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起苍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起苍茫-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兰芳在海军官兵的培养上是不遗余力且不计代价的,舰艇易得,人才难树。

目前的兰芳海军是严重超标的,但考虑到即将服役的“四川”级战列巡洋舰,以及不断壮大的潜艇队伍,目前对海军培养所投入的资金还是必需的。

每次这些海军官兵在训练时的刻苦与认真,都让程璧光感慨万千,仿佛

早期的北洋海军的影子。

只可惜那支海军在内外交困中走向了庸庸碌碌,但是他们在甲午战争中所爆发出的勇气与精神,无愧于国人,无愧于民族。

前段时间李秉衡曾经答应自己,并且在两艘“四川”级战列巡洋舰服役后,前往大东沟祭奠沉没在冰冷洋底的北洋舰队先烈们。

而且将来也会为北洋海军正名,让他们的英魂名正言顺的享受国人的拜祭,兰芳正在建英烈祠,等到建成后,北洋海军的许多先烈灵位都将入驻英烈祠,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也好对他们有个交代。

每每想到这天的到来,程璧光就一阵的感动,并且庄重到使自己保持虔诚的心态,以迎接先烈们的英魂。

“鼎铭兄近灾防护研究所新近发明出来一个东西,我想你一定很有兴趣一观,而且这东西已经开始应用,效果还真不错。”李秉衡打断了他的沉思。

半导体是19纪末才发现一种材料当时人们并没有发现半导体的价值,也就没有注重半导体的研究直到二次大战中,由于雷达技术的发展,半导体器件—微波矿石检波器的应用日趋成熟,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才引起了人们对半导体的兴趣。

在兰芳,早开始了对半导体的研究且在培养出一大批的电子学专家后,李秉衡开始让他们攻关晶体三极管。

在原本历史上,晶体三极管的发明电子技术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它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固体电子技术时代。

秉衡必须在这项技术上保持领先世界数十年的水平,现在世界各国都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要直到三四十年后才有相关的研究。

兰芳在这项技术上,真的做到了走在世界的前列前开始了相关研究,有了三四十年的积累与沉淀,将来的兰芳将成为后世的日本那样的电子帝国,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保密,李秉衡把这个研所放在了灾害防护研究所之中,以掩人耳目。

由于兰芳经常遭受洪水、火山爆发以及暴风雨等自然灾害,如何防范与减少灾害损失,也就成为了兰芳的目前一大课题。

在这里,云集了许多方面专业的科学家与学者策群力,为了不让自然灾害成为国家崛起的拦路虎,李秉衡是不惜代价的在这个研究所里投入巨量的资金与人力。

目前并不迫切的需要研制出晶体三极管,李秉衡只是要求积累经验与技术沉淀,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为进一步的培养高端电子学人才做准备。

目前这个电子学研究所最新发明的产品则是要到二战中才应用在军事上的雷达,当然是早期雷达目前已经在包括坤甸在内的西海岸附近秘密的架设了三个雷达站。

李秉衡也清楚这玩意的作用,它的优点也很明显,白天黑夜均能探测远距离的目标,且不受雾、云和雨的阻挡,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因此,它不仅成为军事上必不可少的电子装备且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

“在我们兰芳,雷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近海防御来防范敌国的海军与飞机的突袭,也可以用于洪水监测、土壤湿度调查、森林资源清查、地质调查等方面。可以说我们目前很有助力,方方面面都要用到它。”

“雷,达,这个东西真的这么管用?”程璧光念着这个奇怪的名字,发出了他的问。

的确,任何人看到雷达,都会认为这是一个超大的锅子,又没有机械传动,也没有发动机,说它能起大作用是没人会相信的。

飞机的巨大潜力程璧光还是清楚的,不过李秉衡说这雷达的作用比飞机还强,那就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了。

