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里的另外三人心里嘀咕着。他们可是听说了,这种上好的松针露可是,上千名宫女,赶在太阳刚刚露头,却没有完全露出来的时候,所采集的松树上滴落的第一滴露水。
露水采集回来后,和百种名贵药材混合,经过七七四十九道工序,酿制成松针露。据说,近百名宫女,连续采集十天的露水,才能制成澜心面前的那一杯的松针露。
而且,这松针露不但口感香醇,更是有健脾养胃,舒筋活血,美容养颜之功效。
因为工程耗费巨大,在整个皇宫里面,只有皇上、太后以及皇后有资格饮用。而且,皇上下令,每人每月,只有一杯的量。
宋大人喘着粗气,红着眼睛澜心身前几案上的杯子,怎么看怎么觉得碍眼!贵妃都没有喝到一滴的松针露,竟然被一个乡下来的小丫头给喝了。真是岂有此理?!
可纵然是手上的青筋爆出,他也不敢在皇上面前造次的。
皇上笑眯眯地说道:“说的不错,这种松针露口感极佳,只是制作起来颇费一些功夫。”话题一转,继续说道,“你们玉家宗祠的位置,可选好了?”
宗祠?澜心又是一愣。自己身为女儿身,早晚要嫁人的。如今即便是立了宗祠,他日又要谁过来打理呢?是从族里过继一个人过来继承爹娘的香火,还是皇上另有安排呢?
“呵呵!宗祠好啊。”澜心这边心思千回百转,安平侯那边笑眯眯地接上了话儿,“堂堂的玉王府没有一个像样的宗祠,岂不是让人笑话?更是缀了朝廷的脸面。”
最后一句压低声音,说得挤眉弄眼的,像是在提醒澜心,又像是在讨好皇上。
“呵呵!”皇上呵笑一声,“安平侯提醒的是。只是,澜心的心里可有什么打算?”
澜心不会再继续迟疑,笑着说道:“回皇上,侯爷。澜心对宗祠一事,着实不太清楚。还请皇上和侯爷指点。”
皇上手里端着茶杯,身子闲适地靠在后面的椅背儿上,慵懒中透着不可言喻的贵气,笑着说道:“你年岁小,没有经历过。自然是不懂的。
不过,这倒是没有关系。找个懂行的人去办,不就结了?!我看,既然安平侯明白,不如这件事情,就交给安平侯来办吧。”
呃?
啊?
皇上的话音刚落,澜心和永宁侯皆是一惊!澜心想的是,玉王府的宗祠虽然是大事,可也不至于劳动安平侯出马呀?!这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而永宁侯的心思,就要深一些。拧着眉头,暗自思量着:安平侯这个老东西,在这个时候,找机会出京,到底是什么目的呢?
“嘿嘿,嘿嘿!”安平侯抬起衣袖,挡着嘴偷笑道,“皇上,您还真就见不得老臣闲着。老臣的小孙子这几天就要出生了。
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是老臣这辈子最大的理想。可皇上您偏偏不让老臣如愿。这······这·······这都怪老臣多嘴。
若是老臣像他们一样,什么都不说,不就不用离京了吗?老臣这张嘴呀!唉!”似无奈,又似兴奋地叹了口气。
澜心装聋作哑地坐在那里品着松针露。她初来乍到的,什么状况都没有摸清楚,也不好贸然开口的。
再者说了,这个大殿里,从上到下,哪一个也不是傻子。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自己的心里都是门儿清的。安平侯在这个节骨眼上接话,绝对是有目的的。
皇上脸上带着惯有的温和,笑着说道:“别得了便宜,还卖乖!这可是优差呀!待会儿散了之后,你便到户部去一趟,让他们尽快将银子准备出来。你越早出发,便可以更早的将宗祠修建起来。”
“是,老臣遵旨!”安平侯站起身来,躬身答应道。随意,又继续问道,“不知道,皇上您让老臣出京。朝着哪个方向行进呢?”
