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挽明- 第8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朕虽是大明天子,可也是朱氏一族的族长,过去对于宗室方面的事务关注不够,这是朕犯了错误。可是自今日之后,朕一定会好好的关注诸位,决不能让你们有行差踏错的机会…”

    如果说之前众人对于阳曲王还有几分同情和关注,可随着崇祯话语的落下,其他宗室却顿时生起了闷气来。这些气恼情绪少数是向着高高在上的皇帝去的,但更多的情绪则是对着阳曲王而去。

    本来么,今日不过是在京宗室成员前来拜会皇帝的日子,因此今日同皇帝会面的基调就是一个欢庆祥和,大家在一起坐一坐,也算是联络了感情了。可是阳曲王这二愣子,早上在崇祯面前却打破了默认的规则,非要提起什么公务来,扫了皇帝的面子不说,还破坏了在京宗室试图同皇帝继续保有亲密关系的打算。

    就像勋贵官僚可以瞧不起普通地主和平民一般,宗藩自然也可以瞧不起勋贵官僚,当然在皇帝眼中,他们同样也是什么都不是。就好比崇祯想要废除秦、韩两藩国,也就这么废除了;崇祯想要把靖江国移封到湄公河入海口,也就移封了。

    在绝对的皇权下面,哪怕他们身上同样流着朱元璋的血脉,可皇帝如果想要动他们,其实和动一个普通平民没什么区别。毕竟现在已经不是开国初年,诸藩手中不仅无兵,还时刻被本地官员监视着。

    由是他们如果想要过上舒服日子,同样也还是需要获得皇权的庇护的。能够被迁移到京城而不是赶去其他地方居住,这些宗室的地位已经算是比其他宗室高上了一个等级。而能够获得皇帝的邀请入宫,同皇帝一起享受亲友待遇的宗室,那在京城中也是被人高看一等的,毕竟他们获得了面见皇帝的权力。

    大明人口此时已经超过了2亿,但是能够面见崇祯并说上两句的又有几人?因此这些在京宗室虽然失去了地方上的大部分土地,可是他们的地位却比过去高出了许多,起码京城官员就不敢轻易得罪他们。

    因此这些在京宗室虽然在私下里怪话不少,但是却并不敢做什么出格的事。毕竟他们现在在京城的小日子还是过得比较舒服的,因为那些外地商人入京想要办什么事,开始渐渐找到了他们这些宗室的门上,有他们向内务府发话,可比找其他门路快捷的多,毕竟在理论上他们也是内务府那些太监们的主子不是。

    然而这样悠闲自在的生活,仅仅因为阳曲王在皇帝面前的多嘴,就要被赶去海外受苦去了,这真是飞来横祸啊。要说大家还能心平气和的接受,那就真是闭着眼睛说瞎话了。到了这一刻,他们倒是又开始怀念起眼下的这种宁静日子了。

    只不过大家虽然都不乐意接受皇帝的提议,可还真没人敢站出来硬顶崇祯。这些年来,这位年轻皇帝的独断专行和冷酷无情,众人还是一一记在心中的。阳曲王早上不过是为河南宗室亲族抱怨了几句,这下午宴席还没结束,崇祯已经翻脸要把阳曲王放逐海外去了。这一刻他们要是站起来说些什么,恐怕还不知道有什么下场呢。

    而就在这些宗室还在暗暗埋怨阳曲王今日多事的时候,朱由检却毫不手软的继续说道:“刚刚晋王给朕拾遗补缺,朕也觉得他说的正确。

    将宗室子弟送往海外边疆历练,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锻炼他们的能力,不是让他们去受苦送死的。因此这一次带着这些宗室子弟出海的,必须是一个机敏能干,还要具有一定地位能镇压得住场面的。朕觉得晋王就不错,诸位叔父可有什么建议吗?若是有人自告奋勇,朕就更高兴了。”

