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挽明- 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门陈新急忙开口问道:“会不会是,这里面有预支盐引的状况?”

    门陈新刚一说出口,就知道自己似乎说错话了。他虽然上任以来不怎么管事,也是查看过两淮盐运司近两年的账目的。

    果然韩一良摇了摇头说道:“运司报给巡盐察院的账目,可从来没有预支盐引的说法。另外,当年推行纲法时,把历年积欠的盐引分为10分,每年清偿1分。但是现在10多年过去了,这些积欠的盐引,依然还要继续偿还5、6年之多,何来预支盐引的说法。

    更为重要的是,去年陛下下令除了户部核定的各盐场正额盐引之外,暂停了其他类项的盐引发放,比如例年赏赐给宗室勋贵的盐引。但是在去年两淮运司递交上来的账目上,却依然出现了超过正额盐引的数目。这就说明,有人的确在伪造盐引出售,而且数目相当巨大。”

    门陈新思索了一下,终于谨慎的再次问道:“如果运司上下官吏都同这盐引案有关联,那么你打算把此案办到什么程度?去年之前调出运司或退休回乡的官员,是不是也要继续追查下去?”

    韩一良摇了摇头说道:“陛下给我的指示是,此案就局限在这扬州府的区域内,已经离开运司的官员,不再经营盐业的商人,一概不问。但是案发后还要继续跳进来的,就要一查到底,不管是宗室勋贵还是阁臣宰辅,一概不避。

    至于运司衙门,除了运使以下的官吏,这次都要进行查问。此案了结之后,恐怕运使要重组运司衙门了。”

    听到韩一良这么说,门陈新反而平静了下来。他之前一直存有抵触情绪,是因为盐引案闹大了对他没有任何好处,韩一良作为巡盐御史,侦破了这件大案之后,立刻就可名扬天下,返回京城中去。

    但是他这个两淮盐运使,却还要继续在扬州同那些运司官吏和盐商们周旋下去。这么一件大案爆发出来,残存下来的运司官吏和盐商,岂不把他视为了眼中钉。

    就算他是两淮运司的最高官员,但是在一个众叛亲离的扬州城内做官,也一样是要心惊胆战的。

    不过,如果韩一良把整个运司一锅端了,他倒是反而好办了。起码运司重新招募人手的时候,他总是可以培养一些亲信出来,到不必再害怕有人在公事上陷害他。

    门陈新点了点头,稍稍积极了些说道:“那么韩御史不妨说说,我们如何办理这个盐引案吧。”

    看到门陈新终于恢复了一点生气,韩一良心里也松了口气。在座的四个人其实都各有职责,不管少了谁,这事都会平添许多挫折。门陈新能够这么快想通,倒是让他少了许多口舌。

    韩一良定了定神,方才开口说道:“本官先说说,在座各人的职责,也好让大家有个准备。本官负责查案的主要工作,许指挥使在接下来的15天内,隔断扬州和南京之间的道路,正常的商旅往来可以通过,但是南京六部的官员和军队都不得通过。

    姚都司的任务是,调一队人手协助察院办案,把一师驻扎地点挪到扬州城北面半日路程的李王庄,等候本官的命令。

    至于门运使的职责便是,办案期间尽量安抚运司官吏的家属,安排人手维持运司的日常运转,本案定案之后,着手组建新的运司衙门。各位对自己的职责,可有什么疑问么?”

