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悍唐-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刘伟他们将这写土人的粮食都已经全部拿走了,那么想要活下去就要深入雨林之中去采集或者打猎,这样这些土人哪怕习惯了雨林的环境,但是却只会沦为雨林之中的各种捕食者的猎物。

    而且他还担心这些土人会追着他们之前护送种子离开的那些人,然后进行偷袭,所以还是杀掉好了。这些人在刘伟眼中根本就像是草芥一般不值一提,反正杀的多了也不在乎在多杀几个。

    当将这里的所有人全都砍死了之后,刘伟带着人继续深入了,中南半岛虽然看起来不大,甚至还不到大唐十道之中最小的想必,但是这里的环境却远远超出了刘伟他们想象的艰难。

    每天都会再下午准时的下一次大暴雨,每一次绝对不会超过一个小时,但是这一场雨就会让整个森林进行一次大爆发,所有的植物都在这段时间进行疯长,然后将之前走过的路彻底的封死。

    也就是说只要踏进了这一片雨林之中,不管是前进还是后退都需要非常大的力量去支撑,因为两边都会是无尽的密林拦着他们的去路。轮换着进行开路,一行人在这一路上小心翼翼的前进着。

    这一条路绝对不好走,随时都可能有危险,不仅仅是森林之中生存着的那些危险的动物,就连植物也不能让人感到安心,因为有着很多有毒的植物比起动物更加的危险。

    甚至在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无数年的树木掉落的枯枝败叶,还有别的一些东西进行发酵之后形成的毒云雾瘴更是防不胜防。但是刘伟带着这一群人经历了大半个月的时间进行适应了这原始森林的各种危机之后,家年的积累出了经验。

    在最开始还有各种危险让他们手忙脚乱,但是到了现在却一个个全都变得非常的有经验,在雨林里面有着非常强的生存能力。让刘伟可以放心的将这些人再一次分开,形成了五六个小队进行地毯式搜索。

    整个中南半岛来了这样的几支小队,这些人全都是一等一的好手,至少在和马贼战斗过,和大海搏击过,和原始森林抗争过之后,这些人每一个都可以说是特种兵级别的了。有的时候并不是进行训练才能掌握技能。而是当不掌握这些技能就只能面对死亡的时候,这些人学习任何东西都是超乎寻常的速度。

    所以现在刘伟放心的将这些人派了出去,而他也带着一支小队在这个中南半岛上进行搜寻。

    最后不管各自经历了一些什么,反正全都带着收获回来了,其中有几支队伍出现了减员,好在没有全军覆没的队伍出现。保持着全员的就只有刘伟和冯昭阳带领的队伍,因为两人的强健的身手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还是有着非常大的作用的。

    而整个中南半岛在这一次他们的扫荡之中,绝大多数的土人的部落受到了袭击,因为人数现在不占优势了之后,这些人全都学会了偷袭,一个个无所不用其极,最多的就是使用各种各样的毒物进行攻击,不管是毒蜂,还是蛇鼠蜥蜴这些东西,只要是雨林里面有的,他们能够得到的东西都用在了这些土人的身上。

    土人在这里生存了不知道多少年了,他们对于这些毒物的认知比起刘伟他们更加的深刻,但是却不意味着他们就不怕这些毒物了。就像蛇类,很多蛇还是没有毒的呢,但是绝大多数人面对蛇的时候都是心里面发毛,根本就不敢去抓,更何况现在有心算无心,就算认识这些毒物又怎么样?在熟睡的时候这些东西忽然从天儿降,谁都难以幸免。

    时间渐渐的过了端午,到了更加炽烈的时候了,这段时间整个关中大地上已经差不多要进入第一次收获的季节了,冬小麦的收割就差不多在这个时候。而在另一边,岭南这些地方不仅仅在准备收割小麦,大多数人更是接到了通知,要求在小麦田的周围进行改造,土地四周要围起来。

