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一,深夜,李风云请阿史那咄尔商谈。
“两件事。”李风云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其一,我要迅速招抚霫族诸部,谁去合适?要带多少军队北上弱洛水?其二,明日我就要离开少郎河,转战红水河,围攻长汉城,谁跟我一起东进?有多少突厥控弦随我攻打契丹人?”
阿史那咄尔迟疑不语。
今日双方谈判,结果对阿史那咄尔来说非常不理想,突厥人虽然据理力争,竭尽全力争取自主权,但成效甚微,基本上就是砧板上的“鱼肉”,被李风云吃得死死的。
李风云还是信守承诺的,给予突厥人盟友地位,但双方没有互信,所以面对突厥人对自主权的争取,李风云给了他们两个选择,要么指挥权和统兵权分开,阿史那咄尔、阿史那晃忽尔等突厥贵族与四千余控弦分开,他们进入联盟大总管府,指挥权上交李风云,而军队则由四个俟斤统领,受李风云节制要么军队拆分,一分为四,阿史那咄尔、阿史那晃忽尔等贵族各领一军,分别驻扎在不同地方。
突厥人当然不同意,其他诸种部落都能独自成军,都有自主权,为何轮到他们就统统没有了?所以他们迫不得已,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指挥权上交给李风云,但统兵权还是由阿史那咄尔掌控,而军队也不拆分,四千余控弦整编成黑狼军,以联盟马军主力身份,扈从于李风云左右,追随李风云征战。如此一来,双方并肩作战,同生共死,信任基础会越来越牢固,而随着李风云实力的强大,联盟实力的扩张,黑狼军的实力也会越来越强。只要实力强大了,变成了锋利的刀俎,不要说割据一方了,就算争霸天下又如何?
突厥人好算计,与其被李风云一口吃掉,倒不如卧薪尝胆,臣服李风云,追随李风云,与李风云一起发展壮大,那么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东北战事即将结束,东胡三大别部尽皆臣服,那么,你与长城内的谈判,大概何时开始?又能赢得何等成果?”
阿史那咄尔终于开口,但答非所问。
今日凌晨李风云为了兑现“互信”的承诺,把自己这几年的所作所为简要述说了一下,而在阿史那咄尔看来,这几年李风云的所作所为说白了就一句话,报仇雪恨。
李风云的仇人太强大,都是南北双方的当政者,为此他首先要发展壮大,具备报仇的实力,现在他正在这条路上“风驰电挚”其次他要借助南北战争,利用中土的力量先击败突厥汗国,把牙帐的仇人摧毁了。而这几年中土对外征战非常频繁,国力消耗太大,一旦南北战争很快爆发,中土即便打赢了这场战争,损失也非常惨重,南北双方两败俱伤的结果,必然给李风云割据称霸、逐鹿中原创造了最佳条件。实际上现在李风云就在未雨绸缪了,积极支持齐王杨暕争夺皇统,正是为了摧毁东都的仇人,也就是说李风云即便做不了天下霸主,也要辅佐齐王上位,位极人臣。
阿史那咄尔从中看到了机会。如果突厥汗国输掉了南北战争,大漠诸种部落大联盟必然分裂,然后群雄并起,逐鹿称霸,始毕可汗和他的支持者一败涂地,接下来突厥汗国若想重新崛起,还得借助中土的力量,而启民可汗当年依靠中土支持入主大漠的模式,是切实可行的一条路,身在中土并为中土开疆拓土建功的阿史那咄尔,一旦被中土选中,竭尽全力帮助他称霸大漠,则阿史那咄尔必能美梦成真。
所以阿史那咄尔很急切,迫切希望与李风云一起,拿安州和东北来换取中土的支持,只要中土接纳了他们,接受了安州和东北,那么始毕可汗和牙帐即便怒不可遏,突厥汗国即便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也不敢仓促出兵东北立即发动南北大战,如此就暂时缓解了安州和东北的生存压力,并给李风云和阿史那咄尔发展壮大赢得了宝贵时间。
“与长城内的谈判,既急不得,亦不能主动。”李风云笑道,“我们若想赢得最大成果,就必须牢牢掌握谈判的主动权,尤其我们做为弱势一方,在两大强者之间左右逢源渔翁得利绝无可能,稍有不慎就会被两大强者联手吃掉,所以必须投靠一个,而在这种局面下,我们若表现得过于急切,必定会被中土连皮带骨头一口吃掉。”
李风云语含双关,阿史那咄尔则心领神会,惊讶问道,“你还要与牙帐谈判?牙帐会向你妥协?”
