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挽明-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可立肃立在原地毫不动摇的说道:“昔日始皇大兴土木而亡天下,隋炀帝修运河而失去民心,蒙元修黄河而天下反,可见多事之秋当镇之以静,而不可使民力枯竭,否则臣恐大明也会重踏复辙。”

    “袁尚书未免说的耸人听闻了,难道陛下是始皇和隋炀帝吗?如此诽谤君上,你未免也太过分了…”

    听到了袁可立的话,吴淳夫等几位官员顿时不满的上前指责起他来了。而同袁可立交好的几位官员,则在一边为袁可立辩白着,原本安静的文华殿顿时变得有些吵闹了起来。

    在边上维持秩序的御史呵斥声中,殿内终于再度安静了下来。但是同这些官员们预想的不同,被袁可立比喻为始皇和隋炀帝的崇祯,并没有什么愤怒之意。

    苏长青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自然也就并不觉得,被比作始皇和隋炀帝,会让他有多愤怒。他甚至觉得,下面这些官员紧张的表现未免有些过于激动了。

    他面色平常的对着袁可立说道:“对始皇和隋炀帝的评价,我们还是要一分为二的去看的。你不能因为他们失去了自己的皇位,就把他们贬斥的一无是处,这不是研究学问的态度。

    始皇统一度量衡,设立郡县制,修建长城,难道我们今天不依旧还是按照他制定的政策在治国吗?若是按照先圣所言,我们现在不是应该废除郡县恢复井田制度,方才是合乎上古之治?

    隋炀帝枯竭民力是不错,但是他修建的大运河,我们现在依然在用,而且年年要花费大把的金钱去维修。为了维持这条运河的存在,朝中有多少官员反对实施海运?

    所以做人不能搞双重标准,你们一边支持着始皇、隋炀帝的做法,却又批评这种做法是暴虐不仁。袁尚书,你不觉得有些说不过去吗?”

    袁可立终于无法保存平静了,他涨红着脸说道:“这如何能相提并论,我等现在所行之策已经经过了历代无数次改良,同当年始皇颁发的政策早就大相径庭,乃是适合当下的治国之策。现在维持运河,那是为了沟通南北货运。而隋炀帝开运河只是为了让自己下江南游玩,这目的不同,所得的回报自然也就不同。陛下岂能混为一谈。”

    朱由检的反应倒是很迅速,他立刻接着袁可立的话说道:“是啊,袁尚书你也认可了,这目的不同,结果自然就会有所不同。

    朝廷现在颁发的各种政策,都是出于解决天下百姓的温饱问题为目的,并不是从前那些想要从百姓身上搜刮更多的财富,以满足君王个人私欲的政策。

    难道天下百姓会因为朝廷想要让他们过的更好一些,反而起来反对朝廷?朕看恐怕不是这样,百姓会反对朝廷的政策,只有一个原因,就是颁发的新政策损害了百姓的利益,或是新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走了歪路,原本的惠民之策变成了妨民、害民之策。

    要解决这些问题,不是让朝廷什么都不做,而是要加强朝廷对于新政策的监管调控,还有法律的保驾护航。

    袁尚书你身为刑部主官,难道不应该责令刑部制定出一个合理的计划,为朝廷的改革政策顺利推行,做好法律上的支持吗?”

    袁可立心中打好的腹稿顿时被崇祯的话语打了一个粉碎,虽然在改革的立场上他同崇祯并不一致,但是在以法治国的理念上,他同崇祯却又是相同的。

    因此突然之间,他居然找不到话语来反驳崇祯的说法。他正迟疑的时候,一边的刘宗周却按捺不住跳出来对着崇祯说道:“陛下,治国之道还是应当以教化百姓为主,律法之说不过是补益。

    如果一味追求律法治国,恐怕天下百姓将会失去淳朴之风,遇事动辄提起诉讼,乡里之间再无敦睦之习俗,而地方官员也将从此多事了。”

    朱由检不以为意的回道:“刘先生的理想还是不错的,不过夫子尚且要以律法诛少正卯,可见这道德教化也是要看人的。

    现在我大明百姓有敦厚之辈,同样也有奸滑之徒,以道德教育百姓是不错的,但是同样要以律法保护良善之辈,震慑不法之徒。否则犯罪之人得不到惩罚,谁还愿意听从朝廷的道德说教?