其实李秉衡也不想这么早把雷达弄出来,目前没有太大的作用,只不过现在兰芳北有日本这个流氓国家,南有荷兰这个生死大敌,还有不怎么可靠的英国人、澳大利亚人,可以说是四面皆敌,让雷达早点出世,帮助海军进行近海防御,可以有效的扼制敌人海军的偷袭。

考虑到技术积累的层面,李秉衡也就释然,让安保处帮忙不让它泄露出去。

雷达的作用不仅在它本身,世界各国对雷达的不断研究与更新的过程中,开始了对半导体学的研究,从而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李秉衡不想这么早让世界各国得到雷达存在的消息,认识到雷达的巨大作用,尤其是兰芳的飞机研究还没有很逆天的时候。

雷达是好东西,但让它出世不一定是好事情,一个不谨慎,也许会得不偿失。

兰芳容易遭受洪水灾害的影响,为了对抗这个大敌,李秉衡不得不加快了这一学科的研究。

程璧光在参观了架设的雷达站后,终于有些明白了这个锅子的重要作用,有些兴奋的说道:“别的不说了们海军也要几个,先用于整个舰队的调度,慢慢再琢磨怎么配合我们的战术。”

现在海军有了新下水的那两艘重巡洋舰以后,兴致很高,训练起来更有激情。

从目前来看,重巡洋舰的下水周期过长,以后的万吨军舰还可以进一步缩短工期。

海试效果还不错,兰芳海军官兵与等待接收的德国、美国海军人员一道每日间都在兰芳近海游弋,很是威风。

隔上几天就会去爪哇海转上几圈,也会去苏门答腊的几个港口巡视摇大摆,完全忽视了荷兰的那几艘军舰。

这两天他们有重要任务,那就是护送一批华人富商前往苏门答腊,考察投资环境。

其实说到底不过是开发苏门答腊的矿产与原始森林,还有各种经济作物。

这批富商当中:有南洋的许多华侨,也有国内的不少大资本家。

最近从国内到兰芳来准投资实业的资本家越来越多,很大一部分都是原木、经济作物与轻纺行业。

除了像婆、苏拉威西岛以及棉兰老岛各地密布的原始森林苏门答腊的林木资源也很丰富,李秉衡考虑到后世这里自然灾害频繁,不是华人最好的生息之地,目前以资源掠夺为主。

中国国内的森林是万万不能再砍的了,这是件大事,与国家经济同等重要。

种塑料在家具以及其他物件上的应用使得国内的森林砍伐少了许多,李秉衡考虑吸引国内的林木商人到苏门答腊进行大规模的砍伐,然后再运回国内。

荷兰人不加节制的乱滥伐,华人同样可以竟林木也是一大资源,在战争中同样是重要物资。

苏门答腊的煤矿、铜矿与金,还有棕油等出产,兰芳都考虑以尽量优惠的政策吸引国内华人过来开发。

兰芳不用花多少力气就能得到税收、资源、以及资本与人口,人口最为重要,也是兰芳紧缺资源。

荷兰人可谓幸福了百年,从南洋殖民地不劳而获的太多太多得他们毫无进取心,仅仅依靠从南洋掠夺经济作物,收购工业原料加以初步的加工,便能使得荷兰整个国家富得流油。

看似他们得到了许多,其实他们失去的更多们失去了国家强盛的机会,失去了民族傲视欧洲的机会。