    不管是门陈新还是许显纯、姚远成,都对韩一良的安排没有什么意见。门定新看着许显纯、姚远成两人不意外的表情,终于意识到,在座四人中他所了解的内幕显然是最少的。

    韩一良以目光询问了一遍三位同僚之后,方才继续说道:“本官昨日抓捕的盐运副使黄贤,在运司衙门任职超过了12年,同伪造盐引案关系最深,他不是首脑人物,也是本案的关键人物。

    虽然他现在还没有招供,但是本官手上的证据,已经差不多可以定他的罪了。明日还请姚都司派出一队人给本官,把运司上下官吏都请回城外驻地去问案。

    而察院这边,明日开始对八位盐总商正式问案,搞清楚这些盐商同官吏勾结,这些年侵占了国家多少盐税…”

    四个人足足商议了近一个时辰,才把办理盐引案的细节商议妥当。商议完成之后,许显纯同姚远成就先行离开了察院。

    走到察院外的大街上后,两人之间互相寒暄了几句,便各自带着几名亲随分道扬镳了。离开了扬州城之后,许显纯并没有立刻返回仪真县的大营。

    在城外的十字路口,他便停下了脚步。安排了一名亲信回去大营传递了自己的命令,让副手按照计划封锁扬州和南京之间的道路后,他便掉头向着汪春云等人居中的张氏别院而去了。

    许显纯等人抵达了别院后不久,得到消息的张近泉就匆匆赶来迎接这位上官了。许显纯抵达扬州之后,张近泉等人就接到了,这段时间要听从这位锦衣卫指挥使命令的命令。

    许显纯见到了张近泉后,了解了下关于汪春云几人到达扬州的行踪后,便对着张近泉吩咐道:“这附近可有什么单独的院子么?条件不要多好,但是不要让我同前院住的那几位碰上就好,我这几日要留意城内的状况,就暂时不回仪真大营去了。”

    张近泉想了想便回道:“附近一里外有个庄子也是我家的产业,平日里供应些蔬菜瓜果于别院这里,那里倒是没什么外人,就是住宿的条件不及此处别业。”

    许显纯点了点头说道:“一会待我见了汪春云后,你便带我前去。另外,你现在可有人手盯着城内几家盐总商的行动?”

    “卑职从去年回到扬州之后,就招募了不少人手,专门看着八位总商的行踪。还在几位总商家中收买了几位奴仆,给卑职打听这些总商家中发生的事情。”

    “好,很好。明日这八位总商就要进入察院,你一定要盯紧了这些总商家中,看看他们到时会派人求助于谁。

    另外,你还要派人盯着城内的打行头目。天启六年,锦衣卫在苏州抓捕周顺昌这些逆党的时候,就有人煽动苏州市民袭击锦衣卫办案人员。

    我们可不能在扬州栽同样的跟头,一旦发现有人组织市民围攻察院,你可一定要尽快回报本官。另外,你找些本地的无赖乞儿过来养上几日,如果到时真有人围攻察院,就让他们把扬州城的水搅浑了。”

    陈近泉有些茫然的抬头看向了许显纯,有些不得其解的说道:“把水搅浑了?”

    许显纯点了点头说道:“扬州市面上繁华的紧,要是那些盐商家属撺掇本地百姓围攻察院,恐怕这事难以收场。不过要是有人趁机劫掠商铺,再放上几把火,察院就可以向附近的军队求援弹压地方了。

    韩御史到底还是多了几分书生意气,一心想要走正规的办案渠道。但是今日若不能快刀斩乱麻的定案结论,一旦附近百姓被蛊惑出声声援扬州市民,那就是众怒难犯的局面。

    就同天启六年在苏州一样,此事只能不了了之,那我们这次可就真是白忙一场了。”

    张近泉听说要雇人在城内劫掠商铺兼放火,顿时有些缩了缩脖子。不过在许显纯的目光注视下,他还是小声的答应了下来。

    许显纯满意的点了点头,便让他去找汪春云过来,同他私下见上一面。 

第548章 扬州风云四() 
巡盐御史抓了一个两淮盐运司的副使,除了让一些盐商集结起来商议对策之外,在扬州市民之间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

    但是9月6日,一名察院的小吏带着一队近百人的军士从扬州北门而入,然后直奔两淮盐运司,带走了自盐运使之下的数十名大小官吏后,扬州人终于对这一任的巡盐御史韩一良发生了兴趣。