    要是教授几遍道德文章,百姓就能成为良善之辈,何以我大明官员如海刚峰的少,如严嵩的多?我大明的官员难道读的不是圣贤书?

    去年朕就说过,要整治江南市井的不法行为,刑部可有着手计划?就在之前结束的大明商人代表会议上,朕倒是听了几个奇闻,朕也给诸位说说,看看我大明百姓的道德水准。”

    刘宗周脸色难看的退了回去,一旦说到了官员贪腐问题,就算他再想向皇帝推销自己的慎独理念,显然都要败退的。

    朱由检停顿了下,看着下面的官员继续保持沉默,他才开口说道:“有一位商人代表向朕诉苦,他去年携带一船海货前往苏州销售,但是尚未进入苏州城内,便被一伙人给拦了下来。这些人自称为中人,他们查看了他所携带的海货之后,便要出价将之买下。

    这位商人是第一次前往苏州,想要看看苏州的海货销售市场如何,因此只答应出售一部分,另一部分想要自己带入城内销售。

    这伙人却毫不理会他的说辞,强逼着船夫把船开到了自家庄上的码头,卸下了所有的海货。这位商人迫于无奈,只能答应把自己的货物卖给他们。

    但是他没预料的是,这些人的出价远远低于他的进价,且还不许他还价。货物到了别人的低头,他雇佣的船只又已经被他们打发走了,为了自身安全起见,他最后不得不同意了这笔交易。

    事后他曾经向当地官府告过状,但是当地官府认为他收了钱便是正常交易,因此不受理他的案子。而他打听后得知,那些自称中人的,是当地一个颇有势力的乡绅,一向把持着苏州城内的海货生意,向他这样的外地海货商人,被强买货物的不止一次了。

    当地县衙小吏并不敢干涉,因为此事闹上官衙不过是罚几个钱,但是他们却要小心这位士绅日后的报复。

    朕听说除了苏州之外,江南各地这种欺行霸市的行为非常常见,地方士绅勾结市井无赖,组建的什么打行,有不少士人也常在其中出没。

    士绅指使打行攻击乡间仇敌,或是垄断商业,从中谋取私利。而那些市井无赖则仰仗着士绅的保护,在街头欺压良善百姓,甚至于一些普通的读书人也深受其害。

    朕倒是想要问问了,各位口中说的道德教化,就是纵容这些虎豹豺狼吞噬我大明良善百姓?朝廷设刑部难道只是一个摆设?还是说,我大明的天下是这些土豪劣绅的天下,不是善长仁翁之天下?” 

第454章 改革的目标() 
朱由检冷冷的看着下方表情木然的袁可立,眼角的余光还不时的扫了扫边上众位官员的神情。

    说出了土豪劣绅这四个字后,朱由检感觉这些日子以来的郁郁之气顿时一扫而空了。自他登基以来,虽然暂时消除了朝中明面上的党争,但是也造成了一个后果。

    以往大明百姓感觉现在的世道不好,还有阉党可以怨恨,但是现在他们突然失去了可以怨恨的对象。而身边的世道似乎也没有变好,那么很快这个矛头便会指向朝廷的当权者,甚至是崇祯本人身上。