“所以我才要拉着你一起加入这场谈判,唯有如此,我才能把牙帐引进来,给中土施加重压,最终迫使中土做出最大让步。”
阿史那咄尔听懂了,但依旧忧心忡忡,“如果牙帐拒不妥协呢?”
“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实力弱,影响小,牙帐当然不屑一顾,重拳出击,但加上你,启民可汗之子,始毕可汗的同父异母弟弟,松漠牙旗的步利设,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你的背叛造成了恶劣影响,而为了最大程度削弱这种恶劣影响,牙帐在没有完成战争准备之前,唯一办法也就是招抚。”李风云信心十足地说道,“牙帐肯定不敢打,打了就会引发南北大战,所以牙帐只能忍,忍到战争爆发为止。”
阿史那咄尔叹了口气,问道,“那我们还有多长时间?”
“以我的推测,少则一年,多则一年半,战争必然爆发。”李风云也是神情凝重,“所以我们的时间非常有限,满打满算也就一年时间,如果一年内我们不能发展到足够强大,则必然被这场战场所毁灭。”
阿史那咄尔踌躇良久,说道,“我亲自去招抚霫族诸部。我带五百控弦,你再给我一支马军,明日北上弱洛水,先到饶乐城安抚牙旗,然后到黑河、狼河两岸跑一圈,基本上就差不多了。黑狼军由阿史那晃忽尔、阿史那翰海统率,随你征战红水河。”
李风云一口答应。
。。。
。。。
第九百二十一章 盲目自大
十一月二十一,大贺咄罗率军杀到落马城下。
库伦达维和敖汉阿剌佯作愤怒,派人质问大贺咄罗,为何背弃承诺,出尔反尔?当初“分家”时候说好了,为最大程度保存实力,一个背靠突厥人,一个投奔中土人,忍辱负重,只待中土人和突厥人分出胜负,双方再视形势变化,或合二为一,或**发展。之前你联合耶律铁力夺回长汉城,我们可以接受,但你乘势攻击落马城,穷追猛打,明显就是置我们于死地了。
两人示敌以弱,大贺咄罗果然中计,十分嚣张。你们这些无耻的叛徒,我就是要杀了你们,置你们于死地!
奈曼青川亲自出城,苦口婆心地劝说大贺咄罗。中土人和突厥人都是契丹的敌人,契丹势弱,为了生存不得不向强者低头,奈曼青川献城投降,大贺咄罗弃守长汉城,都是为了避敌锋芒,都是为了族群的生存,不得已而为之,如今中土人和突厥人正在少郎河战场激战,契丹人理当冷眼旁观,静观其变,而不应该兄弟阋墙手足相残,祸害族群。
大贺咄罗嗤之以鼻。你们暗中帮助中土人,联手到少郎河战场攻杀突厥军队,以致于长汉城防守薄弱,被我一鼓而下,如今困守落马城,走投无路了,正是一网打尽的好机会,我焉能放过?再说我攻打落马城,恰好与少郎河战场上的突厥军队形成了夹击之势,可以给突厥人以帮助,甚至有可能击败中土军队,如此绝佳机会,我亦能错过?
奈曼青川“死缠烂打”,如果突厥人打败了,步利设阿史那咄尔狼奔豕突而逃,于弱洛水北岸垂死挣扎,而你不得不面对气势汹汹的中土军队,面对杀气腾腾的白狼,你和你的部落怎么办?
