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为人处事大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菜根谭--为人处事大全-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亲友,到头来落得孤立无援空虚寂寞。人有才智而无正气,以此做人愚人, 
正应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俗语。因此聪明人要有自知之明,可见我们为
人应该虚怀若谷,仗义疏财,遇事不要锋芒太露,不要把富贵看得太重。

八六、偏见害人聪明障道
利欲未尽害心,意见乃害心之蟊贼;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之屏藩。
【译文】
利欲未必都会扼杀天性,只有自以为是的偏私和邪妄才9797 是残害心灵
的毒虫;声色享乐未必都会妨碍人对宇宙真理的探求,自作聪明才是修悟道
德的最大障碍。
【注解】
意见:本意是意思和见解,此处为偏见、邪念。
蟊贼:蟊,害虫名,专吃禾苗,据《诗经·小雅》篇:“及其蟊贼,传: 
‘食根曰蟊,食节曰贼。’”因此世人都把足以危害社会的败类称为蟊贼, 
此处当祸根解。
声色:泛指沉湎于享乐的颓废生活。
屏藩:原指保卫国家的重臣,此处作最大障碍解。据《左传·昭公》二
十六年:“建母弟以周屏藩。” 
【评语】
在人的修养中,必须注意克服主观盲动,找到自己思维盲区,常言道“酒
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这句话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因为名利、
欲望、女色等等,都是来自外界的引诱,是明显有害的东西,对于一个意志
坚强的人根本不起作用,所谓“出污泥而不染”。只有那些意志薄弱的人才
会被声色犬马所迷惑。但是人们的偏见、一些不好的习惯是很难自觉的,改
正起来很难,尤其需要警惕。

八七、正气天地清名乾坤
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
乾坤。
【译文】
人宁可保持纯朴天真的本性而摒除后天的机诈乖巧保留一些刚正之气还
给大自然;宁可抛弃世俗的荣华富贵而甘于淡泊、清虚恬静,留一个纯洁高
尚的美名还给天地。
【注解】
浑噩:同浑浑噩噩,泛指人类天真朴实的本性。
黜:摒除。
纷华:繁华富丽。
乾坤:象征天地、阴阳等。
【评语】
古人认为只有天地之间才有正气,喻之于人,实际上就是保持本性,就
是正气于胸,但社会的发展使人聪明而复杂,保持古人说的“本性”越来越
难,而抹杀了这种正气,人们遇事就处处喜欢掩饰,结果使正气在堕落的人
格中无法表现。但是否一定要回到浑浑噩噩不知掩饰的本性状态呢?原始人
是这样,所以也就根本个懂什么叫浪夸、欺骗。可现代社会文明很难容下这
种不大可能的善美的人生境界。因此我们不必回避现代社会的纷华,在纷华
中保持几分淡泊;不必追求极端的淡泊,而忽视社会的进步。离开社会讲清
名和本性是空洞无实的,追求奢侈名利才会使人堕落。

八八、伏魔自心驭横平气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译文】
要想制服邪恶之神,首先必须制服自己内心的邪念,自己内心的邪念平
息了,其他邪恶之神也自然不起作用而退却。要想控制不合理的横逆事件, 
必须先控制自己容易浮动的情绪,自己的情绪控制住以后自然不会心浮气
躁,到那时所有外来的强横事物就不能侵入。
【注解】
降魔:降,降服。魔的本意是鬼,此处当障碍修行解。其实魔是梵语“魔
罗”的简称,意译是“夺命障碍,扰乱破坏。” 
退听:是指听本心的命令,又当不起作用解。
驭横:控制强横无理的外物。
气:此处当情绪讲。
【评语】
对于个人的修养来讲,外在的邪恶容易看到、克服,内在的难点会成为
自己修养中无形的障碍。所谓“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人生最大
的敌人是自己,必须先制服内心邪念才能踏上进德修业的坦途。《六祖经》
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又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
玄。”强调心是人一切行为的主宰,做人必须在自我上下功夫。尤其是要想
控制外来的横逆事件必须先控制自身的邪念,因为外力毕竟要通过内心的作
用才能左右自己,假如自己陷于迷惑,就容易受到外来邪念的干扰。古人讲
修养,就是改造内心世界,强调只有内心静如止水,就可收到“百邪不入, 
寒暑不侵”的效果。应当说,强调自我完善和心性修养,达到精神境界升华
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八九、欲路勿染理路勿退
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如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
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
【译文】
关于欲念方面的事,绝对不要贪图便宜,而就不正当地占为己有,一但
贪图非分的享乐就会坠入万丈深渊;关于真理方面的事,绝对不要由于畏惧
困难,而生退缩的念头,因为一但退缩就会和真理正义有千山万水之隔而失
之交臂。
【注解】
欲路:泛称有关欲念、情欲、欲望,也就是佛家所说的“五欲烦恼”的
意思。
染指:喻巧取不应得的利益。
仞:古时以八尺为一仞。
理路:泛称有关义理、真理、道理。
惮:害怕。
【评语】
人的欲望是一个客观存在,刻意去压抑是和社会进步不相符的,但是过
分去放纵情欲物欲就容易迷失本性,不加断限,会贪图非分享乐,坠人欲念
深渊。处在享乐中的人们很难克制欲望,这就需要修身养性。但是,追求理
性是和很枯燥的,佛家所说:“一寸道九寸魔”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都证明了修练品德是一件很艰苦的事,就像登山一样得奋力前进,否则躇跎
一生将会落得一事无成的后果,所谓“莫待老来方不道,孤坟尽是少年人”, 
人不能纵欲胡来,而应从小刻苦磨炼,不俱艰难,从而逐步建立起一个高尚
的精神世界。九○、念头勿浓勿陷枯寂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
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大浓艳, 
亦不宜太枯寂。
【译文】
一个心胸开阔的人,自己的生活丰足,对待别人也大方,以至凡事都要
讲究气派豪华。一个欲望淡薄的人,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对等别人也很淡
薄,因此凡事都表现得冷漠无情。可见,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日常的爱好, 
既不过分讲究气派以至奢侈,也不能过分吝啬以至刻薄。
【注解】
念头浓:心胸宽厚,念头当想法或动机解。
淡:浅薄。
居常:日常生活。
浓艳:指丰盛豪华,此处作奢侈无度解。
枯寂:寂寞到极点之意,此处当吝窗解。
【评语】
处世待人应该是辨证的。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宽厚与淡泊之间必须拿
准尽度,因为宽厚过度就流于奢侈,淡泊过度就流于吝啬。每个人都有七情
六欲,现实中的是是非非需要我们去判断,待人的浓艳枯寂一定要适中,做
人也才合群受敬。浪费无度足以败身,刻薄寡恩必将夫人,成为人们失败的
两个因素。所以做人待人在自己的心里必须有一把准确的尺子,什么事太过
或不足都是不对的。

