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赵祯满意地一笑,转脸看向王拱辰。

    “君贶,可有话说?”

    王拱辰袖下双手一颤,脸上苦涩难明。

    心说,陛下啊,您这是给我出难题啊!我能不表态吗?

    日前,儿子王之先休假回城,自然转达了唐奕让他带的话:只求追随本心,不改正气。

    唐奕这是要让他中正就好,可是,王拱辰却听出不同的意味。

    唐奕能让儿子转达这句话,就是给他台阶下,正身就是一种示好。

    王拱辰琢磨了好久,已经打定主意,以后只要涉及唐子浩,还有与他有关的事情,能放一手就放一手。

    可是现在。。。。。。

    现在情势不明,告的是曹家,跟唐奕有关系。可告状的人是文扒皮,跟唐奕也有关系,你让我帮谁?

    可是,赵祯已经问到他了,不说还不行,磨蹭着出了班,心中还在想,帮谁?

    要不?追随本心,不改正气?

    “臣以为。。。。。。。”王拱辰一阵犹豫。

    “臣以为,包拯所主极是,不可不查,亦不可太过武断!”

    好吧,王拱辰暗自祈祷,希望老包别坑我。

    。。。。。。

    赵允让低着头位列前班,额头也是细汗隐现,这么下去要完!

    这么让赵祯一阵抢白,包拯和王拱辰两个言官一下子已经把事情定了性。要是再不出来说点什么,万一让他们这么糊弄过去,那可就白白浪费机会了。

    正想着,正好赵祯已经问到他了。

    “皇兄以为呢?”

    “呃。。。。。。”

    赵允让顿了一下。

    赵祯劝慰道:“怎么说曹佾也属皇亲,曹家的事儿,宗正寺给点意见也是应当。”

    “臣以为。。。。。。”

    “臣也觉包、王二人所言极是,当查,但也不能早断。”

    “只不过,派谁去查呢?”

    赵祯点头,看着赵允弼,那意思是,你说说呗?

    赵允弼差点没骂娘,我特么就是个打酱油的!

    “不然那就。。。。。。涉及财事,让三司出两个得力之人,着案察院和宗正寺一同查上一查也就是了。”

    北海郡王在这里抖了个心眼儿,他提意宗正寺和案察院,而没提刑部和大理寺。

    无形中就给这事定了性,不是什么刑事案件,让朝廷派人监管一下,咱们自己家人,查一查,处理一下就得了。

    赵允弼这话一说完,赵允让差点没气得当堂把这个到霉弟弟掐死。

    要特么你做老好人啊?

    。。。。。。(未完待续。)

第393章 悬而不决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赵祯这么一弄,不但把事情捅了出去,让人尽情发挥。而且,赵允弼帮了他一把,把事态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就算再闹在也有转圜的余地。

    下了早朝,赵允让阴着脸出殿,赵允弼见他脸色不对,“皇兄,似是心情不对啊?”

    赵允让瞪了他一眼,又觉不妥,勉强露出一点笑意,“近日身体不适,倒是让允弼误会了。”

    “皇兄保重身体!”

    “无碍,静养几日便可,兄先走一步了。”

    “皇兄慢走!”

    目送赵允让急步而去,赵允弼不禁黯然摇头,自言自语:“有求皆苦,无欲则刚啊!”

    “王爷,说谁有求皆苦?”

    突兀的声音吓了赵允弼一跳,回头一看,是王拱辰。

    “没什么。”赵允弼笑着岔开话头儿。“君贶,怎么还没走?”

    王拱辰苦着脸,“陛下把查办此事的任务给了我等,倒是三司那边派何人协查,让咱们自行定夺,拱辰还想问过王爷的意见。”

    王拱辰死的心都有了,也不知道赵祯怎么想的,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了他,还有赵允弼。

    特么躲都躲不过来,还查?

    赵允弼闻言,一阵沉吟。“三司。。。。。。”

    “本王对三司之事也不尽熟悉,要不,拱辰去问问贾子明?他当能给出合适人选。”

    ————————

    “赵允弼倒是会做人!”

    唐奕得知朝上之事,忍不住哑然失笑。

    北海郡王先是向曹家卖了个好,引案察与宗正寺入局。接着,发现汝南王脸色不对,又把皮球踢给了贾昌朝。

    如此一来,两边都没得罪。

    范仲淹双目没有焦距看地着桌上,漫无目的地端起茶碗,抿了一口。

    “看来,北海郡王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啊!”

    唐奕笑道:“赵允弼独善其身这么多年,什么看不透?什么不明白?不然,怎么可能一下就点中贾子明?”

    北海郡王推的太准了,一下就找中了贾昌朝,说明他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贾昌朝与汝南王的关系。

    “老师觉得,赵允弼还知道些什么吗?”

    范仲淹摇头,“说不准,不过。。。。。。”

    “不过,一定比你多!”

    。。。。。。

    唐奕闻声,心思活络了起来。

    范仲淹看出他在想什么,“不用费心了,赵允弼小心了一辈子,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出来给自己找麻烦?”

    唐奕一撇嘴,难度确实有点大。

    “那老师想好了吗?”

