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隋- 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百多艘满载士兵的船只在震耳欲聋的鼓声中;驶离岸堤;向对岸前进。

    联盟第一军的统军夏侯哲就站在北岸大堤上;看到官军开始渡河;遂下令撤离;三府十五个团后撤五里待命;前线只留一府五个团相机行事。

    官军顺利渡河;一箭未射;一卒未损;开张大吉;士气顿时高涨;有狂妄自负、不知死活的团主当即叫嚣着要奋起直追。指挥渡河攻击的杨潜毫不犹豫;下令攻击前进;以攻代守;给后续军队渡河赢得足够时间。

    官军推进三里。

    义军再撤。夏侯哲带着五个团一千将士与官军保持五里距离;而其余三千将士则退到十里之外与联盟第二军会合;在吕明星的统一指挥下缓缓后撤。

    杨潜不敢再进;担心孤军深入;陷入对手的包围。斥候陆续回报;贼军全线撤离;不慌不忙;井然有序。杨潜确定对手有了万全准备;前方肯定有陷阱;遂急报韦云起。

    韦云起接到消息;倍感棘手。

    昨夜北岸贼军调动频繁;怀疑有大量贼军进入北岸阵地;白发贼渡河在即;于是韦云起愈发坚定了渡河攻击的决心。

    这一仗是要败;但打败仗的目的不仅仅要“以己为饵”;让河南贼势猖獗;让通济渠陷入断绝危机;让东都某些政治势力意图摧毁东征的诸多真相大白于天下;更要乘此机会重创河南地方势力;给荥阳郑氏以致命打击;给山东人以迎头一棒。

    然而;出乎他的预料;北岸贼军竟不战而退;让他借白发贼之手杀戮河南人的设想落空了。韦云起的第一个念头便是帐下出了内奸。如果荥阳郑氏通过秘密渠道;与白发贼建立了“默契”;那么他的帐下肯定有内奸;河南人决不会任由韦云起借刀杀人;把他们屠戮一尽。由此便引出另一个问题;这一仗肯定要败;韦云起是故意求败;而河南人是有心置韦云起于死地;那么这支河南军队又如何在败中求生?

    韦云起顿时有了一种猜测。翟让和瓦岗贼军是河南地方势力中的一股重要力量;这股力量运用得好;不但能让荥阳郑氏如臂指使地操控河南乃至通济渠一线局势;还能让荥阳郑氏巧妙地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如果中土局势突变;天地颠覆;那么这股力量还能确保荥阳郑氏这艘古老的大船在惊涛骇浪中平稳行驶。

    翟让和瓦岗贼军既然对荥阳郑氏和河南贵族集团如此重要;那么必然会得到大力扶植。翟让刚刚造反;瓦岗贼实力不济;急需发展壮大;而济水河边的这支河南军队要人有人;要武器有武器;岂不正好满足了瓦岗贼的发展所需?由此推测;白发贼是“虚”;瓦岗贼是“实”;这支河南军队则是瓦岗贼的“内应”;只待时机成熟;河南人里应外合;这一仗就结束了;而自己的头颅也就成了瓦岗贼的战利品。

    韦云起反复推演;对自己的猜测越来越有信心。为做验证;他命令杨潜;继续攻击前进。

    杨潜对战局的变化同样有了推演;白发贼的不战而退;暴露出了很多隐藏的秘密;而这些秘密与东都各政治势力在河南地区的激烈博弈有直接关系;而韦云起所下的继续攻击的命令实际上等于证实了杨潜对当前战局的某些解读。

    官军继续推进;直至义军大营驻扎地才停了下来。义军大营撤离;所有辎重统统搬走;这足以说明白发贼“不战”的决心了。白发贼既然无心渡河攻击;那他在济水北岸“虚张声势”的目的是什么?杨潜浮想联翩;而最为可信的猜测便是;白发贼“虚张声势”不过是为了配合河南人拿下韦云起的头颅而已

    韦云起决意不让河南人的阴谋得逞;当日下午他下达命令;全军渡河南下攻击;衔尾追杀叛军。

    李风云接到消息的时候;正准备从济阳方向渡河北上;而战局的突变让他措手不及。

    李风云的第一个念头与韦云起一样;怀疑内部出了奸细;否则韦云起绝无可能倾力渡河攻击。在义军主力云集济水北岸的情况下;韦云起的渡河强攻等同于送死;但义军主力走了;情况就不一样了;韦云起完全可以打义军偏师一个措手不及。

