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说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异说三国-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备随即含怒说道:“皆言不乐,便可速退。”旁边护卫见二人都醉,惟恐再惹刘备不悦,急忙上前将二人架出。黄忠,关平等将也都陆续而退。刘备忽然自言自语道:“至情之人必至忠乎?”      
第二卷 第八章    
  当夜众人虽不欢而散,但次日各自觉失言,相互至歉,在刘备的一句“主臣同失”之后,都一笑了之。即日刘备再整大军,便往雒城而来。历史上庞统就是死于此地,李兰与他时下虽然不十分要好,心中却仍旧有些担忧。但刘备等人皆道,张任要举城而降,都不以为意,一路欣喜而来。   
  非止一日探马来报,刘璋已派公子刘循引川中众将亲自镇守雒县,川将冷苞,邓贤领两万军马在雒县前六十里扎下两处大营。刘备大吃一惊,忙令大军原地下寨安歇,安顿完毕,急召众人进中军大帐议事。   
  文武齐集,刘备便道:“不意刘季玉竟派子前来,诸位先生可有何破敌妙计?”庞统不以为意,立刻笑道:“谅此小县破之何难?况又有张将军为内应。主公来日可令众军并力攻打,先取二寨再取雒城。”   
  李兰见庞统如此轻敌,心中更是担忧,急忙道:“川中多豪杰,士元不可轻敌。”庞统顿时不悦,正要开口说话。魏延却抢先道:“经纬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此等无名小将,某明日定取其首级献于主公帐前。”这一班武将闲置多时,难得有仗可打,都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连黄忠也不例外。李兰寡不及众,只好默不作声。刘备便命魏延为前部,统率兵马攻打二寨。。   
  次日出战,魏延亲自点兵前往。庞统也愿同去,李兰放心不下,也只好与黄忠一起相陪。留下关平等将随刘备守营。魏延固然英勇,荆州兵马也十分用命,奈何川军营寨依山而建,地势险峻。强攻一日不下,反而损失一些人马。至晚方才退军回营,刘备见初战不利,极为不悦,迁怒魏延责怪,延亦不悦而退。   
  刘备才想起李兰之言,问道:“川军营寨坚固,防守得当,诚如经纬所言,不可小视。强攻不行,不知经纬可有良策?”李兰知冷苞,邓贤二将都是无谋之人,当即笑道:“这有何难?”   
  次日,刘备便与李兰一道,引十数骑直到川军寨前察看地势。对着营寨指指点点,看不多时里面川将果然忍耐不住,便有一彪军杀出,当先一将大呼道:“刘备无信之贼,还不下马受死?”视之正是川将邓贤。   
  刘备周围只得十余骑,哪敢久留?急忙与李兰一起拔马便走,欲回自家营寨。转过一处道口,却见前面又有一军拦住归路,为首大将冷苞。厉声喝道:“吾也等候多时,汝等还不下马受降。”原来他早绕小道前来,断绝刘备归路。   
  刘备与李兰无奈,只得拔马离开大道,望荒野小路而逃。那二人又岂肯干休?急引军马紧追不舍。待到林深草密之处,却听得一通鼓响,关平在左,黄忠于右,各引一军杀出,将川军围在中间。冷苞,邓贤二人此刻才知刘备实是亲身诱敌,急急下令回军。黄忠冲杀在万军之中,见川将邓贤,急取弓射之,顿时落马身亡。冷苞在后唬得魂不附体,拼死后退,杀出重围。刘备乃下令招降,川军降者甚众。   
  冷苞领残败兵卒,回至营前,正要开口喝喊,却见一军从营内杀出,旗上大书一“魏”字。正是刘备麾下大将魏延,舞刀喝道:“吾奉军师之命,夺寨多时矣。汝何不速降?”冷苞见前有阻敌,后追兵又至,只得奋力上前撕杀。二将交锋,三十余回合,魏延卖个破绽,轻舒猿臂,将冷苞生擒过来,余者皆降。   