    范仲淹忧心不已地看向唐奕,“你就这么有把握?”

    唐奕道:“无所谓把握,只是没有别的可能了。”

    “唉,再看看吧!”范仲淹还是心里没底。

    “再看看?”

    唐奕也不继续规劝,再看看也必定是这个结果。

    虽然还不知道赵允让设这个局想干什么,但是,一但入局,不管他要干什么,就都停不下来了。

    。。。。。。

    果然。

    事情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呢?

    查办华联恶意垄断丝茶之业,察院与宗正寺也只是起到了一个监管之职,真正去查的,是三司。

    赵允让在此事上若是没有龌龊,就不会在三司人选上下功夫。一但他有什么企图,又是贾昌朝推举人选,自然就要用自己的人。

    说句实在的,唐奕不怕他们查华联。

    这几年,华联的账面十分干净,既没有屯钱,也没有见不得人的资金流向。

    所有资金,都指向三个地方、一是扩张;二是通济渠;三就是宋辽大道。

    这三件事儿,都是烧钱的大事,唐奕就算想干点什么,也没有那个精力。

    再说,江淮囤案也是十分简单。江宁、苏扬都是财务自主,这里面根本找不到曹家的影子,最多牵扯一点张晋文,还是极为有限,所有的罪责都指向了马安良。

    要是真放开了查,曹家最多有监管不利的责任。反倒轻松不少。

    可是,让唐奕有些意外的是,他们查来查去,目的似乎不在华联。

    起初,唐奕还觉得,赵允让是不是发现了他是假拆分,要借机进一步的打垮自己。

    可是,一段时间下来,众人发现,他们的真正目的可能是曹家!

    开始还没什么,三司出了几个笔吏,把华联的账目仔仔细细像模像样儿地查了一个底掉,彻底坐实了华联囤积丝茶的罪名。

    这是事实,曹家也好,唐奕也罢,皆是无可辩驳。

    可是,让唐奕看出不对劲的地方是,囤丝茶是坐实了,但是,这个罪责是马安良的,还是曹家本身的,却一直没有一个定论,公诸于众的奏报也刻意地模糊了这里面的问题。

    “他们在等什么?”唐奕有点想不明白。

    要么就是把黑的说成白的,彻底把罪名安到曹佾身上;要么就实事求事,严办马安良。这么拖着就只有一个可能了,等着事情发酵。

    悬而不决,自然就会有自持正义的朝臣抓着不放。

    只要有人抓着不放,朝上就得议了再议。而议来议去,大家就一定要站队,然后。。。。。。表明立场。

    看来,赵允让这是在憋大招。

    。。。。。。

    这段时间,曹佾是焦头烂额,门都不敢出,自请罪责的奏折就上了十来道。

    他现在有点像前一段时间的贾昌朝,就那么悬着你,难受你,咯应你。

    现在,曹佾是没看到唐奕,要是让他逮着机会,非扒了唐奕的皮不可。

    出的什么馊主意,让老子这个遭罪?

    ————————

    清晨,观澜儒生晨操。

    最近,曹满江也不让儒生们冲码头了,而是绕到后山,与阎王营、神威营汇于一处,一起晨跑。

    还别说,以前,儒生们对这些军汉不屑得很,可是现在却不一样儿了。

    不说老曹、李方休等人的影响,单是在军汉们面前显摆,就让儒生们打了鸡血一般。

    呵呵,论体力,儒生们可能不及这些老兵。但是,论队列整齐,儒生们可是比这些兵还像兵。

    那跑起来队形不乱,砰砰踏地都是一个动静的整齐劲儿,连老兵们都为之侧目。

    。。。。。。

    “他娘的,瞅你们这群怂货,连几个白面书生都比不过,净给老子丢人!”

    曹老二一边骂,一边把一个落后的神威营兵士踹回大队。

    跑在最先的儒生那叫一个得瑟,老子天下第一:不但学文第一,比武也不比你们差!

    那被踹的兵苦着脸小声嘟囔,“还白面书生?哪儿白了?比当兵的还像黑炭!”

    “你还说!”曹觉比划着又要下手。

    那兵一躲,顺势跑回大队。

    曹觉也不和他深纠,急跑几步追上前面的唐奕。

    左右看看,然后压低声音道:“我哥可是快顶不住了,让我问问你,到底要拖到什么时候!?”

    唐奕一边跑,一边回道:“等着吧,快了!”

    。。。。。。(未完待续。)

第394章 项庄舞剑

    不管赵允让想干什么,想拿曹家怎样,早晚都要出招。

    唐奕就等着他出招就好,反正最后的结果都一样。

    。。。。。。

    既然还悬着,那调查就还没结束。这时候,朝中百官也确实在争论之中开始有了偏向。

    最难作的,就是王拱辰。

    说心里话,这事他不想沾,也不想表态。但是,有时候你不表态,反而会得罪更多的人。

    可是,他实在是摸不准脉,生怕再次使错了劲。

    最后,还是老包帮了他一把。

    “君贶,也不用顾左右而言它,大宋朝堂还是有一丝清明的,对的就是对的,错的,谁说对也没用!”

