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黄立极还在思考,这年轻一点的官员中都有谁的时候,却听到耳边再次响起了声音,“朕看也没什么可挑的,年轻而又能够独挡一面的官员,还不到十个手指头呢。其他人都各有任务,能挪一下位置的,也就是那个刚刚被指着批评的山西巡抚洪亨九了。
他此前在澄城弄出了一些纰漏,现在又和朝廷玩先斩后奏的把戏,虽说做的事情也是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不过还是要稍稍敲打一下。先把他召回京城晾上几日,然后就安排他去云贵担任总督一职吧。
至于黔国公府内的那些将领,这些年好日子过的太多了,既不能领兵作战,还想着抱团对抗朝廷的命令,依旧当自己的云南土皇帝。待到洪亨九过去,好好清理下云南的乌烟瘴气,也好等沐天波成人后好接手。”
黄立极赶紧答应了一声,听到朱由检突然没有了下文,他不由下意识的问道:“那么陛下打算怎么安置朱恒岳?”
朱由检想了想说道:“朕登基以来一直都在思考京城的安危,虽说眼下后金被挡在了宁锦防线之外,但是蓟州、永平府以南的地区,军政号令未能统一。
一旦边关有事,除了近畿这点人马之外,想要抽调附近的兵马,便只能由总参谋部分头进行传令。这样的话,不仅地方军队反应迟缓,而且也难以分派任务。所以朕打算将天津以南的河北地区加上山东地区,组建直隶总督府,由朱恒岳来就任首任总督,总督府衙就设在天津好了。”
黄立极仔细的思考了下崇祯的建议,发觉忠贞侯、朱恒岳、西南诸军、洪亨九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他也终于放下了心来,对着崇祯回道:“如果陛下没有其他吩咐,那么臣这就下去,向内阁阁臣们传达陛下的意思…”
对于黄立极现在的态度,朱由检很是满意。看着黄立极退下去的身影,他的脑海里忽然浮现起了一句话,政治无非就是利益和利益的交换,力量对力量的妥协而已…
第142章 宴会()
当夜幕低垂的时候,钓鱼台内是一片灯火通明,比普通蜡烛照度更高的鲸油蜡烛,已经成为了宫内夜间照明的标准配置。这种蜡烛不会发出羊油蜡烛燃烧时发出的难闻气味,也不会出现燃烧煤油时冒出的黑烟,因此深得京城豪富之家的喜爱。特别是在召开宴会时,是否使用鲸油蜡烛来照明,已经作为了衡量主人家底的一个标准。
农历八月的京城,已经到了夏天的末尾,白天还是热浪炎炎,晚间却已经开始凉爽了下来,而临近水边的钓鱼台,更是在湖边清风的徐徐吹拂下,让整个钓鱼台内充满了凉意。
在几名内侍的引导下,朱由检从钓鱼台侧面的小门走了进来,看着下面起身恭迎自己的人群,他一边向着北面上首的高台走去,一边爽朗的对着众人说道:“都免礼了吧,今日你们都是朕的客人,就不必过于拘束了。今晚咱们就不讲什么君臣之仪了,还是放松一些,来个宾主尽欢吧。”
作陪的孙承宗和黄立极,带着众人向崇祯回应了一声,待到皇帝在位子上坐下之后,他们方才缓缓的坐了下来。
坐在位子上的朱由检看着王承恩为自己斟满了一杯酒后,他的目光才转向了下方的宴席,在明亮的烛光下,他看到众人已经将酒杯执在手中,正等待着他来宣布宴会的开始。
朱由检拿起了酒杯想了想,便收敛了笑容站了起来,在下方众人的注视下,他走到了平台的边缘对着众人肃穆的说道:“今晚宴会虽然是为朱总督、忠贞侯他们接风洗尘,但同时也可以说,这也是为了庆祝西南平乱战事终于告一段落了。
因此这第一杯酒,朕想要先敬那些为西南平乱战事献出了生命的大明将士们,希望他们的在天之灵可以畅饮这一杯胜利之酒。”
就在崇祯讲话的时候,下方的众人已经安静的站立了起来,随着皇帝将手中的酒水倒在了地上,众人也纷纷安静的照做了,原本钓鱼台内的轻松气氛也渐渐变得沉重了起来。
朱由检直起了身子,顺便将手中的杯子举起,他身后的王承恩顿时拿着酒壶上前往崇祯手中的酒杯中注满了酒水。
朱由检拿着酒杯对着下方站立的众人继续说道:“这第二杯酒,朕要敬在西南战事中无辜丧生的大明百姓们,希望他们的在天之灵可以安息,朕也希望我大明百姓将不会再遭受此等厄运…”