九一、真伪之道只在一念
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味,金屋茅舍非两
地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译文】
每个人都有仁慈之心,维摩诘和屠夫是刽子手的本性是相同的;世间到
处都有合乎自然的真正的生活情趣,这一点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和简陋的茅
草屋也没什么差别。可惜人心经常为情欲所封闭,因而就使真正的生活情趣
错过,不能排除物外杂念,虽然只在咫尽之间,实际上已相去千里了。
【注解】
大慈悲:能给他人以快乐叫慈,消除他人的前苦叫悲,这是佛家语,《观
无量寿经》有“佛心是大慈悲”指佛菩萨广大之慈悲。全句意:人人都具有
成佛的佛性。
维摩:梵语维摩诸简称,是印度大德居士,汉译叫净名。与释迦同时人, 
辅佐佛来教化世人,被称为菩萨化身。
屠刽:屠是宰杀家畜的屠夫,刽是以执行罪犯死刑为专业的刽子手,但
同样具有佛性。
金屋:指事豪之家的住宅,建筑金壁辉煌,汉武帝有“若得阿姣当以作
金屋藏之”的典故,佛教认为世间事物皆虚幻,故金屋茅檐并无差别。
咫尽:一咫是八寸。一尺十寸,咫尽指极短的距离。
【评语】
在古人的人性观中,孟苟二人最有代表性,苟子主张性恶,孟子主张性
善,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羞慈之心。”不管
怎么说,人性的善恶并不因为外部世界的财富差异有区别。天地间充满了真
善美,这种天然情趣也存在于寒门蔽户中,跟富贵人家的高楼大厦毫无不同。
从精神享受而言,人生是否能有真快乐只是存乎一念之间,假如贪得无厌作
恶多端,即使住金屋也空虚难耐,假如乐天知命或毫无邪念,即使住茅屋也
会感到愉悦充实。这里的存乎一念,主要指修养的程度,没有追求这一念的
精神,人的本性就会在客观世界的影响中发生质变。

九二、君子无祸勿罪冥冥
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
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译文】
肝脏感染上疾病,眼睛就看不清,肾脏染上疾病,耳朵就听不清。病虽
然生在人们所看不见的地方,但病的症状必然发作于人们所都能看见的地
方。所以君子要想表面没有过错,必须先从看不到的细微处下功夫。
【注解】
昭昭:显著,明显可见,公开场合。据《庄子·达生》篇:“昭昭乎若
揭,日月而行也。” 
冥冥:昏暗不明,隐蔽场所。《苟子·劝学篇》:“无冥冥之志者,无
昭昭之明。” 
【评语】
古人讲修身主要是对自我道德的完善,俗话说问心无愧,正是说明人欲
无错、无祸于世,不能只是外表的完善,关键是内心不能有犯罪的原因。不
要以为黑暗中可以成为罪恶的温床,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天网恢
恢,谁可漏脱呢?所以儒家教人修养品德,必须要从慎独功夫作起。所谓慎
独,就是指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也绝对不作任何见不得人的坏事。
其实这才是君子的聪明处。俗话说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修
省如果只是为了让自己披上一件道德的外衣,岂不成了伪道学?从本心就已
具备了优良的品质,又怎么会去担心“祸”“罪”呢?