    “有内奸?”萧逸也是同样的反应。

    “不可能。”李密摇摇手“昨夜我们的动静虽然非常大;但知道机密的人寥寥无几;除了我们这几个人外;其他将帅都不知道临时换防的真正目的;直到天亮之后才知道我们要往济阳;所以决无泄密之可能。以某的判断;应该是吕总管的大踏步后撤;让韦云起对济水战场做出了新的推演;继而对河南局势也做出了新的推断;结果导致他迅速改变了攻击计策。”

    李风云凝神思索了片刻;对袁安说道;“急告瓦岗兄弟;战局突变;请他们迅速推进到济水南岸;择地渡河;果断南下。”

    “传令各军;调头西进;火速赶赴仓垣;从官军的背后发动攻击。”

    。。。

第两百二十四章 杨潜的无奈

    官军连夜渡河;声势很大;但骂声也是此起彼伏。

    之前韦云起尚未见到叛军的影子就仓皇后撤;现在兵多了;武器充足了;胆子也大了;不但主动渡河攻击;还要衔尾穷追;根本无视官军有陷入叛军包围之危险。乡兵们对战局是一无所知;但团主们看得很清楚;再加上心里本有算计;于是便阳奉阴违;消极怠战;推进速度非常缓慢。

    杨潜虽然不敢违背韦云起的命令;但对南下追杀的决策却颇有质疑。

    战局的变化实际上并不复杂;白发贼既然敢北上迎战;既然敢陈兵济水北岸与官军对垒;可见其自有倚仗之处。现在白发贼一箭未发;调头逃窜;但逃得不徐不疾;井然有序;明显就有诱敌之嫌;而官军在没有查出叛军虚实的情况下便不管不顾的倾力追击;如果中计怎么办?韦云起手上就这么点人马;一旦全军覆没;短期内休想卷土重来;不论是荥阳郑氏还是郇王杨庆;都不会无限制给予支持;而东都也会陷入更大被动;齐王杨喃迫不得已只有提前出京戡乱;这显然不符合齐王的利益。

    齐王出京戡乱的最佳时机是七月;这是东都上上下下的共识。东都几大豪门之所以妥协结盟;韦云起之所以巡查通济渠;都是为了这一目标;而韦云起此刻的决策;却有置官军于死地的危险;明显就背离了其出京目标;这让杨潜不得不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韦云起。

    韦云起目的何在?为何其一改初衷?这与中原政局的微妙变化是否有关系

    河南灾情日益严重;源自关陇人和山东人的激烈斗争;而河南灾民顺利进入豫州并得到颖汝贵族的赈济;如果从政治层面分析;不难看到以弘农杨氏为首的河洛贵族集团;与以荥阳郑氏为首的河南贵族集团;有携手结盟之可能。

    河洛、河南在地域上同属中原地区;而中原处在关陇和山东之间。中土三分时期;中原是三国交战之地;但其大部分领土属于关陇;所以河洛贵族集团划归为关陇政治版图。中土统一后;无论从历史文化渊源还是从地域利益诉求来说;中原都更倾向山东;中原地区的贵族集团与山东地区的贵族集团在利益上也有更多的一致性。

    颖汝贵族集团出手拯救河南灾民;目的何在?是落井下石;乘机打击和削弱河南贵族集团;还是以此为要挟;胁迫河南贵族集团在政治上做出妥协和让步?从中原地域的整体利益来说;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假若河洛贵族集团与河南贵族集团政治结盟;假若白发贼和他的迅速发展壮大的叛乱武装在中原地区掀起惊天狂澜;那么这三股力量一旦形成合力;必将给东都政局乃至中土局势带来重大变化。

    从齐王杨喃和关中韦氏的立场来说;若想达成他们的目的;若想让齐王杨喃登上储君之位;就必须赢得皇帝和以改革派为主的中枢的支持;这一点至关重要;为此;他们必须做些什么;而把可能存在的中原政局的变化演变成现实;让皇帝和中枢发现隐藏在他们身边的“敌人”;则是最为简捷有效的手段。