拿着第三杯酒的崇祯,久久未能发言,而底下的众人也牢牢的看着他,想要听听皇帝这第三杯酒又有什么名堂。
朱由检沉吟了许久,终于举着酒杯继续说道:“这第三杯酒,朕要敬给马千乘马将军,马将军本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家风醇厚,忠勇爱国,实我大明之良将也。只可惜将军受天之妒,寿命不永,使我朝廷失一栋梁之材,朕实痛之啊。”
崇祯在开宴前的三敬酒礼,让参与这场宴会的宾客们,在坐回座位之后都各有所思了起来。靠近平台就坐的孙承宗,在听了皇帝的敬酒辞之后,脸色倒是舒缓了不少。
奢安之乱虽然平息了,但是为战争结束后进行的收尾工作,反倒是比战争进行时更令他感到头疼。作为掌管天下诸军的总参谋部,西南战争结束之后,为平叛诸军核定军功奖赏,自然也就成了总参谋部的职责。
然而这场战功却不是这么好评定的,首先是京中新军诸将并不认为,西南诸军花费了七、八年才平定的奢安之乱算是什么功劳。他们觉得,如果调新军和关外边军去平叛,西南的乱事估计早就平息了。因此他们并不赞成,给与西南诸军过高的功勋。
而在另一边,西南诸军内部对于功劳的分配也并不和谐,朱燮元倾向于贵州军队在这场平乱战争功劳最大,而四川诸军则认为自己的功劳才是第一位的。
除此之外,论功叙职原本应当以统领诸军的西南都督府都督秦良玉为首,但是她不仅是个女子,现在还是四川势力最大的土司。若是将她叙为首功,不仅将会增强石柱土司的权势,也有违男尊女卑的伦理道德,更让不少不愿居于妇人之下的将领很有怨言。
不过有了今晚皇帝开宴之前的三致酒辞,孙承宗反倒觉得接下来的事情好办了。按照皇帝的意思,首功可以颁给死伤将士,也就免去了西南诸军的互相争斗。而有了皇帝给马千乘的背书,给秦良玉的叙功也就没有了什么障碍。
因为大家都知道,马千乘的死同内监脱不了干系,那么这次的叙功也就有了一些给马家补偿的味道。在这种状况下,要是还有人跳出来挑刺,那就是往皇帝身上打脸,和不近人情了。在今日的大明,敢打崇祯脸的人还真不多。如此一来,让秦良玉接任京畿都督府都督的障碍也算是扫平了。
孙承宗坐在那里时不时的和崇祯闲聊着,心里倒是将这些问题想了一个透彻,他偶尔抬头望向对面坐着的黄立极,对方显然也是一副略有所得的神情,两人的目光交汇之间,倒是多了一些说不明白的默契之意。
酒过三巡,这场宴会也差不多到了中间的部分,朱由检同在场宾客之间的寒暄也差不多告一段落。脸上虽然有些发热,但是一双眼睛依旧清澈的朱由检,不由笑着对陪坐在秦良玉下首的两个孩童说道。
“马万年,刚刚听你祖母说,你五岁时就开始习武,这三年以来都没有中断过,这毅力可比朕强多了。你愿不愿意表演给朕看看,你这几年练的如何啊?要是练的好,朕可有礼物送你,当作奖励。”
像个小大人一样安静就坐的马万年,下意识的看向了一边的祖母,看着祖母微笑的向他点了点头,才起身抱拳向崇祯行礼道:“臣愿意。”
看着一本正经装作大人模样的马万年,宾客们的脸上都带上了笑意,宴会的气氛也就更为轻松了起来。
看着马万年一丝不苟的打了一路拳,朱由检笑着向他招了招手说道:“打的不错,你上前来,到朕这里来。”
马万年有些犹豫的回头看了看,朱由检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不由笑着说道:“忠贞侯的家教果然不错,拿礼物的时候都没忘记自己的弟弟。也罢,万年你带着万春一起上来吧。”
听到崇祯这么说,因为运动而有些脸红的马万年赶紧回到座位,牵着弟弟的手走到了平台边上,准备向崇祯叩拜行礼。朱由检却一把扶住了两人,将他们兄弟领到了平台上,然后从王承恩手中接过早就准备的好的礼物交给了两兄弟,这才放两人下了平台。
朱由检重新回到座位之后,便笑着对秦良玉说道:“忠贞侯的一对孙子果然出色,朕很是喜欢。若是施教得法,将来必定是国之干城。朕不忍这样的良才美玉缺乏名师教导,朕看不如就让他们留在京城学习,忠贞侯可愿意吗?”
