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娘子蓦然想到了父亲在远征军里的孤立处境;脸色顿时一变;黯然无语。
远征军九路大军统帅中;唯独崔弘升一个山东人;而崔弘升还不是行伍出身;虽然他也参加过中土统一大战;也曾远征过北虏;但从军时间短;战绩也有限;在军方的资历和威望都严重不足;因此被孤立很正常;这种情形下他如果不经证实就将此事告之统帅部;的确有危言耸听、哗众取宠之嫌;自取其辱也是必然之事。
崔弘升既然无法从统帅部求得帮助;就只能自力更生了;但自力更生的难度不是一般得大;而是难如登天。
远东雨季快要结束了;而雨季一旦结束;萨水水位就会缓缓回落;这当然有利于崔弘升坚守萨水通道;有利于远征军的后撤;但问题是;若萨水上游的水坝的确存在;若高句丽人掘坝放水;那么水位落差越大;洪峰的冲击力就越大;中土人在萨水河面上所搭建的浮桥;远征军用来渡河的浮筏、浑脱;根本就经受不住如此恐怖的冲击力;可以想像;无论是浮桥还是浮筏;都会被洪峰席卷而去;正在渡河的远征军将士都将葬身滔滔洪流;而失去了浮桥、浮筏无法渡河的远征军将士怎么办?面对奔流江水;面对空空的食囊;他们又能在高句丽人的包围下坚持几天?
远征军将士有难了;但崔弘升的罪责也更大了。
崔弘升现在的任务是什么?就是戍卫萨水;就是保障萨水通道的畅通。从这一任务出发;毋庸置疑;若萨水断绝;崔弘升就要对萨水断绝负全部责任;由此推断;远征军大败萨水;崔弘升更是要承担主要责任。很简单;如果崔弘升提前发现了萨水上游的大坝;如果他提前告之统帅部并报警;如果统帅部据此消息决定提前撤离平壤战场;那么灾难就不会发生。以关陇人和山东人的矛盾;以崔弘升在军方的孤立处境;以圣主和中枢必须维护自身权威之主旨;可以预见;崔弘升必为千夫所指;遗臭万年;想不死都难。
崔弘升思前想后;反复推演;反复权衡;最终否决了自力更生的想法。以他和本部目前的实力;自保尚嫌不足;哪有余力与人造洪水殊死搏斗?至于力挽狂澜;拯救远征军将士;那更是痴心妄想;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此刻他即便有心救人;但迫于自身实力之弱小;也不得不放弃。
从当前战局来看;崔弘升之前以“苦肉计”留在萨水的确可以保全本部将士的生命;但同时也把自己放在了东征失利“第一罪人”的位置上;但他并没有因此陷入绝境;他还有足够的时间拯救自己。
崔弘升看了看十二娘子;又看了看崔九;郑重其事地问道;“你们是否相信李风云的预言?”
十二娘子和崔九同时点头。
“你们是否相信高句丽人在萨水上游筑建了拦河大坝?”