    “臣,臣惶恐,臣不过是一愚钝之辈,宗室内才能远超臣者不知凡几,臣实在不敢担此大任,若是辜负了陛下的期望,那就罪莫大焉了。还请陛下另选贤能为好。”晋王一时后悔莫及,早知道他之前就不去反对崇祯选人出海的提议了。

    然而朱由检却顺口问道:“奥,想不到晋王如此谦逊,这倒是证明了朕没有看错人啊。不过既然你说宗室内还有比你更为适合担任这个带队出海的,你且不妨推荐一二,朕正觉得一个人领队出去未免有些照顾不周,若是有个二、三老成之人带队,倒是更能照顾这些第一次出海航行的宗室子弟,诸位叔父觉得意下如何?”

    这一下几位藩王终于扛不住了,为了避免被晋王拉下去,他们不由纷纷称赞起了晋王的品行和才能,似乎这个带宗室子弟出海游历的任务换了别人就要出大问题了。当福王终于下决心表态支持晋王带队出海之后,晋王也只能脸色苍白的闭上了嘴,恶狠狠的看了一眼这些落井下石的宗藩,当然他心中最为痛恨的,还是自己背后那个弄出事端来的阳曲王。

    朱由检于是顺势起身说道:“好,今日也算是尽兴了,大家也就散了吧。晋王回去后好好准备一下,各位叔伯兄弟若是觉得有什么出色的宗室子弟该出去历练历练的,就直接向晋王推荐好了,若是有人想要毛遂自荐,那就更好了。”

    朱由检说完之后便毫不留恋的离去了,众人赶紧起身恭送,不过此时离去的崇祯倒是脚步稳稳当当的,丝毫看不出喝多了的样子。

    待到皇帝离开之后,殿内的宗室成员们也三三两两的在内宦的引导下离开了昆明池。不过相比起早上他们入宫时的轻松自在,此时众人的脚步都显然有些沉重。跟在父亲身后的福王世子朱由崧,安静的倾听着几位叔父和父亲对于今日之事的讨论,显然几位叔父对于自己那位皇帝堂弟今日的做法还是有所不满的。

    不过对于这几位叔父现在的做法,朱由崧却是有些瞧不起的。这几位叔父刚刚不敢反抗皇帝的意见,现在却在自己父亲面前抱怨,显然是想要撺掇自己的父亲去试探皇帝发落这些宗室子弟的决心了。

    这等挑拨的计谋也太粗浅了些,哪怕不用他提醒,父亲也不会上当。比如这一路上父亲就装作酒意上了头,对于几位叔父的建议只是胡乱的应付着,完全没有想要挺身而出的念头。

    就在他们一行人快要走出西苑时,朱由崧突然注意到吕琦站在一旁的小路上对他颔首示意,他想了想便快步上前对父亲告诉道:“父王,孩儿刚刚多喝了几杯,想要先去净个手,不如父王您先回府去吧。”

    福王回头看了他一眼,同样也注意到了一旁小路上站着的吕琦,他随即若无其事的回道:“也好,你且自去吧。”

    福王随即头也不回的同几位藩王继续离去了,朱由崧站在原地稍稍停留了一会,看着父亲和其他宗室远去之后,方才转身对着走出小路的吕琦问道:“可是陛下要找我问话吗?”

    吕琦对他行礼后微笑着说道:“世子聪慧,正是陛下想要见一见世子,请随小臣来。”

    对于皇帝为什么让吕琦来拦截自己,朱由崧心中倒是有些数。果不其然,等到他被吕琦带到西苑精舍的会客厅内,已经坐在厅内喝着热茶的朱由检便毫不见外的对他说道:“坐,喝了这么多酒水,喝上一杯热茶倒是可以解解酒气。

    本该让你在家再安歇几日,过了元宵节再谈公事。不过今日看阳曲王跳出来的样子,看来外面倒是真的已经快要着火了。所以朕就让人把你叫了回来,想听一听,周王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对于崇祯的问题,朱由崧倒是一点都没感到意外,毕竟在正月之前,他正是受了皇帝的密令前往开封,去同周王等开封宗室交涉去了。只不过他返回京城的日子稍稍晚了些,就没能抽空向崇祯汇报而已。

    他挺直腰板坐在沙发上稍稍琢磨了下,方才开口回道:“回陛下,周王那边的意思么,他们倒是愿意服从于陛下的指示,不过他们也希望陛下能够给予一些补偿。”

    崇祯有些惊奇的看着他问道:“补偿?他们想要什么补偿?”