    这一切对于这些百姓来讲就是一项多余的劳动,可是面对岭南冯氏耿国公冯盎发出来的指令,这些百姓还是顺从的照做了,更何况这些百姓还听闻了这样做可以再种植一季别的农作物,到时候新作物产出来的东西耿国公冯盎会出钱买下来。

    耿国公出钱买粮食,这一点让很多人心中犯了嘀咕,但是局势没有明朗之下,没有人敢出声询问,毕竟里面究竟有什么弯弯道道这些人没有搞清楚呢。

第二十四章 种水稻() 
这一年大唐军队实力虽然雄厚,但是却没有足够的钱粮供应,所以只能蜷缩在自己的军营之中,等待着时机;这一年,草原上风平浪静,突利占据了整个东突厥的绝对的权力,和北方的薛延陀以及回鹘对峙。

    这一年西突厥隔着高昌和于滇国,并未与大唐接壤但是却也已经在秣马厉兵,阿史那·社尔这个之前被薛延陀夷男可汗赶到了西域可汗浮图城的突厥比较出名的初唐名将,此时也正准备着出征,他要在一次去和薛延陀一较高下。

    当然这一年,南方百越的地方已经被冯盎慑服,而在更加往南的那一片地区却依旧是没有人能够征服的荒芜之地,可是一队人马却从里面走了出来,他们带回来了整整一艘大船的种子。

    扬帆起航之后,刘伟等人这次啊好好地进行了修正,虽然说在海上海浪颠簸,无法很好的进入睡眠。可是却比起雨林之中的那种生活要好得多了,至少身上脚上都能够清爽干燥。这一次的丛林生活让刘伟一行人吃够了苦头,不仅仅是各种危险,就连气候也让他们浑身出现了溃烂的情况。

    以为每一天都是和衣而眠,脚上的靴子也是这样,一直穿着,不敢脱下来,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一脚踩下去就会有危险出现,穿着高帮靴子才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自身。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整个队伍之中没有人的身上脚下没有出现溃烂的。只不过这样的日子在到了海上之后,渐渐地好了起来,至少回到广州的时候没有一个受伤的,全都是龙精虎猛的汉子。

    这一次刘伟他们回来,冯盎亲自带人前来迎接,这样的规格可以说是整个岭南最高的礼遇了,冯盎就是岭南百越王虽然没有这个名头,但是却掌握着这一片土地上最大的权力。

    而这样的权力即使是李二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威信,所以在这里所有的百姓都会听从冯盎的命令行事,冯氏一族在岭南这么多年的经营算是彻底的在这一片土地上打上了他们的烙印。

    “定远侯远行辛苦了!”下了船就见到码头上冯盎正站在上面,此时正在对着刘伟笑着拱手。

    “耿国公,劳烦你亲自前来迎接,实在是小子的罪过了!”礼多人不怪,见到冯盎亲自前来,吨是刘伟心中还是非常受用的,至少这个老头还算是客气。

    “不知道这一次定远侯前往那蛮荒之地可否寻到之前所说的那种神奇的物种?”冯盎最关心的其实还是这占城稻的事情,因为他可是已经下令了让百姓们准备将自家的旱地改造成为水田了,这是刘伟让他准备的。

    可是水田要是有水稻种植那还行,可是要是没有那么多的种子,那么到时候泡了水的土地想要再一次弄干来种植别的农作物可就要耽误农事了。

    “放心,小子这一次带回来的种子应该能够种植数万亩田的了,待会儿就带耿国公看看这水稻究竟是何等的模样!”刘伟说道,此时两人都站在码头上,等着卸货。

    无数的码头搬运工被冯盎召集过来,来帮忙卸货,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农闲的时候出来找份短工的农民,这些人对冯盎和刘伟之间的谈话听得是一清二楚,之后新作物的消息就在这广州附近传开了。

