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挽明- 第3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此对于崇祯来说,这个战绩已经比辽西镇送来的,女真满万不可敌的神话般的功绩好看的太多。原本他对于新军的要求,也就是要敢于同后金军野战而已。

    有了这样一场胜利,想来也应该能够恢复一些明军面对后金军队的勇气了。

    只要打破了女真满万不可敌的神话,那么后金军队想要继续在大明境内横行无忌,就不是这么轻松写意的事了。

    就如同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鼓舞了中国人对于抗战的信心,抗美援朝战争恢复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一般,这场战斗的胜利虽然在战术上只是一般,但是在政治上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朱由检随即要求吴怀把第三营整营撤到后方修整,并让在身边担任侍从的预备士官去搜集第三营同后金交战过程中的事迹,准备塑造出一个抗金典范出来,向后方进行宣传。 

第630章 卓尔璧的辩解() 
对于崇祯让自己手下的第三营退下去修整,吴怀并不感到意外,毕竟第三骑兵营遭受重创之后,现在还能进行战斗的人,大约不足一个连。在这种状况下,第三营差不多已经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让他们退下去进行修整,他倒也不会反对。

    一个营中失去这么多朝夕相处的同伴,对剩下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按照吴怀过去的经验,营中剩下的军士接下来士气消沉几乎是一定的了。而在战场上,这种士气的低落是会不断传染的,吴怀也不愿意其他部队因此而受到影响。

    但是,皇帝不仅安排了第三营下去修整,还要把第三营竖立成抗金典型,他就有些不理解了。在他看来,第三营损失如此惨重,不加以处罚就不错了,怎么还能竖立为典型呢?

    在大明军中一向的惯例就是,兵为将有,胜者赏,败者罚,至于兵力折腾完了,那就要自己去想办法补充。第三营虽然在受到后金援军突袭时奋战到了最后,等到了第五骑兵师的援军,最终包围消灭了这只不到百人的后金援军。

    但是按照大明的军功制度,首功应当是最终包围歼灭后金援军的第五骑兵师,至于第一骑兵师第三营,没有斩获多少敌军,又伤亡如此惨重,只能算是本次战斗的末功。这也是吴怀为什么一直生闷气的原因,付出了这么大代价,胜利果实却被第五骑兵师摘去了。

    然而现在皇帝居然要把居于末功的第三营竖为典型来表扬,而忽略了第五骑兵师的首功,这便让他心里有些七零八落了起来。他一边认为自己的第三营在这场战斗的表现,并不逊色于其他人,配的上让皇帝高看一眼。

    但是,他又担心皇帝过高的赞誉,会引起其他部队的不满。毕竟,这不太符合军中的惯例。犹豫了半天,吴怀不由还是有些迟疑的向皇帝劝说道:“陛下,虽然第三营在战斗中未曾退后,但是最终击败敌军的,却是第五骑兵师的部队,这个抗金典范是不是立在第五骑兵师内更合适一些?”

    朱由检看了他一眼,才平静的说道:“军中的有些规矩是要改一改了,朕为什么要把你们叫做新军?这不仅仅是军队训练要革新,组织要革新,战技装备要革新的意思。最重要的还是,军队的思想更要革新。

    歼灭敌人数量之多少固然是大功,但是服从于大局,为战役的胜利去啃硬骨头,则应当是更大的功劳。一句话,朕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另外,在这场战争开始之前,朕就已经说过,这是一场国战。所谓国战,就是举国一致的战争,上至皇帝,下至贩夫走卒,都应当支持这场战争,关心这场战争。

    如何让整个国家各个阶层的民众都来关心和支持这场战争,我们就需要让全体国民尊敬和爱戴我们的军队。

    一直以来,在大明,军队和百姓就是两个互相隔离的群体。军队和百姓之间互相防范互相厌恶。在大明的百姓眼中,就算是自家军队,也和土匪没什么区别。

    而在大明军人的眼中,他们流血牺牲保卫了这个国家和人民,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被普通百姓们所厌恶,在他们眼中大明百姓都是一群不懂得感恩的人。

    如果我们想要消除这种隔阂,就必须要塑造出一群让这个国家上下各阶层都能认可的英雄出来。什么是人民心中的英雄?杀戮百万敌**民?攻城拔寨,执敌国君王于阶下?