大贺咄罗当即提出建议,如果我们还是兄弟,如果你和库伦达维、敖汉阿剌还有心维护契丹利益,那你我联手,里应外合,先把落马城内外的中土军队击败,然后北上直杀少郎河,与突厥人前后夹击中土军队,给中土军队致命一击,把中土军队赶出东北。
奈曼青川惊讶了,问道,你为何执意要帮助突厥人击败中土军队?你可考虑过后果?我们一旦彻底激怒了中土,辽西、辽东方向的中土大军呼啸杀来,契丹还有存身之地?我们在塞外,当然得罪不起突厥人,但我们的领地与中土接壤,,同样得罪不起中土人,所以面对今日东北两强争胜的乱局,我们只能缩着脑袋两不相帮。
大贺咄罗不以为然,认为突厥人无论如何不会放弃东北,等到明年开春后,突厥大军会浩浩荡荡杀来,南北大战一触即发,但中土在高句丽战场上连番失利,尤其去年中土远征军损失惨重,不得不从长城防线抽调军队,结果导致长城防御薄弱,这种不利局面下,南北大战一旦爆发,中土胜算甚微,所以中土才迫不及待杀进安州和东北,试图吸引和牵制突厥人的注意力,以缓解长城防御之危。只是突厥人不会上当中计,必定以战争的全面爆发来要挟中土,迫使中土妥协让步,不得不退出安州和东北,所以大贺咄罗认定,在东北战场上,突厥人肯定是最后的赢家。
奈曼青川一眼看穿了大贺咄罗的险恶用心,说得天花乱坠,实际上目的就一个,哄骗奈曼青川打开城门。而奈曼青川的目的则是拖延时间,想方设法把大贺咄罗拖在落马城下,当然,若能劝服大贺咄罗,让他退守长汉城,那就更好了,毕竟大贺咄罗若是全军覆没,对契丹整体实力的打击太大了。
奈曼青川故作踌躇,瞻前顾后,惶惶不安,犹豫不决。
大贺咄罗“乘胜追击”,鼓动如簧之舌,极尽说服之能事。
然后奈曼青川似乎动摇了,说回去与库伦达维、敖汉阿剌商量,明天一定给出答复。
结果奈曼青川回城后便接到了好消息,韩世谔带着主力大军回来了,乌丹城已经攻克,遥辇部已经灭亡,至于步利设阿史那咄尔和突厥军队,已经被联盟马军团团包围,覆灭在即,少郎河大战已接近尾声,东北战事大局已定。
奈曼青川喜出望外,自己赌对了,这一仗中土人果然打赢了,遥来部未来可期,同时又扼腕叹息,为大贺咄罗的悲惨命运而默哀。
大贺咄罗一边做好攻击准备,一边心存侥幸。一夜过后,十一月二十二,奈曼青川如约出城,郑重告诉大贺咄罗,战局有变,中土援军正从赤峰津口疾奔而来,到了今天晚上,落马城内外的中土军队将多达一万余人,虽然都是步军,攻击不足,但守城绰绰有余。
这种局面下,大贺咄罗如果放弃马军优势,以控弦攻坚,损失必然惨重,所以奈曼青川、库伦达维和敖汉阿剌仔细权衡得失后,果断拒绝了大贺咄罗的“诱惑”,反而劝说大贺咄罗小心为上,在东北局势尚不明朗之前,不要激怒中土人,以免给自己招来灭族之祸。
大贺咄罗佯作恼怒,但心里很高兴。他的目的达到了,兵临落马城下,迫使中土军队不得不增兵支援落马城,如此一来中土人两线作战,其主力在少郎河战场上压力倍增,甚至有可能顾此失彼而忙里出错,双方战斗会愈发激烈,对峙僵持时间会更长,而两强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两败俱伤,对契丹人的生存发展非常有利。
大贺咄罗很自信,判断少郎河一战短期内难以结束,所以奈曼青川即便语含双关,严厉警告,但他根本听不进去,盲目自大,一意孤行。
当日下午,大贺咄罗发动了佯攻,以试探落马城的防守力量,并向对手施压。
镇戍落马城的联盟总管吕明星不为所动,命令各军严防死守,继续示敌以弱。
十一月二十三,大雪纷飞,天气寒冷。大贺咄罗率军于托纥臣水东岸扎营,敌我双方隔河对峙。
