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名官员,要管理1400余名小吏,管的过来吗?朕更听说,地方上某些县官不识实务,一味以息讼为美政,导致县务尽操于小吏之手,地方百姓不识国家法纪,只知当地豪族猾吏之名,这还是大明朝的天下吗?”
崇祯提起《宛署杂记》开始,那些没有经历过地方州县,也没有看过这部杂书的官员们,就开始后退了。
对于这些平日里只看些四书五经,或是约上三、五好友谈诗作画的官员来说,崇祯谈的东西,都是他们往日里一向鄙视的俗务,也是幕中师爷们该干的事。
黄道周有些骑虎难下,要是谈论起经义来,就算是三个崇祯也不是他的对手。
黄道周5岁就学于铜山崇文书院;11岁即善文章;14岁游学广东博罗,获誉“闽海才子“18岁居铜山海中塔屿耕读攻《易》;20岁开始与灵通山结缘;23岁就开始致力讲学著作。
他可是一位真正才富五车的才子,但是他也同样对于这些经世之学一无所知。
黄道周站在那里发愣的时候,不少官员已经把写这本书的沈榜在心里骂了个狗血喷头了。不过也有些心思泛活之辈,想着回去之后,就要去买一套《宛署杂记》放在案头,看看这本书里到底写了什么让崇祯如此称赞。
一直冷眼旁观的礼部右侍郎钱谦益站了出来,上奏道:“臣以为陛下之言善莫大焉,为人父母当让子女衣食无忧,为百姓父母官当让百姓无饥寒之苦,为人臣者更不应当让陛下烦恼于国事。”
几乎和钱谦益同时站出来的翰林孙之獬,因为反应没有钱谦益快,只好出声附和了几句。不过这也让孙之獬对钱谦益也有了一些成见,觉得钱谦益抢了自己的风头。
有了钱谦益的带头,倾向于崇祯的官员顿时压倒了不想变动顺天府官制的官员们。
随后首辅黄立极也提出,把宛平、大兴两县作为县衙官制改革的试点,增设副县,县法官,国税局三个新职位。
而顺天府府尹之下,再增加两名副手,一名专门管理京城之内的宛平、大兴两县,而另一位管理京城之外的州县,顺天府府尹则负总责。
毕自严担任顺天府府尹,而王思任及原顺天府同知升任为其副手。
解决了顺天府的府尹人选问题之后,工部尚书吴淳夫这才提到:“出宛平县西四十五里大谷山,有黑煤,又西南五十里桃花沟,有白煤。京城所用之煤大都来自于此地的民矿,当地人也称其地为门头沟。
由头门村登山,数里至潘阑庙,三里上天桥,从石门进,二里至孟家胡同,民皆市石炭为生。其地民矿多至100多座,雇佣矿夫从3、4人到2、300人不等。
不过西山作为皇家陵寝禁地,不少煤矿因为‘与皇陵京师相近,恐伤风水’为由被封闭了不少。因此朝廷下令,所办煤矿被限制在了宛平的小西山境内。
而此地官窑、军窑和民窑比起来,数量就无法比较了。官窑所采之煤主要用于琉璃烧制,及宫内所用。不过从西山运煤入京,主要是车拉、畜驮和人背,运输数量很难扩大。”
吴淳夫最后总结道,要想满足京城百万人的每日所用,一是要扩大采煤区域;二是要改革煤炭的运输方式。
朱由检从登基以来,还是第一次在朝会上听到,一个有意义的提案。
他下意识的对着吴淳夫点了点头说道:“吴尚书的说法非常好,煤矿勘探的地区要扩大,对于煤矿的管理也要跟上。
煤税监的管理模式显然不适合门头沟煤矿的发展,朕以为工部应当设置一个专门管理煤矿开采的部门。对于煤矿,朝廷不能收完税就当没事了。
首先煤矿开采是一项有风险的工作,现在的煤矿究竟有没有设置过安全措施?防止煤矿开采时出现山体崩塌的问题?
