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对手在最短时间内追了上来;如果杨玄感未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功突破潼关;大军岂不被团团包围;插翅难飞?
“依据你的推演;韩世谔和顾觉极有可能葬身于荥阳。”胡师耽提出质疑。
“当然。”李密毫不迟疑地说道;“他们杀出重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这个险我们必须冒。某只问你一句;如果因为韩世谔和顾觉过早撤离荥阳;导致周法尚的水师、董纯的徐州军和郇王杨庆的荥阳军队过早杀至东都城下;导致崔弘升和陈棱不得不迅速渡河进入东都战场;导致齐王杨喃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也不得不火速跟进进入东都战场;由此导致整个形势一边倒;我们是否有能力、有把握逆转危局?”
杨玄感面无表情。胡师耽张口结舌;不敢坚持己见。
李密的分析很正确;荥阳战场的牵制作用看似有限;实际上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关键就在周法尚。周法尚动了;水师第一个杀进东都;忠诚于圣主的江左人力挽狂澜;那么其他各路援军怎么办?根本没有选择;唯有火速跟进;否则日后必遭政治清算。如此各路援军蜂拥杀进东都战场;与皇城内的越王杨侗正好里应外合;内外夹攻。东都战场上的杨慎、王仲伯等人即便抵挡住了;也是损失惨重;而他们损失惨重后;是否还能安全撤出来?退一步说;即便撤出来了;与杨玄感会合了;也突破潼关进入关中了;但杨玄感还有多少实力?是否还能攻陷西京;横扫关陇?
杨玄感不敢冒险;他已经在渑池战场上栽了个大跟头;杨玄挺和五六千将士至今生死不明;如果他再在东都战场上栽个大跟头;未来就十分黯淡了。实际上不论李密的分析是否正确;不论周法尚是否“自愿”受制于荥阳战场;杨玄感都不能主动放弃荥阳战场;都不能因为要确保韩世谔和顾觉两支军队的安全而命令他们火速撤离;杨玄感必须狠下心来;即便明知道他们会全军覆没;即便明知道一万余将士都将葬身荥阳战场;也在所不惜。他们的牺牲肯定是有价值的;就算李密的分析错了;周法尚积极进攻东都;但韩世谔和顾觉在荥阳战场上的牵制;必定能延缓水师的攻击速度;这就为东都战场上数万大军的全身而退;为杨玄感突破潼关杀进关中;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性的原因;李密没有说;胡师耽也没有说;但杨玄感心知肚明;那就是李风云和联盟军队。从目前战局来看;因为战局突变导致杨玄感已经没有力量也没有条件吃掉李风云;而李风云也不可能再给杨玄感任何“下手”的机会;所以李风云肯定会迅速撤离渑池战场;迅速撤离东都战场;直奔荥阳而去;这时候;周法尚就成了李风云“东去”的最大阻碍;李风云为了自身利益;必然要与荥阳战场上的韩世谔和顾觉联手攻击周法尚;如此水师暂时就到不了东都战场。反之;若杨玄感已放弃荥阳战场;韩世谔和顾觉已火速撤离;李风云还会选择东去荥阳;与周法尚拼个你死我活?显然不会;他看到东去荥阳的路已经断绝;必然选择南下豫州。这对李风云来说没有丝毫损失;他本来就是一个流寇;跑到哪打到哪;而对杨玄感来说;却白白丧失了一个利用李风云来阻击周法尚;来加强荥阳战场的牵制作用;来帮助他赢得更多宝贵时间的绝佳机会。
胡师耽绝口不提李风云;是因为他依旧抱着“吃掉”李风云的念头;毕竟这场决战的胜利已毫无悬念;西京大军也已是囊中之物;杨玄感只要把俘虏收编之后;损失就补回来了;实力不减反增;然后杨玄感挟胜利之威;再加上函谷关天险;加上东都数万大军;足以把李风云和联盟军队团团包围;到那时就算李风云不投降;但他手下那些土贼焉能抵挡得住死亡的威胁和高官厚禄的诱惑?当然;风险也是非常大;一失足即成千古恨;所以胡师耽不敢随意开口;以免影响到杨玄感的决策。
李密绝口不提李风云;是因为他知道杨玄感既然已经对李风云动了杀机;当然不会轻易放弃;再说胡师耽、杨积善等人也有同样的想法;再加上局势的确对李风云十分不利;所以他只能委婉得劝说杨玄感;必须要慎重;合则两利;渑池决战如此;之后的荥阳战场也是如此;相煎何太急?
