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中央银行来说,账目并不是这么算的,他们可以凭借着这批金银印刷出三倍价值的纸币来,然后用纸币来支付奖励和战争账单,这场战争现在对银行来说这就是一场赢得暴利的生意,而这场战争只不过才刚刚开始。
收到了这批金银之后,中央银行的行长汪逢元再崇祯的授意下公布了一个消息,把用于日本的130万元3年期战争公债的年利息进行了调整。100万元海外发行的公债,从原本的年息12调高到了24;30万元国内发行的公债,从原本的年息16调高到了32。并宣布开始支付第一年的公债利息。
100万面向海外发行的公债倒也罢了,除了少部分被定居在大明的外商所购买之外,大头都在日本商人手中,朝鲜和琉球也有少量公债出售。给这部分公债提升利息,根本影响不到国内的民众。
但是面向国内发行的公债,由于此前三家银行已经发行了数千万的债券,相信朝廷并能够大笔购买债券的士绅豪商也差不多被消化完了,剩下的都是不太相信朝廷信用的士绅豪族,虽然民间有财力,但是购买公债的人员并不多。
虽然三家银行向崇祯表示,愿意包销这笔30万元的公债,但崇祯并没有答应,而是建议把原来100元面额的公债拆分成5元、10元、20元的小额公债进行销售,最终这30万元的公债大部分都被京城和上海地区的普通市民认购了。
当汪逢元代表公债发行银行发布了调高利息的公告后,一部分持有公债的市民便半信半疑的上银行领取了利息。当他们拿到了第一年的利息之后,关于购买债券可以获得高额利息的传闻,便开始在百姓之中传播了开来。
和数百年之后的普通中国人一样,这个时代的大明百姓对于官府的公告总是半信半疑,对于流传在市井中的小道消息总是深信不疑。于是乎,原本只是士绅豪商才能进入的债券市场,开始日益被普通市民所关注,连带着大明的债券市场也热火了一把。
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大多数人并不明白,战争公债的高收益便意味着某一个国家正在被大明劫掠。当然这些人也许根本不在意另一个国家在遭遇什么,他们只知道自己正在从战争中获益这就足够了。
北京、上海地区的市民,开始对大明的海外政策产生了兴趣。因为辽东战争给各地百姓带来的高税收,导致大明百姓对于战争的普遍性厌恶,但在这些百姓从海外战争中获得收益后,一部分人开始转变了态度,他们开始把战争视为改变自己生活的一个机会。
仅仅从大阪城内运出的三分之一财富,就为崇祯解决了不少资金上的问题,不管是对于南方地震区的赈灾,还是北方的水利、道路建设,这笔财富可谓都来的相当及时。再次向常德等地震区追加了一笔100万的赈灾款项之后,朱由检这两个月以来的焦虑总算是放下了不少。
在朝廷、内库和民间善款的连续投入下,加上这一笔100万元的额外拨款,对于湖南地震区域的投入已经超过了400万元。朱由检自己估算,哪怕是被官吏豪绅贪污了一半,起码也有200万元落在了受灾百姓身上。只要能够在入冬之前恢复生产和住所,那么这场大地震造成的危害也就算被中止了。
不过最近比崇祯心情更好的,应当还是大明的首辅黄立极。当1个多月前常德大地震的消息传来,他的确是惶惶而不安的。一来是生怕别人借此攻击他;二来则是国库虽然这两年有所好转,但是想要赈济这么大范围的地震区域,也实在是力所未逮。
虽说因为地震发生在夏收之后,灾民暂时不必担心粮食的问题。但是如果耽搁了秋收,那么这个冬天就会成为灾民最大的难关。而地震所毁坏的房屋、道路、水利等设施,如果光靠灾民自己恢复,那简直就是一个灾难。但是依靠朝廷投入,却又让他束手无策,他可变不出钱来。
不过当崇祯自己揽下了最为棘手的筹款问题后,接下来的赈灾等行政事务性工作,对于黄立极和内阁来说,倒是变得极为轻松了起来。因为大地震而渐渐泛起的民间不满言论,在朝廷及时的调度物资赈灾措施下,迅速消失了。
原本对于新政一直持批评态度的士绅们,在看到了朝廷比过去高效的赈灾手段和筹集物资的能力之后,一部分士绅开始转换了态度,认为新政也并不是那么一无是处,起码朝廷的办事能力还是有所提升的。
至于原本就支持的新政的士绅商人,更是把黄立极及这一届内阁成员吹到了天上,认为黄立极应当称得上自张江陵之后的大明中兴名臣。士林舆论的转向,让黄立极这些天来心情大为顺畅,哪怕是见到了曲阜衍圣公孔胤植被毒杀的奏折,他也没再觉的天要塌下来了。
接到了黄立极的奏报后,朱由检亲自赶到了文华殿和内阁讨论,关于衍圣公孔胤植被毒杀一案的处置。朱由检看完了奏折之后,便丢在了会议桌上,眉头紧皱的对着大臣们说道:“曲阜县令说,八月二十七日衍圣公操办祭典之时,在当晚的宴席上被人下了毒,于当晚三更不到就去世了。各位先生说说看,这案子应当怎么处理啊?”