兰芳不会走荷兰的道路年多前李秉衡就已经未雨绸缪,完成了华人产业的升级以及将兰芳的经济体系层次化,犹如金字塔一般底层的便是农产品加工与初级工业品来料加工。

兰芳的产业链已经形成,不会再重复荷兰的弊病,也不会再像当年的满清一样,富而不强。

为了让吞并苏门答腊而产生的军费找到买单的富商,李秉衡可谓绞尽脑汁。

林木与煤都是兰芳目前大量需要的,苏门答腊刚好有大量的原始森林与煤矿,只要有合适的政策以及适当的扶持,那么手中有资本的富商们是不会错过机会的。

苏门答腊的铜与金向来被列强国家的公司所把持,自从苏门答腊军政府将所有的矿产都收归国有后,这些矿区成了许多资本家争相追逐的香饽饽。

无数人的眼睛都盯着这些产金区,贪婪而急切。

不过这些都是诱饵,吸引想要发财的华人富商前来,不过,在这之前,李秉衡需要确保这些地方投入资金后不会被荷兰人或者其他洋人夺走,大把的金钱扔进水里。

许多人都有着这样的担心,所以兰芳需要彻底的打败荷兰人,并且迫使对方再也无力干扰华人对苏门答腊的开发,确保一个稳定安宁的投资环境。

荷兰皇家陆军两个师的兵力到了苏门答腊后,并没有立即开始反攻,而是进行小规模的渗透,试探兰芳的态度。

几次被坚决的打回去后,对方没有再有大动作,而是征召了数万人的土著军队,进行积极的训练。

看样子,荷兰人是想等待时机,跟苏门答腊解放组织来一场决战。

他们对于自己的军事行动还是很有信心的,主要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了兰芳身上,只要兰芳不对苏门答腊解放组织进行武器与物资的援助,甚至是派出军队直接参战,奇*|*书^|^网那么苏门答腊的问题很容易解决。

荷兰从本土不辞劳苦的派出以“格罗宁根”号战列舰为首的四艘战舰,两万多人的皇家陆军,其志不小,绝对不会满足于防守爪哇以及小半个苏门答腊。

他们的贪婪也会驱使着他们,婆罗洲被夺走也就罢了,苏拉威西岛他们还没来得及进行初步的开发与资源勘探,如今富庶的苏门答腊岛竟生生的被夺走大半,这无于要了他们的老命。

兔子急了也会咬人,更何况曾经的海上马车夫,曾经的海上霸主,也曾拥有过辉煌的战绩,有过辉煌的殖民史。

苏门答腊的爪哇族人以及依附于洋人的土著部族,日夜都在担心他们的世仇亚齐人与华人打上门来,这次征召,他们是得意忘形,以为又可以开始掠夺那些差点就翻身的亚齐人,还有富庶的华人。

这些土著的训练激情相当高涨,虽然还是搞错左右,走不像队列,但只要能拿枪就好了。

这是荷兰军官唯一的要求。

第182节 萝莉们应该上学

清政府与英国人的谈判陷入了僵局,端纳一直发挥着自如的风格,将主动权握在了自己手中,就这么半谈不谈的拖着。

李秉衡最近也无事,除了陪陪阿曼达,便是与徐锡麟跟冯如等人凑在一起,做一些机械设计。

这倒不是他故意要躲着石梅仙她们,而是目前兰芳的政务并不需要他操劳,内政外交都有好手主事,包括徐锡麟的工业体系建设也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他只要指出大方向就行了。

