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饥饿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饥饿年代-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他这副扭捏的样子,田恬真是够够的了,爷们儿不是该任何时候都挺的直直的么!他怎么跟只猴子一样,摇头摆尾的,小动作这么多。

    “别了,我再没有粮票了!我借别人的就行,你的书太贵,我看不起!”田恬一脸‘怕怕’的抱着书往后退了两步。

    王建军见她又要走,赶紧跟上前两步,一把将书塞到她怀里,说:“那我的书也借你,不要粮票,真不要!”

    田恬不太相信的看看他,但是手里的书,对她诱惑确实比较大。现在这操蛋学上的,学什么还要学生自己出去找书,现在买本书比以后捡漏儿还难,大有一书难求千金难买的架势。

    别人好容易弄本书吧,当然是紧着自己看了,等人家学会了自己再借过来,进度就落的不是一星半点了。而且她人缘儿还不太好,之前说借她书的那位,也要先借给关系好的朋友抄,最后才能借给她。

    田恬了一层报纸,之前被这小子几个鸡蛋坑进去一沓粮票,她有点信不过的想要打开外皮,看看里面到底是不是《哲学手册》。

    她刚要打开包装,王建军就按住了她的手,但这人也挺有记性。之前拉下衣角都被打的手生疼,阻止她的动作后,就赶紧把手又缩回去了。

    “你回去再看,这里不太方便。”

    有什么不方便的,她行的端坐得正,没什么怕看的。但没等她表明自己的立场呢,王建军书送到了,就赶紧跑了,临走还嘱咐她道:“一定要回去再看!”

    “我这两天抓紧时间抄完就还你!”

    田恬也赶紧对着他的背影再次申明下!自己就是借,不是要,别回头又来坑她的粮票。

    为了第一时间能把书还给他,田恬回寝室拿了一厚本笔记,就赶紧到阅览室去抄书。

    但她打开外包装皮打开书的时候,里面掉出了一张信纸,目测看应该是一封情书。

    这年头的情书她之前领教过,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理想抱负志向愿望应有尽有,就是情话一句没有。但显然大学生更新潮更浪漫一点,没扯那么多没用的,能看出几分情书的影子。

    田同学:

    我是个直肠子,心里藏不住事儿,爱有话直说,我想我喜欢上你了。我这么直白,希望你不会觉得我为人轻浮,我只是说出了我心里的话。

    入学那天,我就注意到你了,在芸芸学子当中,你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只一眼,就让我记在了心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以前读辛弃疾的这首《元夕》只觉得诗好美,见到你的那一刻,才明白它的意更美。

    之后的日子里,你的身影总是在我脑海中不断的盘旋,天公作美,没想到我们虽然不在同一班,却在一起学习公共课程,还坐在了前后桌。

    在研究课题的时候,也不对,是你指导我作业的时候,又是那么耐心细致,温柔认真。我彻底为为你折服了,你可以永远当我的老师么?我课业的老师、我思想的老师、我人生的老师!好么?

    期盼你的回答。

    同学,王建军。

    这封信,给田恬最深刻的印象,大概就是王建军对元夕这首诗的读后感了吧。还人生的老师,这人也真够逗的了,这不像是想找对象啊,倒像是要找妈来的,还是打算回家放板儿上供着的那一种。

    田恬压根没搭理他这个茬儿,信纸团吧团吧就扔废纸篓里了,定下心来抓紧时间抄书。早一天还他,就少一分危险,不然兜里粮票容易不保。

    可怜王建军,眼巴巴的等着盼着回音,刚开始见到田恬没反应,还以为是女孩子脸皮薄不好意思当面说。他就旁敲侧击的去问栾月,说了半天栾月还直发蒙,不明白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概三四天后吧,田恬把书还他,可把他高兴坏了。还以为她也是借着《哲学手册》来鸿雁传书呢,可是书让他来来回回翻了一百遍,是只言片语都没找到。害他都阴谋论了,在考虑书里会不会有什么夹层,或者是水淹火烤才能出字迹的机关。

    最后他知道,是真的什么都没有,他也不傻,自然明白田恬是什么意思。当初还他粮票的时候就说的明明白白了,是他自己不死心,非要再明示一回。

    挺大的老爷们儿,按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被喜欢的人拒绝了,这伤心的眼泪还是止不住的往外掉。

    之前就说过这年代的人想法有点奇葩,王建军哭,大家反倒认为他重情重义,还说要当他坚强的后盾,支持他去勇敢的追求心中的爱人。就没想过,人家为什么要拒绝,为什么会不接受。

    ………

    按说不管是什么境遇,照穿越定律来看,田恬这个女主都应该混的风生水起才对。

    但是,现在工人、农民、军人,是最受尊敬的三个职业。之前搞‘三结合’结合的就是这三种人,田家这样的,就属于结合不上的,只得靠边儿站了。田恬好容易才靠上点边儿,过上几天消停日子,可不愿意再出头寻什么不自在了。

