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侦察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侦察兵-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允文连忙劝道:“吐谷浑虽号称雄兵二十万,然地处西域,国力薄弱,遣一上将将兵十万,即可灭之,何须百万天兵,何须陛下亲至?”

    听了张允文的话,李世民的脸色这才好转一点。

    张允文接着道:“若是即刻出兵,定会落得个以强凌若之名,且定会为朝中老臣所阻!”说道这里,张允文目视李世民,却见后者面无表情的点点头,想必已是明晓张允文口中的“老臣”是谁。

    “伏允入寇兰、廓二州,此为其一;今执大唐使臣,此为其二。若是陛下召得吐谷浑使者,陈说祸福,而伏允怙恶不悛,此为其三。三数已到,恐怕就是那些老臣,也不能再阻出兵了吧!”张允文半眯着眼睛笑言道,那神情,极像传说中的狗头军师。

    听完张允文的话语,李世民拍拍张允文的肩膀:“允文此言大善!呵呵,朕即刻召那吐谷浑使者过来,不,朕要亲自前去,对那使者晓以利害,让他带话给伏允!”

    张允文顿作激动之状:“陛下事必躬亲,实乃一代明君!”

    听得张允文如此**裸的马屁,李世民虽然面色没有什么变化,但嘴角的笑意却是怎么也化不开。

    第二日在朝会之上,李世民慷慨陈词,历数吐谷浑的罪状,末了,却是说道:“朕以德报怨,同意下嫁公主与他吐谷浑,可那伏允竟入寇兰、廓二州在先,执使者在后,摆明了要和我大唐为敌。但是,想我中原自古乃是礼仪之邦,朕亦是宅心仁厚,所以决定最后给吐谷浑伏允可汗一次机会,朕将亲临吐谷浑使团之处,对其使者晓以利害,若是伏允闻后,入朝请罪,那朕便既往不咎,若是伏允依旧执迷不悟,休怪朕不念情面!”

    众大臣顿时齐声道:“陛下圣明!”就连那以孔颖达为代表的老儒生,也是满脸激动之色,口中喃喃念道:“圣人以德服人,教化天下,圣君亦当如此!”

    当日下午,李世民便亲自来到番馆,召见那吐谷浑使臣,对其晓以利害。吐谷浑使者一直垂着脑袋,不敢正视李世民。

    离开番馆时,李世民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来。

    半个月后,使者回到吐谷浑,将李世民的话语对慕容伏允重新说了一遍。伏允可汗听罢,微微有些犹豫。倒是旁边一人“哈哈”笑道:“大汗不必担心,这唐皇虽然嘴上说得厉害,可是未必敢派兵来伐!我吐谷浑拥兵五十万,大唐若是欲兴兵来讨,至少需要调集三十万军队过来,光是其辎重粮秣便足够让其为难。况且吐谷浑离大唐千里之遥,其间沙碛,难见人烟,冬日寒冰如刀,夏日骄阳似火,那唐军如何敢来?”

    慕容伏允一看,此人却是吐谷浑国相天柱王。此人乃是伏允最为信任之人。自慕容伏允年老体衰之后,吐谷浑政务,皆又天柱王把持。如今听到天柱王这般说,慕容伏允嘶声笑道:“相国之言,便是本汗之意,一切便听相国的吧!”

    天柱王淡淡一笑,右手放于胸前,行了一礼,便离开大帐。

    于是,自使者返回吐谷浑之后,慕容伏允并未按照李世民的意思,入朝请罪,却是沉默下来。

    此消息一传回长安,李世民在朝会上淡淡的说道:“诸位爱卿,前者朕曾那慕容伏允晓以利害,令其入长安请罪,朕便既往不咎!可是如今,伏允不听诏令,依旧坐守西陲!众位爱卿你等且说说,朕当如何处置吐谷浑?”

    李世民此言一落,兵部尚书侯君集便出列道:“吐谷浑不服王道,难以教化,且寇我城池,实当讨之!”