其次对于那些旷工,他们有没有得到合理的报酬?难道朝廷每次都要等到,那些矿工拥进京城,填街塞路,持揭呼冤之后,朕才能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吗?
万历三十一年西山窑主和矿工进京抗议,朕不想再看到。朕先说明,如果再发生相同的事件,管理煤矿的官员就要立刻下台问责。”
第190章 内阁改制的方案()
能从宫内管理的煤税监手中,分享西山煤矿的利益,吴淳夫自然是大为欣喜。
“启禀陛下,那么煤税监今后就归属于工部名下吗?”吴淳夫赶紧确认道。
“不把煤税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专门负责收税事务,一部分专门负责开矿及矿工生活等事务。户部派人参与管理收税事务,而工部设置矿务局接管其他事务。
矿务局每年的开办经费,年初制定预算,由户部划拨,不得向矿主私自收费。”
崇祯的话语顿时让吴淳夫等工部官员兴奋的心凉了大半,不能收费,这矿务局似乎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
吴淳夫退下后,感觉自己的后背都被汗水浸湿了。他简单的上疏,居然引发了朝堂上的两个大问题,这是他之前也没有想到的事。
两场激烈的争论,让吴淳夫精疲力尽。也因此,他放弃了继续上疏,请调郑芝龙所部北上运输辽东军粮的提案了。
吴淳夫退下之后,孙承宗提出了自己的上疏,原先在京城东城智化寺附近的武学,地方狭小,且房舍破旧,用来作为军官培训学校显然不够用。
朱由检只是想了想,便回到:“自古以来,军队就是战争凶器,军民混杂而居,则军心士气都会大大衰退,和常人无异。
不管是新军还是陆军军官学校,都不应该设置在京城之内。之前不是说过,要学习引进西洋筑城之术吗。
朕看在京城之外,择一空地,以西洋之法修筑一座要塞。一可卫护京城,二来就作为军校和新军军营之用,不是两便吗?”
袁崇焕立刻上前奏道:“臣以为,京城西南的卢沟桥是南下的要道,不如在桥东建城,以扼守京畿西南咽喉之地。臣在辽东,修筑城池经验丰富,愿充任该城监造官。”
朱由检询问了下卢沟桥的位置之后,便说道:“卢沟桥位置虽然重要,但是距离京城太远,不能和京城成犄角相守之势。朕以为,不管是军校还是新军,离开京城不要超过一日的路程。
卢沟桥和京城之间的丰台,距离京城不足一日路程,正为合适。朕看新城就设置在丰台好了,至于监造官吗?朕觉得还是换一种方式比较好。
之前朕不是说过,要让京营不适合上战场的军队退役,然后改成专门修建道路、桥梁、建筑的公司吗?这座新城就作为新规则的试点好了。
工部的工匠和西洋筑城师联合勘探丰台地形,然后设计要塞图纸,工部制定物料定额及预算,户部进行审核拨款,袁主事就负责验收要塞的质量好了。”
听到工部可以插手要塞修建的工程,吴淳夫顿时提出以何士晋编制的《工部厂库须知》为基础,作为预算定额使用,以此来计算要塞的预算。崇祯询问了几句之后,就认可了。
接着是黄立极提出的,内阁及六部权责初步厘定方案。方案内容大致和崇祯对他单独会见时谈的方案,没有多大变化。
方案强化了内阁的权力,让六部中除了兵部、刑部之外的部门,直接从属于内阁的管理。
身为吏部尚书的徐光启,早就看过了这份方案,他自然不会站出来反对。而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不反对,吏部其他官员自然不敢站出来反对。
而有能力和内阁掰手腕的,按照权力只有吏部、户部、兵部三个大部,还有便是得到皇帝信任的各部尚书。
现在内阁的改制,只是针对吏部、户部、工部、礼部四部,吏部不出声,工部尚书吴淳夫在一边观望。
