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阵的恐惧伤亡比例更大,还有不少因为慌乱和逃跑而被临阵处决的。
当然和空前的胜利相比,这一切都似乎显得相形逊色了。虽然在攻城方面多少还有些悬念,但是如果自己不急于攻坚,在城外的诸多田地和人口被己方完全控制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如果说在这场战斗之前,城外的夏族百姓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顾虑,那么在这场歼敌数以千计的大胜之后一切都似乎顺利了很多。在大战之后不过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上千名基本由少年和青壮年所组成的队伍就开始建立起来,还有大概两千人左右初步组织起来可以做为劳动力运用的人。
不动员更多的人,张伟还是担心刚刚由精兵转型军官和训导人员的少年们的管理和控制会出现问题。要把握住每一个十人队,在训练和生活中至少做到时时刻刻的监管和训导,本来如果官兵之比少于十比一就会带来很大问题。而现在整个队伍真正还算可靠的人只有百余名左右神武一族的少年战士们,而可用的人连同九云等部还有在战斗中表现突出的一些当地人也算上,也不过二百人左右的样子。
不过在张伟来看,即便是连同战勤人员不过三千人的队伍,也基本上够用了。如果动员更多的人,那可能就要在秋收征集更多的粮食,从争取人心消化当地的角度上来说当然是不利的。
“我看队伍已经差不多可以堪用了,他们训练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只要不遇到太过激烈的战斗,在辅助性的任务中应该是可用的。对夏城的进攻现在其实就可以展开了我想经过这一仗,城内也应该没有什么像样的力量了。。。”经过之前的几次恶战,如今的张勇对于领兵也多少有了些经验。并不一定是有多优秀或者多么合格的军队才有价值。
张伟思索片刻后回道:“攻城的前期准备我们现在就可以展开了。不过我不愿意在让孩子们付出太多不必要的代价。按照原有的计划,我们现在以最快的速度沿河传信。通过准备好的人力螺旋桨船只的族人们最快应该在秋收结束后,夏地附近的河流断航之前移民至少千人过来。到了那个时候就可以可靠的动员更多的人力,很多事情也就有把握了。。。”
就这样,攻城作业在刚刚入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展开。因为夏城是一座周长几十里拥有连绵不断防御体系的城池,在还没有足够人手的时候,突破的方向不是在整个城市的周围都展开平行坑道作业,只能有选择性的在大概四里左右正南方向展开土工作业。两公里的距离虽然不算太长,但也覆盖了整个城池南面大部分区域,对手做针对性布置的工程量相应也要大的多了。
两三千人两个月左右的劳作在秋收的时候并没有带给城外的民众太大的负担,或者说张伟无形中在用自己位面旧时农业时代来考虑城外的民众承受力问题。却没有想到本来就很富饶的夏地民众来说,这一成五左右的“合理负担”几乎和不纳粮没有区别了。
秋收季节结束,神武一族的不少族人也按照事前的约定纷纷从下游逆河而上的时候,整个城南连绵四五里,纵深一百五十步、几乎与外围城头平行的工事体系也基本到了完工的状态。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利用缴获来的不少人才物力资源,火药和简单手榴弹等方面的准备也近完成。
当然,到了这个时候,群龙无首的夏城城内还是在不少次的争论之后选择观望。因为还有不少人对依托这几年来修建起来规模不小的营垒报有期望。并不觉得城外那些强敌动员起一些民夫挖上一些壕沟就能够轻易的攻破那看似十分严谨的棱堡防御体系了。
在夏远于城外战死,夏祖失踪之后,被城内的贵族们临时推举为首领的石天却对夏城的这次守战并没有多少信心。因为从对手一开始就这样从容的布置当中看到了对手的一种自信。
“各族抽人组成的和谈使者已经准备好了。这一次我们做了不小的让步,可以说都到了主客易势的地步了,应该还是多少有一些希望的吧?”当人们这样对石天问起的时候,石天都表示出一种质疑和主战的态度。而在自己的心里,却开始早有另外的打算了。
(本章完)
第103章 投石机之谋()
几个月前从攻城的工事作业刚刚展开的时候,城头上早有准备的炮火就时不时的开火进行袭扰。几十门中重火炮还有上千支火枪一次能打出几千枚弹丸,就算深沟作业中的人们完全不露头也总有一些流弹灌进壕沟之内带来不小的威胁。
为此,就是那些负责挖土作业的民夫们也不得不如士兵一般利用缴获过来的铠甲全副武装起来作业。在这种威胁稍微小一些的夜间,更是轮番赶工的高潮。接连不断出现的死伤甚至带来过不小的骚动乃至逃亡。
不过当如同网络一般的壕沟逼近到距离城头半里以内距离的时候,虽然距离城头更近,但攻城队伍的伤亡却一下减少了不少。这也无形之中消解了不少城外临时动员起来的民夫的压力,至少让人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距离在半里以上的时候,敌人的很多弹丸可以弧线般的打入我们的坑道。而在这个距离上,要么就是弹丸的威力不够,要么就是直接打入土中,再也来不来之前那样的威胁了。土工作业中遭受的伤亡也从上个月的一百一十减少到二十九,看来入冬之前一定能拿下夏城。。。”
张勇的报喜并没有让张伟感到完全的安心,而是叮嘱道:“最难的其实是最后几十米的距离,尤其是逼近到敌军外壕之后。可能伤亡会猛增。因此在思想准备中也不能以愚骗的态度而做不实的宣传,要让人们有心理准别。同时这最后的突击阶段,选拔出可以在有一定强度的作战中可靠的人才是最有价值的,明白了么?”
