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这些被俘的将士,后金中止谈判自然不必告知明人,但是现在有这么多女真蒙古俘虏在明人手中,即便要中止谈判,他们也不能就这么粗暴的中断。
黄台吉看了看众人的神情,便知道大家都对交换俘虏一事甚为关心,而想要找一个人去通知明人中止谈判,又不能激怒明人,显然也是一个极为困难的人选。
他目光巡视了众人一圈后,终于将目光固定在了杜度身上,“我想,这个问题还是交给杜度去解决吧。既然他能替明国出任使者,想必也能很好的向明国皇帝传达我们的意思,而不至于让明人对我们产生误解,最终让明人对我们的将士下手。而杜度想必也能解去,被俘将士对我们这个决定的疑虑…”
在黄台吉的引导下,很快这个麻烦就落在了杜度头上。杜度倒是很清楚,黄台吉交给他的这个任务,完全不是一个可以完成的任务,显然他已经被当成了谈判出现问题时背黑锅的人选了。
不提杜度的心里有多么纠结,后金军中的其他女真亲贵最终还是接受了黄台吉的主张。比起在明人手中的那些俘虏,他们自己的安危显然才是目前最为重要的。就连多尔衮和两白旗的将领,也没有在交换俘虏的事情上继续纠缠下去了。
当遵化东面的黄台吉带着最后的数千军队向着遵化大营撤退时,石门峡东出口的明军大营内,此刻也正召开着一场激烈争论的军事会议。
在大营正中的牛皮大帐内,数十名明军将领正围坐在一起讨论作战事宜,西路明军的统帅,战时大本营的幕僚长,总参谋部参谋总长孙承宗一脸肃然的听着下方众人的争论。
他的左手就坐的是袁崇焕、茅元仪等总参谋部成员或是新军将领,而他的右边则是保镇总兵曹鸣雷、洛阳知府孙传庭、大名知府卢象升等勤王军将领。
袁崇焕和贵英恰攻下马兰口之后,便顺势从马兰口入关,连续攻下了附近的几座堡寨,打通了同西路明军主力的联系。同关外难以行动和难以补给的地形相比,袁崇焕很快便说通了贵英恰,率领军队向关内西路明军主力靠拢,只留下了千余人马沿着长城搜索36部部族的行踪。
十二月六日,西路明军击退了后金主力的进攻之后,孙传庭也带着精心挑出的5000河南新军主力抵达了石门口。
有了袁崇焕和孙传庭等人马的加入,西路明军大营的驻扎兵力很快便超过了4万,而对面的后金军队在六日的进攻失败之后,也失去了对明军大营进攻的**。
在这种两军对峙的局面形成之后,袁崇焕、茅元仪等人都坚持继续固守下去,毕竟这有皇帝的命令作为背书,只要守住了大营,他们就不会有过错。
但是孙传庭、卢象升两人在同后金军对峙了数日之后,便开始向孙承宗建议,要求出兵进攻对面的后金军队。
刚开始双方的争执还有所克制,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双方的争论便激烈了起来,这才迫使孙承宗不得不召开了今天的会议,打算讨论出一个决定出来。
第727章 明军的出击()
虽然各地赶来的勤王军比孙传庭、卢象升两人官职更高的武将不是没有,但是他们两人却是勤王军中品阶最高的文官。虽然从总参谋部成立以来,武人的地位提高了不少,但那也主要集中京畿和几个被整改的边镇之中。
对于大明的其他地区来说,这种风气的变革还不是十分明显明显,而孙传庭、卢象升两人虽然是文官,但治军能力却也比这些武将们要强的多,一路行来自然也就得到了勤王军的军心。
在这种状况之下,虽然勤王军中有比两人品阶更高的武将,但也依然还是变成了以孙传庭、卢象升两人为主的局面。