  刘备回到营中,传令川中降卒曰:“汝等父母妻儿皆在川中;愿者充军;不愿者发送钱物放回。”一时间欢声震天,皆言皇叔大德。忽又见魏延解冷苞至,乃问道:“汝愿降否?”冷苞急道:“即得免死,如何不降?”刘备于是大喜,亲解其缚,赐酒压惊。冷苞又道:“某城中故旧甚众,愿往说之,就献雒城于皇叔。”刘备坦然不疑,当即赐衣甲鞍马,令送回城。魏延见自己所擒之人,被轻易放去,不悦道:“此人脱身而去,必不复回也。”刘备与李兰但笑不语,命人设宴庆功,大赏三军。   
  当晚,冷苞便引数百人至营中道:“城中防守甚密,不好下手,只得带亲信来投。”刘备尚未言语,魏延便先道:“此人新来,主公未可轻信。”   
  冷苞闻言,即拜倒在地,泣道:“某蒙主公活命之恩,前来相投。若魏将军无容人之心,某愿以死谢主公。”刘备遂变色,呵斥魏延道:“冷将军诚心来投,汝岂可多言,以寒西川降者之心。可速退去。”魏延本还待再言,却见旁边李兰对他连使眼色,乃忿忿而出。   
  刘备就亲自扶起冷苞好言安抚,使留军中,又大摆宴席,为其洗尘,席间众人都相他频频劝酒,直到烂醉如泥。李兰见计已成,退出帐外径来魏延营帐。魏延正在帐独自饮酒,看其进来,只是冷冷一眼,却不言语。李兰知其心中有怨气,上前笑道:“文长莫非不知一人饮酒,乃穿肠毒药;需得两人对饮,方能品出其中韵味。”   
  魏延愤然起身,道:“冷苞引军来投,却不带眷属,岂可轻信?主公只欲急取西川,不听忠言,祸无日矣。先生参赞军机,却不发一言劝止,是何道理?”李兰被他骂的大笑,道:“将军教训得是。但雒县虽小,城池却颇为坚固。况川军主力皆在,岂可力敌?故兰与主公行此计,诱其出城,不意委屈将军。”魏延看他许久,方才放声大笑,道:“某不识先生计策,出言莽撞,还请先生不怪。”李兰也笑道:“若不是将军如此作色,怎能让冷苞轻信?将军居功甚伟,今夜还要仰仗大力。”魏延举杯一饮而尽,傲然道:“今夜定教川军有来无回。”      
第二卷 第九章    
  冷苞果然不错魏延之所料,却是诈降,原意在刘营中以为内应,三更时候,举火为号,城中自然有兵马前来接应,内外夹攻,只求破敌。但此等计谋怎么能瞒过李兰等众人?当下将计就计,在席间以酒将冷苞灌醉,却令魏延,黄忠,关平,刘封四将分四面埋伏于营外,只等川军前来劫营。   
  是夜三更,荆州军营中火起,人声杂乱,外面等候多时的川将刘璝急忙引军一拥而入,冲进辕门却见营中并无多少人马,立时叫苦乃知中计,待要退时,左关平;右刘封;前魏延;后黄忠,各带兵马杀出。西川士卒未战先乱,人马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   
  刘备与李兰等谋士立与土山观战,见川军被围在核下,其势甚弱;己方四将都各自耀武扬威,往来冲杀,欲建首功。大战不及半个更次,胜局便定,刘备又命人川中降卒以川语大呼,降者免死。川军自知不能得逃脱,降者甚众。 刘璝也在乱军之中奋力冲杀,但终不得出,又见左右人马或死,或降,所剩无几,乃高声大呼道:“川中但有战死将军,岂有苟活之辈?”于是拔剑自刎。主将已死,副将雷铜,吴兰即率众归降。   
  战事完毕,刘备收纳降卒,厚葬刘璝,又命人将冷苞带上前来,兀自酒醉未醒。刘备笑道:“似此之人留下何用?”命人推出斩首,又唤过魏延好言安抚。只此两战,雒城守军三去其二矣,众将皆欲强攻雒城。只有李兰仍忧心庞统之死,极力出言阻拦,众议才罢。雒城川军亦不敢出来挑衅,相处旬日无事。   
  俄而时日渐过,刘备见久无良策,心中焦急,又召李兰入帐,聚商议取城事宜。尚不及开口交谈,便有士卒来报,营外有客求见。刘备急欲得川中士人之心,不敢怠慢,便让请入。少时一人直入帐中,视之其人身长八尺,形貌甚伟;头发截短,披于颈上;衣服不甚齐整。   
  见其容貌打扮,刘备不禁皱眉,乃仍起身道:“先生何人也?”来人并不回答,径自坐到一旁。刘备心中愈疑,再看李兰,也不知其意,又再三问之。来人才懒散答道:“久闻皇叔礼贤下士,某特为这数万军士性命而来。皇叔却不亲自迎接,只命人请进,岂不令人心寒?”   