第805章 京华烟云十五() 
朱由崧在心中想了想措词,方才对着崇祯小心翼翼的回道:“周王等宗室向臣诉哭,如今他们的土地大部分为朝廷所征用,往日的进项大大减少,可是平日里的吃穿用度却无法减少,更不必说日后子孙繁衍多出来的用度还不知该从何处去寻。再这么下去,恐怕就有坐吃山空的危险,所以希望陛下能够给他们找一条出路,他们自然唯陛下之命是从。”

    崇祯听后顿时有些不悦的说道:“朝廷征用他们的土地也不是白白征用的,朕不是把九黎州的土地加倍补偿给他们了吗?这些人是不是有些贪心不足了,难不成朕不给出路,他们就不听从朕的命令了?”

    听到皇帝的语气有些不善,朱由崧的心中也是有些紧张,他赶紧为周王等宗室解释道:“他们自然是不敢违背陛下的命令的,只不过是想要通过臣将他们的苦衷告诉给陛下,还请陛下明察。”

    朱由检抬头看了他一眼,方才继续喝着茶水说道:“好,那我就听一听,他们到底有什么苦衷。你说。”

    朱由崧也没有弄什么玄虚,就这么老实直白的转述道:“其实周王他们是听说了从九黎州传回的一些传闻,据说那边虽然土地广阔无垠,但是人烟稀少且都是一些蠢笨不堪的野人。这些野人有些凶悍无比,有些则是温顺无害,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识耕织。也就是说,想要开发九黎州的土地,就需要从国内迁移人口,当地野人对于开垦田地可谓是毫无帮助。

    可是从国内迁移人口到九黎州,一方面是路途遥远移民费用惊人;另一方面则是九黎州的自然气候不仅和我大明迥异,且毒蛇毒虫众多,据说那边随处可见的蜘蛛都能咬死人。

    由是除了那些实在没有办法,想要去九黎州碰碰运气的宗室破落户,稍稍有些资产的宗室都闻而却步。现在开封那边的宗室,或是强行派遣依附于自家的庄户带头,再收揽一批灾民中的青壮前往九黎州划地开发;要么就干脆把自己名下的九黎州土地押给商人去经营,落下一笔租金。

    可是这两种办法对于镇国将军以上的宗室来说就有些不合适了,因为他们名下的土地份额实在太多,不管使用哪一种办法也只是杯水车薪。可是按照朝廷的规矩,九黎州土地是按照先到先开发先得的原则,他们若是不能把自己名下的土地开发出来,不仅得不到什么收益,甚至连位置较好的土地都轮不上了。

    周王等开封宗室对于这样的局面就比较苦恼了,他们明明有着比过去还多的土地,但是却因为距离遥远难以开发而变成了纸上画饼,导致现在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经济状况。然后又遇到了王琦这一档事,自然也就将全部的怨气都发泄在了这位敢动宗室财产的河南巡抚身上…”

    朱由崧这一趟河南之行显然不是蜻蜓点水,基本上是把周王等宗室的怨气和底气摸了个一清二楚,因此他虽然讲解的琐碎了些,却也是把当地宗室的想法较为完整的表达了出来。

    朱由检一边听一边总结着,很快就明白了这些宗室们究竟想要做什么了。其实也就是,自从永乐皇帝靖难成功之后,为了防止其他宗藩以他为榜样,于是干脆废除了太祖皇帝对于宗室的设计安排,直接把宗藩当猪养了。