对于皇帝的这个问题,在座的宾客大约只有马祥麟有些茫然,不知道问题背后的含义。其他人的目光则都转向了秦良玉,想要知道她是如何回应皇帝的主意的。
秦良玉的思考时间并不长,她的政治敏感度可比丈夫、儿子高多了,因此她很快便出席向崇祯行礼说道:“陛下愿意培养臣的子孙,臣感恩戴德都来不及,怎么会不愿意呢?”
听到了秦良玉的回答之后,朱由检的心情显然很好。他哈哈笑了两声,便将话题转到了其他地方,秦良玉的心里松了口气。刚刚被中止的丝竹之声又开始慢悠悠的响了起来。钓鱼台内的欢声笑语,很快便淹没了附近的黑暗
宴会结束之后,跟着母亲返回宫外马车的马祥麟有些闷闷不乐的抱怨道:“陛下是乎有些不近人情,万年、万春若是留在京城,母亲身边岂不是膝下无人可以伺候了。是不是跟陛下求求情,让凤仪带着万春和母亲回去…”
秦良玉摇着头看了一眼转不过弯来的儿子,不由故意问道:“把你和万年留在京城,难道你一个人能照看好万年?还是你看着凤仪碍眼,找借口把她打发回去,准备在京城纳个妾;照顾你们父子?”
马祥麟下意识的向身后照顾两个儿子的妻子望去,看到她一副毫无觉察的模样,他才涨红了脸,小声对着母亲说的:“我哪有这等想法,母亲可别冤枉我…”
对于儿子的这种心虚表现,秦良玉只是笑了笑,她停下了脚步,转头对着身后的儿媳说道:“凤仪…”
马祥麟顿时大惊失色的阻止道:“妈,你这是做啥子,我可真没有那个心思…”
“…把陛下赏赐给万年、万春的东西拿过来,让我再瞧一眼。”秦良玉不理会儿子的阻拦,直截了当的说道。
张凤仪答应了一声,便抱着几样物件走了上来,她看着马祥麟抓着婆婆的袖子,膛目结舌的站在那里,不由诧异的向丈夫问道:“你这是在做什么?”
