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兵力。
负责指挥的波兰将领们见到对方似乎并没有什么骑兵长矛一类的东西,甚至连马刀也没有。因此近战也就不会遇到任何问题,唯独对手的火器很可能如同传说中的那样格外强大,因此从两军对垒左右的一里半左右的距离上骑兵们就尽最快的速度展开了冲锋。
不论是马力可能的耗尽也好,还是队伍在面临对手的时候有些不整齐的情况也好,在对方根本没有什么近战威胁的情况下也都不算什么了。
对于张伟所率领的队伍来说,几个月依赖的行军过程让八千人左右的队伍平均每人都回复了三枚左右的箭散弹。星星峡与中亚峡谷两次大规模作战中消耗的箭散弹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补充。整个队伍的弹药携带量重新接近到了刚刚出征的时候,在面临对方有些蹊跷的进攻的时候,张伟最终还是下达了按照预定作战方案不受限制使用火力的命令。
不仅仅是一般新军官兵如此,就是在各队中负责支持作战的现代火器手也被允许至少可以投入千发左右的子弹于这场交战中。当然目标还是尽可能的攻击那些看起来是骑兵独立战术集团指挥官或将领一般的人物。
在逼近到一里左右的距离的时候,张伟所率领的队伍面对敌军绝对优势兵力的侧翼进攻似乎还没有什么反应。这更是让在一开始有些紧张的波兰人松了一口气。至少最为担心的线膛枪击或炮击之类的特色火器并没有出现。
其实,后装线膛枪一类的东西也并不是十九世纪才出现的。早在文艺复兴时代就有一些能工巧匠们能够制造出火绳或者火门意义上的后装线膛武器了,只不过让这种武器没有漏气问题、没有严重的工时造价问题却是不可能的。不过做为人们对“神秘强大对手”的一种想象,那确实是可能猜测到的东西之一。
逼近大概二百米左右距离的时候,因为过长的全速冲击,波兰人的骑兵前锋开始有些不整齐起来。在正常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是决不可能出现的,只是因为张伟等人所率领的队伍摆出了一个过于怪异的松散横队,才引得对方根本无需顾虑冷兵器时代作战中的一些基本常识了。
波兰人并不绝对是什么麻烦,不过见张伟见到对方似乎没有在马上骑射的打算,还是终究打算把对手放到更近的距离上展开火力。
中亚通道之战让张伟明白在面临有些重要的大型战役的时候刻意的追求零伤亡并没有什么意义。整个欧亚大陆上对手的作战潜力并不是无限的,这样的作战最多不会超过二十次,那么平均每次这样的交战把对手放在火力威胁边缘上就算有可能导致队伍付出几十伤亡也是允许的。这样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检验部队的作用。
当对手最近的部队逼近到七八十步大概一百二三十米左右的距离,最远一些的前锋也不过一百步约一百五十米左右的时候张伟还是下达了展开火力的命令。
早已架好了各种火器的新军官兵们在经历了两次大的阵仗之后终于消除了临战的恐惧,毕竟此时每个人对自己的战力都拥有充分的信心了。
(本章完)
第326章 兵临基辅()
做为信号的轻步兵火箭第一次运用于战场上展开了射击。这种三十多公斤的火箭弹原本的目的是引导水师船队在比较远的距离上展开更为精确的射击。因此杀伤并不是目的,最大的声光特征才是目的。当然还有那更为醒目的白烟,在第一时间就可以让连绵数里之内的队伍看到信号。
十几枚重型火箭的爆炸并没有带给冲击中的敌军太大的打击,在百步左右的距离上也仅仅造成了百余名左右的敌骑伤亡,大概几百左右的战马似乎受惊后退,很快后面的敌军战马就涌了上来。
毕竟这个时代的黑火药爆炸力是有限的。并非那种特制的压缩黑火药,即便是现代机制黑火药的威力往往也并不合格。
可敌人的喘息仅仅持续了大概一秒到几秒不等的时间,如同天边滚雷一般的密集铳声就接连不断的响了起来。如同至少千门左右的轻炮在连绵数里左右的战场上响起。
几万枚箭散弹在这时代火枪弓箭的常见威胁距离上瞬间就扫光了前后整整两三排敌骑,至少打倒了四千多人。
同那些河中中亚一带的对手不同,这样具有震撼性的打击竟然没有让进攻的三万波兰骑兵瞬间崩溃,而仅仅是有一丝犹疑而已。更有很多勇敢的骑兵并没有这样的声势所吓倒。
很显然:不少人认为这就是东方来袭强敌的撒手锏了,仅仅只能在这样的距离上利用填装好的弹药进行一个波次的打击而已。
这种幻想有仅仅持续了几秒左右的时间甚至更短而已,因为紧随其后第二轮接连不断的如雷一般的铳声就接连不断的响了起来。第三排和第四排展开密集队形冲击的波兰人被迅速扫倒,
很多零星的而不起眼的枪声也在这个时候响了起来,主要针对那些暴露出来似乎如同战术集团指挥官一般的敌将,上百发枪弹的精确射击至少,至少几十名似乎铠甲完善一些旗帜鲜明附近的敌指挥体系内的人都遭受到了清洗。因为这些射击夹杂在了十分猛烈的轰击之中,似乎还没有给周围的人带来多少注意。