午夜;小新安城一线一片死寂;双方将士似乎都太累;都倒头睡死过去;除了在风中摇曳的篝火和映射在夜空中的忽明忽暗的火光;其余的都淹没在无边无际的黑暗里。
杨玄感望眼欲穿;盼望西京大军那边派来谈判使者;证明杨玄挺还活着;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越来越害怕;越来越悲愤;最后;他绝望了;不得不正视现实;杨玄挺死了;全军覆没了;而这也就意味着;明天的战斗会非常惨烈;他要报仇;他要杀死卫文升;要杀死明雅、韦津、杜淹和所有西京大军的军将;他们的手上都沾满了杨氏的血液;他要拿他们的人头来祭奠父亲和兄弟。
既然是惨烈一战;这一仗过后杨玄感自己也是伤痕累累;那么杨玄感就必须做出选择;必须继续维持与李风云之间的合作;必须牺牲韩世谔、顾觉和一万余将士的性命以坚守荥阳战场;否则他吃掉卫文升之后再与李风云“火并”;结果可能是一场灾难。
杨玄感果断决策;书告义安侯杨慎;韩世谔和顾觉必须坚守荥阳战场;杨慎必须给他们以支援;为了坚定杨慎的信心;他把李风云即将赶赴荥阳战场的消息据实相告。只要李风云进入荥阳战场;与韩世谔和顾觉联手作战;必定能阻挡和迟滞周法尚进入东都战场;这显然有利于杨慎坚守东都战场。
杨玄感又急书韩世谔和顾觉;先是告之渑池决战已近尾声;西进关中之路即将打开;但在主力没有突破潼关之前;必须坚守东都战场;而若想依靠东都战场拖住从四面八方驰援而来的各路卫府援军;就必须坚守荥阳战场。至于黎阳战场;自水师封锁了大河水道后;杨玄感已不抱任何希望;已经彻底放弃了。然后他说到了李风云。李风云要取道荥阳“逃离”东都战场;这不但有助于韩世谔和顾觉坚守荥阳战场;亦有助于韩世谔和顾觉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撤离荥阳战场。
杨玄感在命令的最后部分并没有要求韩世谔和顾觉撤回东都;这就值得思量了。
胡师耽亲自拟写了这道命令;写完之后他不禁暗自叹气;他明白杨玄感的意思;也理解杨玄感的苦衷;只不过向李风云这个“土贼”低头;实在是奇耻大辱。
。。。
。。。
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
李风云取道荥阳撤离;肯定会改变战局;即便周法尚放弃追杀;但彭城留守董纯、荥阳太守郇王杨庆;甚至包括黎阳的齐王杨喃;都会借口追剿叛贼而延缓进入东都战场的步伐;这就减轻了杨玄感在东都战场上的压力;使得他有更多时间突破潼关杀进关中。
李风云的目标是渡河北上;如果各路卫府援军尾随追杀;渡河北上的难度就大了;好在李风云早有准备;始终打着韩相国的旗号;可以预见;等他出了荥阳;必然有金蝉脱壳之计。但李风云逃得太快显然不利于韩世谔和感觉坚守荥阳战场;更不利于他们安全撤回东都;所以杨玄感权衡再三;有意让韩世谔和顾觉在生死存亡关头做出自己的选择;与其全军覆没;倒不如跟着李风云一起北上。如此一来;韩世谔和顾觉不但保全了自身;还能代表杨玄感继续维持与李风云的合作;未来双方一个在关中;一个在北疆;正好遥相呼应;互为声援;彼此都能给对方起到牵制东都的作用。这完全符合双方的利益;之前李风云积极主动杀进东都战场的目的就在如此;所以只要韩世谔和顾觉能够理解杨玄感的意图;愿意代表他继续维持与李风云之间的合作;李风云肯定欢迎之至。当然;如果韩世谔和顾觉不愿意“落草为寇”;非要撤回东都;非要跟着杨玄感西进关中;杨玄感也不会怨怪他们。