九三、相观对治方便法门
人之际遇,有齐有不齐,而能使己独齐乎?己之情理,有顺与不顺,而
能使人皆顺乎?以此相观对治,亦是一方便法门。
【译文】
每个人的际遇各有不同,机运好的可施展拖负,机运坏将可能一事无成, 
自己又如何能要求机运的特别待遇呢?自己的情绪有好有坏,有稳定也有浮
躁的时候,自己又如何能要求别人事事都顺从你的意愿呢?假如自己能平心
静气来对照观察,也就是设身处地反躬自问,这是领悟人生的一个最好途径。
【注释】
际遇:就是机会境遇。
齐:相等、相平之意,例如《孟子·公孙丑》篇“地丑德齐” 
情理:此处作情绪解,也就是精神状态。
相观对治:相互对照修正,治是修正。
方便法门:佛家语,方便有权宜之意,法门是指佛法,佛法就是人生法
则,指领悟佛法的通路,因此称为法门。
【评语】
人的精神状态各不相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财富、地位、健康, 
都直接影响人的情绪,但是要想全部得到这些很难,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常
居八九”。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一半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另一半靠客观
的机遇。就连孔子也发生“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感叹,其实这并不能证
明孔子是一位宿命论者,而是告诉世人当机运未到来时要看开一点。作为一
个修身自省的人来讲,不能因为个人的“顺与不顺”、“齐与不齐”来要求
别人,要由别人的情绪、机遇来反观自己,由此会更加明白事理,提高修养。

九四、名誉富贵来自道德
富责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
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
立而待矣。
【译文】
荣华富贵的显各,假如是从道德修养中得来,那就如同生长在大自然环
境中的野花,会不断繁殖绵延不绝;如果是从建功立业中得来,那就如同生
长在花园中的盆景一般,只要稍微移植,花木的成长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假如是靠特枚,甚至恶势力得来,那就如同插在玻璃瓶中的花朵,由于根部
并没有深植在土中,所以花的调谢枯萎指日可待。
【注解】
舒徐:舒是展开,徐是缓慢,舒徐指从容自然。
瓶钵中花:瓶钵是僧人用具,瓶钵中花是指插在花瓶里的无根之花。
【评语】
古人提倡以德报人,而且认为财富、美名,也应是有德者居之。道德的
修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君子“立德、立功、立言”要慢慢成长,官位、财
富、名誉要一点一点的累积。反
之假如用不正当的手段于短时间强行获得,那就宛如空中楼阁,转眼之
间就会土崩瓦解。所以自己的财富要通过劳动付出得来,自己的社会地位要
依靠自己的道德力量获得。

九五、拔去名根融去客气
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瓢,总堕尘情;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
世,终为剩技。
【译文】
名利思想没有彻底拔除的人,即使他能轻视富贵荣华而甘愿过清苦的生
活,最后仍然无法逃避名利世俗的诱惑;一个受外力影响而不能在内心加以
化解的人,即使他的恩泽能广被四海以至遗留万世,其结果仍然算是一种多
余的伎俩。
【注解】
名根:名利的念头,即功利思想。
千乘:古时把一辆用四马拉的车叫一乘。
一瓢:瓢是用葫芦做的盛水器,一瓢是说用瓢来饮水吃饭的清苦生活。
《论语·雍也》篇:“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瓤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尘情:俗世之情。
【评语】
争名奇利之累人所共知,而名利之诱惑确也太大。一个人不铲除名利观
念,随时都会有追逐名利的念头产生,不论他如何标榜清高声称退隐林泉, 
都不过是以退为进的托词。尤其在唐朝,退隐成了争名的一种必然方式,即
所谓“终南捷径”。许多人不如意时便高歌隐退,一有时机,便马上出世。
唐代的卢藏用本来功名心很强,可是他却善于造作而隐居京师附近的终南
山,当他由于清高之名而很快获得朝迁征用时,他竟毫不隐讳的指着终南山
说:“此中大有佳趣!”只有正气一身,道德纯真的人才可能淡泊名利,其
实一个人隐世出世是次要的,关键是要看他的修养,是正气居多还是私心杂
念满身,要看他的行为是不是利国利民。

九六、心地光明念勿暗味
心体光明,暗室吉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译文】
一个心体光明磊落的人,即使立身在黑暗世界,也能看到万里晴空。一
个欲念邪恶不端的人,即使生活在光天化日之下,也像被魔鬼缠身一般终日
战战兢兢。
【注解】
暗味:不光明叫昧。指服险见不得人。
心体:指智慧和良心。
暗室:隐密不为他人所见的地方。
【评语】
大千世界可以引起人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