“明白了,父亲。。。”
就在张伟等神武一族几千人的队伍做着城南最后的攻坚准备的时候,城头上的守军也感觉到了巨大的危机。
“我们的枪炮要向下射击就更难严密了。而且敌人的火力似乎也不弱。在我们开始用铳炮进行压制的时候也遭遇到了还击压制。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是啊!得想个办法解决这些以壕沟为掩蔽不断逼近的贼人”
“我看还要进一步动员城里的人也都赶到城南。。”
‘实在不行我们突围转移吧!除了城南的敌人比较密集,我看其他方向上都很松懈吗。他们的兵力根本围不住我们。’
“那你是想再调动兵力与这些人出城决战了?还是想逃出这方圆百里的夏地让人们去试试饮毛茹血的生活?”
夏城主事的贵族们七嘴八舌的议论道。已经开始有人打逃亡的注意了,可此时的夏地不同于后世举国开化后的古代战乱中的孤城,就是突围,又能去哪里了?经过几十年的文明生活,大多数人没有信心在那野外的环境下长期的生活下去。当然,也就只有一些“何不食肉糜”的上层还对此抱有幻想。
在这个时候,石天似乎在沉思了许久之后在议事厅内对众人说道:“其实这些年来,我们都有一个迷思,那就是对火器的迷思。不知道有没有听说过几十年前统一战争时期的一些事情。那时候小型的配重投石机才是据点防御战中的主力,如今这种情况,我们赶制一些小型而制造简单的配重投石机发射铅弹,不就可以灵活的威胁那些依托壕沟逼近过来的敌人了吗?敌人逼近过来,我们在另一个地方斜着攻击或者把投石机放在更靠里的地方就好了,这样还可以利用城墙的掩护。虽然这方面的工匠不多,但有少数人的指导应该就够了。。。”
石天的提议大有让不少人如梦方醒的感觉,人们这才想了起来:这种办法确实是个比较好的出路。
“如果再配合上炸雷,那就更好了。。。哈哈。。”有人笑道。
石天却摇了摇头:“这个不瞒大家,城内的校场上我也找人试过。我们的引信毕竟还是靠点火,让炸雷精确的在快落地时引爆可是个技术活,还是在城头交战的时候应用更有效率一些。毕竟现在的对手也有了一定的兵力,非彼当初那靠少数强贼逞强的时候了。。。”
就这样,石天的提议下感觉到巨大危机的夏城贵族们也没有太过吝啬。抽出不少在木工方面有点们的人在那为数不多的老匠人们的带领下开始制造其投石机来。
如果不要求超越弓箭的射程,也不要求太大的威力。投石机的臂杆选材上就简单了许多,七八米的竹竿或小木梁稍做加工就可以承担重任。发射的弹丸不要求几十上百千克而是不过几斤重的重弹或群子的情况下,配重物也从上万斤的标准削减到不过百斤左右一个人就能搬运的重量。整个投石机的成本也大大减轻了。几乎在三昼夜左右的一个轮班工期之内,几百名城内工匠与帮工的努力之下就有五十多台发射三四斤弹丸小型的配重投石机被试制了出来。在发射一斤左右铅弹的时候,也几乎能一次就投射出一二百枚弹丸,在上场第一天的连续十几轮投射中就造成了土工作业中的人们十来人伤亡。
这样的伤亡虽然并不算大,但是一天之内就有十余人损失的情况却是一个多月以来少有的。
见到这种情况,张伟当然也想到了这种简单的小型配重投石机用以压制的办法,更何况还有几十名职业投石手,一开始的时候还真给城内的那些操作小型配重投石机的人带来不少压力。可是要是比工匠和靠谱的劳动力,张伟等人在城外掌握的资源还是有些不足,很快就由优势变成了均势,伤亡也重新开始增多起来。
就在张伟开始有了要不要自己再亲自动身一趟冒险展开一次突击的时候,忽然间负责前线指挥的张勇亲自来到了张伟所在的掩体内:“傍晚天色似乎已经黑下来,投石机对战进入到尾声的时候,我们的人忽然间捡到了敌人投出的一个奇怪弹丸,似乎是连接在一起的空心石料制成,在落地的时候就被摔成十分整齐的两半了。。。”
(本章完)
第104章 起事()
石天在权衡了很久之后最终还是下定决心以这种方式进行联络尝试,趁天色黑下来的时候把准备好的信件以十分花哨明显的包装放在了落地后就可以被摔开的石弹之中。当然,这种方式并不是万无一失的。也有可能城下那些临时征集来的民夫并不可靠,觉得这是一件可以邀功的事情让自己的事情败露也不是不可能。做出重要决断,总是要冒一些风险。此时的石天还已经做好了另外一种打算:如果事情不成,自己可能要做好隐居乃至逃亡的生涯了。
在接到这封打算投靠的联络信件的时候,张勇的第一反应是这可能是一件阴谋。跟随父亲这些日子以来的征战中,敌人都是要遭受沉重的打击真正感觉到无望的情况下才会放弃抵抗。有的时候,甚至大局已定的情况下都会有不少人习惯性的抵抗到最后一刻。如今的战局似乎并不十分明朗,暂时还似乎有利于守城的一方,在这种情况下约定于某一个夜晚让出某段城墙?如果是个针对父亲陷阱怎么办?