    杨潜不得不承认;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关陇人和山东人之间的政治博弈也越来越激烈;而改革事实上已经成为两大政治集团血腥厮杀的工具。关系到中土命运的改革;一旦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其结果可想而知;其失败是必然;而改革的失败必将重创中土;中土的命运由此变得十分悲观。

    杨潜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十万火急密报郇王杨庆和远在东都的父亲杨恭仁;把韦云起做出“自杀”式决策的深层次原因做了详尽分析。韦氏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但要置荥阳郑氏于死地;还要把弘农杨氏拖下水;而荥阳郑氏与弘农杨氏一旦联手操纵中原局势的真相大白于天下;则必然要背上以中断通济渠来摧毁东征的罪名;如此则政治风暴再起;内战难以避免。皇帝和中枢败于东征战场;又遭内战打击;权威尽丧;如此一来皇统更迭的阻力就大大减小;齐王极有可能一跃登上皇帝宝座。

    换句话说;韦云起一旦“自杀”成功;齐王杨喃就会提前出京戡乱;而随着剿贼大战的来临;河南局势大乱;通济渠便会陷入断绝之危机;东征有可能因此而功亏一篑甚至失败。在杨潜看来;试图摧毁东征的不仅仅有朝堂上的保守派;还有齐王杨喃;而杨喃现在就在借助关陇本土贵族集团的力量;不但要把摧毁东征的罪名栽赃到政敌头上;还要挑起内战;混乱局势;为谋取皇位铺平道路。

    齐王杨喃和他的支持势力的野心太大了;他们要的不是储君;储君的位置太不牢靠了;随时都会倾覆;所以皇统要么不争;要争就一步到位;直接做皇帝;一劳永逸。

    然而;不论杨潜对当前乱局背后所隐藏的东西有几多猜测;也不论他多么急切的想得到支援以逆转局势;他都已经无力回天了。

    官军于渡河之后的第二天下午推进到仓垣。

    孟海公帐下的联盟第六军据城而守。吕明星与曹昆率领联盟第二军退守到仓垣西面的阴沟水;以防四十里外浚仪城中的官军东进支援。夏侯哲则指挥联盟第一军退守到仓垣城东;与从小黄城方向北上接应的联盟第七军组成了前后两道防御;确保在战局不利情况下;可以掩护第一军和第六军沿汴水后撤至小黄城。

    杨潜指挥前锋四个乡团向阴沟水发动了攻击;试图从义军的防线上撕开一道缺口;打通与浚仪城之间的联系;确保危急时刻大军可以急速越过阴沟水;撤回浚仪城。

    此刻吕明星早已接到李风云的密信;知道李风云率虎贲、风云和骠骑三个主力军正从官军的后方扑上来;翟让亦率瓦岗军渡河而来;今夜便要发动攻击;力求一战而定;全歼韦云起;所以吕明星必须守住这个“口袋”;必须把官军拖在“口袋”里;假如让官军攻占了阴沟水;打通了撤往浚仪之路;“口袋”就破了。

    吕明星不想打;实力不在一个等级上;打不过官军;一旦第二军兵败如山倒;溃不成军;给打散了;“口袋”就不是破了;而是连“口袋”都没了。吕明星和曹昆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斥候来报;正在向阴沟水方向攻击而来的官军走走停停;动作迟缓;士气看上去并不高涨;不但没有与对手浴血厮杀的激情;还似有拖延时间之嫌;直待太阳下山;黑夜来临;这仗实际上也就没得打了。

    吕明星决定在战场正面留下一个府五个团;其他三个府十五个团先行撤离;如此可保万无一失;即便交战溃败;损失的也只是一个府;而不会导致全军溃败;以致于整个“口袋”都没了。考虑到官军近在咫尺;大规模调整部署必然会引起对方注意;一旦给对方抓住机会扑上来;那就麻烦了;于是吕明星下令;设疑兵之计。很快;义军战阵之中鼓号连天;旌旗飞扬;欢呼呐喊之声此起彼伏;更有战马奔腾卷起冲天烟尘;完全是一副正在排兵布阵;决心与官军决一死战的架势。

