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挽明- 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他还在打量炮身的时候,协助他拆除铁模的葡萄牙炮匠伯多禄金答已经迅速的检查完了火炮的炮身,然后非常欣喜的向他恭贺道:“孙大人,这尊火炮没有出现裂纹,外表也很光滑,应当算是成功了。

    等完全冷却下来之后,再检查下内膛的状况,我们就可以向皇帝陛下报喜了。这种铸炮方式可比泥模快多了,而且费用也大大的节约了下来。我敢保证,就算是波加罗铸炮厂铸造的铁炮,也没有这尊铁炮的外表这么光洁。”

    伯多禄金答的称颂,并没有得到孙元化的积极回应,盯着大炮出神的他反而皱起了眉头。孙元化的反常,顿时引起了站在他身边的张焘、赵仲几人的注意。

    这几天停下了庆贺,对着他小心的询问道:“孙总监,这铁模铸造的大炮难道有什么不妥么?为什么你脸色这么难看?”

    张焘、赵仲等人提出的问题同样听入了王承恩的耳朵,他顿时停下了脚步,放下了准备向孙元化打招呼的右手。他肃立在原地,也想听听这尊铁炮到底有什么问题,免得回去向崇祯报错了喜讯。

    孙元化两眼直直的看着悬挂起来的火炮,口中下意识的回道:“你们没发觉么?这火炮炮身降温的速度太快了,如果是泥模铸炮,起码要两到三天才能拆除,但是铁范却仅仅用了半天时间就能拆除铁模了。”

    “这不是很好么?以这样的速度,一套铁模一天可以铸3门炮,比起一次性的泥模,可以重复利用的铁模将会大大的节约成本啊。而且也符合陛下要求的,尽量统一铸铁炮的规格和同一性能的要求啊。”张焘有些不明所以的回道。

    伯多禄金答同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认同,认为降温太快并不算什么缺陷,反而能加快铁模的周转速度,是一件好事。

    只有焦勖、汤若望两人和他们边上的一名工匠,倒是陷入了沉思之中。孙元化摇了摇头回道:“不,降温太快对火炮本身并不是什么好事…孙铁钟,看来你似乎也想到了什么,不如你来给大家说说为什么。”

    原本想要说出自己推测的孙元化,却扫到汤若望身边的那位工匠似乎对自己的话颇为赞同,他便有些惊讶的让这位工匠说说自己的看法,看他是否真的明白了自己的想法。

    同孙元化一起工作了这么久,孙铁钟倒是熟悉了和自己同姓的这位大人的性格,因此他也不推辞,便直愣愣的站出来说道:“去年大人让我们研究,这铸铁退火的方式是否会对铸铁的各项性能造成影响。

    当时我们做了许多次试验,最终发觉退火的方式和退火的时间长短,的确能够对冷却后的铸铁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小人觉得,孙大人担心的,是不是退火时间过快,导致炮身发脆,缺乏柔韧性,容易引起炸膛呢?”

    孙铁钟的说法顿时引发了边上人群的讨论,这个猜测很快就把众人刚刚因为铁模铸造成功的喜悦给冲淡了。

    看着一干同僚脸色开始黯淡下来,孙元化马上发觉自己似乎说的过于严重了。毕竟在场的众人可都和他一起忙了近半年,才把铁模制作的工艺固定下来,现在刚刚有点成功的希望,就被他的猜测给打压下去了,岂不是太打击他们的信心了。

    虽说在这一年来的研究和实践下,孙元化现在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真正的火炮专家了,但是他身边的这些同僚,同样也对他帮助很大。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协助,他制作火炮的梦想才能一点点的变为现实。

    要是把他们给吓跑了,今后谁还会帮他干活呢?毕竟这里大多数人的知识,都不仅仅限于铸炮这一行。以京城科学院众多的项目,他们随便去那里都比跟着他铸炮强。

    想到这里,孙元化赶紧安慰道:“其实也没这么糟,等明后天检查完各项标准,我们就知道铁模到底好不好用了…王公公你怎么来了?”

    当王承恩晚上赶回了宫内,向崇祯一五一十的交代了他在铸炮厂的见闻后。朱由检思考了半天才说道:“孙元化说的不错啊,这就是白口铁和灰口铁的区别。铸炮还是灰口铁质量更好啊。

    不过他们也没必要这么纠结,搅炼炉出的生铁的确会退化成白口铁,但是高炉冶炼出来的生铁,大部分本身就是灰口铁,可以让他们使用高炉生铁进行精炼、铸炮,这样就不会出现炸膛的问题了。

    还有,通知军器监,所有确定为白口铁的火炮尽量作为外销品就是了…” 

第435章 东南海商的分裂() 
同商人代表大会的商人代表们不同,海商协会的大部分海商代表还是非常热衷于,在京城召开一个协调关于海外贸易的会议的。

    即便是已经错过了开会时间,那些海商代表还是在年后赶到了京城。而广东和浙江去年并没有参加协会的一些海商们,在经过了激烈的讨论之后,也派出了代表赶赴京城,要求参与协会的讨论。