“父亲,我看这件事情着实有些蹊跷。。。”
张伟却说道:“对待任何事情抱有警惕的态度是对的,我们回避可能带来危险的套路,按照自己套路来就可以了。反正主动权在我们一边,我们准备一封回信就可以。”
在信中张伟没有什么顾忌,也显现的信心十足:如果你仅仅是打算让城,现在已经晚了,可能除了保全你自己的性命以外得不到太多好处。我的建议是:在城南的某个地方举兵反叛控制一段城头,我军会在城外视情况予以配合。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以自己的行动来交够投名状才能改变你的命运,保存你现在大多数财富。时间最好选在凌晨太阳升起来之后,回避黑夜光明正大的做。这样也有利于我们之间建立信任。
如何妥当的回信还着实让张伟多花了一些心思,当然办法终究是能够想出来的,那就是也是把信件放在投石机发射的弹丸之中。在信中约定比较准确的目标地点和时间就能够大致做到保密的情况下把回信妥当的送到石天等人的手中了。
在收到张伟的回信后,就连石天过去一些支持起事的心腹都开始有些怀疑起来:“从这回信来看。城外那位可不是有容人之量的人啊。。。”
“但是我们现在已经别无选择,你也清楚:就算城外的那些人攻城一时拿不下来,可是今年我们的秋收却也泡汤了。如果到了这些守城之人的家属们也都开始吃不上饭的时候,面对对面的进攻又能有几分机会?现在看起来我们利用城内的工匠和人力似是多少有些机会。可是城外的人也有不少啊,他们还控制了城外的几处矿山。在进攻的时候吧把力量集于一处并不是没有达成突破的可能。那人的实力有多强,你应该从回来的人那里听说过一二才对。。。”
讲到这里,一些开始有的疑虑也终于消退了。到不是别的原因:那强的已经不可思议的对手着实给人一种通神的感觉。如果冥冥之中的神灵已经站在了对手的一边,这场仗又有多大的胜算可言呢?
虽然夏城一带的人脱离荒蛮已经数十年了,可是在多少了解一些事情的上层那里,却从来没有怀疑过神灵的存在。否则过去与最近的不少事情都实难以用常理来解释了。
石天等人的准备并不算长,因为本来就是了解了自己手下人一部分人的心态并做了必要的准备之后才着手联系,因此在与张伟等人最后一次回信的第三天清晨。担心夜长梦多的石天就决定在白天展开这样一次冒险了。首先是把填装好弹药的五六百件火器集中起来最为一百名亲卫的手中,然后在天色刚刚亮起来的时候就让这些人中的一半左右带着一些没有武器的丁壮把一些弹药送到城南正中五十部左右投石机附近,另外五十人则分别分成两组,全身披挂的情况下来到了城头之上相聚七八十步远的两段城头之上。
城头负责守卫的军官觉得有些奇怪,石天的一名心腹就对这一代的守军说道:“城外的敌军似乎昨天在正南门那里没有什么进展,今天可能要变换攻击方向了,你们都要做好准备,警惕一些!明白没有?”
“这个上官就放心吧!”
“哦,一些火炮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已经想了能够从城内开炮的法子,让火炮准备教训一下城外那些人的投石手吧!”
炮声响了,声音格外的巨大,让临近的不少守军都感觉到有些不妥,开炮的人突然发现:这些简单制造的火炮竟然都是木制的如同万人敌一般的爆炸物。
当剧烈的爆炸声伴随着城内的不少炮手们的惨叫响起来的时候,似乎是发出了信号。零星的铳声开始从棱堡的后面接连不断的传了出来,在瞬间之后就越来越密,如同一场暴风骤雨一般。
每个人都携带了五六支填装好弹药的火器的那些石天亲卫们在爆炸声响起后的瞬间就向棱堡城墙内测的投石机测距手、比较突出一些的头目和护卫们展开了袭击。城头上两股人也瞬间展开了对百步城头范围内不少人的突袭。连城垛掩护都没有多少的情况下这样的行为也容易了很多。
张伟也决定对城头展开一次突击,当然并没有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敌人内部的叛乱上。但是信号按时出现的时候,也在己方投石手和早已准备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