皇上笑着说道:“朕倒是觉得湖州那里就不错。”当然,他这句话是冲着澜心说的。“朕当年去过你家的那座祖宅。依山傍水的,确实是个好地方。再者说了,那个宅子里,还住着玉家二百多人的亡魂。”
所以说,在那里修建宗祠,是最好不过的地方了。
澜心眨巴眨巴眼睛,难怪自己无论出多少银子,愣是无法将玉家的湖州老宅买下来。原来,它早就进了皇上的手里。
还有,宗祠一事,应该是皇上早就想好的了。只是不知道,这个时候提出来,还派了安平侯过去主持大局,到底是什么目的。还有,皇上已经两次提到以前湖州的事情了。
她这样不避嫌地说他自己和玉家过去的事情,看来,大皇子的余孽已经消灭干净了。
皇上看着澜心茫然的样子,笑着说道:“朕顺便将玉家祖宅后面的那座山赐予玉家。这样的话,宗祠修筑出来后,会更加气派的。”
第六百三十四章 葡萄
澜心急忙起身离开座位,规规矩矩地跪在地上,向皇上拜谢:“澜心多谢皇上!吾皇·······”
“好了,好了!”皇上笑着摆手说道,“那些个口号,朕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你不用再喊了。平身吧!”
“是,皇上!”澜心恭敬地答应一声,垂头站了起来。对着安平侯屈膝一礼,“澜心在此谢过安平侯了,这次辛苦侯爷了。”
安平侯笑眯眯地摆手说道:“老臣也是奉命行事,澜心郡主不必客气。”
不待澜心说话,皇上便笑着嗔怪道:“这个孩子,朕早就说过,这里不比朝堂,不必多礼的。”
皇上都这样说了,澜心也不好继续站在大殿中间磨叽了。她欠身行礼后,便无声地坐在了圈椅上。
常公公见皇上的眼睛落在了旁边的葡萄上面,忙拿起一只小碟子。手脚麻利地替他剥了一粒葡萄,剥好后,轻轻地放进鱼骨碟子里,并插上一只银签,递到了皇上的面前。
皇上挑起银签,将那粒葡萄放在嘴里轻轻的嚼着。满意地点了点头,将葡萄籽吐到常公公的手里后,点头赞叹道:“这葡萄不错,送给他们尝尝。”
“是,皇上!”常公公笑容谄媚地笑着说道。说完后,挥手招来几个小宫女。让她们将皇上几案上的葡萄分发出去。
看着眼前这盘翠绿色的,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的葡萄。澜心忍不住伸手摘了一个,轻轻地去掉葡萄皮,那饱满的汁水,顺着自己的手指,慢慢地向下流。
澜心将葡萄放在嘴里,轻轻的一咬。天哪!这葡萄也太酸了,简直能酸掉牙!可又无法吐出来,只能硬着头皮将葡萄咽了下去,偷眼打量着对面三个人面无表情的将葡萄咽了下去。
心里顿生佩服。这也太厉害了吧?!这么酸地葡萄,竟然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就咽下去了。她突然有些同情这些做臣子的人了。
这样酸的葡萄,皇上赐予他们,他们便必须毫不犹豫地吃下去。可是转念一想,不对呀?内务府里的人是如何做事的?怎么会将那样酸的的葡萄摆到皇上的几案上呢?
或许,皇上那盘子里的葡萄都是甜的,而分发下来的却是酸的?
皇上拿着白色的湿棉布擦拭着那骨节分明的手指,笑呵呵地说道:“已故的玉王爷,以及你。对于大宗朝来说,都是福星。”
所以说,无论如何赏赐,都不过分的。
澜心放下手里的帕子,故作惶恐道:“澜心惶恐!再者,作为大宗朝的子民,能替皇上分忧,是我们的福气。”
皇上笑着摇摇头,刚要开口说点什么。被宋大人打断了,他站起身来,躬身说道:“皇上,臣听说,这次去江州宣旨的人是吴公公。”见皇上点头,他便继续问道:“已经这个时辰了,怎么不见吴公公过来复命?”