    这些海商同郑芝龙、刘香等兼职做海盗的海商,或是兼职做海商的海盗不同,他们都是在本地有家业,出海仅仅只是为了做生意的商人。

    他们不同于郑芝龙、刘香这些海商,离开了海洋就无法生存下去。也不同于那些想要垄断整个海外贸易的缙绅豪族,完全把海外贸易当成了自家的聚宝盆。

    对这些商人来说,他们希望海上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秩序,朝廷收的税收不要过重,能够让他们自由而安全的进行贸易就可以了。

    海贸原本就是一个资本集中度比较高的行业,虽然在崇祯看来,一只一两百吨的船只不过3…5千两银子,实在是有些便宜。

    对于这些中小商人来说,一艘可以出海的船只加上满载的货物,还有聘请的船工,已经是相当于十来户人家的全部资产了。

    虽说海外贸易利润惊人,一、二次出航就能把船只成本收回来,接下来每次出航赢得的利润都是净利润了。

    但在这个时代每次出海,就同赌命没什么两样。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前往船工们最为熟悉的航道,即日本、马尼拉、会安三地,10艘船出去,总是有2…3艘船回不来的。100的利润,也就意味着100的风险。

    而随着航线距离的延伸,船只所受到的风险会成倍的上升。特别是东南亚、印度洋区域,不管是*海盗还是欧洲冒险家,都知道中国船只的武力是最为薄弱的,但是他们船上的货物却是最为值钱的。

    中国商船上装载的中国货物是各地最为畅销的商品,不管是运回欧洲或是就地发卖,都不愁销售不出。即便他们抢劫的是一艘已经卖完了货物的中国商船,这些喜欢携带贵重金属回国的中国商船,也绝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于是中国商船一旦出了马六甲海峡,10艘能够回来3、4艘便不错了。中国商船的武力对付那些拿着冷兵器肉搏的*海盗还能够抵达一二,但是遇到了以火炮作为主力武器的欧洲商船,基本上就只能调头逃亡了。

    这也是为什么,明初时中国商人还能抵达非洲,不少中国*商人还能去麦加朝圣,但是到了现在,大明的商人基本上就只能在近海的池塘里游泳了。

    随着海外贸易航线的收缩,中国海商之间的竞争显然就激烈了起来,这么狭小的东亚、东南亚市场,显然是无法承受东南沿海各省海商一起出海贸易的。

    大海商为了维持自己的利益,联络朝廷官员提出海禁政策,自然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而那些利益受损的中、小海商,不是弃海上岸,就是干脆下海为盗,成为了东南沿海的一个祸害根源。

    在以往,这些海商们不是依附于郑芝龙这样的海盗头领,便是依附于控制着海贸货源的缙绅豪族。但是不管依附于谁,他们同样是要付出不菲的代价的。

    而这两方之间的冲突,也常常会波及到他们。因此对于这些海商们来说,由朝廷出面整顿海上的秩序,保护东南沿海各港的安全,显然是最合乎于他们的利益的。

    再加上,过去一年来朝廷的行动告诉了他们,朝廷的目标显然并不仅仅在于保护几个本土港口和东南沿海的海上秩序,朝廷还在组织人手和力量为大明海商开拓海上贸易的安全航线。

    单纯的开放海禁,其实对于这些海商们意义不大,因为距离大明较近的几处贸易港,能容纳的大明货物数量是有限的,开放海禁不过是让此前垄断了这些航道的海商们降低了利润,事实上反而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但是对于拓展安全贸易航线,却真正的引发了这些海商们的兴趣。这个时代贸易利润最为丰厚的,自然是海外贸易,但是海外贸易的利润也是分等级的。

    像那些欧洲商人跨越大洋而来,他们往返欧亚一趟的贸易航行,所得利润必然是投入的3倍以上。

    而中国商人前往日本、马尼拉、会安、巴达维亚,利润大约在50…150之间浮动。这还是托了中国银贵而外国银贱的好处,简单的来说,便是这时代的汇率不平等,给大明货物提供了加成。

    一旦这个不正常的汇率被拉平,国内外的白银价值相当,那么近海贸易的利润必然会跌落到50上下。

    因此开拓跨洋贸易,自然是每个中国海商的渴望。但是远洋贸易不同于近海贸易,不熟悉的风土人情和天候水文,大大的增加了跨洋贸易的风险。

    所以当欧洲人开启大航海的时候,乃是由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发起的新航路探险计划作为开端,而不是某个渴望获得东方商品渠道的大商人组织的探险。

    这完全便是因为,开拓新航路从来不是什么赚钱的生意,也不是成功率极高的探险航行。相反,先驱者冒着极大风险和巨大投入换取来的新航路资料,最终为后来者发家致富指明了道路。

    虽然现在已经快到大航海时代的尾声,这个世界的大多数地区都已经被欧洲航海家所发现,仰仗着这些欧洲航海先驱的工作,大明人从耶稣会传教士翻译的欧洲书籍中,也开始渐渐的认识了自身所处的世界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但是各个海域的水文天候资料,各个港口的潮汐规律,欧亚航线的具体行程,这些最为要紧的资料,都牢牢的锁在了欧洲各航海国家的金库中,从来是秘不示人的。