    朕以为都不是,这样的军人只会让百姓感到敬畏,而不是爱戴。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为了维护弱者而对抗强权,只有这样的军人,才能让百姓尊敬而爱戴。

    第三营目前的现状很符合这个形象,他们打败了过去数千明军都无法击败的敌人,但是自己也付出了重大伤亡。百姓会尊敬他们的功绩,却又不会畏惧于他们的强大,反而会因为他们以弱者抗击强者的姿态,而心生同情。

    有了第三营作为榜样,大明百姓就会知道,这个世界上并不是都由强者决定一切。只要他们敢于去斗争,看似强大的后金,不过就是一只纸老虎而已。

    而对于朝堂上的文官们来说,新军付出了惨重伤亡才能赢得一场胜利,才能让他们放心下来,不至于对新军的力量心生畏惧,从而拖我们的后腿。

    吴怀,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名军队将领,但是日后终究会进入到总参谋部内。朕希望你今后遇到事情之时,还是应该多想一想。”

    吴怀思考了半天,最终摇着头回道:“臣还是宁愿带领军队为陛下在沙场上厮杀,总参谋部的活计,还是交给那些聪明人吧。”

    朱由检对于吴怀的回答摇了摇头,他看了一眼大堂门外候立的士兵,对着他招了招手,示意他进来报告。

    “陛下,卓尔璧和林世贤都已经在外面等候,陛下欲先召见何人?”

    朱由检思考数秒,便回道:“先让林世贤进来,卓尔璧么?还是让他再等一等。”

    林世贤被带进大堂时,心情还是比较激动的。虽然他也是陆军军官毕业的学生,但是夜不收由于地位特殊,训练的场地也要求诸多,因此很少能够见到皇帝本人。

    不过他对于崇祯的忠诚之心,却同样不逊色于军官学校的毕业生们。

    对于夜不收在这场战斗中的表现,朱由检还是感到满意的。同林世贤交谈了几句家常之后,他才把话题引入了正轨。

    “对于夜不收在战斗中的表现,朕深感满意。但朕相信你也应该清楚,夜不收首要的任务并不是战斗,而是在于深入敌后获取情报的能力。

    我军今日击败了石门寨的后金军队,通往遵化城的通道已经被打开,趁着后金主力还没有得到这里的消息之前,朕希望你挑出一队精锐前去打探遵化城的状况。

    如果你抵达的时候,遵化城还没有失陷,便派人进城同城内取得联系,告诉他们援军已至,要求他们死守。”

    林世贤立刻拱手说道:“臣将会亲自带人前去,最晚将在明日晚间带回遵化城的消息。”

    挥手让林世贤离去后,朱由检便让人把卓尔璧带了进来。这位关门36部的年轻首领,对于自己目前的处境看起来倒也没多少恐惧,见了崇祯之后还认真的行了一个叩拜之礼。

    看着这位年轻的蒙古人如此老实,朱由检倒是有些好奇的问了一句,“你难道一点都不担心么?”

    卓尔璧眨了眨眼,不明所以的回道:“不知皇爷问的是什么?小臣有些不明白。”

    朱由检摸了摸下巴说道:“早在太祖开国的时期,关门三十六部就已经臣服了大明。大明二百年余年来的恩义,你们就这么轻易的抛弃了?

    去年你们派人向朕哭诉,说关外受了旱灾,请求朕放粮赈济,难道朕没有派人送粮食给你们吗?吃着大明百姓供给的粮食,然后为后金带路,这就是你们对于朕善意的回报么?