    以大明现在面临的困境,想要迅速的改革近百年来的沉珂显然是不可能的,一切改革政策的实施都需要时间来验证,甚至于刚开始还有可能让他们现在的生活变的更坏。

    因此崇祯需要重新为整个大明社会设立一个需要打倒的对象,一来用以凝聚人心,二来则以此分清敌我。

    老实说当崇祯说出土豪劣绅四个字的时候,其实他心里也是有些喘喘不安的,不过很快他便发觉,在场的官员并没有那个人站出来,要和自己争辩土豪劣绅这个词的定义权。

    显然在场的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自己会和土豪劣绅四个字扯上关系,而大多数官员的心里大约还在以为,崇祯说的这些主要还是针对袁可立这些东林党人。

    看着袁可立沉默了这么久,朱由检以为这位袁尚书大约是要准备向自己请辞了,他正想着说些什么,以暂时缓解殿内的气氛。

    去年他需要袁可立代表东林党人存在于朝中,以维持朝中势力的平衡,以牵制黄立极等人。但是到了今天,有了钱谦益的新东林党之后,袁可立存在的价值已经不大了。

    如果袁可立一定要同那些河南士绅站在一起,反对朝廷的改革政策的话,那么同袁可立的决裂自然也就不可避免。

    然而崇祯还没有想好要说些什么,袁可立也没有出声时,韩爌终于忍不住出列说道:“陛下,难道只要是反对朝廷政策的地方士绅,就成了土豪劣绅了吗?

    这样的话,今后土豪劣绅这个名字,岂不是成了当权者打击异己的手段了?臣以为,这个打击面未免过大了些。”

    朱由检颇为诧异的说道:“朕什么时候说过,反对朝廷政策的就是土豪劣绅了?

    朕从刚刚开始就说过,只有侵害了百姓利益的才是土豪劣绅,朝廷颁发的改革政策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正是为了维护百姓的利益吗?

    如果朝廷制定的政策不符合百姓的利益,那么自然是要进行更改的。但是,如果地方士绅反对朝廷颁发的政策,不是从百姓的利益出发,而是为了维护自己那点私人利益,难道不应该被打倒吗?

    动不动就把朝廷同百姓敌对起来,似乎朝廷颁发什么政策都是为了荼毒百姓,散布这种言论的人,难道不是别有用心?

    还是韩先生你觉得,今日在这朝堂之上的官员都是国之蛀虫,非要统统打倒不可?

    朕实在是有些不解,你们这些东林党人天天把民众挂在嘴边,却拼命要维护那些鱼肉乡里的土豪劣绅,究竟是何用意?

    难不成你们从前对朕说的一切都是口是心非,言不由衷之语?远小人而亲君子,呵呵,在朕看来,真小人也比伪君子可爱的多。

    难怪钱先生要重建新东林党了,要是东林党人都是这样心口不一的伪君子,朕倒是要重新考虑,是不是应该重禁江南书院,免得让你们祸害了我大明的栋梁之才。”

    听着皇帝的话语开始指向东林党人这个群体之后,一干旧东林党官员顿时着急了起来。

    被崇祯点名过的钱谦益虽然不敢出来为东林党人辩解,但是他在心里同样叫苦不迭。

    虽然皇帝的指名道姓,把新东林党同旧东林党人划分了开来。但是如此一来,原本就矛盾重重的新旧东林党人,从今日之后便再无重新复合的机会了。

    受命组建新东林党的钱谦益,虽然按照皇帝的吩咐分裂了松散的东林党人。但是,他并不想同东林党人这个庞大的群体作出完全的分割。

    毕竟在出了前后七君子之后,东林党人已经在天下百姓心中变成了正人君子的楷模。

    他现在组建的这个新东林党,虽然可以分化一部分东林党人的势力出来,但是却无法继承东林党人过去在民间所营造出来的崇高声望。

    因此,钱谦益还是希望能够慢慢的,把整个东林党人的势力全部合并到自己的新东林党中去,从而真正的掌握这个代表江南士绅阶层的力量。

    但是在皇帝今天突如其来的一句点评之后,新东林党和旧东林党人显然就真正的成为了两路人。新东林党显然无法再把旧党人的力量全部接收过去,因为这会违背崇祯的意思。

    除非崇祯不在皇位了,那么他们还有机会继续去整合旧党的力量。而对于旧东林党人来说,崇祯的话语等于说明新东林党在皇帝面前出卖了他们。

    毕竟新东林党的成立,是建立在东林党人内部良莠不齐的评判基础上的。只要新东林党存在一天,他们这些旧党人显然就成为了皇帝口中的不良人士了。他们既然不能嫉恨崇祯,便只好把愤恨转向钱谦益和他成立的新东林党了。