    虽然两淮盐运司和巡盐察院都在扬州,但是本地百姓其实并没有多少人从事盐商的行当,大多数人从事一些替盐商服务的行业。

    两淮盐业的兴盛,使得两淮盐商基本居住在扬州府,这些从各地而来的盐商,虽然给扬州带来了经济繁荣,但是这种繁荣却非常的畸形。

    首先,明代的商人发财之后,不是追求官帽子,就是追求绣花鞋。而盐商这个群体尤为突出,两淮盐商更是盐商中的代表。

    扬州城的繁荣是建立在两淮盐商的需求之上的,为了满足于盐商对于女色的需要,便催生出了扬州瘦马这个行当。刚开始的时候,不过是一些扬州乐户培养自己女儿各种技艺,然后试图把女儿嫁给富商为妾换取钱财。

    不过到天启年间,随着扬州盐商多财的名声日趋广大,扬州瘦马这种特有的扬州色情文化也开始名扬天下了。于是乎原本不过是小打小闹的扬州瘦马,倒是成了扬州除了盐业之外的第二大行当。

    扬州色情业的发展,不仅仅破坏了扬州百姓对于家庭的责任感,还毁坏了整个扬州的社会风气。扬州百姓不再视勤劳工作为改变自家生活的上进之途,倒是寻求起了一步登天的发财捷径来了。

    扬州城内外,各色正妓、歪妓充斥着每条大街小巷,而依附于这些妓女而生的龟公、媒婆、闲汉更是不计其数。扬州本地百姓家的女子固然是深受其害,每年从各地购买或是拐骗来的女童,更是常有数百人之多。

    是以扬州本地百姓对于那些奢侈糜烂的盐商并无多少好感,连带着对于两淮盐运司衙门也说不上有多少敬畏。刚刚从河南调任来的巡盐御史韩一良,几乎把整个盐运司衙门的人员都抓光的消息,倒是让不少百姓为之拍手叫好。

    盐运司的官吏收受盐商贿赂,扬州百姓自然是人人皆知的。不过这大明朝的官员哪有不贪污的,百姓就算知道也不过是私下发几句牢骚而已。

    不过扬州盐商大多数是外地人,他们要在扬州置地办产,必然是要同当地百姓发生冲突的。特别是从十多年前,盐商之间开始流行大筑园林的风气,这些园林不仅仅是为了让这些盐商平日住的舒服,更是他们交好官员和文人的一个平台。

    扬州府原本就是一个人稠地狭的一个地区,特别是扬州城内外的土地就更是寸土寸金。这些盐商要在这样的地方修建园林,必然是要占据土著的产业的。虽然扬州城的社会风气大坏,一些百姓只要有钱就愿意出让自家的祖居,但是也有不少人是不乐意让出自家的产业的。

    而自古以来,出售房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必须要先问亲友再问四邻,若是这些人都无意,方可卖给外来人。这是风俗良序,毕竟大明还是一个农业社会,一个家庭的人际关系很少出现变化,一旦有人定居下来,就是上百年的邻里关系。

    正是这种极为稳定的社会关系,才会有远亲不如近邻的俗语。如果自家身边出现了一个恶邻,又有谁会愿意呢?俗话说的好只有千日抓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特别是这些盐商动不动就想要扩大产业,谁知道自家的房子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目标呢。

    因此这些盐商同本地百姓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的融洽,甚至是常常出现纠纷。一旦出现了纠纷,盐运司衙门往往偏袒盐商,打压本地百姓。盐运司衙门比扬州府衙的等级还高,加上运司的盐运使都是京官就任,本地官员更是不敢过于得罪。

    于是在扬州府,本地百姓同盐商之间发生的纠纷,倒是十次里有九次失败的,这种怨气自然是要淤积在当地人的心里的。

    另外,从万历13年扬州设立商籍一来,扬州府学内便多了14名商籍生员的名额。虽然说这14名商籍生员是额外增加的,并不占有本地生员的名额。但是扬州府的举人名额可没有增加,这14名外地生员参与本地的科举考试,实质上便是在竞争扬州本地的举人名额。