    侯君集话语刚落,另一人也出言道:“微臣亦赞同出兵讨之!”此人却是任城王李道宗。

    有这二位带头,其余诸多武将也齐齐要求出兵讨伐。

    这时候,却见萧瑀出列,站在大殿之中。一见他出列,张允文和诸多武将皆以为这老头要出言反对,却听见他用沙哑的声音道:“前朝大业年间,隋皇两征吐谷浑,直捣伏俟城,慕容伏允窜逃党项。汉军尽占其地,设河源、西海、鄯善、且末四郡,发天下轻罪徒居之,大兴屯田。然隋末离乱,中原自顾不暇,慕容伏允趁机抢占我四郡,投靠突厥。如今又对我大唐不敬,老臣以为,此为必征之国,理当讨之!”

    听了萧瑀这话,众武将心头同时出了一口气,这老头总算没有出来搅局。

    萧瑀说罢,却见魏征站出来道:“陛下,臣有言上奏!”

    李世民笑道:“卿有话直言就是!”

    魏征道:“自我大唐尽灭东突厥,漠南遂空,然漠北薛延陀坐大,陛下乃于漠南设立军府,广迁内附诸部以实漠南,于我大唐与薛延陀之间,形成缓冲。如今这吐谷浑亦是如此,陛下若发兵灭之,则我大唐西疆将少一缓冲,故臣请将吐谷浑打得国力尽失,却不灭之,以为我大唐西域之藩屏!”

    李世民听了魏征的话,顿时点点头:“魏卿此言,老成谋国,实乃大善!”沉默半晌,他倏地起身,在大殿之中来回踱着步子。终于,站定之后,他朗声道:“诸将听旨!”

    一众武将霎时间齐刷刷的半跪下来。

    “令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为西海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将军樊兴为赤水道行军总管,将边兵及契苾、党项之众,以击吐谷浑!”

    二将领命后,李世民接着道:“尔等切忌,吐谷浑弓马娴熟,极易远遁,若是其远遁,追击之时,切要谨慎!”

    二将同时抱拳道:“喏!”

    **************

    (明天需要赶一天的路,坐一天的车,设个自动发布哈!)

第二百六十一章 吐蕃入朝

    看着段志玄带着两百多名亲兵,纵马出了长安城,张允文拍拍垂着脑袋的段云松的肩膀:“云松啊,莫要担心,段大将军是出征去建功立业!再说了,以段大将军的韬略武艺,纵横西域何人能敌,你就放心吧!”

    段云松抬起头来,满脸沮丧,却是毫无半点担心之意:“允文你说说,我老爹出征怎么不带上我呢?好歹我也是上过战场,学过武艺韬略,从大唐军事学院毕业的学员啊!”

    张允文顿时无语的看着满脸沮丧的段云松和刘仁实等其他几名从学院毕业没多久的家伙。他们如今呆在长安,却成天想着上疆场厮杀,建功立业,须知这功名岂是那般好取?

    送走段志玄的时候,已经是六月份了。那小宝宝张琰已经是三个多月大了。张允文每日回到家中看着小宝宝睡觉时甜蜜的样子,心头便充满了宁静,觉得这政事、军事,离自己都远了。

    然而这样的温馨并未持续多长时间,七月份的时候,山东、河南、淮、海之间大水遍野,调查院又忙碌着统计灾害人数,受损耕地,冲毁房屋,以供户部参考。至于户部养的那个统计局,则是在调查院递上详细的数据之后的三天,才送上详细的报告来,着实让户部几位大人尴尬不已。

    根据调查院送上来的数据,下拨救灾款项,派遣专员,诸事宜亦在调查院的监视之中。

    这救灾之事才放下没多久,吐谷浑那边又传来了关于段志玄的战报。

    段志玄到达陇右道之后,从兰州、廓州、鄯州诸地,调集边军一万三千余人,再征召党项、契苾诸部共计两万余人,号称五万大军,杀向吐谷浑。

    一路西进,沿途击溃阻截的小股吐谷浑军队,却是始终没有找到吐谷浑主力进行一战。终于,在七月的时候,和吐谷浑一支八万人军队遭遇,双方混战半日,吐谷浑丢下两千余具尸体,狼狈逃窜。段志玄领兵追击八百里,直到离西海不足三十里的位置才停下来。