户部尚书郭允厚正在衡量利弊,根据这份方案,吏部、户部尚书将会直接入阁,所以看起来户部要明确的接受内阁管理,但是也相应的扩大了权力。
礼部尚书来宗道发觉如果自己不出声,这份方案就要毫无阻碍的通过了,这么一来礼部就从排名第三的部门,成为了和工部并排的后两部之一了。
来宗道不得不小心翼翼的上奏道:“陛下,如此一来,内阁的权力大为增加,岂不有违太祖废除丞相设置六部的本意。”
刘宗周、文震孟、黄道周、倪元璐等人立刻跟进,认为黄立极的方案是想合六部为丞相,违背了太祖当初的遗命,子孙后代不得复立丞相。
在群臣的弹劾下,黄立极不得不摘下官帽,听从这些官员们的弹劾。
看着朝中的官员们蠢蠢欲动,几位尚书也开始动摇的时候,朱由检终于说话了。
“祖宗当初废丞相而置六部,固然是为了大明王朝的安宁,但是和太祖皇帝英明神武,才智天纵也不无关系。
后辈子孙,不如太祖多矣。朕以为自己及不上太祖,也及不上世祖。两位先帝可以驾驭六部而毫无障碍,然而朕之见识、经历都不及两位先帝远矣。
但是大明今日却是三空四尽之秋,非大有才之人不能挽此危局。朕以为,今日之国事,应当先考虑怎么救大明,再思考这内阁敛权,会不会造就权臣,有碍国事。
《孟子·离娄上》曾经说过: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孟子都曾经说过,救人要懂得变通。今日大明犹如溺水之嫂,而诸位不想着先救人,反而要扯住黄首辅,谈论他有没有资格救人,这不是荒唐可笑之事吗?”
韩爌默默无言的看着御座上侃侃而谈的崇祯,他还是第一次遇到对经义一知半解,而又偏偏喜欢乱引用先圣之言的皇帝。
不管是光宗还是天启,因为万历朝的混乱,都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正统教育,所以一般都很少在朝会上引用经义。
而崇祯显然是个意外,他常常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思,而不是前辈大儒的释义去解释经义。
他们这些作为臣子的,又不能在朝堂上直斥其非,但是这种被崇祯用圣人之言堵嘴的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
刘宗周终于忍不住说道:“陛下,这嫂溺叔援用在国事上,恐怕不太合适吧?”
“朕不过是打个比方罢了,所以,诸卿都看到了,朕连引用圣人之言都引用的不甚适当,又如何能管理好这个国家呢?以朕的能力,一个运行良好的内阁中枢实在是必要的很啊。不是吗,刘先生?”
刘宗周可没料到,崇祯会自爆其短,借他的话为黄立极站台。崇祯拦在黄立极前面,挡住了朝臣们的弹劾,这便让其他人无法再继续纠缠,黄立极制定方案时的用心了。
不过为了防止内阁权力失去制衡,朱由检还是确定了内阁首辅5年一任,不得连任三届的规定。
除此之外,刑部、大理寺被独立于内阁之外,内阁有监督的权力,但是不再有直接管辖的权力。
刑部的品阶虽然没变,但是刑部的权力却扩大了。大理寺的品阶则从从三品提升到了正二品,和刑部品阶相等。
刑部复核的案子,不再直接呈报给皇帝,而是由大理寺复核后再上报给崇祯。
方案讨论的初步成型的时候,朱由检建议,内阁的大学士们,不再以辅为名,而是以相为名。
但是对于这个名称的改变,大部分朝臣都表示了反对,他们可以接受朱由检以从权的名义确定内阁和六部之间的关系,因为内阁管辖六部在事实上是确立的,现在只是正名罢了。
但是把内阁的名字都改过来,无疑让他们觉得,有违自己一向坚持的道义原则。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愿意,失去制约皇帝的一件工具。