    但是人一多,就难免会有比较,特别是大学这种人才辈出的地方。表面儿上大家一团和气,其实心里都叫着劲呢,谁不想争个第一,谁不想较个高低。

    他们这一届里,就有一个像《剿匪记》里面女主角,铁梅同志一样的女同学。

    她之前就在当地非常出名,是个主动与传统观念决裂的典型代表,还是他们公社有名能干的‘女鞭手’。

    女鞭手说的就是车把式,通俗讲就是赶大车的,这活儿从古到今都是男人来做,独独她却打破了这个传统。她穿着一身洗的褪色的军装,挥着辫子,英姿飒爽的赶着马车,诠释了这个时代女青年特有的独特魅力。

    而且听说她的事迹也非常感人,她们县里发洪水,她领导着大家抢险救灾,几个同时受灾的县市,就属她们那里伤亡最小。但她的老父母,却被洪水无情的冲走了,她这样舍小家顾大家的伟大情操,值得所有人弘扬学习。

    。。。。。

    当初听别人说她的时候,田恬就对这种‘帮理不帮亲’的神人非常好奇,直到真正见到她的那一刻起。才了解到,这人并不是她以为的那种脑残白莲花,而是真正干大事的人。

    这年头的人战争刚定饥荒未平,大都是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样子,长的高的胖的人都不多。偏她体态修长,打老远儿一看,就鹤立鸡群。

    听她舍家为人民的事迹,脑海中就勾勒出这个人比较死板、教条的形象,但其实并不是。她浑身上下从里到外,都散发着走在时代最前沿的气息,顺滑的清算头,合身的西服和微微紧绷的紧身裤。让本就高挑的她,显得更加婀娜多姿,再加上她那俩炯炯有神,会说话般的大眼睛,和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跃而成本届最风云人物。

    田恬是通过别人认识她的,但俩人简单交流后,田恬就特别喜欢她的性格。不古板,思想超前却非不切实际,讲道义,大是大非拿的准且不拘小节。

    但是从抗洪这件事也能看的出,这人心狠,关键时刻能做到断臂保命,这种人做朋友肝胆相照,做敌人绝对能让你喝上一壶好的。

    在给高原的信里,田恬反复提到了这杨琴,并说她高瞻远瞩,有想法也有能力。

    因为在几次接触中,田恬发现杨琴做的建设新国家的畅想,很多的时候,确实和以后的国策不谋而合。成功不是必然,但它却有迹可循!她交际能力还好,执行能力还强,没准以后建设国家,真少不了她的添砖加瓦呢。

    之前高原就知道,田恬不管是直觉还是想法,也是特别准确的。她这阵子书信,都是反复在夸这个女人,所以这个叫杨琴的,在他心里也挂上了号。也亏得他这份细心,让他以后再遇到杨琴的时候,多留了个心眼儿,这才逃过了一劫。

    高原回信也带来了个好消息,说是他工作调动已经定下来了,而且巧的是,他调去的城市,就是田恬的老家。也是到现在才知道,支书的爱人和田恬是老乡,她娘家的关系都在当地。高原来信问她,说是调过去之后,能不能去田家拜访。

    就算隔着信,田恬都感受到高原的那份忐忑了。无非就是俩人名份未定,田恬又还没松口原谅他。这年头见家长就算是事儿定下一半了,高原才这么小心翼翼的,就怕小丫头还憋着气,不打算让他上门。

    田恬倒是没不打算让他上门,但是也没准备就让他把这页就这么轻松的掀过去,所以针对他这封信,她打了份加急电报回给他。

    自己看着办!

    高原看着着五个字,没了是皱了又皱,锁了又锁。看着办他会,不然也不能在精明的支书手下混的风生水起,但田恬这几个字,却着实把他难为坏了。就怕哪块儿看不明白,又把这小丫头给得罪了,回头再不理他。

    田恬这边,看着他这封信也是思绪万千,倒没替他纠结什么丑女婿见娘家人的事。而是在想,自己家离首都也就几个小时的路程,不知道高原调过来后,会不会来学校里看她!

    从离开x兵团到现在,俩人也几个月没见了,这两年俩人不说朝夕相处,可也日日相对,冷不丁分开这么久,说不想绝对是骗人的。就看她通信这么频繁就知道,虽然通篇的不待见,但也聊表相思。

    她经常收发信件,还都是同一地址,肯定有人就要问。田恬也没有瞒着的想法,确实是在谈朋友,但当大家知道她这个朋友,是下乡插队时认识的当地农民,都用看傻子的表情来看她。

    人家都是想方设法跳出农门,别说没结婚的了,多少结婚的为了返城都抛家弃子。她倒好,好容易返城了,还想再嫁回去怎么着。

    再看看之前追她的王建军,人家什么条件啊,当然咱不比家庭,就比自身。王建军工农兵大学生,那个是农村小村官,差着八竿子远的距离呢。

    王建军这人,虽然有点囔囔不喘的小懦弱,但到底是干部家庭子女,带着点傲气。一听说田恬喜欢个农民,看不上他,气得直接改追另一个女生。

    那个女生长的也好看,属于艳丽型的,真没想到王建军还是个颜狗。只不过那女生初中都没毕业,搞了几年的清算活动,口号大字报一溜一溜的,让她学习就傻眼了。

    内一对儿就坐在她前面,所以田恬想不注意俩人都难,上基础课的时候,老师在讲台上讲题,俩人同步懵逼状态。老师在黑板上写公式和符号,俩人就犹如雷劈一般,根本就听不懂不说,听懂了也记不住,笔记还记的手忙脚乱的。