而同卢象升相比,孙传庭率领的河南新军,在勤王军中军容可谓是最为整备的,甚至可以说同经历过防御战洗礼的新军不分上下,因此也最得孙承宗看重。
孙承宗抵达前线之后,数次前出观望后金军的动向,认为后金军虽然依旧保持着对明军大营的封锁包围之势,但事实上不过是外强中干,虚张声势而已。他甚至猜测,对面被封锁的严严实实的后金大营之中,实际上并无多少兵力,因此明军应当主动出击,试探下对面后金军队的虚实。
袁崇焕和茅元仪却反对孙承宗的冒险主张,他们认为后金军六天前发起了一次进攻之后,就退回按兵不动,这显然不符合后金军过往的表现。既然后金军没有选择直接退兵,显然便隐藏了某些阴谋。
在这个形势之下,如果没有彻底弄清楚后金军的动向便贸然出击,一旦被后金军挫败了锐气,不仅无法呼应皇帝所在的东路军,还违背了皇帝命令西路军坚守的命令。因此他们坚持主张不能出击,而是应当等待皇帝的新命令下达之后,再做打算。
听完了袁崇焕等人的主张之后,卢象升粗暴的打断了另一位想要发言的参谋,看着孙承宗一脸迫切的说道:“孙学士,下官以为不管如何,我们都要动一动。陛下在东路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显然是抓住了后金东路空虚的机会。
因此,我们现在最要紧的便是,必须要将对面的后金主力吸引在这里,而不是任由他们自由行动。要是后金主力真的在我们眼皮底下调去了东面,给陛下造成了什么损害,我们岂不是成了最大的罪人。”
看着孙承宗默然不语,孙传庭也跟着说道:“卢知府说的同下官想的差不多,固守大营的确要紧,但是陛下的安危却更为重要。
现在去向陛下请求改变坚守大营的作战策略,起码也要四、五天时间。要是在这个时间内,后金的主力真的被调走了,而我们数万大军却坐视不动,事后要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就算是陛下侥幸没事,也没有对我们进行追责,但是其他人可未必会这么看。更何况,虽然蓟州通往石门寨的简易铁路已经修建完成,但每日运输量不过200吨出头,而我数万大军每日消耗的各种物资就超过300吨。
我们若是迟迟不能同后金决出胜负,就必须考虑将一部分军队撤往蓟州,否则我们的后勤就会先垮下去。我们总不能在这种天气里,让士兵饿着肚子打仗吧?”
卢象升和孙传庭两人的话语,让袁崇焕等人也有些哑口无言。在皇帝的安危面前,其他理由显得都是苍白无力的。
这场会议一直开到了天黑,经过了漫长而艰难的讨论,孙承宗最后终于决定了下来,他同意了孙传庭和卢象升提出的出击主张,决定于明日发起一次有限度的出击。
营中的明军被分成了三个部分,孙传庭和袁崇焕各自带领麾下2500骑兵作为前锋,于明日一早分左右两路出击后金大营。
茅元仪指挥25000明军作为中军,接应孙传庭和袁崇焕两人。若是对面的后金主力没有撤走,两人陷入了后金主力的包围,那么茅元仪便指挥中军上前解救两人。
若是事情如孙传庭等人所预料,后金主力已经被调走,对面只是一座空营,那么茅元仪就应当指挥中军上前,彻底占领后金军的大营。至于剩下的明军,则由孙承宗自己统领守卫明军大营。
十二月十三日,依旧是一个阴云密布,寒风冷冽的寻常冬日。囊努克走出大营后,看了看昏暗的天色,伸手拢了拢身上有些发黑的羊皮袄,转头对着身后的部下说道:“真是该死的天气,阴沉沉的让人心里堵得慌,大家都赶紧上马,早点完成了今日的巡逻,也好早点回来休息。”