两人再次点头。
崔弘升手指崔九;“既然如此;你便与某一起承担由此带来的所有后果。
十二娘子疑惑不解;崔九却是心领神会。他从少年时便追随崔弘升左右;主仆两人非常默契;彼此一句话一个眼神便能知道对方的心思。
崔弘升十万火急禀报前线统帅部;自己麾下战将崔九亲自到萨水中上游打探敌情;结果发现了高句丽人的一个惊人秘密;他们竟然早在萨水中上游某处修筑了一道拦河大坝;然后利用雨季悄无声息的大量蓄水;只待我远征军后撤之际;半渡而击;掘坝放水;断绝萨水;给我远征军以致命一击。
崔弘升告诫统帅部;现在高句丽人已经具备了随时断绝萨水的条件;所以此刻他们在正面战场上的“屡战屡败”可能是诱敌之计;是打算把我远征军拖在平壤城下;消耗我远征军的粮草武器;只待我远征军粮草武器难以为继;不得不撤之时;高句丽人也就获得了将我远征军包围于萨水东岸的机会;而我远征军一旦被困于萨水东岸;必有全军覆没之祸。
崔弘升为此建议统帅部;鉴于目前战局的困境;即便要攻打平壤城;也要确保退路的安全;但目前退路随时有断绝之危;所以纟帅部是否应该考虑一下;增派更多的兵力戍卫萨水通道;并全力以赴做好被困萨水东岸的准备工作;比如在萨水两岸挖掘战壕、修筑堡垒、囤积一定数量的粮食、武器以及渡河所用的设备和材料;以防万一。
崔弘升又十万火急报奏辽东行宫;把同样的消息;以及据此消息对平壤战局所做的推演;详细告知圣主和中枢;不过他不敢建议撤军;而是恳请圣主和中枢;不惜代价;力争在最短时间内;给平壤战场运送足够的粮草武器;还有渡河所用的设备和材料。现在所建的浮桥和浮筏已经基本用尽了远征军所带的设备和材料;一旦它们被洪水席卷而去;崔弘升和选锋军将士也就“无米下锅”;只能望河兴叹;一筹莫展。
崔弘升又派出亲信随同水师斥候火速赶赴水师;向水师总管来护儿、副总管周法尚求援。
崔弘升向圣主和中枢求援;纯粹是为了推卸责任;我已经向你们报警了;并提出了建议和要求;但你们未能满足我的需要;那么由此导致的所有后果;其责任就不在我了;即便你们抓住我不放;我也是罪不至死。
圣主和中枢是否会接受崔弘升的建议;满足他的要求?这实际上不重要;重要的是;就算圣主和中枢接受了崔弘升的建议;满足了他的要求;但辽东距离萨水有近千里的路程;再加上传递讯息和中枢做出决策的时间;这些物资不可能及时运到萨水。
远水解不了近渴;崔弘升无论如何都要“自力更生”一下;而目前能够有效缓解萨水危机的;唯有水师。
水师虽然大败于平壤;失去了战斗力;但数百艘战船还在;还有两万多将士;更重要的是;因为近四万水师将士的阵亡;水师便有了余粮;而这些余粮必将在远征军生死存亡关头发挥“救命”作用。
按照规矩;崔弘升应该建议统帅部发挥水师的“余力”;把水师调到萨水内河;保障萨水通道的畅通和安全;但崔弘升没有这样做;他担心适得其反;激怒了统帅部;让自己借力水师的想法彻底泡汤。
自水师在平壤惨败之后;圣主和中枢的“政治阴谋”也就暴露无遗了;圣主、中枢和军方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
水师是卫府的一部分;来护儿和周法尚也都是军方大佬;虽然在这起政治阴谋中;无论是水师还是来护儿和周法尚;都是无辜的;都是政治牺牲品;但来护儿、周法尚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以自己手中的水师为筹码;出卖卫府;出卖军方大佬;出卖远征军三十万将士;这已经是彻彻底底的触及到了军方底线。
是可忍;孰不可忍;做为军方最大“山头”的关陇人;本来就与卫府里的山东势力、江左势力矛盾激烈;如今却在这样一场关系到中土兴衰的对外战争中;遭到了自己人的背后一击;而那个自己人正是与关陇人矛盾激烈的江左势力;可想而知结果是什么。
此刻;以于仲文为首的军方关陇籍统帅们;恨不得生吞活剥了来护儿和周法尚;恨不得全歼了水师;而山东人崔弘升却在这时候建议他们向水师求援;这不是火上浇油是什么?这摆明了就是蓄意挑事嘛;你崔弘升想于什么?想找死啊?
。。。
第两百六十三章 你还要不要脸了?