皇上微不可查地挑了挑眉头,笑着说道:“爱卿说的是。”对身边的常公公说道,“你过去看看,这个吴得水在搞什么名堂,”
“奴才遵旨!”常公公答应一声,转身离开龙椅处。对着屋子里的小太监吩咐道,让他们去找吴公公里面到长乐宫里来复命。
皇上端起手边的茶盏,小口小口地抿着茶。垂着眼帘,让人看不清喜怒。
宋平之的眼睛则一直盯着外面,脑子快速运转着。将事先想好的,如何对付吴公公的招式,在心里又过了一遍。
大家各怀心事,都安安静静地抿着茶。一时间,大厅陷入了寂静当中。直到吴公公进来的脚步声,打破了大殿里的静谧。
皇上看着站在下面,衣衫得体的吴公公。笑着问道:“都收拾妥当了?”
吴公公眼睛一缩,笑着躬身见礼,“老奴见过皇上,老奴幸不辱命,将澜心郡主平安的带到了京城。”
皇上将茶杯放在了手边的案几上,声音低沉地问道:“怎么,差事办完了,也就长脾气了,不知道过来向朕禀报?”
向来善于察言观色的吴公公,眼睛在众人的脸上扫过一便。便掌握了大概的情形。他笑着说道:“回皇上,老奴一路走来,身上沾满了灰尘。
所以,老奴便擅自做主,先回去梳洗一番后,再过来向皇上禀报。免得污了皇上的眼睛。”
“嗯!”皇上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你倒是个机灵的。这一路走来,还顺利?”
吴公公连忙躬身说道:“托皇上的洪福,老奴这一路上,还算是顺利的。”
趁着吴公公说话停顿的间隙,宋平之笑着说道:“皇上,微臣记得,贵妃娘娘宫里的小路子出宫,回乡探亲去了。这样以来,娘娘的宫里,可就少了一个人的。您看,是不是······”
“真有此事?”皇上的眼睛一亮,关切地问道。
宋平之点头回答道:“却有此事!只是娘娘知道皇上每天辛苦,不忍心用这样的小事来打扰皇上的。微臣以为······”
“这怎么会是小事呢?”皇上嘴角微翘,脸上的笑意更盛了。只是不知道是满意贵妃娘娘的体贴,还是其他的。他转头对常公公吩咐道,“这件事情,你亲自去办。多带几个机灵的太监过去,让贵妃娘娘亲自挑出一个称心来。”
“是,皇上,老奴记下了。”常公公笑容满面地答应道,“一波不行,便另外换一波过去。务必让贵妃娘娘满意。”
“皇上!”宋平之拱手说道,“微臣以为,此等小事,就不必麻烦常公公了。毕竟皇上的身边也离不开常公公不是?微臣觉得吴······”
“不敢,不敢!”常公公觑了一眼皇上的脸色,笑容谄媚地说道,“能替贵妃娘娘排忧解难,是贵妃娘娘赏脸。能够伺候皇上,和贵妃娘娘,更是老奴的福气。”
“可是······”宋平之还有张开反对。皇上大手一挥,笑着安抚道:“好了,就这样定了。爱卿不必多想。贵妃那里自有朕去解释的。”
第六百三十五章 树敌
澜心垂眼看着攒盒里,那造型美观的小巧的点心,令人垂涎欲滴。嘴角微抿,掂起一块儿梅花形的点心,放到嘴里,轻轻的嚼着。
嗯!真不愧为宫里制作的点心。入口即化,甜而不腻,香糯可口。随即,又用银叉叉起一块儿白米糕,细细地品尝着。
嘴里嚼着点心,面色也露出了满足之色。看似全身心沉浸在眼前的点心上的澜心,耳朵却是没有闲着。皇上和宋平之的对话,她一句不落地记了下来。
都说这个后宫的女人之中,最受人尊敬的,是一心向佛的太后娘娘。最尊贵的,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而最受宠爱的,那就是貌美如花的贵妃娘娘啦!