    尔等为了一点小利投靠了后金,忘却了我大明二百余年的恩义,忘恩负义至此。你以为,朕能放过你和你的部族吗?”

    卓尔璧脸色又青又白,再次对着崇祯跪拜了下去,口中小声为自家部族辩解道:“我们36部为大明守边两百余年,又怎么敢全然忘记大明皇帝的恩义呢。

    实在是最近这些年来,大明边将对待我36部过于刻薄,强行压价收购皮货和马匹不说,出售的粮食也大多为高价的陈米。36部各个部落之中,都有怨声载道之人。

    然而即便是如此,36部也未曾背叛大明而去。但是自从察哈尔西迁之后,一向对大明进贡的数个部落被察哈尔人所灭,而大明也未曾理会。

    我36部各部族首领惶惶不可终日,唯恐察哈尔部起兵吞并我36部,而大明又袖手旁观,这才不得已同后金国签订了盟书。

    我36部同后金签订盟书时,只是为了对抗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实在不是欲同后金国图谋大明啊。

    但是今年10月,后金大汗带着大兵压境,说是要兴兵伐明,要求我36部按照盟书出兵。

    后金兵势凌厉,非是我36部所能抗衡。故不得已之下,我们才跟着后金大兵入关。但是我36部兵微将寡,在后金大军之中不过是看顾后路,摇旗呐喊,实在是没有干过残害大明百姓的事。还望皇爷明察。

    皇爷若要怪罪,小臣愿以身抵之。还望皇爷念在我36部为大明守边200余年,总算有些苦劳的份上,给那些普通部众一些恩典。”

    朱由检看着额头紧紧贴在地面上卓尔璧,思考了一会,才说道:“你既然说36部入关是被后金逼迫而为,那朕也给你们一个机会证明自己。

    36部都有那些部族出兵,带队的首领又是什么人,你下去之后老实的写出来。然后你挑选人员去通知这些首领,让他们尽快退出长城去。

    如果在接下来的战场上,朕继续遇到36部之人,那你今日这番话便是在欺骗朕,欺君之罪要接受什么惩罚,想必你也很清楚,朕也就不必重复了。你且下去写名单吧。” 

第631章 通敌案() 
卓尔璧下去之后,朱由检再次回头向吴怀问道:“那队后金援军的身份确认了么?”

    吴怀下意识的看了看堂外,才对着皇帝说道:“臣的部下还没有过来汇报,看来应当还在审问当中。”

    崇祯靠着椅背想了一会,便起身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一起去看一看,看看究竟是些什么人,居然重挫我第一骑兵师一个营。”

    石门寨地方本就不大,原有的一个小监狱也关不下多少囚徒,因此吴怀就在指挥使衙门的后花园临时设置了一个审讯俘虏的地方。

    石门寨不大,本寨的指挥使衙门同样也不及他处,这后花园也就一亩大小左右。在蒙古人的肆虐下,这里变成了蒙古人的马厩,而等到明军夺回了石门寨后,剩下的一些假山奇石也被推平,被明军用于安顿俘虏囚徒。

    朱由检抵达后花园时,正看到一片空出的场地上竖起了2、3根木桩,这些木桩大约半人高,每个木桩上都绑着一个人。

    因为木桩的高度,这些人都是以跪在地上的姿势被绑。木桩竖立在他们两腿之间,使得这些俘虏根本无法出力,有些过于高大的俘虏还不得不屈下身体,以更难活动的姿势捆绑着。

    每个俘虏旁边都有2、3名士兵用刑,大多是用马鞭,小部分则是木棍。这些第一骑兵师的士兵,显然还在为刚刚战斗中的损失愤恨不已,下手毫无轻重,不少俘虏都已经昏迷了过去。