    吕明星的疑兵之计当即奏效;官军惊疑不定;害怕前方是对手的主力所在;于脆停下了脚步。

    杨潜知道白发贼阴险狡诈;手段了得;心中颇为忌惮。现在不明状况;贸然攻击有可能深陷死地;而几位乡团团主也无心恋战;因此杨潜考虑再三;决定向韦云起求援。杨潜详尽分析了当前战局;认为马上打通阴沟水;及时建立与浚仪城之间的联系;可确保己军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浚仪城的支援;如此己军可进退无忧。为此杨潜恳求韦云起;把主力调到阴沟水一线;力争在日暮之前击败叛军;攻占阴沟水。

    韦云起火速回复;以主力攻打阴沟水则形成背水一战之势;若叛贼三面围杀;则我军必败无疑;有全军覆没之危。韦云起断定叛贼在故布疑阵;为赢得更多的逃窜时间;故意把己军诱到阴沟水;以偏离追击方向。韦云起的理由亦很充足;浚仪城就在四十里外;陈留在六十里外;尤其浚仪城;更是屯有天堑关防东部防区的主力卫戍军;双方一旦在仓垣附近开战;浚仪城的军队很快就能支援而来;所以叛军根本就不敢在仓垣交战;只会以更快的速度南逃。

    杨潜无奈;只好派遣亲信卫士在夜色的掩护下泅水渡河;急报浚仪;向荥阳都尉崔宝德和武贲郎将费曜报警求援。

    一夜安宁;但杀戮在黎明前降临;李风云指挥三个主力军和翟让的瓦岗军;疾行六十里赶到仓垣城外;向尚在酣睡中的官军发动了突袭。

    官军措手不及;转瞬崩溃;走投无路之下;唯有缴械投降。

    韦云起、韦保峦和杨潜等人在各自亲卫队的保护下;拼死突围。

    李密全副武装上了战场;与风云军总管徐十三合兵一处;竭尽全力捕杀韦云起。

    同一时间;正在阴沟水布阵阻敌的吕明星接到了李风云的密令;马上打开一道缺口;任由冲出重围的官军逃生而去。吕明星虽然疑惑不解;但还是忠实地执行了这道密令。

    。。。

第两百二十五章 瓦岗人赚了

    韦云起突围而走。

    天色已亮;韦云起、韦保峦、杨潜等人的逃亡路线无从隐瞒;李密非常容易地发现了目标;并以最快速度追到了阴沟水;但目标已渡河而去;逃之夭夭

    李密怒不可遏;冲着纵敌逃遁的团旅军官高声咆哮;当即就要枭首示众;军法从事。吕明星和曹昆疾驰而至;极力阻止;无奈理亏;面对李密的诘难一筹莫展;最终迫不得已;拿出了李风云的密令。

    这不是我们故意纵敌;而是白发帅的密令;不听不行啊;所以你不要为难我们;有本事你找白发帅理论去。

    李密气极;调转马头风驰电挚而去;直接找上了李风云。你什么意思?你为何违背约定?为何故意放走韦云起?

    李风云也不客气;反问道;“某为何不能放走韦云起?韦云起送给某人马;送给某钱粮武器;送给某发展壮大的机会;于某有恩;某岂能恩将仇报;斩尽杀绝?再说某如果杀了韦云起;杀了御史台的副长官;必将给联盟带来重大危机;这是显而易见的事;而你却执意要斩杀韦云起;居心何在?”

    李密知道自己冲动了;但被人欺骗、被人愚弄的感觉实在太差;高傲和自尊被瞬间击碎;纯洁璀璨的尊贵仿若被一泡狗屎所玷污;让他恨不得把李风云砍倒在地大卸八块。

    他知道李风云放走韦云起的目的;而这一结果非常不利于自己和小越国公杨玄感等一批志同道合者正在谋划的颠覆大计;然而;事实已不可改变;目前自己首要做的是冷静下来;然后继续与李风云合作;继续影响和改变李风云的决策;让自己能够有效利用联盟这个工具实现此趟出京的目的。

    “你当真以为;齐王杨喃能利用这次机会入主东宫?”李密愤怒地质问道;“你以为只要牺牲了联盟数万将士的性命;就能帮助他实现目标?”

    李风云不怒反笑;“某放走了韦云起;你就认定某是齐王的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