不过这道命令还是体现了杨玄感的某种“倾向性”。杨玄感希望他们在荥阳战场坚持更长时间;但坚持时间越长;全军覆没的可能性就越大;而若想保全自己;就必须赢得李风云的合作;就必须把自己“卖”给李风云;以此来赢得李风云的帮助。既然把自己“卖”给李风云;那当然要“卖”个好价钱;而贴上杨玄感的标记;继续维持双方之间的合作;共谋未来利益;当然就会身价倍增。杨玄感的这种“倾向性”;肯定会影响到韩世谔和顾觉的决策。
胡师耽叹气的原因就在如此。自进入东都战场以来;双方为夺取控制权斗智斗勇;但杨玄感费尽心思都未能赢过李风云;反被李风云“牵着鼻子走”;处处受制;如今更是把拯救荥阳战场上的韩世谔和顾觉寄托于李风云;不但拱手送给李风云一万余精锐将士;还低声下气求着人家“接收”;简直是憋屈到死。
就在杨玄感牵挂着荥阳战场的同时;荥阳战局正在急速恶化当中;形势对韩世谔和顾觉十分不利。
六月三十;周法尚亲自赶赴洛口督战。武贲郎将费青奴倾力猛攻洛口;牢牢牵制住了韩世谔;而武贲郎将来整则奉周法尚之命;以一部佯攻洛口仓牵制叛军;同时以主力突然杀奔虎牢。如果虎牢失守;韩世谔就被包围在了洛口和黄马坂一线;而更严重的是;随着虎牢失陷;整个荥阳战局就会迅速崩溃;接下来卫府各路援军就会蜂拥杀进东都战场;这对兵变同盟来说就太严重了。但是;如果放弃洛口和黄马坂一线;水师兵临虎牢;包围洛口仓;就等于切断了荥阳战场和东都战场之间的联系;韩世谔和顾觉事实上就被包围在了荥阳战场;覆灭在即。
韩世谔仔细权衡利弊后;果断决策;宁愿自己全军覆没;也要坚守荥阳战场以牵制各路卫府援军;从而给杨玄感争取到更多西进关中的时间。韩世谔下令;放弃洛口;放弃黄马坂;撤回虎牢坚守;任由水师断绝自己与东都战场的联系。
这天黄昏;周法尚所乘战船停泊于洛口;费青奴兵临虎牢;来整则率主力继续攻打洛口仓;以威胁东都战场上的杨玄感。
同日;在荥阳郡的金堤关;彭城留守董纯挥师攻击;而联盟总管吕明星据关坚守;双方打得很“激烈”;箭矢如云;鼓号震天;杀声惊天动地;就连游戈在大河上的水师战船都能清晰感受到冲天杀气。
然而;这种“默契”是暂时的;如果联盟主力迟迟不能撤离东都战场;如果东都局势对李风云越来越不利;这种“默契”就维持不下去了;最终必然撕破脸。好在董纯兵力上没有优势;强行攻坚损失惨重;必然会影响到齐王杨喃的未来谋划;所以双方即便撕破脸了;董纯也不敢打个两败俱伤;只是他最多也就是“放走”吕明星;对李风云了却是无能为力了。
为此董纯忧心如焚;数次密令自己的侄子董浚与城内联盟军将取得联系;以打探李风云的行踪;但吕明星也是一无所知;也是焦虑不安;夙夜难眠。
同日;吕明星派出寻找瓦岗兄弟的使者;终于见到了潜伏在黄河故道的瓦岗豪帅翟让和单雄信。
吕明星请瓦岗兄弟帮两个忙;一是在联盟主力撤离荥阳的时候给予接应;而接应的办法并没有太大危险性;仅仅是在必要的时候伪装韩相国的宋豫义军;在济水南岸的几个城镇外“露露脸”;以便达到欺骗官府的目的;帮助联盟主力“金蝉脱壳”而走;其次是请徐世鼽火速赶赴河北;至于目的是什么;大家心里都有算;心照不宣而已。
翟让和单雄信一口答应;这点小忙不值一提;举手之劳而已;于是兵分两路;翟让带一部分兄弟北上大河会合徐世鼽;准备船只帮助李风云渡河北上;而单雄信带一部分兄弟南下济水;秘密潜伏于天堑防线一带;一旦联盟军队撤离荥阳;他们就乔装宋豫义军;依计而行。
六月三十;东莱水师大营;总管来护儿、长史崔君肃接到了圣主诏令。
圣主于本月十六下诏水师;命令他们放弃渡海远征;集中全部力量;以最快速度赶赴东都平叛;首要任务是确保南北大运河的畅通;其次是确保东都安全;再次是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全权负责此次平叛;圣主要求来护儿、周法尚务必配合和支持宇文述;力争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小代价平息这场风暴。