这天下午,李风云率联盟马军主力越过托纥臣水,飞奔长汉城而去。
这天晚上,屯兵于落马河北岸的韩世谔,突然接到了由赤峰总营传来的一封来自大总管府的加急件,还有李子雄写给他的一封密件。
韩世谔初始以为长城内的支援出了什么变故,但好在少郎河战事已经结束,步利设阿史那咄尔也已经阵前“倒戈”,而大贺咄罗和契丹军队又即将陷入联盟大军的包围,北征弱洛水之役已胜券在握,并且在最短时间内取得了最理想战果,所以即便长城内的支援有所减少甚至断绝,暂时也不会给联盟带来太大危机,然而等到韩世谔看完这份来自大总管府的加急件,不禁喜出望外,高度重视起来。虽然他已经估猜到随着北征弱洛水的胜利,圣主和中枢将向安州和东北“敞开怀抱”,但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
韩世谔急不可耐地打开李子雄的密件,果然如他所料,李子雄也是喜出望外,且回归之心非常急切,希望韩世谔能够主动而积极地影响联盟草根将领的回归态度,大家齐心协力一致向李风云施压,迫使李风云不得不妥协让步,拿着安州和东北这个丰硕的胜利果实尽快回归。
韩世谔眉头紧皱,暗自叹息。
李子雄终究是老了,叶落归根,归心似箭,不但对圣主和中枢的期望太高,对李风云的手段亦是严重低估。
李风云非常清醒和冷静,他对未来的期望全部建立在自身实力上,为了以最快速度扩张实力,他“神奇”般地说服了步利设阿史那咄尔举旗造反,以公开背叛始毕可汗和牙帐来向大漠诸种传播恶劣影响,从而给安州和东北赢得喘息时间,而步利设阿史那咄尔加入联盟,直接把联盟的实力推上了一个新台阶,由此不难预见,随着联盟实力的增加,虽然回归中土是必然,但圣主和中枢必将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绝无可能空手套白狼,轻而易举拿到开疆拓土的武功。
韩世谔估计李风云已经向李子雄和大总管府报捷,而李子雄只要看到步利设阿史那咄尔阵前“倒戈”,联盟中又增加了一支突厥军队,必能推测到李风云的用意,也就知道回归中土的难度,只是未必会像李风云那般狮子大开口,所以他考虑再三,还是回书李子雄,详细告知北征大战的诸多细节,联盟的实力正在飞速扩展,李风云的野心越来越大,为此他建议李子雄,尽快南下古北口谈判,亲自掌控谈判主动权,想方设法先给联盟贵族一系拿到切实利益。
十一月二十四,寒风呼啸,雪花飞舞,李风云率军杀到红水河,包围长汉城,断绝了大贺咄罗和契丹控弦的退路。
李风云急书韩世谔,请他克服一切困难,率领步军团全力追杀,与马军主力前后夹击大贺咄罗,务必毕其功于一役,利用这个机会征服契丹诸部,完成对东北的彻底占领。
同日,古北口,镇将郭绚紧急邀约杨恭道,圣主下达诏令,以右骁卫将军、郕国公李浑为安东都尉府的副都尉。
这道诏令看似简单,不过把设置安东都尉府一事落在实处,但内中所传递的讯息却太复杂,不但表明圣主和中枢决心且急切要拿下开疆安州和东北的武功,还把齐王、以李浑为代表的陇西成纪李氏和以李风云、李子雄为首的叛军联盟这三股力量,公开捆绑到了一起,其用心之险恶,一目了然。
杨恭道忧心忡忡,十万火急报于李子雄和大总管府。
。。。
。。。
第九百二十二章 拒绝
十一二十四,燕北,怀荒镇,齐王行营。
飞狐秘使澹台舞阳日夜兼程赶至怀荒,代表飞狐留守军团觐见齐王,就目前瞬息万变的形势以及两大势力在目前形势下如何发展壮大,具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