内政上秋瑾与乔欲寰等人相得益彰,柏安深等后起之秀也是多有出彩,更有张振勋等老成持重之人坐镇。

外界都传说兰芳的总理跟机械厂的工人没什么区别,整日间就是穿了工作服在车间与研发机构两头跑,倒像是个工程师而不是政府首脑。

李秉衡经常喜教机械厂的工人们一些技巧,并且与他们交流,嘘寒问暖,平时工人们也能跟他打成一片。

机械厂虽然吵杂,铁油味浓重,但是李秉衡很是喜欢这种气氛,工人们也喜欢加班,又能拿钱又能拿工资。

“胖三,今日么不加班啦?赶着回去相亲吧?”李秉衡跟平日相熟的一个技师开着玩笑。

这胖三本叫做刘三,人长的胖,又憨的,爱逗他玩的人都叫惯了他作胖三,他也不生气,总是乐呵呵的应一声。

三挠了挠头,苦着脸说道:“哎,别提了,前些日子说定了一门亲事,怎知有了变卦,还得赶回去告饶,多花些礼金,别把这亲事给黄了。”又是垂头丧气是长吁短叹的去了。

看到他平日加最积极。今天急着要走。原来是为了这档子事。

胖三等都是当年从巴达维亚一起过来地。如今手艺纯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这不胖三好不容易订了门亲事说女方让有钱人家看中了。要娶过去做妾。那边八成是心思动了。想回绝胖三呢。哎。胖三虽然挣地工钱顶呱呱地。但家中弟妹众多是住着厂子里集资建地福利房。贷款还没还清呢。人家到底是大户人家。嫁过去做妾也比这强。现在这兰芳富地人越来越多。那些商人发了家便是这个德性。娶个三妻四妾还不够。”

跟胖三一个工段地沈春华跟李秉衡发着牢骚眼看自己地兄弟受这打击。心里也不好受。并不是想李秉衡出面揽下这事。而是习惯性地向他吐吐苦水。

李秉衡讶异道:“怎地还有这等事?我们机械厂地这些老师傅地工资可不低啊。比新办地兰芳国有机械厂还高呢?即便跟人家开办实业地人比不上。总比那些小商人要强吧?我以为我们兄弟娶媳妇都能挑呢。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

“总理。你平日高高在上暇也不出到市面上去打探行情。当然不知道了。我们兰芳地工人工资是高。但是这几年仗着兰芳做生意发家地商人却也多不胜数。小家变大家。大家变世家是这么一回事情。更何况现在兰芳找个媳妇地确是难。男人多人少。而且还少地离谱。如今要娶个媳妇比登天还难在国内过地苦些都能好歹找上一个。这边女地一抢手瓜裂枣地都能挑三拣四。”

李秉衡一下子全明白了,原来这一年多来兰芳涌入了大量的移民,其中以男性为多,这就是移民国家的弊端之一。

就像当年的澳大利亚,由于大规模的开发需要大量的男丁,并且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新生儿夭折率高,女的往往只能成为生育机器。

兰芳虽然环境优越,并且医疗卫生水平较高,但偏重于开发与重工业两大根源,还是导致男女比例严重的不协调。

之前李秉衡已经鼓励兴办了大量的轻纺工业,包括日用化学品工业等等,尽量使用女工,以平衡产业与达到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效果。

但是他还是没有想到问题严重到了如此地步,并且沈春华说的很多,有产者小家变大家,大家变世家,这是中国人的劣根性。

了家便要作怪,又要娶几房小妾,又要多生孩子,尤其是儿子,将来能继承家业,并且发扬光大。

社会资源不断的向这些人手中集中的同时,无产者相应的生活水平就受到限制,生活成本增加,尤其是成家的成本。

低收入阶层唯一可以翻身的,就是多生孩子,尤其是男丁,可以多些劳力,将来也好有个盼头。殊不知在教育水平还不是很发达的兰芳,他们并不能很有效的改变自己的命运。

李秉衡本来是想让技术工人阶层起到一个示范作用,除了读书,便是进入工厂学手艺,靠手艺挣钱。技艺也是知识,知识就是财富,技术越高,工资越高,既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又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将来这个阶层与知识分子阶层会是瓦解世家大族的主力军,也将成为承上启下的中产阶级。

兰芳的大资产阶级基本掌控在李秉衡的手中,最头痛的却是凭借着兰芳蒸蒸日上的国力而发家的小资产阶级,尤其是许多小商人。他们具有封建性与保守性,娶小妾只是其中的一项退步表现,将来他们也不是兰芳能够完全依靠的力量。

我本来以为我们的技术工人有社会地位,娶个老婆现在看来什么都是对的,就是女的太少,有价无市。要是在国内,胖三这样的,只怕地主乡绅都要来巴结,能跟他攀门亲事。是我疏忽了,看来要解决的不仅是胖三的亲事,兰芳也要解决女人缺少的问题。”

虽然胖三的例子并不多见,但是也说明了低收入阶层,尤其是刚过来的灾民们,这会影响他们的安居。

带着一肚子的问题,李秉衡沉默着回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