来护儿早已做好渡海远征的准备;并且已经准备出发了;但关键时刻周法尚十万火急来书;齐王杨喃抢先进入黎阳战场;导致南北大运河恢复畅通的时间无限期延迟;可以肯定东征已不可持续;圣主和远征军肯定要撤回国内;水师切莫急于渡海远征;以免身陷平壤再遭不测。来护儿非常果断;毅然推迟出海;结果两天后圣主停止东征的诏令就到了。
来护儿雷厉风行;在宣读了圣主诏令;下达了赶赴东都平叛的命令仅一个时辰后;整装待发的水师战船就在他的指挥下扬帆出海;直奔大河入海口而去。
七月初一;凌晨;在夜色掩护下;卫文升带着西京将士艰难而缓慢地行进在山林中。
将士们饥肠辘辘;仅靠坚强的意志;仅靠杀马充饥;翻山越岭两百余里撤回陕城;难度实在太大;尤其那些重伤员;严重缺少药物;最后能活下来的可能不多;所以卫文升把第一个目标放在三四十里外的马头山。昨日斥候以山中猎户为向导;仔细探查过马头山一带;发现叛军在马头山上的驻兵并不多;这给了卫文升一线希望。
马头山位于渑池城西;而叛军的阻击方向在渑池城东;除非西京大军突破了城东防线;否则叛军的确不会把主力大军放在城西方向;所以卫文升的确有机会攻占马头山;如此他就有了腾挪余地;就有机会与渑池城中的郑元寿会合;实在不行也能据马头山之险而拼死阻御杨玄感;给伤员迅速撤回陕城赢得时间;当然;陕城方面也能把粮食武器迅速补充上来;总之;卫文升只要拿下马头山;西京大军还有转败为胜、将功折罪的可能。
监门直阁庞玉再次充当了急先锋;他带着禁卫军精锐于黄昏时分上山;第一个冲向马头山。凌晨时分;庞玉率军抵达马头山;并迅速发动了偷袭;结果让他难以置信;山上营寨里空荡荡的;叛军踪迹全无;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马头山。庞玉下令;据险设阵;同时派出斥候向渑池方向打探军情;然后急报卫文升。
卫文升闻讯;大喜过望;连叫“侥幸”;虽然他不知道叛军为何突然撤离马头山;但马头山到手了;这才是最重要的;上天给了他一个卷土重来的机会;这个机会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
卫文升下令;把这个好消息遍告全军将士;以激励士气;加快行军速度。
几乎在同一时间;在千秋亭和谷伯壁一线;在夜色的掩护下;联盟军队悄然渡河。
鸡鸣时分;李风云、袁安带着两百风云卫;最后一批渡过谷水;然后大踏步向函谷关前进。
当朝阳东升之时;李风云与联盟将士距离函谷关已近在咫尺了。
而在渑池城西;监门直阁将军庞玉、武贲郎将斛斯万寿和麾下数千将士;小心翼翼、惊疑不定、难以置信地“杀”到了渑池城下;叛军在哪?为何杳无踪迹?
同样;站在城楼上的郑元寿、独孤武都和韦福奖;望着城下的西京军队;也是目瞪口呆;难以置信;他们突围了?叛军又在哪?这一夜到底发生了什么?
同一时间;杨玄感指挥大军向小新安城一线发起了攻击;而迎接他的是什么?他要面对的又是什么?
。。。
第五百四十九章 鸡飞蛋打
杨玄感悲愤欲绝。
杨玄挺死了;全军覆没;而罪魁祸首卫文升逃了;西京大军扔下全部辎重;上山逃亡了。
煮熟的鸭子飞了;关在笼里的野兽跑了;唾手可得的胜利不翼而飞;大好局面鸡飞蛋打;面对如此匪夷所思的一幕;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