    当开始卸货的时候,冯盎和刘伟抽查了一部分的水稻,这些东西全都装在麻袋里面,然后打开袋子之后,看到里面金黄色的水稻,顿时冯盎就知道这东西应该和小麦差不多。

    “这就是水稻?看样子应该和小麦差不多的样子!”冯盎问道。

    “这个东西种植起来可比小麦要求高多了,但是产量也不是小麦能比的,至少现在你们这样种植的小麦是无法和水稻相比!”刘伟说道。

    现在的种植方式,刘伟这个并不是农村人的穿越者,都觉得实在是粗犷的过分。虽然刘伟不是农村户口,家里面没有田地,是在小镇上的。可是他新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同学里面却有着好多家里面都是务农的。

    而刘伟也跟着同学们一起去这些人家里面玩过,自然知道小麦是一窝窝的生长的,而在这个时候这些人进行的种植就是一块地,弄平整了然后直接拉着一大筐子的种子往里撒进去,只要大致均匀然后随便这些小麦生长起来,就像是一块杂草一样。

    按照当初他的记忆,这是要首先要在下过雨之后的土地上挖一个小坑,然后扔进去麦种,之后还要扔上草木灰盖住,每两株麦苗之间都要间隔十几公分的距离,给小麦成长的空间,这样才能长得更好。

    而水稻更是麻烦,要选择一块地方作为育苗的区域,在这里洒下已经经过温水浸泡然后生出了气生根的种子。之后等着秧苗长出来,差不多有十来公分高的时候,这个时候要进行插秧。

    按照横竖之间都要间隔差不多二十公分左右的距离来计算,这样一行行一列列的插好秧苗。就像是在水田之中等待检阅的方阵一样,横平竖直这才是合格的。

    所以刘伟生怕这个时候这些百姓还是按照他们种植小麦一样种水稻,这样水稻苗与苗之间就根本没有什么空间,相互之间争抢养分只会造成这些水稻苗子都长不大。而且浪费种子。

    “耿国公,这水稻种植和小麦是不一样的,待会儿我会列出来一些种植的基本要求,按照要求进行种植才好!”刘伟对着冯盎说道。

    “这是自然,只要能够种出一年可以三熟的水稻,那么多费点力气又算什么!这样我岭南地区每年粮食都会无比的充裕,再也不会有人挨饿,这才是最好的结果!”冯盎自然不会怕麻烦,就算是水稻种植麻烦一点,但是和岭南再也不会有人饿死相比,冯盎觉得再麻烦都值得。

    而且他手底下可是有着一直数万人的大军的,这些军队并不是摆着好玩儿的,全都是可以丢下兵器帮忙干活的人。

第二十五章 农业专家刘伟() 
七月的岭南两广地区,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炽烈的骄阳如火,让整个人就像是置身字啊烤箱里面一样,所有人都巴不得龟缩在阴凉地里面。

    顶着如火的骄阳,刘伟穿着一身粗布麻衣,正在田地里面忙活着。一块大约一百平米左右的水田,此时被彻底的弄的非常平整,全都是一层肥沃的土壤覆盖着,并且还弄了一些发酵过后的五谷轮回之后的农家肥。

    这些东西全都均匀地泼洒在这一片土地里面,刘伟这是在准备培育秧苗了,从中南半岛弄回来的占城稻,在这个时候被他已经用水浸泡生出了气生根了。马上就要进行撒种,培育出秧苗然后种植下去。

    刘伟按照后世一知半解的方法进行水稻种植,这比起这个时代的种植方式要详尽了许多。可以说是彻底的颠覆了种植的方式,这个时代不管是中原地区还是在别的地方,种植庄稼都是直接将种子撒进地里然后就等着收获了。

    当然中原地区会进行除草除虫的工作,而像他们之前去的安南,交趾这些地方的土人,更是刀耕火种的方式,直接在地上刨个坑,然后丢下种子,最后长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什么清除杂草,消灭害虫这些事情,还是算了吧,那些土人还没有这样的心思。