听着身后的部下参次不齐的答应了一声,囊努克往地上吐了口痰,便翻身上了坐骑,领着队伍向着西北方而去了。守在大营门口的蒙古士兵围在一旁的火堆取暖,对于囊努克等人的离去毫不在意。
随着后金大汗带着八旗主力离去,关于东路武纳格所部被明军挫败的消息,渐渐在留守此地的蒙古诸部中传播了开来。
原先有顾三台和苏纳率领的一队女真人坐镇大营,因此虽然得到了武纳格部失败的消息,营中诸军还只是议论关于什么时候退兵,并没有担心自己的安危。
但是当顾三台和苏纳带着女真人、科尔沁部人马离去之后,留下的蒙古将士终于感到营中的气氛有些异样了起来。特别是昨日大汗再次调走了束不的和一半的36部人马,使得营中的兵力降到了6000左右。
这让留下的蒙古将士终于有些担心起自己的安危起来了,毕竟对面明军大营的人马是越来越多了,而他们营中的兵马却越来越少。从后金汗主不断调走营中的兵力,留下来的蒙古将士就已经有些三心二意了起来。
毕竟现在营中留下的蒙古将士,除了恩格德尔身边数百蒙古左营人马之外,剩下的都是新近归附的蒙古各部人马,特别是36部人马更是第一次随同后金军队出战。
虽然恩格德尔是蒙古左营的固山额真,但是作为新败之将,他在这些蒙古人中基本没有什么威望。而这些蒙古左营将士除了一部分是驻扎在堡子寨的守军外,还有一小半是上次石门之战中逃亡的败兵,因此本身就没有多大的士气。
至于新近归附于后金国的那些蒙古附庸部族,本身对于后金国就没有多少效忠之心。他们跟随后金入关伐明,一是因为不想去攻打察哈尔部,二则是有劫掠明人财富的诱惑。
后金军节节胜利的时候,分享了战利品的蒙古附庸部族,对于后金的效忠之心自然也就缓缓上升了。而一旦遇到了眼下这种不利局面,后金军又先行撤退了,这些蒙古附庸部族的心思也就开始混乱了。
在这种陌生的环境之中,他们如果被后金军所抛下,大多数人都不觉得自己还能活着返回草原上。心存隐忧之下,原本还颇有士气的这只军队,开始慢慢消极怠工了起来。最先表现出来的,便是将士们对于巡逻事务的懈怠。
恩格德尔发觉渐渐指挥不动附庸部族的人马之后,不得不缩减了巡逻的工作,并派出了囊努克等嫡系担任了巡逻任务。也正因为后金军不断的缩小巡逻范围,才让孙传庭和卢象升等明军将领侦查后觉得,后金主力并不在此地的影响。
守着营门的蒙古附庸将士正围着火堆取暖时,便听到远处传来了“敌袭”的喊声。众人转头看去,发觉半个时辰前外出巡逻的囊努克,正俯身于马背上促马向营门冲来,他口中还声嘶力竭的警告着路途上的蒙古将士。
守门百户看到囊努克和部下的神情,赶紧吩咐部下上前挪开门口的拒马,好方便他们入营。囊努克不待守着营门的士兵完全抬开拒马,就已经匆匆从拒马之间的缝隙中穿了过去。
听到了囊努克的汇报之后,恩格德尔脸色有些发青,就他手中现在的兵力,能够抵挡住明军一波冲锋已经算是难得。如果让明军主力倾力来攻,他知道自己手中这只四分五裂的蒙古军队,是无法抵抗的。
率领关门36部剩余人马的布尔哈图台吉和几个蒙古附庸部族的首领,听到了明军进攻的消息之后,便迅速赶到了恩格德尔的大帐内,想要向他讨个主意。
恩格德尔此时刚刚接到莽古尔泰给他的命令,吩咐他带着剩下的军队于今晚或是明日凌晨撤往遵化大营。
对于明军的突然进攻,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明军或许是得到了他们要撤退的消息,所以才冲上来捡便宜,捞取击退敌军的战功来了。
不久前在战场上逃过一次的恩格德尔,心里第一个反应便是带着军队继续撤退。不过看着布尔哈图台吉和其他几位蒙古首领,他终于还是没有直接把这话说出来。