自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施鳯来到现在还是一头雾水,听到皇帝的问话他不由便说道:“可是据说夫子诞辰上,除了山东地方的官员之外,便都是孔府的族人。若想要对衍圣公下毒,除非是孔府的族人,否则其他人如何能够接近衍圣公?”
郭允厚也脸色难看的说道:“衍圣公被当众下毒,下手的还是自己的族人,这是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要是传扬了出去,天下人将如何看待衍圣公一族,又要如何看待朝廷呢?”
张瑞图看了看左右同僚的神情,不由开口说道:“臣以为,这案子不能公开审讯,以免伤了夫子的颜面,坏了礼乐之乡的风俗。不如宣称衍圣公乃是吃了不洁之食而暴毙,朝廷再派出一名御史去吊唁衍圣公,顺便暗中查办此案…”
看着除了前往南方赈灾的钱谦益不在外,其他阁臣都支持把衍圣公的案子掩盖掉,以维护朝廷和孔府的声誉时,朱由检便有些不乐意了。
“诸位先生这么说有些不合适吧?好歹衍圣公也是朝廷超品的公爵,享受的优待连一般的王爵都比不上,就连这曲阜县令也一向是衍圣公保举,孔氏族人出任,比之他处的七品县令更要高上一品。
身份地位如此贵重的衍圣公,现在不明不白的被人毒杀了,何以各位先生不着急抓拿真凶,反而要遮遮掩掩的说是暴病而亡呢?”
其他阁臣顿时把目光看向了黄立极,似乎在等待着他出面同皇帝解释为什么。本不想多说的黄立极,在同僚们目光的注视下,也不得不开口向皇帝解释道:“陛下,衍圣公被下毒一事自然是非同小可,朝廷必须要追究到底。
但是,衍圣公府乃是天下文脉之宗,如果这件事泄露出去,必然会引起天下士人的关注,到时办案的人员不仅不能把精力完全放在查案上,也许还要受到士林的指责干扰,要是迟迟查不出凶手,恐怕这些压力最终还是要转到朝廷的头上来…”
在黄立极的劝说下,崇祯勉强同意了内阁的建议,不公开衍圣公死亡的真实原因,进行非公开形式的调查。
内阁并提议刑部右侍郎张慎言、左佥都御史高宏图两人前往调查衍圣公死亡的真实原因,朱由检只是考虑了片刻,便同意了内阁的人选,不过他增加了一个调查人选,就是田尔耕也要加入此次的调查。
结束了这场紧急会议之后,黄立极和郭允厚并没有立刻离去,他们将皇帝挽留了下来,向他汇报了关于崇祯元年到崇祯四年的经济发展状况。
虽然遍布全国各县的统计局尚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但是在大明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已经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统计体系。加上组织越来越为严密的海关部门,大明最为发达地区的经济数据到是收集的较为全面了。
从这些数据上面看,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在趋向于好的方面,即便是这两年来北方不时发生的灾害,也没有对这些地区的经济造成什么坏的影响。
让崇祯较为欣喜的是,罐头业、制罐业、机器制造业、海洋捕捞业、造船业、煤油、铁路及煤铁工业等新兴行业,这四年来几乎解决了150万人口的就业。这还不包括纺织业、丝绸制造业、制茶业和瓷器制造等传统行业的用工增长。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被转化为
郭允厚对崇祯最后总结道:“现在的罐头产业是增长最快的一个行业,不管是水果、蔬菜罐头,还是海鲜禽肉罐头,对于远洋航行来说都是供不应求的热销品。而且北方地区,包括辽东、朝鲜、日本乃至更北面的海参崴、黑龙江下游等地,都非常喜欢一切有关于水果的罐头。
而到了今年为止,每一个工人生产罐头的效率,从一年2吨半提升到了一年5吨上下。根据我们的预估,今年罐头的总产量约为10万吨左右,但罐头食物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制约罐头生产的因素,主要还在于马口铁、铁罐、玻璃罐产能的不足,及糖和香辛料、燃料的供应不足…”
朱由检看着郭允厚问道:“那么户部对此有什么建议?”
郭允厚看着皇帝的双眼说道:“我们需要更多的甘蔗田和来自东南亚的香辛料,扩大对于煤炭生产的投入。台湾应当纳入到朝廷的正式管辖之下,婆罗洲、纳土纳等地也应当设厅,朝廷有派员巡查海外各巡阅府、镇守府施政状况的权力…”
第293章 海外移民事务()
对于内阁想要从总理衙门手里夺取海外属地管理的权力,朱由检倒是并不怎么反对,但是黄立极和郭允厚只想要有利可图的南方温暖岛屿,却不想要北方看起来没什么前途的寒冷之地,却是让他极为反感的。
朱由检思考了一下便回道:“朕可以同意把糖、烟草、酒精、油脂纳入到朝廷管理的*权利当中去,朕也同意朝廷每年可以派出调查员前往各海外属地,调查当地的社会状况和经济水平。但是现在把台湾等地纳入朝廷直辖地区,恐怕还为时尚早。”
黄立极和郭允厚对视了一眼,便对着崇祯问道:“陛下是觉得,把这些地区纳入朝廷管理,可还是有什么条件不具备么?”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现在这些海外属地的土著还太多,这些地区同大明之间又有大海相隔。如果依靠朝廷直接管理,要是这些地方上的土著闹将起来,朝廷是发兵好还是不发兵好?平乱过程中要是杀戮过重,国内的清流要不要弹劾领军大将?当地的土人被杀的狠了,记住了仇恨非要赶我们走怎么办?到时候就如越南一般,被人硬生生的赶了回来,朝廷岂不是脸面大损?”