    “。。。。。。”

    “对的就是对的?错的谁说对也没用?”

    王拱辰心说,老包的意思不是和唐奕一样吗?就是让我不改正气,追随本心。

    正好,这个时候,三司查办的笔吏又查出了点儿新的东西。

    他们在撤查马安良的同时,顺藤摸瓜,又牵出了曹家华联之外的账目问题。

    今年四月,曹家账上一下子空了一十六万贯的银钱。而这些钱的去向,又指向了王家、杨家、潘家,其中还有两万贯进了观澜书院的账面。

    其实,这也不算问题,完全解释的清。

    这事儿还是要怪唐奕。

    四月之时,宋辽大道已经立项开始准备,因为前期要在大路沿线投入大量的水泥窑厂,唐奕要倒资金往那上面添,加之华联铺扩张、通济渠疏通也都是无底洞,账面儿上一下子就空了。

    时逢观澜商合向各家下发份子的利钱,本来可以拖欠一段时间,但是,杨、王两家不比曹、潘,本身就没那么富裕。王家为了入股,更是砸锅卖铁才凑出五十万贯份子。

    再说,修宋辽大道本身就是个赔本买卖,唐奕不想两家跟着他任性,就与曹佾商量,从曹家先挪了十几万过来,把几家的份子发了。

    当时,又正赶上赵祯连得两子,观澜往人的人颇多,顺便也拨了两万给观澜备用。

    就这么简单点事儿,一说就清楚。

    可是。。。。。。

    可是那个时间点,真的太敏感了。

    刚刚好是曹皇后喜得一子,曹家就向将门各家与观澜散财?

    曹佾要干什么?

    就算这个账后来唐奕给平上了,就算事实清楚。可是,赶上不对的时间就是黄泥掉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朝臣们一下就炸了,由不得大伙儿不多想,曹景休这是在为姐姐作准备?

    而下一件事儿出来之后,更加坚定了众人的想法。

    查账的又发现,端午大节之时,曹佾往宫里送了一批贵重礼品,价值万贯。

    而这批礼品,是送给张贵妃、周贵妃的。

    这样一来,就算是傻子都知道曹佾要干什么了。

    ————————

    观澜书院。

    范仲淹看着面前的唐奕。

    “朝上已经一边倒了,虽然还没挑明,但是,曹佾现在可是当真不好过。”

    唐奕挑了下眉,“看来,猜的没错。”

    范仲淹摇头,“不能任由事态继续下去,已经牵扯到皇后身上了。”

    “可是,这还是说明不了什么。”

    唐奕给一边给老师倒茶。一边道:“说到底,就算把曹家和皇后都搞的焦头烂额,他们也不能真把曹皇后怎么样,对他赵允让没有什么实质的好处。”

    “那你还要等?”

    “等!”唐奕坚定道。

    “我要是赵允让,玩了这么大一出,要是不做出点什么动作,那可就太赔了。”

    “。。。。。。”范仲淹一阵无语。

    等?能等来什么?

    。。。。。。

    唐奕确是猜出了一二,只不过,他要最后证实:等来的,是不是庶嫡之争!

    ——————

    初一大朝会,朝班从紫宸殿搬到了大庆殿。

    例行朝议过后,朝臣再一次把曹佾的破事儿抬了出来。

    今日也列班其中的曹佾,看着满朝文武皆是口诛言剿,心下凄凄,当真是墙倒众人推。

    赵祯看了眼曹佾,“正好,今日景休也在,你且出班自辨一番吧!”

    曹佾抖袖而出,“臣,无话可说!”

    已经自辨了无数次了,谁听你的?

    赵祯一叹,“唉,景休也是一时糊涂啊!”

    “臣,有罪!”曹佾艰涩认罪。

    “只是,不论是江淮囤案,还是。。。。。还是臣资流向,千说万说都是我曹佾一人之责,与皇后娘娘无关,还望陛下明断!”

    赵祯看着曹佾那个凄然的样子,也有些不忍。

    看向赵允让,“皇兄以为呢?”

    赵允让出班道:“臣,也认为,曹景休一人之过,不应牵连皇后。”

    赵祯点头,“嗯。”

    就一个“嗯”,没下文儿了。

    等曹佾和赵允让都归班,赵祯又道:“众卿可还有本?无本退朝吧。”

    朝臣们差点没噎死,拖,还是你皇帝会拖啊,这就完了?

    。。。。。。

    当然不能完。

    “臣有本奏!”

    却是回去的赵允让又出来了。

    “皇兄,何事要奏?”

    “宗正寺还有一事未明,还请陛下定夺!”

    “何事?”

    “皇长子入宗册之事。”

    赵祯一皱眉,“有何不妥?”

    赵允让深吸了一口气。

    “臣与北海郡王共掌大宗正事,对皇家仪典有督办之责,对皇室传承亦有造册录籍之职。”

    赵允弼一哆嗦,你说事儿就说事儿,带上我做甚?

    赵祯眉头锁得更深:“皇兄有何异议,不妨直言。”

    “那臣就直说了。”

    “说吧。”

    “皇长子到底要以嫡子之仪入册,还是以庶子之仪入册?还请陛下明示。”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