    大明海商想要建立自己的跨洋贸易航线,就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加入到探索世界的海洋探险中去。这种探险光靠私人的力量是不足的,同样是需要朝廷出面组织,以国家的力量探索出新航线,并保护本国的商人在新航线上进行自由的贸易。

    当朝廷表现出了这样的倾向之后,原本还在观望的东南各省海商们就出现了分裂。一部分海商认为,应该趁着海商协会刚刚成立,还没有完全把持海外航线的时候参与协会,从而为他们自己赢得应有的权益。

    而另一部分海商则觉得时间还不够,现在朝廷虽然喊着开海的势力占据了上风,但是在地方上支持禁海的声音同样不少。以大明朝廷以往在海禁政策上朝令夕改的历史来看,现在轰轰烈烈看似热闹非凡的开海之策,未必就会一帆风顺的坚持下去。

    更何况,探索跨洋航线是非常花钱和花时间的工作。现在加入海商协会,显然是要为此花钱出力,在看不到收益的状况下掏出这么大笔钱财,显然让这些海商有些犹豫不决。

    对于这些瞻前顾后的保守海商的想法,那些想要尽快参加协会,参与到探索新航路计划的海商们自然是不会接受的。最终双方闹了个不欢而散,而这些海商们则推举出了十多名代表,上京向朝廷请愿,请求加入海商协会,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这些商人代表的到来,倒是让崇祯着实高兴了一段时间。毕竟这些海商势力虽然不大,但是胜在人数众多,遍及了江浙、闽广地区。

    有了他们加入海商协会,不仅削弱了地方上那些缙绅豪商的力量,减少了他们的羽翼。又替他在海商协会中找到了一个新声音。

    虽然郑芝龙等东南沿海海商对于皇帝支持的北方海商还算客气,但是这些北方海商代表毕竟对海洋不怎么熟悉。被崇祯保下来的许心素,同郑芝龙敌对,但不意味着他会亲近北方本地的海商。

    而协会内部的北方海商虽然忠实于崇祯,只要皇帝有什么命令,他们都能在协会中一一落实。但是,在海洋事务上,这些海商目前还只能做郑芝龙等人的学生。就许心素在私下的说法,论到对海洋的了解,这些北方人还不及他船上的一名水手。

    虽然拥有着后世眼光的崇祯,能够在大的方向上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对于风帆时代的海洋事务上的细节问题,他的表现同样和旱鸭子没什么两样。

    毕竟在这个时代,同一时间出港的船只,有些船只会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有些船只则要拖延了数倍时间,还有些船只或许根本就到不了目的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便是在于风的缘故,和驾驶船只的船长对于风的利用效率上。

    所以当朱由检在协会上谈起欧亚海上贸易规模,及欧洲各国海上力量在东南亚的对比分析时,一干代表只能闭嘴听着他说。

    但是当郑芝龙等人说起台湾到大陆之间的黑水洋特征,和各季节渡过台湾海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时,朱由检同样只能保持沉默。 

第436章 来自沿海商人的请求() 
当这些海商出现在京城的时候,朱由检起先还是乐见其成的,因为他们刚开始的时候只是针对了,把持通往东南亚各地航道的郑芝龙等海商首领。

    在匆匆赶到京城的沈廷扬的请求下,朱由检便同意接纳了这些海商进入协会,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协会内支持自己的又一只力量。

    但是他很快发觉,事情的发展似乎并没有如他的愿。这些海商虽然以崇明沈氏、温州汪氏、温岭黄氏、潮州葛、徐等几位海商为主脑。

    不过崇明沈氏在这些海商中,并不是什么一言九鼎的存在。毕竟沈氏过往只是在崇明、上海颇有势力,出了松江府也就没什么人知晓了。

    此次沈家能被推举为南方这些中小海商的代表,主要还是看在沈廷扬主持了龙江造船厂的面子上。开放海禁之后,这购置船只便成了想要参与海外贸易的第一步。没有船只,海外贸易利润再高,也同你无关啊。

    而龙江造船厂恢复了两个大船坞之后,立刻便成了江南唯一家可以建造大船的船厂,原先浙江、闽广的私人造船厂,顿时就被龙江造船厂所超越了。

    这些海商们都知道,船越大在海上的安全性就越好,而且运输的成本也能显著下降。想要挖出一个同龙江造船厂一样大小的船坞,光是投入的资源和需要的时间都是非常惊人的,毕竟这些船坞当初可是永乐皇帝以国家级的投入修建出来的,不是那个私人可以随便挖一挖,就能赶超的。

    不过,虽然他们还指望着能从沈廷扬这里尽早*到所需要的大船,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就认可了,沈家在他们之间的领袖地位。

    既然见到了皇帝本人,这些海商的代表们自然便开始向崇祯诉苦,请求皇帝废除几条不合理的政策。

    沈廷扬和他的叔父只能在一旁尴尬的听着,这些同伴们在会场上向崇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沈廷扬向崇祯请求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想过要从这些海商那里获得些什么,他只是单纯的想要尽快扩大参与海贸的商人群体,从而把南北海运漕粮的政策给固定下来。

    一直以来,朝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