    以前王建军还有个回头老师,现在他自认有爱人了,就要对得起人家,所以哪怕不及格,他也不会去转头再与田恬讨论什么问题。

    当然田恬不知道他的想法,如果知道,绝对会赞他一声真男人,大丈夫!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有点少,今天好困,就这些吧。

    大家都呼叫男主中,其实情情爱爱其实更好写,这个年代有很多有特点的人和事,

    但想把心里的故事和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人事写给大家看。看多了大鱼大肉,偶尔清粥小菜不是挺有意思么,至于介绍对象这个,之前有考虑过这个情节。想写别人介绍的事了,那样就更跳脱了,所以只能女主上。工农兵大学事件完全参考我大舅妈口述,她们是叫老三届还是什么的我一直没弄懂什么意思 。

第77章() 
上学这几个月来,田恬跟同学和室友交情都挺淡,老话说的好,少说少错。她本来就不是什么聪明人,如果和聪明人混在一起,很容易被人套话。况且她们成天开大会、搞运动,动不动就贴大字报,再不就挂牌子,也是是在不耐烦跟她们掺和这些。

    所以她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不善言谈的书呆子!正巧她基础那几门课都好,班里就没几个不找她问问题的,就算有时候她不合群或者脾气臭点,都认为她是不善言谈但心地不坏的人,也就没人会和她计较。

    王建军那事儿,田恬自认是把栾月得罪的不轻,没想到的是,她反倒跟外人说起来时,对她的评价不低。

    别看她啥事都是一副‘栾月向前冲’的傻大姐样子,其实那只是着急表现自己,但心里比谁都明白。

    “当初我撮合你们两个,是觉得男才女貌,没想到你谈着朋友呢,倒是误会了。我也听说了,说是你那位是农村的,你自身条件不错,又返城上学,还能不离不弃,我特别佩服你这样重情重义的人!

    你知道王建军又找的那个是什么货色么,在老家都和人定亲了的,而且本来这个大学指标是人家男方那头的。让给她来上学了,她转头就当陈世美了,还说什么摆脱封建和传统决裂!

    盲婚哑嫁、逼婚抢婚那叫封建,她老家定亲的那个听说一表人才对她也不错,能考上大学,这能力也不会太差,就是家庭条件不好。可她倒好,这边遇到好条件的对象,直接就把家里的当封建给摆脱了,什么人性啊!

    最主要的是,王建军也知道她有婚约,还支持她跳出泥沼!说什么做彼此的救赎。

    这俩人的道德价值,简直就是扭曲,明明是背叛,还说的那么理直气壮。幸亏当初小田儿你没答应王建军,不然就这样的人品,还不把你坑了么。”

    栾月这人,除了做事过于积极外,三观还是比较端正的。经过这些事后,反倒成了田恬在学校中,唯一能谈上几句的人。

    也许是因为王建军的关系,让俩人有了交集,之后但凡他有什么事,栾月都爱找她念叨念叨。

    前阵子王建军那个对象的婆家人找来了,因为她真的写信回去,说要解除婚约。

    她当初上学前定的婚,为的就是上学的指标,现在上学了才觉得俩人之间的差距太大,就打算把人家给扔了。还说当时就跟人家没感情,不过是为了上学的权宜之计,现在觉得不能再耽误别人,这才提出解除婚约,可这跟骗子骗婚有什么区别。还说别人是糟粕是封建,她才是骗子是罪犯呢,最应该把她抓住关起来,而王建军的罪名就是从犯。

    但她订婚的那家人,也不是愚昧无知的农民,他们家里虽然不咋地,但亲兄弟是当地公社的革委会主任。不然一个大学名额,怎么可能说转让就转让,现在的大学,不止上不容易,不上更不容易。

    那家人找人来传话,明确的告诉她,解除婚约可以,但是她自己,也会怎么来的,就让她怎么回去。

    这姑娘刚觉得奔出了新希望,怎么可能甘愿再回去扛锄头种地,本想着王建军父亲是大官,靠着他准没错。但有句话说的好,县官不如现管,王建军他爸是局长又不是主席,怎么也管不到别的城市里去。

    俩人就跟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听说分离的那晚,在小树林里哭的惊天动地的,简直听着上学闻者落泪啊。

    之后那姑娘就灰溜溜的跟着婆家人,请了几天假回去完婚了,当然在校期间是不允许结婚的,但农村人习惯先摆酒席后登记,人是自家的,以后就都好说了。

    现在王建军鸭子没吃到,还惹了一身的腥,都说他贪花好色人不地道。

    随后就要是这边的十月五号,相当于以前十月一一样重要的日子,是举国同庆的日子。这里又是首都,大学生又是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大家自发商量要组织一个欢庆队伍。

    国庆节对于田恬的最大意义,就是有七天假期,后来还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