    “陛下,臣并不是这个意思。臣只是担心,朝廷颁发的政策有误,地方士绅反对,从而被主事者借口打压而已。”韩爌不得不向崇祯示弱,拼命的解释了起来。

    “去年内阁确定了朝廷改革的目标,最高目标是建立大同世界,最低目标是解决我大明百姓的温饱问题。

    此后的一切改革政策,都是围绕以上两点目标开始的。韩先生既然觉得改革出现了偏差,那么朕倒要请教了。

    究竟是建立大同世界的目标错误了?还是解决大明百姓温饱问题的目标不合你的意愿?”

    崇祯绕开具体政策细节,直接向韩爌发问大明改革的目标对错,顿时将这位一向被人称作有仁厚之风的官员问了一个灰头土脑。

    袁可立不得不上前为韩爌解围说道:“韩太常所言并不是这个意思,朝廷改革设立的目标自然是正确的。

    但是围绕这个目标制定改革政策时,未必能够制定出正确的改革措施。就算是制定出了正确的改革措施,下面的官员在执行中也未必能完全按照制定者的设想去行事…”

    朱由检冷不丁的打断了他说道:“朕小时候学习走路的时候也常常摔跤,但是也没人告诉朕,因为要摔跤,所以朕就不要自己走路了。

    改革就如同幼儿学习走路一样,只要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就不应该害怕摔跤。如果我们整天空谈,却不付诸于行动,那么朝廷要怎么才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允许犯错误,但是同样要汲取错误的教训。

    担心摔跤就不学习走路,或是一味摔跤不汲取教训,都不能真正学会走路。

    而想要真正达到内阁制定的改革目标,我们就要不断的去试验,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出来。

    这难道不是朕和诸位坐在这里商议国事的意义吗?如果不是为了建设这个国家,带着天下的百姓完成这两个目标,天下百姓又为什么要缴纳税赋给养我们?

    至于说执行者歪曲了朝廷政策,或是执行不力,这难道不是各位的问题吗?

    你们身为朝廷大臣,手中掌握着这个国家最高的权力,然而却告诉朕,你们掌握不了下面官员的行事。那么朕倒是问一问各位了,你们谁认为自己不能胜任目前的职位,不妨现在站出来。

    朕立刻放你们回乡享福去,这朝中繁重的政事,还是交给有能力、有意愿为大明百姓服务的人去干。”

    在崇祯连续的斥责下,不管是韩爌还是刘宗周的脸上都有些挂不住了,他们倒是真起了求去的心思。

    但是袁可立反而冷静下来了,因为他赫然想到,如果今天他们这些人被崇祯激怒离职的话,东林党人将会完全失去在国是会议上的声音。

    崇祯召开朝会的次数已经减少到一月一次了,朝中的一般事务已经在内阁会议上就决定了,而稍稍重要的事务则需要在国是会议上进行讨论。

    虽然钱谦益算是代表东林党人进入了内阁,但是现在的钱谦益显然已经无法代表东林党人,反而成为了皇帝的应声虫。

    国是会议上真正能够代表东林党人的,只有他、刘宗周和韩爌三人,一旦他们辞职,就意味着朝中再次出现了阉党独大的局面。

    想着现在崇祯对河南士绅同江南士绅流露出来的厌恶感,袁可立自然知道,一旦他离开了刑部尚书这个位置,恐怕朝中对于东林党人的斗争将会随之而来了。

    即便他深为厌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