  听到如此狂言,李兰顿时记起一人,开口问道:“先生莫非彭永言乎?”对方也自大惊道:“先生何以识某?”果然不假,李兰乃谓刘备道:“此公乃广汉人,姓彭,名羕,字永言,蜀中豪杰也。因直言触忤刘璋,被璋髡钳为徒隶。可恨川中豪杰众多;刘璋皆不能用耳。”   
  刘备整衣拜之,敛容正色道:“不知先生驾临,未不曾远迎,望先生莫怪。”彭羕于是也起身谦让,刘备复问道:“适才先生言为此数万士卒性命而来,不知何意?”彭羕答道:“为将之道,岂可不知地理乎?前寨紧靠涪江,若决动江水,前后以兵塞之,一人无可逃也。”   
  李兰猜到他身份之时,也记起此事,现在听其道来,仍旧暗怪自己大意,一心只在意庞统生死,竟然忘了此等要事,险些误了前寨万余将士性命。刘备随即大悟,急忙召来魏延,使引一军前去涪江巡视,又拜彭羕为幕宾,设宴洗尘。   
  魏延引兵前往,巡视数日无果,又遇大雨,便欲退兵回寨,却收得营中消息,严令降水之日,更需得严加防范。魏延既不得归,心中正埋怨之际,果见人马响动,有川军前来,于是大喜,不等对方发觉,便先挥军冲杀过去。   
  川将卓鹰奉主将之命前来掘涪江之水,欲退荆州之兵,却不想风雨之中,对方还有准备,等魏延杀至,措手不及,只得三五回合,便被生擒,所带兵马亦都投降。魏延即刻押解其归寨,刘备亲自招之,卓鹰乃降;又重赏魏延,川军于是再折一阵。   
  又次日,刘备再聚众将至帅帐,手持一书,道:“昨夜雒城张任将军使人送信,言川军连日数败,尽皆丧尚胆,约定今夜三更,在城中举火为号,献城来降。”大军已在雒城耽搁许久,如今闻之,众皆大喜,便有数将请命欲战。惟独李兰不语,刘备怪之,问道:“经纬何以不出一言?”   
  李兰对张任其人,总有些放心不下,乃道:“川军虽然连日皆败,但城中士卒尚有数万,更有刘循,吴懿等将,皆刘璋亲信,诚恐取之不易。”刘备闻言便有些犹豫,庞统却道:“先生此言差矣。城中兵将虽众,但士气全无,败军之将,何以言蛹?今又有张将军为内应,此时不取,更待何时?”众将也都有附和。   
  刘备心念再转,点头道:“我军在雒城耽搁已久。实不宜再拖延时日,恐生变故。”便欲传令出兵。李兰急切起身,冲口喊道:“张任其人可信乎?”众人顿时默然,此仗胜负全赖张任,但却都不熟识,谁敢冒然作保?   