马祥麟急中生智,低着头拍了拍母亲的袖子,才回道:“奥,我一时眼差,还以为母亲的袖子上爬上了虫子,原来不是…”
张凤仪也不怀疑,随即说道:“不是还不松手,婆婆还等着看我手里的东西呢。”
“奥。”马祥麟立刻放下了手里的袖子,接过了妻子怀里的物件,秦良玉笑意吟吟的看着夫妻两人斗嘴,也不插话。
崇祯赏赐给马万年的,是一把仿汉制的宝剑和一匣书,给马万春的是一对羊脂玉佩。秦良玉刚刚在宴会中不能细看,此刻倒是取过慢慢的品鉴了一番,除了剑身上刻着玉具两字外,并没有什么异常。
至于匣中书,则是一本后汉书·马援传。略略翻看了几页后,秦良玉终于放下了书,脸色平静的对着儿子、儿媳说道:“好了,我们该回家了。这两天去找一找房子,现在这套房子这么小,咱们一家人住着,转个身都难。”
张凤仪应了一声是,马祥麟却奇道:“母亲难道不回四川了吗?难道咱们还要在京城久住不成…”
第143章 演习计划()
钓鱼台之宴的第二天上午,朱由检在武英殿内听取了总参谋部策划的,辽西…蓟州军事演习计划。这场军事演习正是在他的要求下,作为对后金的军事震慑行动而出现的。
虽然说是一场军事演习,但是却分成了宁锦地域防御作战演习和蓟州关外防御作战演习两个部分。前者将会动员4万5千作战部队,而后者也将动员将近2万人,整场演习的预算在250…300万元之间。
这笔费用看起来相当惊人,但是相比起去年发生的蓟州保卫战的花费,也只是占了四分之一而已。这场军事演习能够吓住后金不发动战争,对于大明来说就是省下了一大笔费用,而即便是没能吓住后金,已经动员起来的军队,也算是提前做好了应对战争的准备。
朱由检听完了茅元仪代表总参谋部的汇报之后,思索了片刻,才点了点头说道:“总参谋部拟定的计划,朕觉得没什么问题,但是朕希望总参谋部要做好这样一个预案,一旦在演习过程中遇到了突发状况,这场演习就要立刻转化为真正的作战准备,你们有没有这个把握?”
茅元仪马上打着包票说道:“回陛下,这个状况,总参谋部已经进行了考虑。毕竟我们设计这个演习计划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预防后金军队的突然袭击。
根据我们总参谋部的综合评估,后金今次想要向我大明进攻的话,首要目标必然是锦州…松山…宁远一线,其次则是金州…大连…旅顺。其他方向的进攻可能性不大,即便是有,也只会是一只偏师而已。”
朱由检脸色平静的问道:“为什么?总参谋部是基于什么原因得出的这个结论?”
茅元仪不假思索的回道:“总参谋部是根据现有的情报综合得出的结论,虽然今年秋天后金的农业获得丰收,足以支持后金再次发起一次和去年同等规模的长途作战。
但是,现在的后金大汗黄台吉刚刚处置了二贝勒阿敏,原本后金国内稳固的四大贝勒议政模式被破坏。在后金朝中新的政治平衡没有达成之前,作为后金大汗的黄台吉并不能离开沈阳太远,否则沈阳就有可能出现一场政变。
而他也不可能将后金的军队交给他人领军,自己坐镇沈阳,这无疑是将他的身家性命交给了领军之人。因此,黄台吉如果一定要对我大明发动战争,必然是攻打距离沈阳较近的宁锦和金州…大连两地。攻打这两个地方,他都能够兼顾到军队指挥和沈阳的局势。
和荒废的金州…大连相比,只有攻打锦州、宁远,后金才能获得足够的战争利益补偿。因此我们认为,后金军队今年真要进攻我大明的话,锦州、宁远地区乃是首选。”
朱由检想了许久,才开口说道:“朕同意这份军事演习计划,不过朕要补充一点,金州…大连…旅顺的防御工事毕竟没有完全成型,而到了冬天近海结冰,这个区域就会成为一个孤岛。因此,朕要求你们对该区域的防御计划进行补充,首先该区域内的非军事人员在上冻之前先撤回登莱地区;其次对于该区域的弹药、粮食、药物补充要在秋末之前完成,并多预备一成;最后设定一个防御退守计划,局势不利时,可以放弃金州和大连,但必须死守旅顺…”
崇祯的要求,虽然保守了一些,但是对于整个军事演习计划改动不大,因此并没有人提出什么反对意见。
在茅元仪和崇祯的一问一答之间,坐在崇祯左手的孙承宗听着不由有些感慨了起来。若不是他亲自听着这些参谋们如何总结出来的汇报内容,他还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