    老朱家把宗藩当猪养了两百余年,的确是消除了宗藩对于皇权的威胁,但是反过来也造成了一个极为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大明的宗室也已经被养成了废人。因此即便是崇祯废除了对宗室圈养的旧例,可是除了那些底层难以享受宗室特权的成员还愿意试着融入社会之外,那些地位较高的宗室成员却开始留恋起了被圈养的生活。

    这就好比养在笼中的金丝雀,虽然失去了自由,可起码不用自己找食,吃饱了还能歌唱几句。可现在被主人放出了笼子,要求它们自己飞回山林里自食其力,这就让他们生起了畏惧的心理,不知道如何才能让自己生存下去了。

    对于这种心态,朱由检其实也并不陌生,后世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时候,人们同样也是如此迷茫,甚至于有一个大国直接就被人民所抛弃而崩溃了。至于另外一个国家,则要感谢计划经济实施的太烂,所以改换轨道时阻力还不算大,可同样也让人民对于政府失去了信任。

    朱由检虽然理解了这一点,但他并没打算同情这些宗室,因此不由冷冷说道:“他们有些怨气,朕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朕已经补偿了他们土地,也不算亏待了他们。

    可他们一边口口声声说,这天下是姓朱的,但是地方上受了这么大灾荒,地方官员找他们征用一些粮食物资,就奋不顾身的跳将了出来,和地方士绅大户一起为难朝廷官员,这是光想着拿好处,不想承担责任了?”

    朱由崧眨了好几下眼睛,这才吞吞吐吐的说道:“可这赈灾毕竟是朝廷的责任,宗室和地方士绅可以从旁协助,但也不能强行征用他们的物资啊,王巡抚在这一点上还是难以推卸责任的。”

    朱由检奇怪的看着他说道:“这不是一件事吗?”

    朱由崧苦笑着小声解释道:“在下面那些人看来,这朝廷赈灾和征用民间物资,还是应该分开看待的两件事…”

    “这不是扯淡…”朱由检正欲发怒,突然又冷静了下来。他突然反应了过来,他和外面这些士大夫之间,似乎还存在着一个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经过后世现代文明洗礼的,哪怕是个普通人都知道,人贵而物贱。在去年这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面前,只要能够搜集到物资,不管这些物资属于谁,都应该先拿出来拯救灾民再说,之后再来谈论对于财产主人的补充问题。

    可是这种现代文明的观念,是建立在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对于一个掌握了大多数生产资料的大政府来说,没有什么物资是事后不能进行补充的。

    但是在这个社会生产力落后的小农时代,老实说如果不是崇祯拓展了大明的海外贸易规模,朝廷甚至连赈灾的钱都拨付不出,更别提搜集到足够的物资用于赈灾了。也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匮乏,所以整个社会的主流观念,还是重物而轻人。

    因此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主要讲的是“清白人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即便有什么人喊上两句“民贵君轻”、“人命关天”,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约束皇权,这里维护的“民”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作为统治阶级一员的士绅地主。

    比如去年河南受灾,大量灾民聚集到了开封附近。地方官员动用国库或是要求地方大户拿出钱粮赈灾,都可以算是常规的做法。但是王琦动用官府的力量直接闯入别人家中查封粮仓,这就是犯了众怒了。

    事实上如果王琦不是因为前期失误,不肯听从朝廷的指示封锁交通要道,导致灾民大量聚集在开封城外,他也不敢冒这样的大不违行事。

    所以在崇祯看来,王琦强征物资赈灾乃是一件事,但是在外面的舆论看来,这便是两件事。王琦赈灾乃是履行地方官的职责,干的好与不好,只同当地灾民和朝廷相关。可是王琦派人闯入民宅,甚至是宗室的府邸查封粮食物资,这就是和天下士绅为敌了。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日子来虽然为王琦分辨的声音并不少,可是却很少有声音认为王琦派人闯入民宅查封粮食物资的做法是正确的。崇祯也是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没有轻易表态,而是派出了几个方面的人员下去查访,想要知道开封哪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