  法正时在帐内,见众人不语,也起身道:“李军师何其多疑?张将军与我等诚心投靠主公,决无二志。莫非军师以为就汝一人能报效主公么?”言语之中多有不悦。刘备恐二人伤了和气,乃出言劝阻,言辞之间却也颇赞成是夜出兵取城。   
  李兰见势不能止,忽记起孔明之言,乃道:“兰夜观天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故请主公谨慎。”刘备见其再三阻止,心下亦有所犹豫。法正却私谓庞统道:“此军师不欲吾等建功也。”李兰闻言即怒视相视,大声道:“同为主公效力,何分彼此?孝直之言未免过甚。”法正冷笑一声,并不答言,只将脑袋别到一旁。   
  庞统却深然其言,大声道:“统受主公大恩,情愿以死相报。军师惜命不往,统却愿为主公分忧。”      
第二卷 第十章    
  李兰等谋士争执不下,刘备也十分犹豫,转看众将。黄忠,魏延等却是欣然愿战,李兰实不能违逆众人,只好叹气默然不语。刘备乃宽慰道:“沙场征战岂有十足不拜把握?经纬谨慎,原也应当,但雒城势在必得,只好冒险一行。”于是计议出兵。   
  众人皆知大营去雒城有两条路, 山北有条大路,正取雒城东门;山南有条小路,却取雒城西门。然张任信中言今夜西门由他守备,望刘备能从西门而入。庞统却有献策道:“若取西门恐城中知觉,可先使一军至东门佯攻,以吸引川军主力。再有一军前往西门,由张将军开城引入,则可一举而攻占雒城。”   
  刘备深然其计,就以自己于东门诱敌,复谴庞统引军前往西门。这样分派便与历史无异,李兰心中更是不安,庞统毕竟是优秀人才,惟恐有失,便请命与之一同前往。刘备原本以为李兰不会随军,现下听来正求之不得,当下答应。庞统却道:“寨中也需要人防守,军师既然担心此行凶险,何不就在营中?”   
  李兰一腔好意,却全被当作驴肝肺,心中大为恼怒,却听法正道:“某愿谨守营寨,军师与士元同去,正好相互照应。”庞统却白了他一眼,冷笑道:“原来孝直嘴上说的动听,却也是贪生怕死之辈。”   
  刘备见其越说越过分,乃开口道:“诸位先生都是一心为备筹谋,不可伤了和气。既然孝直愿留,经纬愿去,备都依言分派。”庞统才不再言,当下刘备分派众将,自以魏延为前部,由大道取雒城东。李兰与庞统引一军,由黄忠为前部,经小路去雒城西门。刘封;关平与法正留守大寨。   
  军马离营而去,前行数里,李兰都十分谨慎,命人告知黄忠在前多派侦骑,小心埋伏。军马行进甚缓,庞统一路皆不言语,后来实在忍不住道:“军师也忒小心了。”李兰但笑不语,心中却道,我这可都是为了你的性命着想。   
  又行至一处,见地势形险峻,李兰度量行程,料得便是张松图上所注之“落凤破”。于是笑问庞统道:“士元可记得此处地名?”庞统左右望了望,道:“吾又非川中人氏,何以得知?”李兰随即道:“张永年图上明确记有,此地名曰“落凤坡”。士元道号“凤雏”,兰恐不利,故多有阻拦,绝非抢功之意。”   
  庞统审视李兰半响,昂头大笑道:“吾已将永年所绘地图烂熟于胸口,却并不曾记得有甚“落凤坡”。即便就有,我等阵前破敌,刀头舔血之人,怎会在乎这些?”随即沉下脸道:“军师何故欺人太甚?”言罢留下一脸惊愕的李兰,径自打马上前与黄忠一道为先锋。   
  孔明描摹地图之前,李兰明明看到有“落凤坡”三字,庞统怎会言没有?心中越发起疑,又见其对自己误会甚深,也不愿再与之争辩,只好带队跟随在后。大军径至雒城西门,于路并无川军埋伏,李兰心中方才安稳。   
  及至三更时分,果见城上火起,城门大开。庞统见壮大喜,冷瞟李兰一眼,似有讥讽之意,却又马上招呼黄忠带军入城。黄忠也看了李兰一眼,心想此番确实是吾儿多疑了,便与之俱去。   
  李兰也不能阻止,立马城外等候。就见那二人带兵刚冲入城内,城上顿时鼓声大作,箭如飞蝗。庞统急于立功,走在最前,躲避不及,身中数箭落马而亡。属下士卒中箭者无数,黄忠左右遮拦不住,引军便退。李兰也急命后军上前接应,刚至城下却又旁里见一彪军杀出,为首一将,跃马横枪,大声喝道:“李兰狗贼,某今日便为杨怀,高沛二位贤弟报仇。”视之,正是张任。   
  看着张任持枪向自己杀来,李兰哪敢久留?急忙打马后退,落荒而逃。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李兰或者还能与古人相比;但若说道挥军攻伐,阵前撕杀,那肯定远远不及。李兰征战几番,这还是头一遭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