黄立极默然不语,郭允厚却有些舍不得这些地方的财富,于是继续跟皇帝求情道:“陛下说的这些也未必会实现,更何况要真如陛下所言,这些土人闹将了起来,没有朝廷官员在那里镇守,岂不是更难治理了吗?咱们能占一日,便占上一日,总好过让那些海盗们占岛为王吧。”
朱由检摇了摇头,不再和两人就这个问题纠缠下去,“短时间内,朕不打算就这个问题和内阁讨论海外属地的问题。朕觉得,户部还是先把柬埔寨的粮食开发工作处理好,再来和朕讨论海外属地的管理问题吧…”
从文化殿离开不久,在前往武英殿的道路上,王承恩抽空向崇祯汇报了几件小事,其中便有一件是关于海参崴、库页岛、庙街、扶桑岛、千岛群岛等地的移民事务。从去年开始兴起的海外移民风潮中,前往温暖的南方诸岛移民多出于自愿,但前往北方寒冷地区的移民,多为强制的流放人员。
在经过了一个寒冷冬季的生存之后,这些北方地区移民的生存数据也送了回来。不过显然这个数据并不好,果然王承恩吞吞吐吐的向崇祯报告道:“…去年向以上这些地区迁移的人口是1900余人,但没能熬过冬天的有872人,死亡比例超过了四成多。
现在各处的镇守府建议,在当地没有开发完成之前,迁移人员最好还是以青壮年为主,老弱和妇女儿童最好还是留在济州岛为好。另外他们需要更多的医生、药物和结实的玻璃,还有大量的煤油和煤油炉子…”
朱由检有些好奇的问道:“他们要结实的玻璃做什么?”
王承恩很快回道:“木窗在冬天不够密封,房间内无法保暖。不开窗子又无法观察到外界的动静,房间里的光线也较差。去年送去海参崴和庙街的几块玻璃,双层固定后效果很是不错,所以他们希望能够把其他的房子也改造一下。不过有些玻璃不够结实,在冬天时会冻裂,所以他们希望多运一些结实的玻璃过去。”
朱由检想了想说道:“移民事务既然是内务府负责,这些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就是了。不过关于这些地区移民死亡率的数据,要全部进行封存,禁止对外泄露。你在督促各地官府将重刑犯流放到海外,而不是判处其他刑罚。
另外,凡是自愿前往以上这些地区的官员和将士,其任职时间以双倍计算,满一任期即调升一级。至于你刚刚说的物资需求,按照他们所需的数量照发,经费从内务府的账上走…”
听了崇祯的决定,王承恩也是松了口气,海外移民事务倒是有一大半是内务府在管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也是因为某些地区在商人眼中毫无利益,朝廷又没有经费,但是在崇祯眼中看来却是极为重要的地方,因此便只能是内务府顶上去了。
海参崴、库页岛、庙街、扶桑岛、千岛群岛这些北方地区,虽然气候恶劣,难以耕种。但是这些地区不是有着丰富的皮毛、木材、山货,便是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甚至还能找到一些金矿,因此内务府从一开始的无所谓,也变得重视了起来。
但是被发往这些地区的移民,除了某些平民罪犯之外,倒也有不少犯了错误的地方豪族。前者死了也就死了,但是后者这么大规模的死亡,哪怕是王承恩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毕竟想要把这些地方开发出来,没个七、八年时间的移民是不可能的。按照这个比例的话,这得要死多少人啊。
王承恩在心里考量着的时候,朱由检已经把心思放到了其他地方,“徐先生的卸任仪式已经定下了么?”
王承恩忙不迭的点头回道:“已经定下了,就在半个月之后,地点就放在文华殿后的圣济殿内,陛下要求的勋章样式也已经定下。
授予文官的勋章分为五等,第一、二等称之为华表勋章,一等华表勋章正中镶嵌华表图案,并有一仁字,周边环绕八字:君子不器,为政有德;二等华表勋章则把仁换成为义字。
第三、四、五等勋章则称之为宝鼎勋章,中间字为礼、智、信,周边环绕的字则改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朱由检思索了一下便说道:“今后,二、三等宝鼎勋章授予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官员,必须是任职满二十年,没有贪污及枉法事宜,也没有受到吏部警告处分过的退职官员。或者五品以下有特殊表现的官员,可以特别授予。
一等宝鼎勋章授予三品以上官员,二等华表勋章只授予以六部主官及内阁成员退职,且表现卓越者。一等华表勋章只授予以首辅身份退职的官员,或是对于大明有着出色贡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