贵妃娘娘在皇宫里受宠的地位,那可是多年如一日的。即便是后宫之中,有新人入宫,几天新鲜过后,皇上还是回到贵妃的宫中。
而且,就算是皇上没有留宿在贵妃的宫中那几天,赏赐可也是从来都没有断过的。都说皇上对贵妃的宠爱,那从来都是星星不给月亮的。
这不,一听到贵妃娘娘宫里少了一个小太监,就急忙让常公公挑一些机灵的人过去,让贵妃娘娘亲自挑选,直到她满意为止。
这话里话外的紧张、关切之意,恐怕连个瞎子都能看清楚的。都说身为帝王,从来都是喜怒不形于色的。皇上对贵妃娘娘的事情这样紧张,那在乎之意,也就显而易见了。
只是,听宋平之的意思,显然是看上了吴公公的。几次提起话头,都被皇上有意无意地挡了过去。这其中的深意,就不得不令人深思啦。
这样看来,皇上对贵妃娘娘的那份情谊,也不是如外界所传的那般。宠的无法无天了。
澜心眼角的余光扫到宋平之脸上一闪而逝的愠怒,垂下眼帘,挡住眼睛中的复杂之色。看来,眼下就是宋家的巅峰了。
当今皇上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他的江山,也是经历过一番血风腥雨得来的。荣登大宝之后,他更是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直到这一切让他感到满意为止。
他的心性之坚韧,可不是常人可比的。他的威仪之下,更是是不容许别人挑战的。
皇上可以追封过世的玉老爷为王爷,可以替玉家修建宗祠。那是因为,玉老爷当初救过他一命,又捐出了全部的家财。他可以册封澜心为郡主,赐她松针露。
也可以对自己喜欢的女人百般宠爱。甚至,可以连带着这个女人的族人一起提携,让他们躲在自己的羽翼下享受荣华富贵。
但这一切的前提便是,不要触碰他的底线。不可以觊觎他们不该觊觎的东西。
宋家,作为贵妃娘娘和二皇子的母家,也只有尽力扶持二皇子坐上那把椅子。才能够让宋家更加显贵,甚至成为百年士族。
而可惜的是,朝臣们并没有因为贵妃娘娘倍受宠爱,二皇子已经开始上朝,并且多次被皇上夸赞,而纷纷站队。
反之,有的人,甚至因为贵妃娘娘和二皇子得宠,而远着他们母子。因为,他们担心重蹈先帝时期的覆辙。
先皇时期的大皇子,和他的母妃可谓是荣宠一世。虽然先皇没有立太子,可大家都认为,将来的江山一定会是大皇子的。就连朝臣们也都纷纷站队,争取一个从龙之功的机会。
可是,令众人大跌眼镜的是,最后继承皇位的,竟然是被皇上不闻不问,经常被罚出宫,形同流放的三皇子。
所以,有些自认为机灵的朝臣,都纷纷选择了那些弱势的皇子。例如,五皇子,她的母妃不过是一个才人,后来因为诞下五皇子后,才被晋封为嫔。
如今的五皇子,虽然只有十五岁。却是呼声最高,朝臣最为看好的一位皇子。
迫于这样的形式,宋家以及贵妃娘娘才会着急了。他们勾结魏公子,试图扩张自己的势力。只可惜,反倒是被魏公子利用了一把。
他们这次急着想要将吴公公要到身边,恐怕是想从吴公公的嘴里,得到一些关于江州方面的消息了。宋家这次这样高调的要人,就不怕皇上起疑心吗?还是说,仗着贵妃娘娘在宫里的势力,宋家如今以及有恃无恐了?
一块白米糕下肚后,澜心也大略地将事情捋清楚了。不得不说,宫里的这潭水,还真是深呐!
不过,不管宋家眼下是何心思,也不管其他的贵人又何目的?澜心打定主意,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别人爱怎么挣,就怎么挣,想怎么斗,就怎么斗。她就安安静静地过着自己的生活,等到陆震东从东海回来后,自己就跟他一起回江州去。
可惜,天不遂人愿。皇上偏偏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