    而这一路上,也是斩杀甚多。

    吐谷浑受到如此攻击,自是惶恐不已,就连慕容伏允也怪罪其天柱王来。天柱王却是不理会慕容伏允的责怪,令举国上下,驱马远遁。

    由于找不到攻击目标,所以段志玄决定退兵。

    当段志玄交还兵马与三州,遣散仆从军,带着亲兵返回长安时,已是是十一月了。

    虽然段志玄此战未能一举消灭吐谷浑主力,却是打探清楚了沿途路线,杀敌五千,功劳也是不小。得赏了诸多的财帛珍宝。再说了,此战目的,却非是彻底灭亡吐谷浑,而是显示大唐武力,以武力迫使吐谷浑屈服,弃西突厥而投大唐。

    然而李世民和诸大臣没想到的是,此战让慕容伏允和天柱王极为恐慌和愤怒。也不知出于发泄或是其他什么原因,在段志玄大军撤离吐谷浑之后,伏允竟然派大军袭击凉州,和守城的凉州军大战两日,这才撤回吐谷浑。

    当这个吐谷浑袭击凉州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李世民正在招待吐蕃使者。

    此时的吐蕃还不过是吐谷浑西南高原上的一个小国家,虽然其赞普弃宗弄赞四下扩张,蚕食他国,然而和大唐比起来,终究还是差了一些,甚至连此时的吐谷浑都有所不如。况且有吐谷浑横在大唐与吐蕃之间,阻断交通,断绝联系。大唐对其也是知之甚少。

    所以当吐蕃使臣跨越万水千山,来朝见传说中强大的帝国时,大唐鸿胪寺的官员对这吐蕃还是一头茫然,根本不知道这吐蕃的具体情况。所幸的是,张允文当初在调查院四面渗透的时候,西边的第一目标便是吐蕃,第二目标却是西突厥。花了老大的力气,在损失了十多名精英调查员之后,六十多名调查员成功打入到吐蕃之中,从兽医到僧侣,从游方商人到低级官员,经营了两三年,调查院在吐蕃的情报网已经具备了雏形,每个月都会传回一些关于吐蕃的消息,从风土人情一直到官制构成,再到村落分布,各区地理水文,都有所涉猎,不过皆是粗粗提及,没有什么详细的情况。据张允文估计,要打探出详细的系统的情报,至少还需要再往吐蕃增加三百名调查员,花上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行。

    不过如今手头上拥有的情报,拿来让鸿胪寺应付一下眼前的局面还是可以的。所以,张允文让人将关于吐蕃风土人情和官制之类的情报整理好,准备给唐俭送去。

    然而就在他出了调查院大门,想要给唐俭送去时,只见街头处一骑快马疾驰而来,马上骑士驾驭这骏马,飞快的来到调查院门口。

    “允文,你们这儿可有关于吐蕃的情报!”来人却是王玄策。这位历史上曾经一人灭一国的家伙马也不下,一脸焦急的向张允文问道。

    一看王玄策这幅模样,张允文知道定然有什么大事发生,当下将手中准备好的情报递上:“小弟已经准备好了,正准备给你们送过去呢!”

    王玄策也不客气,接过那一封厚厚的信,便调转马头,又要往鸿胪寺跑去。

    没跑两步,王玄策回头来,大声呼道:“允文你还站在哪儿干嘛,还不快点跟上!”

    张允文闻言,急忙找了一匹骏马,纵马跟上。

    一路来到鸿胪寺,进入府衙之内,两名衙役即刻迎上来,将二人的马匹牵往旁处的马厩。张允文望去,只见几匹装饰着五色布条的马匹正站在马厩之中。这些马匹比起中原的马匹来,显得要矮小一些,颈项之上的鬃毛也要更长一些。马厩立着旁边一辆同样装饰着五色布条的马车。

    “大人,这些便是吐蕃使臣的坐骑、马车!”一名衙役见张允文望着那些马匹、马车,顿时一旁解释道。

    张允文点点头,快步跟随王玄策往内走去。

    进入鸿胪寺大厅,只见唐俭坐在大厅最上头,下面依次是鸿胪寺的其他的官员。一名皮肤黝黑身材不高的人坐在唐俭对面。想必此人便是吐蕃使臣。

    进入大厅之后,王玄策和张允文沿着墙壁,小心翼翼的走在众人身后,直来到唐俭背后。王玄策打开手中的信封,拿出里面的纸张,迅速扫了起来。他看的速度极快,几乎称得上是一目十行。一沓纸张很快便被他看完了。

    王玄策将手中纸张递给唐俭,唐俭正欲低头看的时候,只听那位吐蕃使臣用生硬的汉语说道:“尊敬的唐大人,我们从遥远的高山上过来,一路上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跨过九十九道大河,历尽千难万险,才到达神明口中的长安,为何连面见大唐皇帝的资格都没有?”