火力当然没有就此停息下来,在利用早就填装好的发射筒的情况下第三轮火力很快就施展开来,如同暴风雨一般的音速针箭迅速扫倒了接下来的至少两排敌骑;
当然或许是后续敌骑兵队的距离稍微远了一些,毕竟波兰人也懂得排的密度可以大一些,可排与排之间还是要留下足够的回旋空间。
可即便如此,接连不断的三轮打击也在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内就让对手在阵前浮尸上万。,还有明显比尸体更多的战马尸体。
在几百焦耳音速箭散弹的打击之下在面对寻常轻炮散弹似乎表现很突出的骑兵板甲也几乎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前所未有的扫荡和打击,迅速打消了波兰官兵的一切幻想:原来,这一切并不是所谓的传闻,这些东方来的强敌的确如同魔鬼一般难以抗衡。
负责在后阵负责指挥的波兰国王想到过对手的强悍,却没有想到对手强大到了如此的程度。
在经过同俄国人还有瑞典以及奥斯曼人的多次恶战之后,这位波兰国王基本的战场嗅觉还是具备的。原本十拿九稳的以三万骑兵攻击对手侧翼一千人左右的队伍结果都是这样惨烈的速败,在此时投入波兰翼骑兵的主力又有什么用呢?因此果断的就向身边的传令兵下达了以最快的速度撤退的命令。
可是在这个时候一切似乎都一些晚了,因为这个时候四号散弹铳七联发抬铳一共有四百多门毫不犹豫的对在一里左右的距离上暴露出来的那些翼骑兵展开了迅猛的开火。
尽管战前张伟下达了可以不受限制使用火力的命令,可是四号散弹枪火力小组还是明白那种箭散弹武器的珍贵,更别说攻击一里左右的目标运用那种弹药也并不合适。因此主要使用的是整体独头铅弹。
在四千准备在全线展开攻击的波兰翼骑兵还没有准备好撤退,刚刚完成集结的情况下就在自以为安全的距离上很短的时间内遭遇了接近三千发三两上下的重型独头弹的轰击。
好在凭借自身强大的战斗力,预备状态的波兰翼骑兵并没有展开密集队形的习惯,哪怕是集结状态也是如此,因此三千发左右射向远方的重型独头弹大概仅仅造成一千左右波兰翼骑兵的伤亡损失。
可即便是如此,也让这些经历过不少恶战的精锐们了解了远处的这支强敌究竟是一支多么可怕对手。
在这个时候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摆在了张伟等人的面前:要不要对这些波兰人展开追击?很显然:全灭对手是要消耗不少先进弹药的,而横扫欧洲所有强敌并不是最终目标。
张伟最终的选择还是没有追击展开追歼这些残敌,仅仅在安全的和有效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取得一些收获性的战果罢了。比如让对方来不及收拢一些后备的辎重和马匹就不得不撤退等等。
其实最终要的一点还是此时的波兰人似乎同此时代的很多对手都不太一样。没有大量使用火药武器的习惯,这就意味着就算取胜也缴获不了太多火药方面的物资还有相关工匠。那么唯一有限的一些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
当然,收获也不是没有,数万规模大军的行动还是需要不少的辎重,溃败的波兰人还是留下了可供四五万人马消耗半个月左右的给养,这对于人数并不多的张伟等人来说,足够全军集结起来展开推进了。
张伟并不相信:在队伍进入欧洲的农耕地带之后,那些人有拿破仑战争时代那样的动员力,可以搬空方圆数百里范围内的民众家底。
数天之后,中路和北路分兵寻求给养的队伍也同张伟亲自率领的南路人马汇合起来,重新展开了向西方的前进。张伟并不相信这么大的蹊跷仅仅是波兰人一家造成的。
(本章完)
第327章 工事防御()
南俄草原上的决战之后队伍重新集结起来之后,所有的人都无比的轻松。因为这场决战证明,就算敌军集结起十万骑兵或几十万步兵的主力集团,通常也是一个作战方向上的后勤极限来打击几千夏地新军,虽然胜利未必会这样瞬间定胜负摧枯拉朽但也是可以期望的。
这样来看,虽然整个队伍不过一万五千人马、八千左右真正的作战力量,可是却是这个世界上一支真正无敌的强军了,似乎遇到多少对手也不用担心了。
当然此时队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就算是四方馆那些跟来的翻译们,也没有多少人懂得乌克兰一带南俄草原上的当地方言。在这种情况下,情报的获取就无意中难了很多。
田见秀明白这些问题的根源实际上在自己:相比临高政权,顺朝在意识上乃至组织上的落后还是太多了。没有及早的展开西域及泰西的联络准备工作和情报工作就是其中之一,否则未必会遇到这么大的麻烦、要花费这么长的时间进行远征。
“要是顺朝提前一年派人来此,也不至于。。。”想到这里,田见秀就有些惭愧的说道。