稍稍同几位首领商议了一下,恩格德尔就决定让布尔哈图台吉和自己的弟弟莽果尔代各领一军,上前击退明人的骑兵。而他自己则坐镇于大营之内,以防备明军袭营。
将布尔哈图和其他蒙古附庸部族首领赶出去进攻之后,恩格德尔才拉住弟弟说道:“你上了战场可一定小心,实在不行就撤下来。我只要你们挡住一个时辰,我们就直接舍弃这里,去遵化和八旗大军汇合。”
第728章 破障()
莽果尔代带着2000多蒙古附庸部族的人马出营挡住明军的右翼,试图将这只明军骑兵赶回去。
虽然莽果尔代手下有2000多人马,但是这些人马分属10多个小部族,最终合成了4只不相统属的小部队。
冲在最前面的是翁牛特部的人马,其后则是巴林部,翁牛特部虽然和关门36部比邻而居,但和大明的关系却一向比较疏远。
跟随后金军队入关之后,班第伟徵率领的300多翁牛特部骑兵也没有少劫掠明人。因此听到明军冲击本营时,倒也知道此时应当拼命了。
不先击退明军骑兵,他们未必能够在明军骑兵的追击下,全体安然的撤出关去。
而他们身后的200多巴林部骑兵却显得有些无精打采,作为内喀尔喀五部最强大的一部,因此受到林丹汗的猜忌,最终不得不投向了后金。
但是努尔哈赤同样忌惮巴林部在内喀尔喀五部中的强大影响力,找了个借口诛杀了巴林部的台吉囊努克,使得巴林部各台吉出逃,巴林部才开始渐渐衰落下来。
努尔哈赤死后,政治手腕高超的黄台吉登基,对辽东蒙古各部实施拉拢、分化、武力打击等手段,使得辽东蒙古各部开始向后金屈服。
眼看后金国统一辽东之势渐渐形成,巴林部的台吉色特尔,就带着儿子色布腾、额布格岱,还有洪巴图鲁的儿子色棱、托果尔昂哈的儿子满珠习礼等巴林部诺颜,投奔了后金国。
虽然巴林部的蒙古诺颜投奔了后金,但是巴林部的部民们此刻还没有对后金国真正归心,他们还记恨着努尔哈赤对巴林部的屠杀。
跟随后金入关,为后金军队做一些辅助工作,这些巴林部骑兵大约还成。但是,在这种局势不妙的状况下为后金国拼命,这些巴林部的骑兵就有些消极了。
莽果尔代看着前面两部人马的表现,也有些无可奈何。他现在只能指望翁牛特部能够顺利挡住明军骑兵的冲击,则巴林部就算再消极,也要在他率领的后军压迫下向前冲去,同明军拼杀起来。
一旦双方开始流血,这些巴林部骑兵就算再避战,也要为了自己的性命,同明军搏杀下去了。
莽果尔代的想法很好,但是现实却重重的打了他一个耳光。翁牛特部骑兵快接近明军骑兵时,便拉长了队列,形成了3排骑兵锋线。
但是原本缓步前进的明军骑兵,在看到翁牛特部骑兵后加速,原本平直的阵列线中顿时突出了两只箭头,向着翁牛特部骑兵阵列的中间撞了上去。
一名身穿红色甲胄的明军将领,一直居于明军骑兵中间箭头的最顶端,他就如同锥子上最锋利的一点,毫无阻碍的便钻透了翁牛特部骑兵组成的3排阵列线。
挡在这位明军将领之前的翁牛特骑兵,连阻碍一下的资格都没有,便被这位明军将领或挑或扫的打落马下了。莽果尔代虽然距离这位明将还有3、4百步,看着这位明将轻松破阵的样子,他的脑后也隐隐有些发寒。
莽果尔代所注意到的这位明军将领,正是大明知府卢象升。虽然他是一个文人,但却自幼习武强身,练武时可以轻易耍弄140斤左右的大刀。
说句不好听的,西路明军之中那些将门出身的武将,估计卢象升饶他们一手,都能轻易击败他们。
卢象升虽然没能得到皇帝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