    朱由检看着这些身上血迹斑斑的俘虏摇了摇头,转身对着身后的连善祥吩咐道:“去把锦衣卫出身的官兵抽调出来,接手这些建奴俘虏的审讯,那些死掉的女真人尸体也一一找出来。

    先给这些俘虏治理伤口,然后给他们洗漱饮食,然后再分开审讯。愿意开口的,先让他们去指认那些死人的身份,看看有没有重要人物。朕需要的是他们的口供,不是一堆尸体。”

    连善祥弯了弯腰,对皇帝拱手回道:“臣遵命。”

    旁边站立的吴怀听到皇帝的指示之后,脸皮也有些发红。他很快识趣的命令部下停止了对这些女真俘虏的虐打,让他们留下几人同连善祥交接建奴俘虏和尸体,其他人则返回营中休息。

    看着一时半会从这些建奴身上得不到什么情报了,朱由检便又带人返回了大堂,召集各军的将领和身边的参谋们开了一次会议。

    会议主要是商议了下,如何以石门寨及石门峡为依托建立防线,并派人对石门峡到堡子寨之间进行侦查。

    此外便是粗略统计了下,各军在本次战斗中的缴获和损失,并初步商讨了各军在本次战斗中立下的功绩。而各军损失的详细报告,还有各军将士的立功状况,都被要求尽快向皇帝身边的前线参谋部报告。

    本次战斗的首功,自然是麻痹了蒙古人的张献忠几人,和拖住了蒙古左营的辅兵部队,这基本上没什么人反对。毕竟前者是皇帝身边的人,而后者伤亡人数超过了部队人数的近半。

    接下来,按照军中旧例,应当是第五骑兵师在本次战斗中功勋最大,毕竟第五骑兵师第一个发起了进攻,又是他们快速接应了第一骑兵师,从而最终拦截住了蒙古左营的溃兵和那一队后金援军。

    不过在皇帝的插手下,本次战斗的次功却落在了第一骑兵师身上,理由便是第一骑兵师第三营的自我牺牲精神,使得本次战斗完成了战前的预定目标,没有让石门寨的主力逃脱出去。

    既然皇帝作出了决断,这些新军将领便停息了议论,明智的不在继续纠缠这个问题。

    虽然理论上,这场战斗的指挥权被崇祯委托给了左良玉,战斗发生后,他也一直停留在后卫部队。但是新军的官兵们,依然把这场战斗的胜利视为,是在皇帝带领下获得的。

    至于名义上的主帅左良玉,则自动被这些军官们所忽略了。在野战中击败了一支后金军队,虽然基本上都是蒙古人,除了最后不到百人的援军外,但对于新军将士来说,这就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功绩。

    在这场战斗开始之前,不管是崇祯、新军将领还是下面的士兵,对于在野外能否同后金军队作战,都存在着一种焦虑。毕竟对面可是有着消灭了十多万辽东明军功绩,号称野战无敌的存在。

    新军中本就有不少辽人出身的官兵,他们对于后金军队的野战能力,要比关内兵更清楚一些。这些在新军中向来强悍的军士,听到要同后金军队野战,都有些色变的样子,其他人心里自然就更有些疑虑了。

    但是在皇帝的坚持下,新军迅速前出到了马伸桥,同石门寨的后金军队打了一场野战,左良玉的车骑师尚没有出动,两只不满员的骑兵师就已经击败了这只后金军队。

    不管这场战争明军的伤亡有多少,这还是明军十多年来第一次歼灭一只后金部队,而不是击退一只后金部队,还是在野外交战的状况下。

    这场胜利顿时打消了新军上下,对于同后金军队野战的恐惧之心。而对于士兵来说,谁能带领他们获取胜利,谁自然就是他们认同的统帅。

    既然开战之前力主同这只后金军队野战的是皇帝,战斗开始时皇帝又身在军中,那么士兵们因胜利而献出忠诚的对象,自然也只有皇帝本人了。

    在这场战斗之后,崇祯在这只出征的新军之中,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皇帝形象,同样也是士兵们所认可的大军统帅。在这种双重权威之下,崇祯对于军功的分配,自然不会引起各军将领的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