张伟并没有忌讳什么,直言不讳的说道:“这里有你们的责任,但这也不能完全怪你们,我也有些疏忽了。没有想到应该尽早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不过,当队伍开始进入多少有些人烟的农耕区的时候,在拥有不少本钱的情况下终究还是可以获得一些信息。四方馆里来的人并没有多少人通晓南俄乃至乌克兰当地语言,可是在这个时代某些领域的知识阶层和商人甚至部分工匠中,却有很多人通晓拉丁语的。
刚刚抵达的农耕地带,有不少从远方逃难过来的人,张伟终究还是搞明白了发生在这里的一些信息:在东欧重地基辅,也就是被波兰人占据的俄罗斯民族起源之地,现在那附近的不少城市居民都被驱逐了出去以为规模庞大的大军节约给养。不仅仅是瑞典人、俄国人、还有少量波兰人,就连西班牙人和法国人德意志诸邦乃至奥斯曼的主力都集结了过来。
得知这些消息之后,田见秀并不以为意。对手要搞“百万大军”那一套么?那正好了,这些人通过水路集结过来也好,省的大军还要万里迢迢逐个去立威,这样更为有利于通过一场决定性的作战让顺朝在整个欧洲建立威信。
张伟听闻到多国大军累计近百万的主力通过水路后勤在基辅一带集结摆出一副决战的架势之后一开始的时候也觉得有些兴奋。传统时代的军队并不是兵力越多越好。超过十万人左右的规模后首先就会给灵活性乃至指挥方面带来很大的挑战了。
可是仔细一想却又觉得有些不对:这些国家之间几乎是大眼瞪小眼的状态,连年征战不休,信仰迥异。就算临高提前在情报线上有一些布置,这些国家又怎么可能因为几件看起来很厉害的信物和一些威逼利诱的言辞就倾国而出?而且,究竟以哪个国家为盟主?
如果是自己的大军真的横扫东欧中欧,给这些势力带来了巨大的震动,那一切都还并不算怎样稀奇。可是如今的自己仅仅是刚刚抵达欧洲边缘而已。如果考虑到从西班牙英国等地到基辅就是走比较快捷的水路,距离也相当不近,这就意味着很可能几个月前甚至更早的时候这些就开始行动了。几个月前,甚至五个月前的自己在哪里?刚刚从位面通道附近秘密出发吧?
也就是说:就在自己刚刚决定远征到中亚一带的时候,那些国家就开始进行动员了。
想到这里,一切谜团似乎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开了:这么大的组织力和动员力只有两种解释:一是主神显威,在主动帮自己忙?好像也不太像。二是临高军派遣了至少几千规模的新式军队还有一些现代军火武装很早就亲自远征倒了欧洲并体现出了自己的实力,也只有这种情况才是合理的解释。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这么多相互之间原本陷入三十年战争大摊牌的对手们会克服巨大的阻力联合在一起进行这种不可思议的军事行动了。
当然还有一点一开始有些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是:为什么这些人这么确定自己一定会走南路线并且经过第聂伯河呢?不过这个问题似乎也并不难解释:就像后世的布热津斯基所说的:如果不仅仅考虑西方而是整个世界,东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世界的战略中心。
对于自己来说,如果走中东路线,就不可避免的要经过很多海路,最终还是要通过第聂伯河才能进入欧陆地区,基辅就算可以绕过去,沿着第聂伯河的消息网和情报带也很难绕得过去。这或许就是对方在此地集结大军的原因所在了。
当然,对于此时的张伟所率领的新军主力部队来说,当然并不是一定要碰基辅这个钉子。如果要硬打,并不是没有击溃防御中百万敌军的可能。二战时代的德日列强可以普遍在防御中承受一半左右的伤亡甚至更多,这个时代的欧洲各国军队要是也那么强也就不会被古斯塔夫乃至波兰人刷神战绩了。平均每人以五六发定装箭散弹杀伤二十来人,总共针对对手杀伤十数万人。在加上现代火器体系针对手的指挥体系打出个几千发子弹。就算这百万大军并不是摆开阵势与自己野战,也一定溃败,最多不过就是队伍要多付出一些伤亡代价罢了。
可是如果这百万敌军中有暗藏的几千临高新军,甚至百把名现代火器武装的精锐部队,那就有可能对自己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
自己当然可以率领队伍从其他地方绕过这个钉子,去欧洲各国四处抄掠围魏救赵等等,可是这样一来梁子就有些结的大了。这样的行动会不会造成临高军对欧洲各国主力的控制能力更强,也是自己难以预料的。
(本章完)
第328章 夜战潜进()
大军抵达距离基辅不远的地方的时候,时间已到了深秋时节。天气似乎也越来越冷。不过对于拥有不少缴获的夏地新军来说,终究没有面临当年拿破仑的命运。毕竟相比几十万大军,一万多人马的后勤还是容易了很多,很轻易就能在行军的时候获取不少给养。
东欧一带的人口密度比此时的中原要稀薄不少,可是似乎在农业上远远不是一个层次,很多逃亡的人来不及搬运走准备过冬的粮食和房屋,也给队伍留下了大量的给养。
“看来进入欧陆农耕区之后,我们并不需要太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