在这种大势面前,朱由检和黄立极都退缩了,他们不愿意为了一个名字的变更,把已经到手的成果再推出门去。
这一日朝会快要结束的时候,朱由检突然说道:“我大明法律规章典籍诸多,朕观《大明律》、《大诰》、《问刑条例》不是有未及之处,就是有重复之处,且刑罚过于严苛,难以实施。
朕以为有必要重修律法,使大明百姓和地方官员可以有法可依,不必陷入混乱之中。”
“《大明律》修订完成之后,太祖皇帝曾经下诏,令子孙守之。群臣有稍议更改,即坐以变乱祖制之罪。所以陛下,这修法一事,不可为之啊。”
朱由检话音刚落,大半个朝会的官员都表示了,反对崇祯修法的提议。
和之前还有人支持崇祯不同,关于修法的事,没有一个人敢站在他这一边。连一向站在崇祯身后摇旗呐喊的左副都御使,也缩着脖子不敢做声。
朱由检思考了一会,发觉这还是因为自己的威望太低了,他的权力毕竟还是来自于皇权,而不是来自他本身。
当他试图想要改变一些事务的时候,除非能够给这些大臣们带去比改变之前更大的利益,否则他们是不会站到他这一边的。
比如这个修改整个大明律法的问题上,并不能带给这些官员们可以看得到的个人利益,自然也就不会有人愿意站在他这边。
一个早上的朝会已经开的精力不济的朱由检,终于没有精力和这些官员们纠缠下去了。
第191章 比尔的北京见闻()
朱由检默然注视着这些朝臣们喧嚣的进谏,直到他们的声音渐渐平息下去之后,才开口说道:“既然诸卿以为,大明律法不可修改,那么朕也愿意做出让步。
不过大明律法之中关于死刑的法律太多,也太为苛刻,实在是有违大明仁义治国的大道。朕以为关于这部分刑罚应当做出修订,减少死刑的种类,及死刑的方式。
朕以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条,剥夺了他活下去的权力,已经是最大的惩罚。再加以凌迟、腰斩、车裂、剥皮等酷刑,已经毫无意义,除了让犯人临死之前多受些苦楚之外,朝廷能得到什么?”
刑部尚书薛贞不得不为这些刑罚辩解道:“这些刑罚乃是祖宗为了震慑不法之徒而设,陛下改之,恐怕日后天下奸邪之辈失去畏惧,作奸犯科横行不法啊。”
对于死刑的更改,除了薛贞之外,只有寥寥无几的官员表示反对。
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死刑方式过于酷烈,他们本身就有所不忍。另一方面则是,好多死刑都是和这些官员的行为息息相关,虽然现在因为法制松弛,大家都刻意的忘却了这些法律条文,选择了较轻的律法治理刑狱。
但是这不过是官场之中的潜规则,若是皇帝或是政敌,非要引用这些酷刑作为惩罚,那么他们同样也无法阻拦。
“太祖开国到今天,也没看到作奸犯科之徒少了多少,反而今天的死刑犯人,要比百年之前多了许多辈,可见酷刑并不能阻止百姓犯罪。
朕以为,能防止百姓犯罪的,一要让百姓吃饱饭,二则是看地方官的教化之力,而不在于严刑峻法。”
朱由检的说法,大得刘宗周的称赞。他认为皇帝的说法,正是合乎了圣人的心意。
有了刘宗周的支持,朱由检的修改关于死刑律法条文的提议,终于还是在朝会上通过了。
东林党人一致推荐,精通经学及刑名之学的原南京户部尚书袁可立。主持修订死刑律法的工作。为了回报东林党人的支持,朱由检照准了。
随后朝会也因为将近午时而解散了,朝会散去时,提心吊胆了一个上午的,浙江道监察御史姚士恒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酒醒之后,就隐约想起了自己酒醉时写的辞官疏,顿时就后悔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