    唐俭向王玄策使了个眼神,后者顿时会意,从唐俭身后走出来,做了个四方揖,然后对那吐蕃使臣道:“使臣大人有些夸张了,我大唐长安离你国国都逻些不过五千余里,其间山脉不过昆仑山、祁连山等大小三十多座,何来九十九座山之说?而所经大河也不过二十多道,何来九十九条?使臣的话可是有些不实啊?”

    那使臣想不到王玄策竟然会这样说,当场愣了一下。

    王玄策趁机道:“我天朝自是知道尔等一路辛劳,所以特在番馆为诸位安排下住处,供诸位休息。至于面见陛下之事,我等自有安排,使臣大人切莫担心!”

    一句话便将使臣的话给堵了回去,让后者顿时有些郁闷。

    这时候,唐俭也差不多看完了手中的纸张,笑着递给下首官员,口中说道:“使臣大人尽管放心,既然贵赞普遣使入朝,来朝贡陛下,岂有不接见之礼?老夫身为鸿胪寺太卿,自会为使臣安排的!”

    使臣正要言语,唐俭却是找了个话头岔开,和他聊起了吐蕃风俗民情来。言语之间,对吐蕃民情状况,官制设置那是一清二楚,直让对面的使臣目光惊骇的望着唐俭。

    和使臣扯了半天,终于将这几名使臣送出鸿胪寺。

    一见他们出去,王玄策顿时苦笑道:“这些吐蕃蛮子真是不知礼数,一进来便是直闯鸿胪寺,要求唐大人为他们安排求见陛下!和司仪署署令韦大人见面之后,却又谈及吐蕃风俗民情,顿时便让韦大人无言以对。所以我这才飞驰来到你那儿,想问问你有没有关于吐蕃的情报!”

    张允文点点头,沉思片刻,忽然道:“玄策兄,这事好像有些不对啊!”

    王玄策“呵呵”一笑:“哦,允文你也发现了?那吐蕃使臣先是一副粗鲁模样,直闯鸿胪寺,而后却又精明起来,从见到韦大人到唐大人出面,其间多有波折,甚至那使臣在言语上还压过了唐大人!如此厉害的人物,怎么会是一个粗鲁的汉子呢?”

    张允文接口沉声道:“所以,这吐蕃使团的行动必然有其目的!”

    王玄策点点头,拍拍张允文肩膀。二人一同往鸿胪寺内走去。

    “虽说对于吐蕃人的目的我还是不清楚,但是我有一种感觉!”王玄策说道,“他们的目的定与我大唐下一步的行动有关!”

    张允文顿时停住脚步。下一步行动?下一步不就是攻打吐谷浑么?

    想到这里,张允文猛地问道:“对了,那使臣叫什么名字?”

    王玄策微微一笑:“好像叫什么禄东赞吧!呵呵,这吐蕃人的名字还真是奇怪!”

第二百六十二章 点将

    一张宣纸上写着:“吐谷浑出兵凉州,大战两日而亡。我伤兵民一万一千二百人,死三千七百十一五人,彼死五千余人,伤者无算!”

    当张允文将这张宣纸交到李世民手中时,李世民面色微微发红,颈上青筋冒起,一双剑眉挑着,眼中似乎要喷出火来。

    看到李世民这般模样,张允文连忙道:“陛下,请制怒啊!”

    李世民猛的将手中宣纸拍在几案之上。霎时间,几案之上的笔墨镇纸之类的东西顿时齐齐一跳。

    “制怒,你让朕怎么制怒!这吐谷浑攻我城池,杀我士兵百姓,你叫朕如何制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