崔弘升不敢激怒统帅部;但以他在军方的地位;又不能擅自向水师统帅来护儿和周法尚求援;那是越级、越权之举;不合法度;为军律所禁;无奈之下;他只好向崔君肃求助。
中土崔氏有两家;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都是山东超级大豪门。在开皇末年的皇统之争中;清河崔氏是“太子党”;支持太子杨勇;而博陵崔氏支持秦王杨俊;但这两位皇子先后失败;崔氏两家也因此受累。汉王杨谅举兵叛乱;圣主为保住皇位;不得不向山东人妥协;崔氏两家遂得以复出。两家血脉相亲;但因为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始终存在矛盾和冲突;从崔氏上千年的历史来看;两家合作大于斗争;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从当今中土政局来说;关陇人和山东人的矛盾已经激化;冲突无处不在;为了最大程度的维护山东人的整体利益;崔氏两家必然是求同存异;通力合作。
崔弘升出自博陵崔氏;崔君肃出自清河崔氏;两人年纪相仿;私交也还不错;彼此政见相近;且对崔氏所面临的危机都有清醒认识。此次东征;崔弘升在陆路大军领兵;崔君肃在水师辅佐;看似崔氏在军方的力量颇为强大;但实际上两家心里都清楚;崔氏在军方的力量正急剧削弱;日益边缘化;若不能利用这次东征建功;崔氏极有可能被排挤出卫府统帅层。据此;崔弘升相信;就目前东征形势和平壤战局;以及水师的不利处境来说;崔君肃应该给自己以帮助;而来护儿和周法尚也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只要功过相抵;便能自我救赎。
崔君肃接到崔弘升的求助书信后;的确想尽力给崔弘升以帮助;但他和崔弘升一样;在卫府都属于过客;都是在战争期间临时跑来建功“镀金”的;与那些少时从军、戎马一生的老军相比;对军队了解得还不够全面;对军方“山头”、“派系”斗争和利益争夺的激烈性、残酷性还缺乏深刻认识;某些方面他们还局限于政治上的文斗;不知道军队内部“武斗”的真相实际上远比他们想像的更加血腥。
比如中土名将史万岁之死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老越国公杨素站在他的背后;悄无声息的一刀;一刀致命。当然了;这件事名义上是源自两人争功;实际上当时正是太子杨勇被废;时为晋王的圣主冲击储君宝座的关键时刻;偏偏镇戍代晋手握重兵的汉王杨谅也有心争夺皇统;而史万岁偏偏在那一年北伐突厥的战争中;辅佐汉王杨谅打了个大胜仗;而同样参战的晋王和杨素却寸功未建;结果史万岁非常不幸地陷进了皇统之争;事情随即发生了质的变化;变成了史万岁要与晋王争功;要阻碍晋王冲击储君宝座;这不是找死吗?结果可想而知;一代名将被先帝在朝堂上活活打死了;而先帝犹不解恨;罗织罪名永不平反;以此来杀鸡儆猴;为晋王问鼎储君铺路。
杨素是河洛贵族;史万岁是关中贵族;两人都是关陇名将;都是中土统一的功臣;在军中的威望都很高;还曾多次并肩作战携手杀敌;按道理两人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生死之情、袍泽之谊;但一旦粘上了政治;人就变了;变得冷酷无情、血腥残忍;杀袍泽就如杀狗一般。
在崔君肃看来;心最黑的应该是玩政治的人;但他轻视了卫府老军;玩政治的老军不但心黑;手段更是血腥。平壤一战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来护儿为了政治上的利益;直接屠杀了近四万水军将士;但来护儿可不是一个人承担恶名;他把周法尚和崔君肃都给拉上了;三个人一起背恶名。事已至此;背恶名也就背恶名吧;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事实就是如此;没办法;但打败仗背恶名终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若有机会自我救赎;当然要将功折罪了。
然而;当崔君肃找到周法尚;说起崔弘升求援一事;却被周法尚迎头泼了一盆冷水。
周法尚一口拒绝。
崔君肃抱着一丝幻想;转述了崔弘升对当前平壤战局的分析和推演;认定远征陆路大军在撤退过程中存在巨大风险;而萨水通道的安全直接决定了三十万远征将士的生死存亡;所以水师有责任也有义务给予救助。
周法尚冷笑;质问崔君肃;“两军对阵;你的经验比某的经验还丰富?平壤一战;水师听谁指挥;你不知道?你的目的是什么?是支援黄台公(崔弘升);还是挑起关陇人和江左人的厮杀?”