    这种状况自然是引起了本地士人的不满,但是扬州盐商不仅同盐运司衙门交好,对于每一任巡盐御史同样恭敬有加,再加上他们刻意交接江南的出色文士,因此扬州士人的抗议声音很快就消失了。

    不过表面上的声音是消失了,但是私下里这些士人对于盐商的行径却依然痛恨着,否则就不会有这么多市井小说,把盐商当成了反面人物。

    正是因为扬州城百姓的这种心态,所以察院抓拿运司衙门官员的时候,并没有出现什么乱子。也没有什么人出来阻拦,就这么让这群士兵把这些官员带出了城去。

    但是对于本地盐商来说,运司衙门的大小官吏基本被抓走,完全是一个噩耗。先不说,他们这些年喂饱的这些官员,花费的巨额银两都有可能打水漂。便是这些年来,他们同这些盐运司大小官吏勾结,干的那些不法事宜,要是被抖露出来,也是灭顶之灾。

    于是扬州城内大大小小的盐商们,在接到消息之后,便立刻赶去了八大盐总商的家中,想要八位总商出面同察院谈谈,看看这位新任的巡盐御史究竟想要做什么。

    然而八位总商的家人出面接待了这些盐商之后,他们才知道,察院一早就把八位总商请了去,到现在都没回来。没有了八位总商出头,这些盐商们顿时就成了一群无头的苍蝇,不知道自己现在要做什么。

    这些盐商苦等总商回家的时候,八位盐总商也正苦恼着。他们一早被察院叫来之后,进门后就被分隔了开来,每人被安排在一间单独的房间内交代自己行贿的问题。而外头守候的,也是一群陌生的士兵,不是察院的差役。

    不过总商黄万裕倒是受到了优待,他入门后就被一名察院的差役带领着,直接入了后院的小花园内。察院的地方不大,这小花园自然是比不上那些盐商的园林。不过这出自某位巡盐御史之手的小花园,倒是清静优雅,别居心思,并不亚于扬州有名的园林。

    黄万裕往来察院可不是第一次,对于这处园林也是赞叹有加,不过他今天毫无欣赏美景的兴致,只是七上八下的跟着这位差役来到了园林东南角的小亭内。此处小亭位于一个小池塘内,三面临水却没有蚊虫滋扰,显然是有着活水引入的。

    那位察院差役将黄万裕带到此处,便逃也似的跑路了,连黄万裕掏出的赏钱都没有接。这种避之不及的态度,顿时让他心中一沉。

    亭内的汪春云此时却走了出来,上前对着黄万裕行了一礼后,方才笑着说道:“今日倒是让黄世伯受惊了,小侄在此向世伯陪个不是,请亭内坐下叙话。”

    黄万裕这才看清亭内出来的人是谁,虽然这让他心里总算是安稳了一些,但是他依然心有余悸的说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同此前汪兄和我说的不一样啊。”

    汪春云满面堆笑的把黄万裕扯进了小亭内坐了下来,亭内的石桌上还摆了几样精致茶点。汪春云一边给黄万裕斟茶,一边开口说道:“父亲此前向世伯说过,要让世伯成为执两淮盐业之牛耳。如果没有这场大案对两淮盐业进行洗盘,世伯又怎么能够脱颖而出,掌握两淮盐业呢?”

    黄万裕脸色难看的紧,他又惊又怒的说道:“你们究竟弄了什么大案,何以连运司上下官吏和八大总商都牵连进去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8大总商一起进了察院,最后只有我出去,日后我岂不成了众矢之的?你们父子莫不是想要害我。”

    “世伯说的是哪里的话,既然把世伯请到了察院,日后也不会是只有世伯安然无恙的离开。世伯担忧的事,小侄岂能疏忽。”

    听了汪春云的回答,这才让黄万裕的脸色好看了些。不过汪春云接下去的话语,让他脸色又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