较比其他的形体又精进了几分,这便是后来的女娲娘娘。
地之上的阴阳二气也趋于成熟,只是与天之下的情况朝着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上面是阴阳相交成于神而后成型,下面的则更注重于成型,而少于成神,这自然是天地的奥秘!
盘古的周身的二气本是最容易的调和的,只是一来盘古本身亦是形神合一,再加上还要已无上的力量阻止天地复合。
所以并阴阳都转化到盘古自身,并没有生成其他的形态,而这些阴阳二气在盘古倒地以后竟化为福地洞天灵根至宝,当然此是后话。
此后又过三千六百年。天上的阴阳二气竟没有再生出更多的形体,转而化为天之灵气,而地上的也已生出足够多的形体,只是形体足够而神不够,也正是因为如此,地上的阴阳便转化为地之灵气!
当然此时还没有人类,而地上的形体我们称之为除人之外的生灵,这些生灵根据神生成的多少有分为两类,神相对足者可动,神相对不足的不可动,即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动物和植物。
此时的天地之间已然满是生机,只是众生灵愚昧,无限循环在阴阳相济与阴阳相隔的状态。
天之下生成的形体已懂得了解天地的奥秘,并取得不小的效果。这之中又以女娲娘娘最盛!由于女娲得到盘古的大部分神,冥冥之中总觉得自己要去做某些事情,至于是什么事情却又不得而知。
某日女娲路过一个河边,看着河里自己的影子突然心血来潮,猛然醒悟,心中登时清明,原来自己要做之事便是如此。
于是女娲取河中泥土,依照自己的样子做了很多形体,之后对着他们吹了一口气,各个形体便开始活奔乱跳起来,女娲很是高兴,并为他们取名叫人,至此世间方有了人。
只是女娲发现这些人似乎与其他的形体没有任何区别,仍旧循环在阴阳相隔相济的往复中,便想起了盘古为自己注入精血,便也学着把自己的精血注入他们之中。
而后这些人的智慧便开始大开,并开始帮助没有被注入精血的人以及其他形体,从此以后天地的奥秘正开始向众生走来。
女娲又根据自身所悟,把天地的所显出来的变的有迹可循,凡有九窍者皆可修道便从此时开始,而世间也就有了闻道有先后,功德无大小的说法!
此时天地所生阴阳二气尽其责,不再生其形,又因得女娲大智慧,根据原有二气妙用,地上已生万物皆已懂得自身本是阴阳二气相交所生,自己也具有二气。
再加上女娲与人相帮助,生物本身开始繁衍生息,而原有的二气也化为天地奥秘无上大道,以供生灵参悟!
自此之后天地虽还没有成熟,而世界众生已经得到其生存之法,又因所注二气不完全相同,其所表现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或为胎生,或为孪生,或为湿生,或为化生,此亦为天地大道,合乎自然而已!
此后又过三千六百年,天地间已生机盎然。这其中自然是以人为最繁盛,而这人之中也分为三类,其一为女娲所造,并得其精血者,其二也是女娲所造,只是未得其精血!
这两种人类毕竟有限,这当是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起初女娲虽造出了人类,也为其开智,紧接着女娲发现,人类的形体并不能长久,总是在时间流逝中慢慢变化,继而消失。
未得其精血者无一幸免,而得其精血者也是十有七八。
起先女娲并不知其原因,而后渐渐明白其根本原因都是阴阳不济的结果,女娲心里也清楚,这是自然之道也是天意如此,她虽然有大功德,终究无法阻止天道循环。
当然天道自然是有万千种变化,给生灵死,自然也会给生灵生,其解决方法就在天地那无上大道了,也正是女娲尽自己的能力让天地大道化无形为有迹可循,在众生中有缘之人或物得其法惠其用,使其形体得以长久生存,这也是三界六道的雏形。当然这只是后话!
第三章 灵初出世()
又过了三千六百年,世间万物已经趋于稳定,所生所灭也近乎相同。盘古大神仍旧顶天立地,世间生灵也各行其道顺其自然!
人类此时身体已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在悟道过程中,通过了吸收天地灵气,得其精,炼其气,成其神,继而所成其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化生出另一种境界!
这是女娲所没有想到了,也是天地的选择!
而世间其他的生物也似乎受到了人类的影响,渐渐也开始朝这个方向发展,而天地中除了生机勃勃之外,还多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好的地方就有坏的出处!
七情六欲一出虽然世间得了不少仁慈祥和,但与之相反的恶毒自私也渐渐漏出了苗头。这样的事首先在人类之中生成,即便如此人类到底有女娲娘娘庇护的关系,并没有产生实质性坏事。
当这种情绪蔓延到其他生物中去事情便变得开始复杂了,由原来的诸事随缘,变成了主动索取,于是残害杀戮便开始由此而生,世间变得哀怨载道,无数悲凉的声音在世间飘荡。
而这种事情又渐渐反噬到人类本身,其中心智不坚者开始强行夺取天地灵气,阻止他人修行,以满足其自己的私欲,走上了与正道完全不同的一条道路。
不知是物竞天择的天道使然,还是人的内心足够复杂,这其中有人竟也得以获得一种与得道有相同作用的妙用,他们仍能掌握阴阳二气的变化,继而使形体得到无限延长,也能随心变化御气飞行!
面对这样的境地女娲虽不能尽知其原理,心中的大慈大悲驱使着她改变这种现状。这些事自然无法逃过盘古的法眼。
他也知道女娲的想法,两人心仪想通,以其无上的修为注入天地之道——凡欲得天地造化者无论本意如何必得天地所谴,或以天雷劈之,或以地火烧之,躲得过得天地灵气,躲不过形神俱灭!
天地到底仁慈,纵然你有千般恶仍会给你留一条改过自新的路,也正是如此有心怀叵测之人或者动物大都灰飞烟灭,仍有一小部分躲了过去,我们把这一部分称为劫数。
劫数到时即是天地之意,能否躲过全看个人造化,也即是后来的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些劫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