崔君肃张口结舌;尴尬不已。
以周法尚的军事谋略和战斗经验;他对当前平壤战局的分析和推演;当然要胜过崔弘升;当然知道萨水通道的重要性;但问题是;水师听谁的指挥?平壤一战;到底是军事为主;还是政治为主?这一仗到底是圣主和中枢主导;还是由军方掌控?
一目了然的事;以崔弘升和崔君肃的政治经验;当然心知肚明;所以周法尚有理由怀疑崔氏居心叵测;有理由怀疑山东人有意激化关陇人和江左人的矛盾;试图挑起两者之间的厮杀;以便渔翁得利;所以周法尚愤怒了。战局到了如此险恶地步;远征军都有全军覆没之危了;你山东人不想着如何力挽狂澜;反而乘火打劫;落井下石;是不是太无耻了?
看到崔君肃的尴尬神色;周法尚担心矛盾激化;于是强忍怒气;稍稍缓和了一下语气;“以黄台公(崔弘升)单薄之力;戍卫萨水的难度的确很大;若你有意支援;某也不反对;可以给他提供一些必要的物资。”
看到周法尚一副“道貌岸然”;但实际上对远征军生死根本漠不关心的态度;崔君肃忍不住怒气上涌;脸色逐渐难看了。崔弘升要的不是物资;而是水师的倾力支援;那点物资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是显而易见的事。
“黄台公恳求水师的支援;恳求水师能进入萨水内河;保护萨水通道的安全。”崔君肃手指自己的胸口;声色俱厉;“此事某与黄台公若有一丝一毫的私心;必遭天谴。”
周法尚目露鄙夷之色;嗤之以鼻;怒气也是不可遏止的爆发了;“难道水师要听从黄台公的调遣?你难道不知道;水师现在无论是离开平壤近海海域;还是进入萨水内河水道;都需要延寿公(于仲文)的命令;水师不能擅自行动
崔君肃勃然大怒;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水师正因为擅自行动;才导致了平壤大败;才把远征陆路大军推进了危险之境;如今周法尚竟一口否认;连脸到不要了;竟然以水师不能擅自行动来做为拒绝支援崔弘升的理由
崔君肃气得面红耳赤;真想冲着周法尚大吼一声;你还要不要脸了?
崔君肃忍住了。说起来周法尚是反对水师擅自行动的;平壤大败都是来护儿的责任;但他们都是江左人;都是圣主的亲信;都是一个利益集团的人;不论周法尚的个人想法如何;最终他都不得不屈服于集团利益;所以周法尚对平壤大败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来护儿把脑袋一缩;做乌龟了;自我囚禁了;等待圣主的惩罚;把水师扔给了周法尚;而周法尚独揽大权;马上“变脸”;一举一动都要遵从统帅部的命令。此事若是发生在攻打平壤之前;那是好事;但发生在平壤大败之后;那就显得荒诞了;十分的荒诞。
周法尚看到崔君肃忍气吞声、束手无策;不免有些得意。你山东豪门又如何?你出身尊贵又如何?就算你是条龙;如今也得在我脚下盘着。想让水师支援崔弘升;去给那帮狂妄自大的关陇人守住退路;门都没有。现在那帮关陇人估计正兴高采烈的谋划着如何落井下石;置我和荣公于死地;然后乘机夺取水师的控制权。想都别想;平壤大败又如何?只要我和荣公死守圣主密诏的秘密;圣主就一定会庇护我们;而关陇人若在平壤战场上与我们一样遭遇大败;那事情就颠覆了;最终受到严惩的肯定不是我们;而是那些关陇人。
崔君肃盯着周法尚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问道;“如果延寿公(于仲文)命令水师进入萨水内河;樵公是否遵从?”
周法尚神情略滞。这种可能性完全存在;关陇人若想置来护儿和自己于死地;首先就要确保自身的安全;确保三十万大军能安全撤回辽东;如此一来于仲文即便对水师恨之入骨;也不得不暂忍一时;另外在这个关键时刻;关陇人若能拉上山东人;双方联手打击江左人;则把握性更大。也就是说;如果崔弘升说服了于仲文;由统帅部下令调遣水师戍卫萨水通道;那水师就进退两难了;帮助崔弘升戍卫萨水通道;就等于帮助关陇人打击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