    所以当刘伟第一次拿出自己编撰出来的种植方法准备推广的时候,不管是冯盎还是他手下挑选出来的农事专家都觉得这不是在种地,这是在伺候皇家园林之中的盆栽。什么时候需要进行除草,什么时候需要追加肥料,什么时候需要进行观察有么有病虫害。

    这些事情对于他们来讲都有点过于精细了,一群人都感觉有点太繁琐了。相对于种植方式的有些不解而言,刘伟设计出来的曲辕犁却让冯盎手下的农事专家非常的惊讶,这东西对于一个研究了半辈子的农业种植的人来讲,确实是一件神器。

    当然刘伟这份培育秧苗,然后插秧,管理,收获的流程,在他的坚持下,以及冯盎大力支持下还是得以落实下去,整个两广地区,第一次开始了大面积的规范化的农业生产活动。

    两广地区现在并不像后世那样繁华,当然这里也有着很多的深山密林,所以种植水稻的区域并不是很大,只有两万多接近三万亩的土地适合改造成水田。

    冯盎在岭南的影响力在这个时候就看的出来了,整个人推行水稻种植,对于种植了很多年的小麦的农民来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种新的农作物在没有经过小范围实验的情况下直接一下子上来就大面积种植,要不是冯盎的威望在这里进行担保,还真的没有人愿意去冒这个险。

    而冯盎为何又愿意给刘伟做担保,这其中却是有着刘伟和冯盎之间的一个约定在其中,冯盎当初和刘伟比试箭术,刘伟提出了这个条件,当时冯盎并不愿意用整个两广地区的百姓的利益来作为自己的赌注,可是刘伟提出了让他难以拒绝的条件。最后冯盎还是顶住了压力给刘伟做了这么一个担保。

    所以现在刘伟在田里干活的时候,冯盎都要在边上看着,此时也是如此,见到一位国侯正儿八经的在干农活,对于冯盎来讲也是一件非常赏心悦目的事情。

    这不是李二他们做的春分祭天时候的表演性质的东西,李唐重视农桑,所以没到春分时节,惊蛰春雷响起的时候,皇室会带着文武群臣进行祭天大典,然后伤到李二,下到城长安门官都会治安龙首原上面选定的那些天地里面进行耕作。只不过这些耕作究竟是怎么回事大家都清楚。

    李二还好一点,他的老爹李渊在位的时候,就是随便抡两下锄头,然后撒一把麦子在地里面就是祭天仪式了,而文武群臣在那个时候也是做样子的居多。到了李二上来,这次啊改变了许多,李二会亲自拉着犁头耕地,然后长孙皇后扶犁,太子李承乾撒种,后面的三皇子恪掩土,四皇子泰浇水。

    而勋贵之家都会分配两道三亩地,这些地要让家主带着家中正妻,男丁亲身上阵耕种,还要种完才行。这样算下来大唐的统治集团其实每家每户都是会亲自种地的。

    只是这些人只管着种下去,到时候秋天的时候长得最好的绝对是李二自己中的那一块地,只不过其中究竟是怎么回事,大家都很清楚。

    当然这一切都是引申出来的想法,刘伟在干活的同时脑袋里面胡思乱想而已,他此时将已经生根发芽了的占城稻种子撒了下去,这要求撒的非常的均匀,不然的话长出来的秧苗就会有的地方非常拥挤,有的地方非常稀疏。

    撒好了种子之后,因为是七月的天气,这个时候并不需要覆盖住种子,只需要让它们露天生长起来就好,当然要是在初春时节还是需要进行覆盖一些秸秆之类的东西,用来进行保暖。

    当然这是因为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聚酯乙烯之类的塑料橡胶薄膜。其实那玩意儿才是最好的覆盖秧苗的保暖之物。

    刘伟使用的是自己在后世见过的方法,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是旱秧,这一块虽然说是水田,但是培育秧苗的地方并不是在水田里面,而是在旁边的一块土地上,只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